
视黄醇结合蛋白RBP.doc
1页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 是一种低分子量的亲脂载体蛋白 ,属 Lipocalin 蛋白超家族成员 其功能是从肝脏转运维生素 A 至上皮组织 ,并能特异性地与视网膜上皮细胞结合 ,为视网膜 提供维生素ARBP广泛存在于人体血液、尿液及其他体液中 ,由于其具有分子量小和半衰 期短的特点 , 测定视黄醇结合蛋白能早期发现肾小管的功能损害, 并能灵敏反映肾近曲小管 的损害程度,还可作为肝功能早期损害和监护治疗的指标又因 RBP 可特异地反映机体的营养状态 ,因此也是一项诊断早期营养不良的敏感指标RBP 与肾功能改变当肾脏滤过功能降低时 ,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降低而使血中各种形式的视黄醇结合 蛋白(RBP)贮积而显示血清 RBP浓度升高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中 ,血清RBP与肾功能相关性好 ,可以作为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当肾脏疾患或感染等导致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时 ,尿中 RBP 浓度升高 ,血清 RBP 浓度 下降因此 尿中 RBP 测定是诊断早期肾小管损伤的敏感指标色微球蛋白和 RBP均属反映近端肾小管功能的小分子蛋白 •但近几年来随着对小分子蛋白理化特性的深入研究发现 ,温度、PH对後微球蛋白的影响较大,表明在室温或 4C条件下,正常及异常尿液中 RBP稳定性好,是一个比3 2-MG更实用、可靠的肾功能指标。
RBP 与肝功能改变RBP 是由肝细胞粗面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 ,当肝细胞损伤时 ,RBP 的合成受到抑制 ,因 RBP的半衰期为3〜12h,所以它可敏感地反映肝功能的改变肝病患者血清中 RBP显著低于正常人, 且急性病毒性肝炎病程早期血清 RBP 含量降低较晚期更明显血清 RBP 水平能 准确、灵敏地反映肝功能变化RBP 与机体营养状态因 RBP 参与视黄醇的运转 ,体内的变化也与其密切相关当视黄醇缺乏时 ,可改变血液中RBP含量及抑制肝脏分泌 RBP大量口服视黄醇可导致血液及肝脏 RBP下降[很多疾病(肿瘤、 胃肠道疾病、 外科手术、 长期昏迷等 ) 可导致机体营养状态的下降 前白蛋白 ( PA) 、 转铁蛋白 ( TRF) 和 RBP 在营养不良或急性时相反应中可迅速下降 ,故均可作为判断营养状态指标但三者半衰期不同(RBP为12小时、PA为2天、TRF为8天,半衰期越短越灵敏 所以判断营养状态的敏感性依次为 RBP、PA、TRF明血清RBP水平是反映营养性疾病疗效的灵敏、特异的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