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练习题(含答案).doc
11页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练习题(含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说》的作者韩愈,《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两人均是唐代人;《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两人都是北宋人这四位我们熟悉的散文家都属于唐宋八大家B. 《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红楼梦》《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C. 英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以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为线索,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丑恶形象D.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中的“书”原指书籍,“稍逊风骚”中的“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答案】 B 【解析】【分析】A. 唐宋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范仲淹不是 B.正确 C. 法国作家莫泊桑 D. 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中的“书”原指《尚书》,后泛指为书籍、文章等 故答案为:B 【点评】文学常识浩如烟海,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备考:1.粗读原著,加深记忆。
应该是在珍惜时间的原则下,粗略读读原著,或读读作品梗概,对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及主要内容稍作了解,这样有助于加深记忆2.以课本为着力点,向课外拓展考生要重视梳理课本“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3.构建文学常识知识网络要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这四大文学体裁方面,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或国度)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构建网络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联“失马真成福,移山未必愚”取材于韩愈的《马说》与《列子》,化用了“伯乐相马”“愚公移山”的典故B. 成语“舍生取义”“老骥伏枥”“豁然开朗”分别出自《孟子》、曹操的《龟虽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C. 古人常言“二十加冠、三十而立、四十知天命、五十不惑、六十耳顺”D. “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没有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的古人依次是:苏轼、陆游、范仲俺答案】 B 【解析】【分析】A错误,典故不是出自于“伯乐相马”,而是出自于《塞翁失马》 C错误,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D错误,稼轩是辛弃疾 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3.温州钟灵毓秀,有许多优美的风景、物品及富有特色的民俗下列诗句与温州“民俗风物”无关的一项是( ) A.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东晋·谢灵运《登池上楼》)B.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南宋·陆游《游山西村》)C.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南宋·赵师秀《约客》)D. 何用游山双不惜,棕鞋也似笋鞋轻 (清朝·方鼎锐《温州竹枝词》)【答案】 B 【解析】【分析】A. 池上楼位于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中山公园积谷山西麓,为纪念南朝诗人谢灵运所建造,因其有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传世,后人遂称该楼为“池上楼” B. 本诗句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农家祭社祈年,满着丰收的期待陆游在这里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C. 赵师秀,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南宋诗人赵师秀是“永嘉四灵”中较出色的诗人 D. 温州竹枝词始于宋:在刘禹锡等人的倡导下,温州历代有不少诗人,纷纷学写竹枝词,也创作了很多作品,其中不乏意韵俱美的佳作在清同治年间,温州前后出现了四位诗人,他们是郭钟岳、钱子奇、方鼎锐、戴文俊他们互相应和,留下《东瓯百咏》、《温州竹枝词》、《瓯江竹枝词》三部书,共三百多首,这是温州竹枝词创作的高峰 故答案为:B 【点评】做本题时注意理解诗句内容,明确是否体现温州 优美的风景、物品及富有特色的民俗,选出合适的选项4.根据下列信息完成填空 ①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有讽刺,也有幽默②他的小说中有小人物的心酸无奈,有贵族官吏的虚伪贪暴,有下层官吏的奴颜婢膝,见风使舵,还有知识分子的彷徨与摇摆③她改写了传统女性的温柔可爱,逆来顺受的形象,被后世视为现代女性的先驱和楷模①它是________;②他是________;③她是________【答案】 《呼兰河传》;契诃夫;简·爱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对名著的积累可知,①是对萧红的《呼兰河传》的评价;②是对契诃夫作品内容的评价;③是对《简爱》的评价 故答案为:《呼兰河传》;契诃夫;简·爱【点评】本题考查名著积累。
①《呼兰河传》创作于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是一部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它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②契诃夫有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和戏剧作品都在表现同一个主题:奴性和奴性产生的历史根源和心理契诃夫也许是俄罗斯第一位作家,认识到金钱、官职、权威和权力不过是奴役的外部原因,而奴役真正的工具是恐惧 ③《简·爱》一改英国传统女性温柔可爱、逆来顺受的形象,在19世纪欧洲文学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被后世称为现代女性的先驱和楷模5.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甲】 宋江看罢来书,心中大怒,扯书骂道:“杀我兄长 , 焉肯干休!只待洗荡村坊,是我本愿下书人俯伏在地,凛颤不已虽用慌忙劝道:“兄长差矣!我等相争,皆为气耳既是曾家差人下书讲和,岂为一时之忿,以失大义随即便写回书,取银十两赏了来使。
回还本寨,将书呈上曾长官与史文恭拆开看时,上面写道:“梁山泊主将宋江手书回复曾头市主曾弄帐前:国以信而治天下,将以勇而镇外邦人无礼而何为,财非义而不取梁山泊与曾头市自来无仇,各守边界奈缘尔将行一时之恶,惹数载之冤若要讲和,便须发还二次原夺马匹,并要夺马凶徒郁保四,犒劳军士金帛忠诚既笃,礼数休轻如或更变,别有定夺草草具陈,情照不宣曾长官与史文恭看了,俱各惊扰乙】 宋江道:“不才浅见,未知合众位心意否?”吴用道:“愿闻其略宋江道:“明日并不用一骑马军,众头领都是步战孙吴兵法却利于山林沮泽却将步军下山,分作十队诱敌,但见军马冲掩将来,都望芦苇荆棘林中乱走却先把钩镰枪军士埋伏在彼,每十个会使钩镰枪的,间着十个挠钩手,但见马到,一搅钩翻,便把挠钩搭将入去捉了平川窄路也如此埋伏此法如何?”吴学究道:“正如此藏兵捉将……只听里面忽哨响处,钩镰枪一齐举手,先钩倒两边马脚,中间的甲马便自咆哮起来那挠钩手军士一齐搭住,芦苇中只顾缚人呼延灼见中了钩镰枪计,便勒马回南边去赶韩滔背后风火炮当头打将下来这边那边,漫山遍野,都是步军追赶着韩滔、呼延灼部领的连环甲马,乱滚滚都颠入荒草芦苇之中,尽被捉了1)两段选文出自古典名著《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人名)。
(2)【甲】文中画线句“杀吾兄长”指的是什么事?【乙】文中的画线句有怎样的作用? (3)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甲】【乙】两文中分别体现了宋江怎样的特点? 【答案】 (1)水浒传;施耐庵(2)【甲】晁盖被暗箭所伤中毒而死乙】侧面烘托,突出宋江军事谋略3)【甲】重情重义;【乙】机智有谋略,有军事指挥才能 【解析】【分析】(1)由文段的人物宋江可知出自名著《水浒传》,由著名文学家施耐庵,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2)【甲】文段,书接上文攻打曾头市一事,在宋公明夜打曾头市之前,晁盖已经去过一次了,不过半路遭到了埋伏,脸颊中了药箭,毒发身亡乙】文段,宋江大破连环马:朝廷派名将之后双鞭呼延灼攻打梁山,呼延灼出动奇兵连环马打败宋江宋江得知金枪手徐宁的钩镰枪可以破连环马,派时迁偷走徐宁的宝甲,将徐宁骗上梁山在徐宁的训练下,梁山好汉操练钩镰枪,大破连环马,呼延灼单骑逃走侧面烘托宋江军事谋略 (3)【甲】晁盖亡故,宋江要为晁盖报仇,显得他的重情重义乙】通过宋江的语言描写,他依旧沉着冷静,集众人之智慧,精心策划,最后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故答案为:⑴ 水浒传 ; 施耐庵 ⑵ 【甲】晁盖被暗箭所伤中毒而死乙】侧面烘托,突出宋江军事谋略 ⑶ 【甲】重情重义;【乙】机智有谋略,有军事指挥才能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⑵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和句子的注意分析注意通读句子所在语段,明确句意乙】文中的画线句 主要明确侧面烘托对突出表现人物个性索契的作用 ⑶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把握,注意通读两文,抓住能突出人物性格的事件和人物的描写,领会人物个性6.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A)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 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尔一眼 “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
母亲惊诧地看了他一眼:“你在那儿跟谁说话?”“跟雀儿……它飞走了,真狡猾他无力地笑了一下 但是他一想到,明天他就要离开这里,回到那个大城市去,再度和他的朋友们、同志们、所有那些亲爱的人们在一起,他又高兴了这大城市以及它沸腾的生活,活跃的气氛,加上那川流不息的人群、电车的轰隆声和汽车的喇叭声,都吸引着他而最吸引他的,却是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煤烟熏黑的车间、机器,以及滑轮的柔和的沙沙声他的心已经飞到巨大的飞轮疯狂旋转、空气中散播着机油气味的地方,飞到那早已成为他不能分离的整个生活上去了 (B)有一次,巴扎诺娃因公出差,到了莫斯科,前来探望保尔他们谈了很久保尔热情地向她讲述了他所选择的道路,正是通过这条道路,他将能回到战士的行列 巴扎诺娃发现柯察金两鬓已有银色的发丝,便轻轻地说:“我看得出,您经受了不少痛苦,但是您仍然没有失去那永不熄灭的热情还有什么比这更可贵呢?您已经准备了五年,现在决定动笔了,这很好但是您怎么写呢?” ……(1)请用扼要的语言简述选段(A)中所提到的主人公“四次死里逃生”的经历 (2)选段(B)中加点的“这条道路”是指什么?联系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