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计算机组成原理笔记唐朔飞版)资料.pdf

74页
  • 卖家[上传人]:E****
  • 文档编号:100175113
  • 上传时间:2019-09-2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7.50MB
  • / 7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目录目录 一、概念. 2 一、1 概念 . 2 一、2 基本组成 3 一、3 主要技术指标 5 一、4 小结 . 5 二、系统总线 . 5 二、1 基本概念 5 二、2 总线结构 7 二、3 总线控制 9 二、4 小结 . 12 三、存储器. 12 三、1 简介 12 三、2 主存储器 13 三、3 只读存储器 . 18 三、4 存储器与 CPU 的连接 18 三、5 高速缓冲存储器 19 三、6 辅助存储器 22 三、7 小结 . 23 四、输入、输出系统 . 23 四、1 概述 23 四、2 I/O 接口 24 四、3 程序查询方式 26 四、4 接口中的中断 . 26 四、4 DMA 技术 . 29 四、5 小结 . 32 五、计算机的运算方法 . 32 五、1 无符号数 . 32 五、2 数的定点表示和浮点表示 34 五、3 定点运算 36 五、4 浮点四则运算 42 五、5 ALU 单元 43 五、6 小结 45 六、指令系统 . 46 六、1 机器指令 46 六、2 操作数类型及操作类型 46 六、3 寻址方式 47 六、4 指令格式 48 六、5 RISC 技术 48 六、6 小结 . 49 七 CPU 的结构与功能 49 七、1 CPU 的结构 . 49 七、2 指令周期 50 七、3 指令流水 . 54 七、4 中断系统 57 七、5 小结 . 59 八、控制单元 . 59 八、1 微操作命令的分析 59 八、2 多级时序系统 61 八、3 小结 . 64 九、控制单元的设计 . 64 九、1 组合逻辑设计 64 九、2 微程序设计 . 66 九、3 设计举例 70 九、4 小结 . 73 一、一、概念概念 一、1 概念 1、 硬件:看的见,摸得着的电子元器件。

      2、 软件分为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3、 系统软件:管理整个计算机系统,监视系统,合理调度系统资源,高效运行包括:标 准程序库、 语言处理程序 (汇编程序(翻译汇编语言的程序) , 编译程序) ,操作系统(批 处理、分时、实时) 、服务程序(诊断、调试、连接程序) 、数据库管理、网络软件 4、 应用软件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事务管理 5、 计算机解题过程: 6、 计算机层次结构: 7、 编译:高级语言全部语句一次性转换为机器语言程序(补充虚拟机器 M4) 解释:源程序一条语句翻译成机器语言的一条语句,并立即执行翻译一条执行一条 例:BASIC 语言 8、 计算机体系结构:用机器或汇编语言编程的程序员能看到的传统机器的属性(指令集、 数据类型、存储器寻址技术、I/O 机理等抽象属性) 计算机组成:是指的如何实现 计算机体系结构中体现的属性多数是硬件细节 一、2 基本组成 1、典型冯诺伊曼结构(运算器为中心) 2、硬件框图(存储器为中心) 图例:运算器:算数运算与逻辑运算; 存储器:存放数据与程序; 控制器:控制、指挥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运行以及处理运算的结果; 输入/出设备:将熟悉的信息形式 与 机器能识别的信息形式装换。

      3、现代硬件框图 主要含三大部分:CPU(运算器+控制器)(主频+架构) 、I/O 设备、主存储器 4、上机前的准备工作 建立数学模型-设计算法编写程序 5、主存 主存的工作方式:按存储单元的地址号实现对存储字各位的 存(写入) 、取(读出) 即按 地址访问存储器 期间会用到两个寄存器 MAR 与 MDR MAR—存储器地址 寄存器; MDR— 存储器数据 寄存器现在的发展是指令字长和数据字长是可变的(字节的整数倍) 6、运算器 运算器包含 3 个寄存器和一个算数逻辑单元 (ALU) 3 个寄存器包括 ACC (累加器) , MQ (乘 商寄存器) ,操作数寄存器MQ 在乘法和除法计算中会用到 7、控制器 所用到的寄存器:程序计数器(PC) 、指令寄存器(IR) 、控制单元(CU). PC 与 MAR 相关,存放当前欲执行指令的地址; IR 存放当前指令,此内容来自 MDR其中的操作码将送至 CU,用于分析指令其中的地址 码将作为操作数的地址送至主存的 MAR 取指取指---命令存储器读出一条指令; 例:控制器将 PC 送到主存的 MAR,命令主存“读” ,主存 MAR 中的地址 所对应的单元内 容 进入 MDR。

      MDR 将此内容送给 IR 分析分析---分析指令需要的操作,并按寻址特征指明操作数的地址---; 例:CU 分析 IR 中的内容,假如 IR 中的操作码部分为取数指令,CU 将 IR 中的地址码部分送 至 MAR,命令主存“读” ,地址码对应的存储单元的内容进入 MDR,在根据四则运算的操作 要求,MDR 中内容进入相应寄存器(此例为进入 ACC) 执行执行----根据操作数所在地址以及指令的操作码完成某种操作---; 此步骤主要在运算器中进行,详细可参考四则运算的过程 一、3 主要技术指标 1、机器字长:CPU 一次能处理数据的位数,与 CPU 的寄存器位数有关不能单从精度和数 的表示范围来考虑 2、存储容量:存储容量=存储单元个数 X 存储字长 MAR 位数—反映存储单元的个数,MDR 的位数—存储字长 3、运算速度 吉普森法 TM机器运算速度,fi 第 i 种指令占全部操作的百分比;ti 第 i 指令的执行时间 MIPS---单位时间内执行指令的平均条数 CPI----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时钟周期(主频的倒数) FLOPS---浮点运算次数每秒 4、唐朔飞版《计算机组成原理》 一、4 小结 计算机软、硬件概念,计算机层次结构,基本组成,主要技术指标, (机器字长、存储容量、 运算速度) 。

      重点:冯诺依曼结构的计算机 二、系统总线二、系统总线 二、1 基本概念 1、分散连接 以存储器为中心的冯诺伊曼结构, 采用了中断技术 (CPU 与慢速外设的分离) 、 DMA 技术 (少 量干预 CPU 的前提下,高速外设与主存交换数据) 2、总线 : 连接多个部件信息传输线,是各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 总线由许多传输线或通路串行传输与并行传输 3、面向 CPU 的双总线结构 单总线结构(总线争夺) 4、双总线结构 5、总线的分类 数据传送方 式 并行传输 串行传输 连接部件的 不同 片内总线 CPU 内部、寄存器之间、寄存器与算逻单元与 ALU 通信总线 串行通信总线 种类多 并行通信总线 系统总线系统总线 (电路板之 间的总线) CPU 主存 与 I/O 信息传 输线 数据总线 传输功能部件的数据信息 地址 CPU 欲访问的存储单元的地址 或 I/O 端口的地址 单向传输 反映寻址范围 控制 发出控制信号的传输线 单根是单向的,总体是双向的 6、物理实现 7、指标 总线宽度总线宽度:数据总线的根数; 标准传输率标准传输率:总线上每秒能传输的最大字节量 (MB/s). 时钟同步、异步; 总线复用: 地址总线与数据总线物理上是一根。

      提高利用率; 信号线数:地址、数据、控制三种总线数的总和; 总线控制方式:并发工作、自动配置、仲裁方式、逻辑方式、计数方式 二、2 总线结构 1、单总线 2、双总线(大中型计算机系统) 3、三总线 4、三总线 某时刻,DMA 总线与主存总线只 能用其一 DMA:高速外设与主存连接 说明:局部总线:连接 CPU 与 Cache 以及部分外设; 扩展总线:连接各种接口,再通过接 口连接外部设备; 系统总线:连接扩展总线,实现外设与主存信息交换;连接 Cache,实 现 Cache 与主存信息交换 5、四总线 外部设备做了区分,高速总线通过 Cache/桥 与局部总线 、系统总线进行通信 6、举例:PCI 总线 二、3 总线控制 1、判优控制(仲裁逻辑) 主设备(有控制权)CPU , 从设备(响应主设备)主存、外设 主设备发出总线请求信号, 总线控制器根据 判优、 仲裁逻辑按一定的优先等级顺序 调度总 线的使用 判优控制有集中式集中式 、分布式、分布式(DMA 技术) 2、集中式详解 链式查询链式查询 BS—总线忙;BR—总线请求;BG—总线同意三条线都属于控制线的范畴 BG 线将 I\O 设备串联,且确定了优先级。

      特点:线路只需三根,对线路故障敏感 计时器定时查询计时器定时查询 接口提出总线请求,总线控制部件接受到请求信号以后,开始计数,计数为 0 时,设备地址 线上信号为 0,此时 I\O 接口 0 检测自己是否发出过总线请求,若无,计数器累加,I\O 接 口 1 检测自身是否发出请求,若是,则使用总线 优先级: 计数器先到谁, 谁获得了总线使用权 在响应某个接口之后, 可以归零, 可以累加, 控制灵活线路较多 独立请求方式独立请求方式 BR—总线请求,BG—总线同意单独提出请求,控制部件知道是谁提出了请求 优先级:排队器,可用程序实现控制灵活,设备扩展复杂,线路增多,响应时间短 3、总线通信控制(分时方式)基本概念 四个阶段四个阶段: 申请分配阶段:主设备提出申请,控制部件指定下一周期总线的使用权归谁; 寻址阶段:获得使用权的主设备发出从设备的地址; 传数:数据交换; 结束:主设备撤销系统总线上的残余信号 总线通信控制总线通信控制:: 解决通信双方如何获知传输开始与传输结束,如何协调、配合 控制分类控制分类:同步通信、异步通信、半同步通信、分离式通信 4、同步通信 由统一时标控制数据传送,此时标由控制部件产生,其他各部件与其同步。

      举例: “读”命令(即 CPU 的数据输入) T1 主模块发地址, T2 主模块发读指令 T3 从模块提供数据 T4 主模块撤销读命令 主模块在总线传输的固定的时刻进行命令的下达, 不管从模块的具体实现过程, 这就需要各 模块的参数的配合工作效率较低,缺乏灵活性 5、异步通信 应发方式(握手方式) :适合设备速率相差较大的 6、半同步通信 : 综合同步异步,增加了 WAIT 信号线 (微机常见) 举例: “读”命令,参考同步通信中 ,在 T3 时刻主模块是要读数据的,但是在半同步中, 从模块如果没有准备好数据,可以置位 WAIT 信号线通知主模块,这时主模块会加入 WAIT 时间,等到从模块准备好了,从模块再取消 WAIT 信号,主模块回归正常 请求信号与应答信号撤销的不同 方式分为三种: 不互锁、半互锁、全互锁(安全) 分析每条总线的空闲时间,可提高效率 7、分离式通信: (大型机使用) 双主模块,将一个传输周期(总线周期)分解为两个子周期 第一子周期:主模块 A 在获得总线使用权之后,将命令、地址、主模块 A 的编号及其他信 息 发到系统总线上,主模块 B 接受传输完成后,模块 A 立即放弃总线使用权。

      不用 等 B 的处理结果 第二子周期:B 处理完成后,申请总线使用权,将 A 的编号、B 的地址以及有效数据上传总 线,供 A 接收 二、4 小结 本章讲述总线概念、分类、特性、结构及控制 重点内容: 要求掌握系统总线在计算机硬件结构中的低位和作用,以及为了克服总线瓶颈 问题而采用的多总线结构此外,为了解决众多部件争用总线,必须对总线进行判优和通讯 控制 三、存储器三、存储器 三、1 简介 1、分类 存储方式 半导体(主存) 光盘 磁表面(附存) 存取方式 随机存储器 RAM 静、动态 串行访问存储器 (顺序存取、直接存取) 只读存储器 ROM 在计算机的作用 主存(RAM\ROM) 闪存 辅存(磁盘、磁带、光盘) 缓存 2、层次结构(多级) PS : 辅存可以划出部分空间作为主存, 用来存储程序---虚拟存储器 (CPU 与操作系统支持) 三、2 主存储器 1、简介 引入缓存的原因: 1、CPU 追求速度,主存追求容量 2、程序的集中式原理:计算机执行程序的 位置相对集中, 顺序执行语句分布较密集 缓存就可以小部分主存内容的拷贝CPU 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