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柑橘综合管理技术.ppt
30页柑橘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张俊辉 u柑橘种类u柑橘修剪技术u柑橘施肥技术u柑橘生长调控技术u柑橘病虫害防治技术u柑橘生理和环境灾害u柑橘留树保鲜技术u宽皮柑橘类:宽皮柑橘类:果皮宽松,剥皮容易含橘(桔)类(如:砂糖桔、蜜桔)和柑类(如:椪柑、皇帝柑)占14%u甜橙类:甜橙类:普通甜橙(如锦橙)、脐橙(赣南脐橙、纽荷尔)、血橙、无酸甜橙(冰糖橙)占了70%u柚类:柚类:沙田柚、蜜柚u杂柑:杂柑:橘与橙,橘与柚的杂交后代春见、天草、不知火 等u柠檬柠檬u幼年树的修剪幼年树的修剪幼树整形上利用复芽和顶芽优势的特性应用“抹芽控梢”,促使幼树多发新梢,迅速扩大树冠夏秋当嫩梢2-3厘米时,进行抹除,“去早留齐,去少留多”,每3-4天一次,在一定时间内嫩梢越抹越多,坚持15-20天,待全株大部分的末级梢都有3-4条新梢萌发时,即停止抹梢,称为“放梢”一般可放梢3次(即春、夏、秋各一次)、则定植后第三年结果对下一年准备结果的树,要注意适时放秋梢和控制夏梢的数量如夏梢萌发的数量适中而壮健则秋梢数量增多u结果树的修剪结果树的修剪冬剪在采果后至春芽萌发前进行主要是疏剪枯枝、病虫害枝、衰弱枝、交叉枝、衰退的结果枝和结果母枝等,调节树体营养,控制梢果比例对一些枝条也适当进行回缩修剪。
夏剪主要有摘心、抹芽、短截、回缩等,是对春、夏、秋梢以及徒长枝的修剪,促进结果母枝多而壮,保证连年高产,重点在结果母枝发生前进行生产中普遍采用的抹除夏梢技术是防止落果和迅速增加结果母枝的有效措施回缩:也称缩剪是指剪掉2年生枝条或多年生枝条的一部分回缩的作用因一是复壮作用,二是抑制作用就是把枝条剪短其主要作用是促使其抽生新梢,增加分枝数目,以保证树势健壮和正常结果p修剪后喷施硕丰481愈合伤口,恢复树势u施肥原则:施肥原则:要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和薄施(结果期避免伤根)勤施,才能符合桔树常年生长发育的需要施肥最好是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幼年树应以施氮为主,以促进生长,结果树则在施氮肥的基础上,增施磷钾肥,以提高产量和品质;衰老树需多施氮肥,以恢复树势迟效性的有机肥应深施,速效性的化肥可以浅施,但易被土壤固定的磷肥则应深施在细根分布最多的部位,最好与有机肥混合施用u施肥时间:施肥时间:基肥:基肥:柑桔基肥在11月上旬、下旬果子采后施,一般随采随施这次施肥以达到恢复树势,提高抗寒力,防止落叶,促进花芽分化,也是克服柑橘大小年的一项重要措施肥料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施用量占全年施肥总量的30%。
注意免申耕拌基肥一起使用u追肥(分三次):追肥(分三次):Ø花前肥花前肥,这次肥要重施,一般在开花前一个月施用量是施肥总量的30%氮、磷、钾各种肥大部分都可用迟效性的肥料,如骨粉、钙、镁磷肥、厩肥等施肥能促进春梢抽生和开花结果Ø幼果形成期追肥幼果形成期追肥(4月下旬)幼果形成期间养分消耗多,如肥料供应不足,容易引起落花落果,这次施肥能达到保果目的,应早施,如延迟到6月份,会导致梢大量抽生,造成大量落果,严重影响产量施肥量是全年总施肥量的 20%以速效氮肥为主Ø壮果肥壮果肥(7-8月):秋梢抽生前半个月追施,这时正是果子迅速膨大和秋梢抽生时期,秋梢也是次年的主要结果母枝,要注重这次追肥施用,以磷钾肥为主u控梢(杀梢)技术:控梢(杀梢)技术:促进春梢,控制夏梢(幼龄树和老树则利用夏梢),培养秋梢,抑制冬梢杀梢药剂大部分产品主要成分其实就是“除草剂”或“除草剂+叶面肥”因此,使用这些药剂农户都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克阔乐”(乳氟禾草灵--选择性苗后除草剂,德国拜耳说明书上10毫升药剂兑60斤水增大到兑240斤水使用)控梢药剂:多效唑,高浓度硕丰481u保花保果技术:保花保果技术:花蕾期:硕丰481谢花2/3:硕丰481+920(特定年份)第二次生理落果期:硕丰481+920(特定年份)u膨果壮果技术:膨果壮果技术:走出不用调节剂的误区(硕丰481+高能红钾或植物VC)u着色技术:硕丰481+植物VCu促进花芽分化技术:促进花芽分化技术:膨大期环割采果后春节前促花:硕丰481+高能红钾(多效唑)u留树保鲜,防寒冻:留树保鲜,防寒冻:2、4-D+硕丰481+高能红钾u病虫害防治原则病虫害防治原则在科学管理,培养健壮树势,增强抗御病虫害能力的基础上,控制种群数量,把病虫害控制在不能造成为害的程度。
防止传入(黄龙病、实蝇等检疫对象)和蔓延,通过人工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依据病虫害经济防治指标,选用经济、高效、低毒的农药,合理科学用药(用药量、用药次数、用药种类),根据病虫害预测预报等办法适时防治,创造有利的农业生态环境,既可达到减少用药、降低成本、减少农药残留的目的,又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u健壮树势手段:免申耕(地下) 硕丰481、高能红钾、植物VC(地上)u柑橘全年主要病虫害防治柑橘全年主要病虫害防治Ø11-2月月:(休眠;花芽形态分化)(休眠;花芽形态分化) 清园,主要防治对象:螨类、蚧类等Ø3月(春梢萌芽月(春梢萌芽----现蕾现蕾----花性细胞形成)花性细胞形成) 主要防治对象:红蜘蛛、蚜虫、花蕾蛆、炭疽病、疮痂病Ø 4月(初花盛开期月(初花盛开期——谢花期)谢花期)主要防治对象:红蜘蛛、黑刺粉虱Ø 5月(第一次、第二次生理落果期)月(第一次、第二次生理落果期)主要防治对象:红蜘蛛、蚧类、粉虱、炭疽病、疮痂病Ø 6月(第二次生理性落果夏梢抽发)月(第二次生理性落果夏梢抽发) 主要防治对象:锈壁虱、蚧壳虫、潜叶蛾、天牛、炭疽病、疮痂病等Ø 7-8月(果实膨大期)月(果实膨大期)主要防治对象:锈壁虱、粉虱、炭疽病Ø99-11月(果实膨大后期11月(果实膨大后期——采收采收 ))主要防治对象:潜叶蛾、锈壁虱Ø储藏期:储藏期:青霉病、绿霉病Ø局部检疫性病虫害:局部检疫性病虫害:溃疡病、黄龙病、实蝇Ø常年发生:常年发生:煤烟病1、炭疽病、炭疽病★★症状:症状:枝、叶、果和苗木均会感病。
发生严重时,常引起落叶、枯枝和落果,影响树势和产量贮藏期的果实也常因此病而腐烂慢性型(叶斑型)症状:慢性型(叶斑型)症状:多出现在成长叶片或老叶的叶尖或近叶缘处,圆形或近圆形,稍凹陷,病斑初为黄褐色,后期灰白色,边缘褐色或深褐色病、健部分界明显在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出现许多朱红色而带粘性的小液点,在干燥条件下,则在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粒点,散生或呈轮纹状排列 急性型(叶枯型)症状:急性型(叶枯型)症状:常从叶尖开始,初为暗绿色,像被开水烫过的样子,病、健部边缘处很不明显,后变为淡黄或黄褐色,叶卷曲,叶片很快脱落此病从开始到叶片脱落不过是3-5天叶片已脱落的枝梢很快枯死,并且在病梢上产生许多朱红色而带粘性液点1、炭疽病、炭疽病★★症状:症状:枝、叶、果和苗木均会感病发生严重时,常引起落叶、枯枝和落果,影响树势和产量贮藏期的果实也常因此病而腐烂枝梢受害后的两种症状:枝梢受害后的两种症状:一种是由梢顶向下枯死多发生在受过伤的枝梢初期病部褐色,以后逐渐扩展,终致病梢枯死枯死部位呈灰白色,病、健部组织分界明显,病部上有许多黑色小粒点另一种是发生在枝梢中部,从叶柄基部腋芽处或受伤皮层处开始发病,初为淡褐色,椭圆形,后扩展成梭形,稍凹陷,当病斑环割枝梢一周时,其上部枝梢很快全部干枯死亡 果实受害症状:果实受害症状:果实受害,多从果蒂或其它部位出现褐色病斑。
在比较干燥的条件下,果实上病斑病、健部分边缘明显,呈黄褐色至深褐色,稍凹陷,病部果皮革质,病组织只限于果皮层在空气湿度较大时,果实上病斑呈深褐色,并逐渐扩大,终至全果腐烂,其内部瓤囊也变褐腐烂幼果期发病,病果腐烂后,失水干枯变成僵果悬挂在树上1、炭疽病、炭疽病★★病原物:病原物: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胶孢炭疽菌真菌病害(无性阶段-无性阶段产生的无性孢子可连续多次产生,是植物病害流行的病原;有性阶段多发生在病原真菌侵染后期或经过休眠以后,有性孢子只产生一次,多为病害初侵染的来源)★★病害传播及蔓延条件:病害传播及蔓延条件: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组织中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和昆虫传播分生孢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萌发产生芽管,从气孔、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寄主组织炭疽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健康组织一般不会发病但发生严重冻害,或早春低温潮湿,夏秋季高温多雨等,或由于耕作、移栽、长期积水、施肥过多等造成根系损伤;或肥力不足、干旱、虫害严重、农药药害、空气污染等造成树体衰弱;或由于偏施氮肥使植株大量抽发新梢和徒长枝,均能助长病害发生品种间以甜橙、椪柑、温州蜜柑和柠檬发病较重★★防治方法:防治方法:u各种健壮栽培技术:硕丰481防寒抗冻、修剪口及时处理(硕丰481)、免申耕改土等。
u每次抽梢期喷药1次,幼果期喷药2次有急性型病斑出现时,更应立即进行防治硕丰481+菌威(菌除)+高能红钾或植物VC2、疮痂病,癞头疤、疮痂病,癞头疤★★症状:症状:在叶片上初期为油渍状的黄色小点,接着病斑逐渐增大,颜色变为蜡黄色后期病斑木栓化,多数向叶背面突出,叶面则凹陷,形似漏斗严重时叶片畸形或脱落嫩枝被害后枝梢变短,严重时呈弯曲状,但病斑突起不明显花器受害后,花瓣很快脱落果上发病症状在谢花后不久即可出现,开始为褐色小点,以后逐渐变为黄褐色木栓化突起幼果严重时多脱落,不脱落的也果形小,皮厚,味酸甚至畸形空气湿度大时,病斑表面能长出粉红色的分生孢子盘★★病原物:病原物:柑桔痂圆孢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病害传播及蔓延条件:病害传播及蔓延条件:以菌丝体在患病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季,当气温回升到15℃以上,并为阴雨高湿的天气时,老病斑上即可产生分生孢子,并借助水滴和风力传播到幼嫩组织上,萌发后侵入潜育期10天左右新病斑上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只侵染感病品种的幼嫩组织,初抽出来的新梢幼叶尚未展开前及刚落花后的幼果最易感病,随着组织的老熟,感病性也随之下降温度偏低是限制春梢发病程度的关键因素。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u加强冬季清园,结合春季发芽前修剪,剪除病梢、病叶并集中烧毁u保护新梢及幼果,以防治幼果疮痂病为重点,于花谢2/3时喷药,发病条件特别有利时可在半个月后再喷一次春芽期(芽长2毫米)最好根据预报来决定是否用药苯醚甲环锉+硕丰4813、煤烟病、煤烟病★★症状:症状:发生在枝梢、叶片和果实上发病初期,表面出现暗褐色点状小霉斑,后继续扩大成绒毛状黑色或灰黑色霉层后期霉层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点或刚毛状突起物因不同病原种类引起的症状也有不同煤炱属的煤层为黑色薄纸状,易撕下和自然脱落;刺盾炱属的煤层如锅底灰,用手擦时即可脱落,多发生于叶面;小煤炱属的霉层则呈辐射状、黑色或暗褐色的小霉斑,分散在叶片正、背面和果实表面霉斑可相连成大霉斑,菌丝产生吸胞,能紧附于寄主的表面,不易脱离★★病原物:病原物:柑橘煤炱、特勒小煤炱、称刺盾炱等,均属子囊菌门真菌★★病害传播及蔓延条件:病害传播及蔓延条件:本病由多种真菌引起除小煤炱是纯寄生菌外,其他均为表面附生菌以菌丝体及闭囊壳或分生孢子器在病部越冬,来年春季由霉层飞散孢子,借风雨传播,栽培不良、密不透风、湿度大的果园有利本病发生常以粉虱类、蚧类或蚜虫类害虫的分泌物为营养而发病。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u及时抓好粉虱类、蚧类和蚜虫类的防治哒螨灵+吡虫啉+硕丰481+高能红钾或植物VCu做好冬季清园,进行修剪,使柑园通风透光良好u发病初期开始防治机油乳剂或松脂合剂或硫酸铜4、青绿霉病、青绿霉病★★症状:症状:初期病部水渍状软腐,病部先生白色菌丝,很快变蓝色(青霉病)或绿色(绿霉病)霉层两者除霉层颜色不同外,青霉病病斑白色菌丝环带较窄,约1~3毫米,边缘水渍状环带明显整齐,腐烂速度较慢,烂果发出霉味而绿霉病则白色菌丝带较宽,约8~15毫米,边缘不明显不整齐,腐烂速度较快,发出芳香气味★★病原物:病原物:半知菌亚门青霉菌和绿霉菌★★病害传播及蔓延条件:病害传播及蔓延条件: 青绿霉菌都是寄生性较弱的真菌,只有通过各种伤口才能侵入果实,没有伤口的鲜果,即使与病果接触亦难感病贮藏后期果实本身抗病性下降后,青绿霉病菌可由气孔入侵,故青绿霉病的发病高峰在采收后入贮初期(由机械伤口入侵)和贮藏后期(接触传染)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u防止果实受伤,采收时要防止果实遭受机械损伤u库房及用具消毒u控制库房中的湿度在80%~85%,注意通风换气u采前喷药:菌威(菌除)+硕丰481u采前采收后果实防腐处理:菌威(菌除)浸果青霉病绿霉病5、黄龙病,黄梢病、黄枯病、青果病、黄龙病,黄梢病、黄枯病、青果病★★症状:症状:得病的柑桔树初期的典型症状是在浓绿的树冠中出现1-2条或多条的发黄枝梢,这种黄化的枝梢有两种症状类型:一种是整张叶片均匀黄化,另一种类型是叶片呈黄绿相间的斑驳状。
这两种症状类型的共同特点是叶质硬化、无光泽,但在黄梢下部的老叶仍呈正常绿色 当年发黄的黄梢至秋冬季节,病叶便陆续脱落,到次年春芽萌发前全部落完病梢春芽萌发较早,新梢短而纤弱,病叶细小狭长,硬化,主侧脉绿色,其余部份为淡黄色或黄色,与缺锌症状相似这时,从初发病的枝梢以下的新梢由上而下陆续出现均匀黄化或斑驳症状随着病程进一步扩展,新长出的新梢日渐细小,在病枝上常见脱了叶的新梢逐渐变成枯枝,并日渐增多,最后全株枝梢都表现症状加上从中期开始根部逐渐腐烂,更加速病树的衰退最后病树逐渐枯死 病树开花早,花多,有的病枝仅开花不长新叶,花瓣较短小,肥厚,淡黄色,无光泽,小枝上的花朵往往多个聚集成团这些花最后几乎全部脱落,仅有极少数能结些果病果小,果皮光滑,畸形,无光泽,味酸,果皮着色时黄绿不均匀或在果蒂附近变橙红色,而其余部份仍为青绿色的青果5、黄龙病,黄梢病、黄枯病、青果病、黄龙病,黄梢病、黄枯病、青果病★★病原物:病原物:类立克次氏体,类细菌★★病害传播及蔓延条件:病害传播及蔓延条件:通过嫁接传播带病苗木或接穗是远距离传病的主因,往往使无病的新区变成病区田间发病程度与田间病源存在和传病昆虫柑橘木虱的发生密度有很大关系。
田间病树多,柑橘木虱又大发生时,黄龙病亦大发生局部检疫对象★★防治方法:防治方法:u严格检疫制度,杜绝病苗、病穗传人无病区和新种植区u在无病区设置苗圃,培育无病苗木u防治传毒媒介嫩梢抽发期用吡蚜酮+硕丰481防治木虱u及早挖除病树,坚持每次新梢转绿后全面检查黄龙病株,发现一株挖除一株,重病树立即挖除,不留残桩轻病树,可在主干基部钻孔注射盐酸四环素液,叶面喷洒硕丰481+高能红钾或植物VCu在柑橘产区内不种植黄皮、九里香等芸香科植物,杜绝柑橘木虱转移寄主 6、溃疡病、溃疡病★★症状:症状:叶片上先出现针头大小的黄色或暗黄绿色针头大小的油渍状斑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灰褐色的病斑叶片正反两面隆起,病斑边缘木栓化、中央凹陷破裂,呈火山口状并有细轮纹,周围有一暗褐色油腻状外圈和黄色晕环果实和枝梢上的病斑与叶片上的相似,更为显著,周围无黄色晕环在多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常有菌脓溢出★★病原物:病原物:野油莱黄单胞菌柑橘致病型,细菌病害★★病害传播及蔓延条件:病害传播及蔓延条件:发生最适温度范围为25~28℃,高温、高湿天气是流行的必要条件病菌在病组织内越冬,第二年新梢抽生和幼果形成时,越冬病菌借风雨、枝叶接触和器具传播。
由气孔、皮孔和伤口侵入★★防治方法:防治方法:加强健身栽培春季开花前及落花后的10天、30天、50天,夏、秋梢期在嫩梢展叶和叶片转绿时,各喷药1次叶亮+硕丰481+植物VC或高能红钾1.1、螨类(红蜘蛛)、螨类(红蜘蛛)★★危害症状:危害症状:为害幼嫩组织成螨、若螨群集在幼嫩叶片、枝梢及果皮上吸取汁液,以为害叶片最为严重被害叶片正面呈现许多粉绿色、后变成灰白色的小斑点,失去光泽,终至枯黄脱落猖獗发生时,果实表面布满灰白色失绿斑点,全果苍白,影响产量★★分类:分类: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发生规律:发生规律:红蜘蛛是周年为害性害虫,年发生代数多,一般为15-20代且世代重叠影响红蜘蛛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湿度、食料、天敌和人为因素等一般气温在12~26℃时有利于红蜘蛛的发生,20℃左右时最适以成螨或卵在多年生老叶、枝条缝隙或潜叶蛾为害的卷叶内越冬4—5月间温度适宜,又是春梢叶片展开、转色期,营养充足,导致红蜘蛛普遍为害严重6月以后,温度高湿度大,常有暴风雨;田间杂草和绿肥作物成长,各种捕食天敌大量出现;同时春梢叶片趋于老熟,营养水平下降这些因素都将引起红蜘蛛种群衰退,虫口迅速下降以后随着温度的适宜,特别是遇上长期干旱,加上秋梢生长,营养条件丰富,虫口急增,为害严重。
红蜘蛛以4—5月和9—11月为害最烈★★防治方法:防治方法:炔螨特+硕丰481+高能红钾或植物VC1.2、螨类(锈壁虱,即锈螨)、螨类(锈壁虱,即锈螨)★★危害症状:危害症状:以成、若螨群集在果实、叶片背面及嫩枝上为害,主要为害果皮、叶片,刺破表皮,吸取汁液 被害果实表皮油胞破裂,油脂外溢,在空气中氧化,变为褐色至污黑色 被害果实表面粗糙,满布网状细裂纹,失去光泽,逐渐变成黑褐色,成为“锈皮果”果小、皮厚、味酸,品质低劣 被害叶片背面呈黄褐色,后变成黑褐色,易脱落★★分类:分类:属蛛形纲,蜱螨目、瘿螨科★★发生规律:发生规律: 成螨和若螨均喜阴畏光,在叶上以叶背主脉两侧较多,叶面较少 以成螨在腋芽和卷叶中越冬 4月开始迁移至新梢,5月上果为害,7—10月为害最为严重(高温干旱,有利于锈壁虱生长发育)在一株树上,先从树冠下部和内部的叶上发生,然后转移至果面和外部的叶片上为害在叶片上以叶被的主脉两侧为多,叶面较少果实上从果蒂周围蔓延至果面的阴面,后遍及全果发生初期是叶片上虫口多,果上少,中后期是果上多,叶片上少★★防治方法:防治方法:u及时清园,减少越冬虫源基数u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u清园和发生高峰期用哒螨灵+硕丰481+高能红钾或植物VC2、蚧类(主要有矢尖蚧、黑点蚧、糠片蚧、吹绵蚧、红蜡蚧 、褐圆蚧和堆蜡粉蚧)★危害症状:幼虫、若虫和雌成虫,用它们针一样的口器刺入柑橘的叶片、枝条、果实等组织,吸取汁液。
叶片被害以后,变黄脱落;枝条被害,表面十分粗糙,以至枯死;果实被害,果面斑斑点点,不能正常着色,果皮干缩,汁少,风味淡被害植株树势衰弱容易诱发烟煤病,严重时会植株枯萎死亡★分类:昆虫纲同翅目蚧总科★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3代左右,多以受精雌成虫越冬4月底—5月底,第一代若虫盛发期,主要为害,6月下旬—8月初,第二代若虫盛发期,主要危害果实,8月中旬至9月上旬第三代若虫盛发期,主要危害果实田间有世代重叠现象,各代没有明显的分界线★防治方法:掌握田间虫情,在孵化高峰期和幼蚧扩散前喷药防治越冬后的第一代幼蚧孵化高峰比较明显,因此生产上要重点加强4月下旬至5月上旬的防治,是全年的关键杀扑磷+硕丰481+高能红钾或植物VC矢尖蚧黑点蚧吹绵蚧糠片蚧3、粉虱(主要有黑刺粉虱、白粉虱)、粉虱(主要有黑刺粉虱、白粉虱)★★危害症状:危害症状:主要以各代幼虫为害春、夏、秋梢嫩叶以幼虫固定在一二年生叶背上吸食,导致枝条短而纤弱,叶片因幼虫排泄蜜露诱发煤烟病,致使枝叶发黑,阻碍光合作用,引起树势衰弱,果实生长缓慢,以致脱落留存果个体小,皮硬、色黑、味酸,降低商品价值★★分类:分类:同翅目,粉虱科★★发生规律:发生规律:以四龄幼虫及少数蛹固定在叶片背面越冬。
1~3代分别寄生于春、夏、秋梢嫩叶的背面翌年4月下旬越冬代羽化为成虫,随即产卵幼虫孵化后,作短距离爬行,不久以口器插入叶组织内取食,一叶可达数十至数百头该虫喜欢阴湿环境,因此栽植过密、荫蔽潮湿的果园发生多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防治的关键时期是各代一二龄幼虫盛发期,特别是第一代吡蚜酮或毒死蜱+硕丰481+高能红钾或植物VC白粉虱黑刺粉虱4、花蕾蛆,橘蕾瘿蚊俗称、花蕾蛆,橘蕾瘿蚊俗称“花苞虫花苞虫”、、“花蛆花蛆”★★危害症状:危害症状:成虫在花蕾上产卵,幼虫孵化后危害花器,使被害花器变形变色,外形较正常的花蕾短,横径显著膨大,花瓣上常出现有绿色小点,有虫花蕾不能开花结果,形成残花枯落★★分类:分类:双翅目,瘿蚊科★★发生规律:发生规律:以幼虫在土中3~6厘米深处越冬,3月中下旬化蛹,成虫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柑橘现蕾发白时,为成虫羽化出土产卵期★★防治方法:防治方法:u地面撒药:成虫上树之前进行,即花蕾绿豆色、5%花蕾开始现白时用敌百虫u树冠喷药:在多数花蕾变白且成虫上树尚未产卵时硕丰481+漩星5、潜叶蛾,又称鬼画符、画图虫、潜叶蛾,又称鬼画符、画图虫★★危害症状:危害症状:主要为害嫩叶、嫩枝,春梢受害极轻,夏、秋梢受害严重。
以幼虫在柑橘嫩枝、嫩叶表皮下迂回蛀食为害,形成弯曲虫道,俗称“鬼画符” 被害叶片卷曲硬化,容易脱落被害叶片因有伤口,极易感染溃疡病、炭疽病因此在柑桔溃疡病区,潜叶蛾的为害常导致溃疡病的大发生★★分类:分类:鳞翅目潜叶蛾科★★发生规律:发生规律:潜叶蛾一年发生9—10代,世代重叠,以蛹和少数老熟幼虫在被害叶片内越冬第二年4、5月间羽化为成虫,5月下旬—9月间夏、秋梢抽发时为害最重 成虫略有趋光性,行为诡秘,田间很难发现,晚上现来活动幼虫从卵孵出后,立即钻进叶片表皮,取食叶肉幼虫老熟后将叶片边缘卷起来,并在里面化蛹★★防治方法:防治方法: u控制夏、秋梢:即摘除零星抽生的夏、秋梢,使夏、秋梢抽生整齐划一,切断潜叶蛾的食物链,能有效降低虫口密度u夏、秋梢抽生2—3厘米长时,立即喷药,如虎+硕丰481+高能红钾或植物VC7、柑橘实蝇,主要有大实蝇和小实蝇,别名果、柑橘实蝇,主要有大实蝇和小实蝇,别名果(柑)蛆,国内外检疫对象(柑)蛆,国内外检疫对象★危害症状:幼虫果内取食为害,常使果实未熟先黄,提前脱落,容易烂★分类:双翅目,实蝇科★发生规律:每年发生3~5代,在有明显冬季的地区,以蛹越冬,而在冬季较暖和的地区则无严格越冬过程,冬季也有活动。
该虫4月下旬成虫,7至9月份孵化幼虫,蛀果危害受害果9月下旬脱落,10月中下旬最盛,幼虫随果落地,后脱果入土化蛹 ★防治方法:u诱杀成虫:产卵前有取食补充营养(趋糖性)的生活习性,可用糖酒醋敌百虫液制成诱剂诱杀成虫u在幼虫脱果入土盛期和成虫羽化盛期地面喷洒敌百虫u在5~11月盛发期,树冠喷施敌百虫+硕丰481+植物VC或高能红钾u日灼果:日灼果:柑桔果实日灼病是柑桔园在夏季高温情况下常见的一种生理病害 由于夏季的高温和强烈的阳光照射引起果皮灼伤病害多发生于受强烈阳光灼伤的果皮部分轻度日灼病引起果皮变黄褐色或出现白色的枯死斑点,严重的日灼出现圆形下陷的枯死干疤日灼病发生在果腰部位时,一般多黄褐色硬斑,不落果,但果肉品质差如高温连续多日,果面呈现焦黄色或变褐色,变色处果皮下陷变硬,枝干表皮变黄、变红,产生龟裂,以后深入皮层,直至皮层组织坏死Ø治理措施:治理措施:夏季干旱时及时喷水;果实套袋;免申耕改良土壤,提高土壤保水蓄肥能力;叶面喷施硕丰481+高能红钾或植物VC均衡养分,增强树势;避免在果实发育期使用石硫合剂u裂果:裂果:7-9月是果实迅速生长期间,若空气湿度差异大,如天气连续干旱,忽遇降雨或灌溉,便易出现裂果。
另外天气持久干旱时,柑橘根系吸水困难,一旦下雨或灌水时,果肉(细胞)生长速度快,果皮生长速度慢,易导致果皮爆裂 若不及时加强病虫防治,病虫严重危害时将致使果皮坏死而产生裂果肥中高磷低钾有使果皮变薄的倾向,易发生裂果u治理措施:治理措施:Ø免申耕改良土壤,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根系生长Ø果实发育期防治病虫害时采用硕丰481+高能红钾或植物VC配方防治u油斑病:油斑病:发生在成熟或接近成熟果实上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它是由于果皮油胞破裂,桔皮油外渗后侵触果皮细胞而引起的主要原因是在果实成熟期,雨水过多,遇有大风或日夜气温变化剧烈,造成果蒂周围部分果皮油胞破裂而引起,也可能是雨后或是晨露水未干就急于采收,或者在采收中损伤果皮而发生病害u治理措施:治理措施:目前尚没有一种有针对性的药剂可以防治,而只能在生产和采收中认真加以防治①尽量避免在下雨和早晨露水未干时或大风过后立即采果,应在雨后再过2~3个晴天采果②在采收、挑选、装箱、运输和贮藏过程中尽量做到轻采、轻放、轻运,避免果皮受到损伤③在霜冻以前果实采收结束,或者在采收前20天对树冠果实喷施新高脂膜可大大减轻发病的作用u缺铁:缺铁:首先表现为嫩梢叶片变薄,叶肉发黄,而叶脉仍为绿色。
严重时,叶片除主脉保持绿色外,其他部位均变为黄色或白色,叶片易脱落但老叶通常仍然保持绿色同时枝条变得纤弱,当基部大枝上抽发新梢时,上部弱枝逐渐枯死病树结果少,皮黄,汁少,叶淡柠檬等所结的果实小而硬,皮粗,甚至出现畸形果从全树看,以树冠外缘向阳部位的新梢叶片黄化较重,树冠内部或荫蔽处黄化较轻 u缺锌:缺锌:柑橘缺锌初期叶脉间出现失绿的斑块,失绿部分为浅绿色至黄绿色,叶脉及叶脉附近仍保持绿色,严重缺锌时植株生长受阻,树冠外围着生纤细短小枝条这些枝条顶端的叶片小而狭长,向上直立、叶片失绿现象显著,由于节间缩短,许多叶片聚集在一起呈簇生状,有时顶端叶片脱落形成“顶枯”,果实小、皮厚、果汁少、果肉木质化,淡而地味,缺锌症状往往向阳面较为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