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策略研究.docx

57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42802153
  • 上传时间:2023-09-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5MB
  • / 5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策略研究目录第1章 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外部环境分析 41.1 外资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环境分析 41.1.1 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中央政策分析 41.1.2 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地方政策分析 61.1.3 外商投资企业中央政策分析 81.1.4 外商投资企业区域政策分析 111.2 外资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分析 121.2.1 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共识,各国均将其作为战略选择 121.2.2 中国政府大力扶持,但其产业化仍任重道远 141.2.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完善,相关细分环节将优先迎来投资机遇 15第2章 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分析 172.1 外商投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 172.1.1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稳中有升,国内外商投资环境日益良好 172.1.2 产业链企业提前跑马圈地,整车企业已经本土化生产提上日程 182.2 重点外资企业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投资情况分析 212.2.1 三菱化学:提前布局负极材料和电解液市场,抢占产业发展先机 212.2.2 SK集团:布局中西部区域,以产业链的思维整合中国动力电池产业 22第3章 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产业选择策略 243.1 外资企业产业选择流程 243.1.1 外资企业产业选择总体流程 243.1.2 外资企业产业选择流程重点环节具体工作 243.2 外资企业产业选择模型研究 253.2.1 外资企业产业选择策略 253.2.2 基于内外部因素的产业投资组合模型研究 253.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重点环节对外资吸引力分析 273.3.1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 273.3.2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环节对外资吸引力分析 293.4 A集团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产业选择案例研究 293.4.1 产业选择背景分析 293.4.1 案例研究:A集团动力电池产业链选择模型 31第4章 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投资方式选择策略 334.1 外资独资企业 344.1.1 概念及设立与审批流程 344.1.2 特点 354.1.3案例研究:森田化工设立独资企业垄断中国六氟磷酸锂市场 364.2 与国内企业合资经营 364.2.1概念及设立与审批流程 364.2.2特点 384.2.3 案例研究:伊藤忠联手户田工业与杉杉设立合资企业切入中国正极材料市场 394.3 与国内企业合作经营 404.3.1 概念及设立与审批流程 404.3.2 特点 424.3.3 案例研究:多家外资采取与国内企业合作经营模式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424.4 并购国内相关企业 434.4.1 概念及并购流程 434.4.2 特点 444.4.5 案例研究:日韩企业通过收购国内相关企业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45第5章 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投资地点选择策略 465.1 投资选址原则和方法 475.1.1 选址原则和方法 475.1.2 选址因素 485.2 区域产业集中度研究 495.2.1 产业布局研究 495.2.2 区域竞争力分析 515.3 投资环境分析 525.3.1 经济发展环境 525.3.2 产业上下游 525.3.3 城市基础设施 535.3.4 配套人力资源 535.3.5 自然与人文环境 545.4 企业内部因子评估 545.4.1 符合企业既定市场战略评估 545.4.2企业生产运作资源配置效率评估 545.4.3 “关键成功因素”评估 555.5 案例研究:B集团中国隔膜项目投资选择策略研究 555.5.1 案例背景分析 555.5.2 选址项目流程 565.5.2 选址策略结论 56第1章 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外部环境分析1.1 外资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环境分析1.1.1 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中央政策分析从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建立“三纵三横”的开发格局至今,为了鼓励新能源汽车及其上下游产业快速发展,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促进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分别从财税、投融资、研发创新和人才等方面给予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扶持。

      表 1 近期有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中央政策政策名称政策类型政策要点《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财税政策1、通过中央财政设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渠道,加大对新材料产业的扶持力度,开展重大示范工程建设,重点支持填补国内空白、市场潜力巨大、有重大示范意义的新材料产品开发和推广应用2、充分落实、利用好现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开展新材料企业及产品认证,完善新材料产业重点研发项目及示范工程相关进口税收优惠政策投融资政策1、加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合作,逐步形成“政产学研金”支撑推动体系2、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投资新材料产业,研究建立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支持创新型和成长型新材料企业,加大对符合政策导向和市场前景的项目支持力度3、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符合新材料产业发展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服务,合理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在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设立新材料产业开发专项贷款,积极支持符合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的企业、项目和产业园区4、支持符合条件的新材料企业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研发创新政策1、加强新材料学科建设,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改革和完善企业分配和激励机制,完善创新型人才评价制度,建立面向新材料产业的人才服务体系。

      2、鼓励企业建立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开发中心,不断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围绕材料换代升级,建立若干技术创新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实施重点新材料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创新发展、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示范和创新能力建设等重大工程,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促进新材料产业全面发展人才政策1、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开展人才交流与国际培训,引进境外人才队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摘要)》研发创新政策1、紧紧围绕电动汽车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三大需求,继续坚持“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突出“三横”共性关键技术,着力推进关键零部件技术整车集成技术和公共平台技术的攻关与完善深化与升级,形成“三横三纵三大平台”战略重点与任务布局人才政策1、根据国家总体人才培养战略与相关规划,结合科技人才专项的实施,培育造就新能源汽车高级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2、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研究机构高校企业的积极性,培养一批新能源汽车研发的骨干人才团队,建立过硬的研究开发队伍充分利用海外华人智力资源,大力引进新能源汽车高级人才3、加强电动汽车技术的专业教育与培训,在汽车企业开展对在职专业科技人才培训,培养电动汽车工程化专业人才。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财税政策1、中央财政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2、继续实施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汽车的政策,对公共服务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给予补贴;3、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应安排专项配套资金,重点用于建设充电设施、建立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体系等;4、发挥政府采购的导向作用,将符合条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品列入有关政府采购清单,享受政府优先和强制采购政策,逐步扩大公共机构采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规模;5、经认定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企业,依法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6、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企业从事技术开发、转让及相关咨询、服务业务所取得的收入,依法免征营业税投融资政策1、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鼓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等金融产品创新,加快建立包括财政出资和社会资金投入在内的多层次担保体系,综合运用风险补偿等政策,促进加大金融机构支持力度2、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进行再融资。

      3、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管理规范、支持创新的原则,支持地方设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创业投资基金,符合条件的可按照规定申请中央财政参股,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政策1、以国家有关专项工程为依托,培育一批国际知名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军人才2、加强电化学、新材料、汽车电子、车辆工程、机电一体化等相关学科建设,培育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经营管理、知识产权和技术应用等人才3、实施高端人才引进工程,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从国外引进优秀人才4、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关于节约能源 使用新能源车船车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政策自2012年1月1日起,对节约能源的车船,减半征收车船税;对使用新能源的车船,免征车船税关于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的通知(财建[2012]780号)财税政策1、奖励资金支持对象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包括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和动力电池项目两大类2、申请奖励资金的企业应当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产业化基础其中,整车企业必须具备新能源汽车整车设计集成和持续开发能力,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一定比例;动力电池企业应掌握核心技术,并具有较强的研发、生产和售后服务保障能力,拥有电池单体的知识产权。

      鼓励开展产学研联合技术攻关资料来源:赛迪投资顾问整理, 2013,01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因为动力电池技术、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充电站基础设施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而并未实现产业化发展赛迪投资顾问认为,这对于拥有核心技术及配套解决方案的外资企业来说却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吸引力的市场外资企业如果能抓住机遇,提前布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会提前分享这一场新能源汽车“盛宴”1.1.2 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地方政策分析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各个试点城市的基础上,各主要城市均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补贴政策赛迪投资顾问认为,如果能够得到尽快落实,这些补贴政策将进一步激发国内对于新能源汽车购买热情新能源汽车市场购买力一旦激发,其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和辐射能力相应增强,投资价值便自然凸显图 1 25个试点城市地方财政对购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情况资料来源:赛迪投资顾问整理, 2013,01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区域竞争格局尚未成型的背景下,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区域布局将随着各地方政府对产业扶持的力度和采取的措施而发生本质性的变化赛迪投资顾问认为,各地区将依托本地资源因地制宜的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差异化的发展模式,从而最终形成集群化、协作化和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格局。

      图 2 各地方新能源汽车重点政策和代表企业资料来源:赛迪投资顾问整理, 2013,01从产业区域发展情况来看,虽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前均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作为传统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其产业化发展不可阻挡为抢占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各地方政府纷纷在其产业化发展前夕加大本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布局,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特点在税收、资金、要素等多种方面出台相关政策扶持本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并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制定符合本地新能源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