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家园》观后感2800字.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22646221
  • 上传时间:2022-07-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94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家园》观后感2800字    《家园》观后感近年,人类对地球环保的议题上有强烈的兴趣,在电影业中,关注保护环境的作品也随着上升有不少的科幻片更以此为题,讲述破坏环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使观众认识到环境及生态对整个地球的重要性,其中较为人熟知的有《后天》、《2012》等灾难片除了科幻片之外,有关自然的纪录片也开始在电影界大行其道,有《海洋》、《迁徙的鸟》等优秀影片这些纪录片将真实的画面代替了虚构的故事,使观众有了一种另类的视觉体验而相比来说纪录片绝对是唤醒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好方法,因为科幻片的角度实在是过于夸张,人们可能随便看过就算,反正都是虚构的,但纪录片是采用写实的形式拍摄,再加上现今的高清技术,观众便有如置身当地一样,有一个深刻的体会从前我对纪录片没有好感,总觉得看恢弘的商业片更过瘾并曾经一度沉浸在《后天》漫天的洪水与冰雪、《2012》翻滚的道路与炽热的岩浆中,期间穿插的情感线路,还让我感受到了人类情感的伟大可是,当我静下心来观赏这部《家园》的时候,它给我心灵带来的震撼比商业片大得多本纪录片的主题亦是围绕着我们居住的星球——地球,幕后人员经过十五年的筹备,经过五十多个国家拍摄,将地球最美丽的一面在一百二十分钟里一一呈现。

      电影在20xx年6月5日的地球环境日在世界各地上映,带有警示意味影片所拍摄的风景地貌90%都是采用航拍的方式完成,美丽的景色一览无遗,能让人看到平时未多见的情景,也能让出现在镜头中的事物显得渺小和无助旁白在电影的前半段先是将地球某些优美的风景逐一介绍,并将自然环境与国家发展一并叙述及后,电影描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引申至我们所带来的环境破坏电影亦提及一些现今在世界各地出现的社会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与我们的环境挂钩,例如贫富悬殊及经济,因而使观众明白到生态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到国与国的社会问题影片也提及到保护环境是刻不容缓的,因为很多美丽的风景会因为人类不停的污染而渐渐失去,而消失的速度也日渐加快,到那时,要再看见这些景色就恐怕只能在电视里才能重温人类继承了地球生物四十亿年的遗产,却在两万年内将其挥霍殆尽,效率奇高当另一边地球上最神奇也是唯一一个能藐视地球引力的生命体——树木在孜孜不倦的接近着太阳,一边还能吸收大量碳的时候,因为人类的快速膨胀,更多的大规模农业化,将森林变成了农田和牧场,让各种杀虫剂得以普及,却严重破坏了地球延续了几亿年的平衡,镜头中展现的还是一样的绿色,但单物种的植被永远也成为不了森林,这是自然法则。

      或许让我们的退耕还林,还能让我们浮想联翩,但近来各处所见,大多的还林仅是将原来的农田种上了果树而已,人总是如此的贪婪,把捏着的总是不肯松手,甚至连指缝都紧闭着,人对于地球的绝情,必然也会成倍的被索赔而去,这也是自然法则在影片中,导演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奇异的景象,然而这一幅幅看似奇异的景象,确是一道道触目的瘢痕比如,人类对于水资源的攫取是非常贪婪的,在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的地区,农田以水源为中心扩散,于是一幅奇异的景象就出现了:在地表上出现了一个个绿色的园,这是人类创造的奇迹,但奇迹的背后是那些褪色了的,即地下水枯竭的暗色,被废弃或半废弃的灌溉区,那里已是没有绿色,哪怕是单一植被,在空中看来如同一个个瘀斑一样出现在地球的皮肤上,整个看起来就像一张羊皮纸地图比如,海中的盐碱地,如同翡翠中的珍珠,在航拍中看来十分美丽,但实际却是不毛之地比如,高空拍出的湿地,洁净的水和藻,如锦缎,如今也已是大半被人类切除,预示着地球已被人类送入了高危的病房比如,那些散落在水上的圆木,画面干净像极了散装的子弹比如,那些贫富差距相当大的国家,一边是发达的经济体,一边却是数量庞大的贫民据说,世界上一半的穷人生活在资源丰富的国家!因为这些穷人无法染指这些集控在20%手上的财富。

      比如,那些由于植被摧毁,水土开始流失,每当雨季,山体就塌陷的山坡上,原本不厚的土层又被山雨带去海洋,大地上塌陷的斑驳,简直就是令人怵目惊心的皮肤上灼伤一般,称其为恐怖片也不足为过再比如,当曾经的背脊出现一条能直通南北半球的航线时,地球之病真的已到骨髓了这一切的一切,已经给人类带来了许多警醒航拍,能带给我们如此奇异的视觉感受,如同天堂一般,或许人类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如何侵蚀太空了,也或许,能保留着人间仅存的仙境,谁带来的,谁仍将带走它,疗伤是漫长的,也是需要等待的人类需要反思,反思之后需要行动,片尾诸多国家的实际举措已经证明,虽然还未能有多大改变,但至少已经醒悟地球是没有疆界的,其中最令人赞叹是的哥斯达黎加,虽然经济实力有限,但在环保和军费中,他们选择了环保,他们取消了军队编制,将原来的军费开支用于了环保,一个如此小而常被大多数人以往的加勒比国家亦是如此,那我们呢?除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航拍图片,片中的旁白同样也是震撼人心,冷静的语调读出一个个残酷的数据,直击人心:世界上20%的人品耗用地球80%的资源全球花在军备上的资金是援助发展中国家资金的12倍每天有5000人因饮用受污染的水死亡,10亿人没有安全食用水。

      10亿人在饥饿边缘挣扎全球一半谷物用以喂饲牲口或作燃料全球四成耕地质量下降每年有1300万公顷森林消失每4只哺乳动物、8只雀鸟、2只两栖动物就有一只濒临绝种生物品种的死亡率比正常速度快了1000倍以目前的捕鱼速度,海洋到了20xx年就无鱼可捕最近15年是有纪录以来最热40年来冰冠的厚度减少四成到了20xx年全球将有2亿50万气候难民这是一部立场明确、美得让人心醉又心碎的环保纪录片,没有灾难片中描述大灾难的电脑特技,没有恐怖片中那触目惊心的血腥与暴力,但感觉却比灾难片更加让人绝望,比恐怖片更让人心生恐惧,因为那些开阔的俯瞰镜头,巨大字体的数据资料,冷静匀速的旁白,一切的一切,都是泣血控诉这个星球上的智能生物对大自然无情的践踏与破坏联想到近些年频频发生、愈演愈烈的地震、海啸、台风、雪灾、洪水、干旱、沙尘暴等等,这难道不就是地球对肆意破坏自己身体的人类的一种反抗,亦或是末日审判的预兆?在触目惊心的事实之下,面对日益衰竭的地球,面对我们满目疮痍的家园,个人言语显得那么的无力它远比《2012》更骇人耸听,因为这不是语言,不是凭空虚造的灾难,不是幻想中的世界末日这是确确实实已经发生且正在发生的现实。

      本片的导演无疑是伟大的,影片也许能唤起很多人的警醒,但同时人性又是自私很残忍的,等真正惊醒时,怕为时晚矣,还是那一句老话:爱护地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很美有赖你,不再抱怨,让我们行动起来,团结一心,运用我们的聪明与智慧,积极应对,在有限的时间里扭转乾坤,创造奇迹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09级2班曹婧越学号:20091542009第二篇:纪录片《家园》的观后感 3600字最近比较热门的一部环保电影《家园》,昨晚终于昨晚目睹了导演和摄影师以无可挑剔的视觉和镜头,以极具震撼力的时事给人类以警示开始是把地球最美丽的一面展现给我们,表现出一种生态平衡的完美性接着就是人类的出现和肆无忌惮的扩张摄影师基本上采用航拍的的方法去俯视这个千疮百孔的家园从这个视觉看到拥挤的街道,消失的绿地,融化的冰川,被虐待的动物以及这些都是人类的杰作让我们识得庐山真面目旁白者定位于地球母亲的高度树立了一种主人翁的姿态,看到地球已经如此孱弱,我们怎能不动心?就像片中所说的,重要的不是我们失去什么,而是我们还拥有什么更需要的是一种环保理念和行动少浪费点时间在KTV,在酒席饭桌,在奢侈品店,定下心来看看这类的纪录片,告诉自己,你所需关注的还有自己所在的这个环境,这个地球,尽自己所能,善待它一点. 尤其是那些富人们,你们的富裕生活在某种程度上过得真的很残忍。

      但片中的最后还是给与我们希望各国政府都去积极地参与环保事业,发展洁净能源,对于我们个人最主要的还是观念和行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保护我们的家园对未来悲观的预期,我们更需要乐观扎实的行动而这样的行动才能让我们的未来更幸福而生活20xx年6月5日,又一个地球环境日一部大型环保纪录片《家园》(《HOME——A STUNNING VISUAL PORTRAYAL OF EARTH》)在全球同步上映其上映的场合不止在传统的影院、剧场,还有互联网这使得这部《家园》转瞬间传遍全球每个角落   因了朋友的相助,得以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这部《家园》,感觉或许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震撼!   人类欲望的无节制膨胀、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生态的被破坏,这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各种各样的资料、图片、书籍、电视电影片也早已层出不穷然而,何以看了《家园》仍感深深震撼?那是因为片中通过航拍而产生的那种从未有过的对那伤痕累累大地的俯视效果,那以独特女声配以直白解说而产生的直指内心的揭示,还有那以咏叹吟诵般的音乐产生的震荡……   《家园》是法国生态学家、著名摄影师扬•阿尔蒂斯-贝特朗(Yann Arthus Bertrand)的杰作,是他那对人类、对地球那宏大的悲悯心的结晶。

      据说,20年来,贝特朗坚持不懈地在空中拍摄地球生态的变化而《家园》就是他经历了15年的准备,经过18个月共217天,穿越54个国家,120个拍摄点的拍摄之后诞生的可以想象,片中那一个个精美的镜头,那一句句隽永的解说,都是他和他的团队心血的结晶他坦言,“这部纪录片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新鲜,没有任何事情不是已知的,不是被人类了解的”,而问题只在于,“我们知道一切,但我们不去正视一切,不去相信一切,而现在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问题就是行动,我们仅有10年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转瞬即逝,并且我们也不知道最后是不是能成功,但我们必须这么做,也必须在这一切之前让大家明白,我们抗争的究竟是什么贝特朗和他的合作者为这部片子确立的核心理念便是:“当我们耗尽自然遗产之后,必须面对的是什么?”当然,《家园》展示的远不止是贝特朗那法国人式的澎湃激情出于可信度的考虑,为《家园》撰写的所有评论,由20xx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戈尔(Al Gore)和美国著名的环保学者莱斯特•布朗(Lester Brown)阅读、审定环保专家们为贝特朗提供了详细的最新数据因此,有评论说,《家园》展现的是美国人的理性和法国人的感性,堪称完美。

         当然,大千世界,无异不有即使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仍然有着不同的声音有人说,地球的温度肇因于它绕行太阳的轨道规模及形状、地轴偏向轨道的角度、放射性衰变及地壳下深埋的重力热(很深奥哦!),人类不是因素之一;也有人说,很少有人会因为一件未来有可能发生的灾难而牺牲自己现在的生活质量,因为这是违反人性的;当然,更有人论证说,正是人的欲望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让人放弃、哪怕是节制自己的欲望,都无异于饮鸩止渴   诚然,在造成今日地球“温室效应”的诸多因素中,人类未必是唯一原因,甚至也可能不是主要原因就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而言,对这一现象的探究还刚刚开始,结论自然不可能准确然而,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地球正在越来越暖,由此造成的各种影响正在显现面对这一变化,作为地球村最有责任的公民——人类应该做点什么,而不能旁观,更不应继续造孽这已经成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共识,也是《家园》再次大声疾呼的核心观点   同样,欲望的确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许许多多科技发明都是因满足人类的欲望而推动、而实现的然而,时至今日,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切事物彼此关联”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相互关联任何事物的衍生、发展都不可能无视他事他物,这就是平衡。

      一旦打破了这种平衡,意想不到的变化便会发生,终将给人类自身带来灾难这正是《家园》所宣扬的核心观点之一其实,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早已提示了的真理   至于追求生活质量是人之天性的看法虽则荒谬,却因其强大的实利价值而为众多世人固守其实,即便是眼下人们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