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析“日长夜大”的“弹丸之地”.doc
3页简析“日长夜大”的“弹丸之地”=“news_bd”> 有的人往往会因一个澳字,把澳门与澳大利亚并列联想,无形中扩大了澳门的领域但澳大利亚是全球五大洲之一,是为澳洲,因其地处太平洋之中,人称大洋洲;而澳门只是一介弹丸之地,小到人们口头惯称其为澳门街,极言其小到只有一条街 说澳门只有一条街,有其历史原因澳门原为屹立于海中的一个小岛,原始面积约2.78 平方公里后来,北面的西江口不断冲积大量泥沙,逐渐淤泥至澳门岛,形成了一条长约2 公里,宽约10米,连接大陆与该岛的一条沙堤小路这样,澳门就演变成一个半岛,一条沙堤撑着万顷碧波中的一个美丽小岛,形如水天一色波光粼粼中出污泥而不染的一朵硕大莲花,这沙堤被人美称为莲花茎,即今之关闸大马路 当我步出拱北海关,进入关闸马路时,潜意识地左顾右盼,想看看东西两边的潋滟波涛但是,所见都是高楼大厦;而在十字路口远远望去,与关闸马路相距约五六十米平行的,还有一些马路(后来知道东边是长泰大马路,西边是巴波沙大马路)原来莲花茎还因西江口冲来的泥沙而不断茁壮成长,加之无意的倾倒垃圾和有心填海造地而变粗了粗到西与原本隔海相望的青州岛连成一片,东则形成几与澳门本岛大小相近的大块街区。
于是,澳门就不只有一条澳门街现在,澳门的街已有900 多条 据唐思先生《澳门风物志》一书介绍,澳门填海造地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正因不断地填海造地,所以,虽为弹丸之地,却在日长夜大澳门之有意识地填海造地始于1863 年,首次填平设于澳门半岛南端的南湾澳督府对面海滩;之后40 年间,填筑了北湾和浅湾;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继续大规模填海,形成了今天的筷子基、青洲、台山、黑沙环、南湾、新口岸等处 1996 年首度到访时的澳门,由澳门半岛和路环岛、氹仔岛组成其中氹仔原为三个小岛,1919 年后,经填海连成一片这样不断地填海造地,从1910 年到1985 年,澳门半岛面积由3.5 平方公里扩展至6.05 平方公里;氹仔岛由1.98 平方公里拓张为3.779 平方公里; 路环岛由5.61 平方公里增涨到7.087平方公里,合计16.92 平方公里1985 年以来,澳门更是加速度地日长夜大,到1994年,合计已增长到23.5 平方公里人口则为41 万这些数字在我的脑海里存储停留了16 年,讵料近日第五次访澳时,人们告诉我的竟是:澳门总面积已达29.7 平方公里,人口已经达到55.7 万也就是说,100 年间,澳门已日长夜大10 多倍。
当然,如果只是土地扩张而无内涵的更新进步,其意义是有限的澳门的变化,却是与时代同步、为世界所震惊以澳门各个组成部分而言,即可见一斑原先的澳门,氹仔与路环两岛被称为离岛,虽与本岛同为澳门,但隔水相望,交通不便,如无舟楫,只能望洋兴叹而今,本岛与氹仔之间已有分别长2.5 公里、4.5 公里、2.2 公里的澳氹大桥连接,氹仔与路环之间也有一条2.2 公里的路氹公路贯通此外,还飞架了一座莲花大桥直达珠海市横琴岛交通之四通八达自不用说,旅行之快捷便利也不必说,其巧夺天工之美妙更令人震撼、赞叹!白天游经大桥之上时,放眼四望,只见蓝天白云之下,海波荡漾,碧水连天;苍松掩映的海岛城市之间,桥若游龙,鸥鸟低翔尤其是入夜后驾车缓行这些大桥之上,几如梦游天庭!夜幕之下,远处是华灯闪烁的澳门各岛,近处如珍珠串接的长链,直让人兴奋地慨叹此景只应天上有,今日因何落人间!澳门行,澳门行,只此桥上夜游,便也超值了!何况,澳游绝不只是游桥,澳门的人文胜景还多着呢!澳门虽为弹丸之地,却也四面八方耸立着几座山峰我曾不顾燥热,汗流浃背地沿着盘山公路跑步登上东望洋山(又称松山);也曾拾级而上,登临澳门北端的望厦山、南端的西望洋山和妈阁山。
站在这些山上,沐浴凉爽的海风,放眼环视全澳门,只见万绿丛中高楼掩映,碧波湾里风景如画,四通八达的环岛马路和岛内通衢上车水马龙,人如潮涌临海各处大多平坦如砥、划一如剪的填海新区,现代化建筑鳞次栉比 天工开物,自可显示造化的千钧伟力然而,当人类成为万物之灵后,其改造河山的不懈努力亦堪与自然界媲美陶渊明曾以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的诗句,讴歌小鸟精卫的顽强精神与宏大气概但毕竟只是神话与想象而澳门的日长夜大,却显示了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澳门同胞的奋斗精神与伟大业绩我没有作过调查统计与比较,但是我想,整个地区经过填海造地而使其与本来面积相比增加10 倍,在世界上一定是十分稀罕的 初访澳门那次,澳门基金会的吴志良先生于我们抵达当日,宴请我与同行的同事席间,吴先生谈起澳门今昔、人情风物,后又赠送方宽烈先生编的《澳门当代诗词纪事》上下两册书中辑有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当代诗词》主编李汝伦先生的诗《澳门》,诗云: 崇楼截岸竞摩空, 天际飞舟破浪东 虹卧一桥灯火外, 珠漂三岛烟雨中 沧桑未改炎黄骨, 花树犹吹华夏风 四百余年孤客酒, 回归和泪洒芳丛 炎黄子孙,是愚公的子孙,是精卫的子孙。
有山挡路,愚公移山;有海阻隔,精卫填海澳门的炎黄子孙,正是以愚公精神、精卫气概开山填海而使弹丸之地的澳门日长夜大、日渐繁华,为全世界所瞩目如今,有了13亿神州更加直接的支援,澳门这朵莲花,当绽放得更加艳丽夺目吧! 写到这里,忽然念及:如今沿海各地从北到南正在大张旗鼓围海造地,这与当年澳门之日长夜大绝非一回事澳门之日长夜大,一则是数百年间由西江水冲出的泥沙逐渐地淤积而成,大自然在毫不经意间发生了变化,不至影响巨大;再则,即使有影响,但仅此澳门一地,对全中国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而,今天的填埋滩涂、围海造地,却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据上海政法学院学者的调查研究,当今造地之举,已使我国海岸线缩短了1000 多公里!这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对国防的影响,无疑是极为巨大的其二,造出来的地,往往根基不实, 可能后患无穷日本在围海造地基础上建成的福岛核电站,就因此遇到极大麻烦前车之覆,不可不鉴!其三,在围海造地过程中,政府以公权强夺或协助强夺了原以滩涂养殖为生的渔民生计,严重激化社会矛盾,广大渔民揭竿而起的负面愿景,不能等闲视之何况,时至今日,我国竟无一部规范海岸开发的法律,实在应当猛醒而改弦更张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