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从认知角度分析“口”的词义系统.doc
5页从认知角度分析“口”的词义系统摘 要:本文拟从认知语义学的隐喻、转喻角度,对“口”的义项进行梳理与分析,找出其原义与新义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其进行归类 关键词:“口”的义项 隐喻 转喻 一、引言 “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个词,属于基本词汇,它的义项因此也比较多本文拟从认知语义学的隐喻、转喻角度分析“口”的多个义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其进行归类 《汉语大字典》(八卷本)第566~567页中对“口”的释义如下:①人和动物用来发声和进饮食的器官②泛指言论、言语④亲口(吃或说);口头的(区别于书面的)⑥人;人口⑦容器通外面的部分⑧进出的通道⑨特指长城的关口⑩破裂的地方港口,通商码头武器或工具的锋刃中医术语,寸口的简称牲畜的年龄系统;行业发问,询问其中义项①是“口”的基本义也是原义,②~以其为原型,通过相似或相关的方式产生 二、义项分析 “口”的基本义是“人和动物用来发声和进饮食的器官”,当人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概念加以突显和关注的时 候,会产生不同的联想。
如果人关注“口”的形状,会将一些形状与其相似的事物联系起来,例如“瓶口、碗口”;当“口”的功能被突显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些事物可以通过功能的相似与“口”的基本义联系起来,例如“出口、入口、门口、海口”;而另外的一些事物则可以因为与“口”的功能有相关性,而与其发生意义上的关联,例如“人口、口小(指驴马等年龄小)”下文将对以上18个义项进行相似性与相关性的具体分析 (一)形状相似 ⑦容器通外面的部分例如:瓶口、碗口、口袋、缸口、壶口 ⑧进出的通道例如:出口、入口、海口、胡同口、山口、洞口、渡口、门口 ⑨特指长城的关口例如:口内、口外、喜峰口、古北口、口蘑、走西口 ⑩破裂的地方例如:伤口、疮口、裂口 港口,通商码头例如:口岸 如果将这五个义项再归类,则义项⑦⑧⑨可以归入容器类,⑩可称为破裂类关隘、容器在形状上同人的口有相似之处,可以在空间上呈现接近圆形的形状,有从内到外的延伸,都可以包含被容纳物;破裂类更突显平面之上的裂缝与人的面部有口这一位置上与形状上的相似之处,忽略了容纳性。
当然,这里的相似更多的是指心理上的一种联想,并不意味着由这五个义项所描述的物体与“口”这一器官有外观上的绝对相像 (二)功能相似 ⑦容器通外面的部分例如:瓶口、碗口、口袋、缸口、壶口 ⑧进出的通道例如:出口、入口、海口、胡同口、山口、洞口、渡口、门口 ⑨特指长城的关口例如:口内、口外、喜峰口、古北口、口蘑、走西口 港口,通商码头例如:口岸 武器或工具的锋刃例如:刀口、剑口、剪刀口 中医术语,寸口的简称寸口,中医指切脉的部位,即两手掌后一寸桡动脉搏动处,包括寸、关、尺三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切其脈時,右口氣急rdquo;张守节正义引王叔和《脉经》“右手寸口乃氣口也rdquo; 系统;行业例如:农林口、对口、归口(处理)、教育口 义项⑦⑧⑨同基本义①既有形状上的相似之处,也有功能上的相似之处这是因为人或动物的口功能之一就是进饮食,可以吃进东西,也可以吐出来东西,容器、关隘可以供出入,在这个功能上,后者与前者相似义项说的是武器或工具的锋刃,从功能上看锋刃是用来切割(剪、剁)东西的,能够使被切割的对象发生形体变化,这与口能咀嚼食物使其由大变小的功能相似。
义项与基本义①在功能上相似,寸口是气流通过的地方,类似于口的吃进、吐出功能义项系统、行业是由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单位所构成的整体,口腔是由唇、齿、舌等器官构成的整体,两者在整体性方面有相似之处 “口”的基本义在相似性的方向上(形状相似和功能相似)发展出了⑦~、几个新的义项,这属于隐喻的认知方式具体说来,“口”是人类或动物得以生存的重要器官,人们对它的观察和体验非常细致和全面,因而就有可能通过此来理解和体验其他的事物,这正如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所写的:“隐喻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外一种事物的方式”“隐喻的本质是以另一件事和经验来理解和经历一件事rdquo;因此多义词可以通过隐喻的方式在基本义与新义项之间建立联系 (三)功能相关 ②泛指言论、言语由于口的功能之一是说话,由此可以引申为说话的结果即“言论、言语”例如:改口、口碑、口风、口白 ③口才。
指说话的才能,这个义项突出的是口的功能“说话”,例如:口气(大)、口舌(是非)、口吃、口若悬河 ④亲口(吃或说);口头的(区别于书面的)这里强调说话的方式例如:口供、口传、口号、口惠、口技、口令、口试、口授 ⑤口味舌头是口的一部分,它可以辨别味道例如:可口、(令人)口爽、随(你的)口、口(味)重 ⑥人;人口口是人的重要器官,可以用这个器官来计算或指称人例如:户口、口粮 量词这里包括了对人、牲畜、刀具等的计量因为人和动物的口是非常重要的器官,因此可以用这个器官作为计算人和动物的单位,例如,五口人、一口猪而刀具等的锋刃也是评估刀具性能的重要条件,所以可以说一口刀,当然,这里边还包含着隐喻的因素(见前义项)另外,“口”还可以表示口腔的容量或动作以及语言行为例如:吃一口、说一口东北话 牲畜的年龄因牲畜的年龄可由牙齿的多少看出,而牙齿包含在口腔之内例如:口小(指驴、马等年龄小) 发问,询问这个义项还是与口的说话功能相关,用法见于古汉语《公羊传 隐公四年》:“……於是谓桓曰:‘吾为子口隐矣。
隐曰:吾不反也rsquo;”何休注:“口,犹口语相发动也rdquo; 以上的各个义项都与义项①在功能上相关,与“口”这一器官有关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具体方面:说话的动作、说话的方式、说话的产物(言语)、通过口腔内的舌头可以辨别味道、通过口腔内的牙齿可以判断动物年龄、用口可以计量人、动物、刀具等因此,以上几个义项都是通过相关性与义项①发生关系,不同的是这些义项分别突显了“口”的不同方面这属于转喻的认知方式,认知语言学家Langacker认为转喻实质上是便于人们在心理上建立与预期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参照体现象因此多义词也可以沿着相关性的方向,以转喻的方式产生新义项 至于义项,我们目前还看不出它与“口”的基本义之间的相似或相关性,有可能属于同音现象,这需要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三、结语 从以上对“口”的义项分析可以看出,“人和动物用来发声和进饮食的器官”是其基本义和原义,其他的义项分别沿着相似性与相关性的方向由原义发展而来,前者体现了思维的隐喻性,后者体现了思维的转喻性。
正是由于能在新义项与原义项之间梳理出各种各样的关系,我们才说这些义项共同构成了“口”的词义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