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 辛勤耕耘.docx
6页2022 辛勤耕耘 编者按:近期,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发布了《2022~2022年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数量排名》其中,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等15家出版单位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在出版项目的选取和申报上有诸多阅历值得借鉴和学习在此,本刊以中华书局36册史书巨制《中华民国史》为例,通过呈现其编纂历程和出版价值,向读者说明国家出版基金选取资助项目的标准 1973年初,中华书局确定启动出版《中华民国史》然而,由于史料缺乏、作者不足、物力有限及其他一些历史缘由,直到将近40年后,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到来之际的2022年,《中华民国史》全36册才在国家出版基金的支持下全部出齐,并于当年完成结项,获评优秀等级这部史书甫一出版,即成为代表国内民国史探讨最高水平的集大成之作,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周末等二十余家主流媒体纷纷报道这一出版盛事,台湾和香港等地媒体也连续追踪报道并探讨其出版意义 《中华民国史》达到如此高的学术水准,引起如此大的舆论反响,关键在于长期的学术积淀和出版传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探讨所和多家单位民国史老中青三代学人数十年不懈努力、中华书局几任编辑辛勤耕耘,出版题材填补国内学术空白,这也是其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的主要缘由。
卷帙浩繁:秉笔直书55载民国史 中华民国史探讨是中国历史学探讨的新兴领域1956年,国家科学发展12年规划首次将编纂民国史列入其中1961年,在辛亥革命50周年纪念之际,曾经亲历辛亥革命的前辈董必武、吴玉章等,又提议开展民国史探讨1971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将民国史探讨列入国家出版规划随后,此项任务交由中国科学院(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探讨所负责组织实施时任近代史探讨所副所长的闻名史学家李新先生,受命领衔组建探讨团队,起先了民国史探讨1981年,《中华民国史》第一卷亦由中华书局出版民国史探讨作为中国历史探讨的新兴学科由此而起步 《中华民国史》是继承了中国古代修史传统写法的通史,以纪、传、编年为主要形式,分为《中华民国史》(全16册)、《中华民国史人物传》(全12册)和《中华民国史大事记》(全8册)三部,用2100万字,记述了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间55年的历史这一时段中发生的重大事务、关键的历史节点、活跃的重要人物,这一时段中国的内政、外交、斗争、革命等等所反映出的政治的、军事的、外交的、经济的问题,都在该书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探讨 《中华民国史》全书的三个组成部分各有侧重。
《中华民国史》是民国兴亡的历史长卷,作者敬重历史事实,还原民国历史以原来面目该部分以重大历史事务为核心,按“中华民国的创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历史时段,分为12卷16册《中华民国史大事记》吸取编年体史书的优点,以“大事突出,要事不漏”为取材原则,围绕民国时期各阶段统治政权的活动这一中心,逐年、逐月、逐日并以大事、要事的重要程度,编排1905年至1949年间发生的历史大事纪事范围既包括政治、军事、外交等重要方面,还涉及经济、文化、教化,甚至天灾地变等社会生活层面《中华民国史人物传》选取民国年间,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代表人物近千人,撰写人物简传 出版价值:保留时代烙印的集大成之作 因为民国史探讨的特别性和敏感性,参加《中华民国史》工作的第一代探讨者,重新确立了大至探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框架、探讨原则、探讨对象、探讨方法等等关节,小至名词术语的确定、历史资料的考辨等等详细问题这一开创性探讨标准的确定,使得从早年出版的《中华民国史》第一卷,到晚近出版的各卷,虽然写作年头不一,但在充分占有史料,照实记叙历史,评价公允平实,文字力求简练等方面都保持了一样性,为全书撰写始终保持在一个高水平线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时间跨度长、史料披露程度不一而足,该书各卷间能看出比较明显的时代烙印近代中国人物与档案文献探讨中心主任,复旦高校教授吴景平认为:“各卷之间存在差别最先出版的几卷,主要利用报刊资料,而且是共产党这边的资料,档案资料很少当然,那时许多档案也是不开放的台湾方面的资料,上个世纪80年头末期才开放不过,这些痕迹,也恰恰说明白中华民国史学科的发展轨迹 《中华民国史》主编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探讨所副所长汪朝光认为作者队伍的改变是全书表述存在差异的重要缘由他说,这套书最早是由国家下达的任务,实行的是安排经济时期集体组织并担当科研任务的方式,而1980年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后期的写作方式有了变更,基本上是以个人独自担当某卷写作为主,表现出更大的独立性 出版历程:几代出版人薪火相传 《中华民国史》横跨近40年的出版历程,始终和一个名字连在一起,那就是中华书局从最早接触《中华民国史》出版工作的编辑之一、已年逾古稀的原中华书局编审、近代史编辑室主任陈铮,到达成使命的现任历史编辑室主任李静,几任编辑兢兢业业,薪火相传,最终完成了这一出版史上的创举 2022年底,《中华民国史》最终实现了全面交稿,全书出版进入冲刺阶段。
李静说,由于出版项目太大,为了前后有序,不至于撞车,他们实行了“循环作业”的方式,将统稿、编稿、校稿等纳入一个大流程进入2022年初,李静与项目的另外三位编辑,深感时间紧迫,为了保证《中华民国史》顺当出版,他们坚持每两周开一次大项目协调例会,探讨编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了确保质量和进度,编校人员常常加班加点,一册书稿甚至要经验五校、六校到了出书前倒计时的几个月,编辑们更是把全部身心投入到《中华民国史》的编辑工作当中 2022年5月,近代史所、中华书局全部与《中华民国史》有关的人员,在京郊找了一个偏僻之所,进行最终统稿,就一些文句表述、出版规范、撰写体例等集中统稿定稿最终,又把发觉的问题归纳、类推,对类似问题全面进行清查,再经过中华书局图书质量限制中心的严格检查,才于2022年6月底付印 由于《中华民国史》特别的学术地位,中华书局在该书的装帧特殊是封面设计上颇费心思选用了颜色沉稳、布面质感的纸来做封面,全套精装,呈现给读者一套庄重、沉稳而温馨的书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