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docx
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课题:熟悉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 体验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根本特征 2.培养查看、操作及思维才能 3.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才能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体验探索、验证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 教学打定:课件 教学过程: 一、透露课题 1.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 (指课题并齐读):长方形和正方形 2.查看:探索身边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 3. 揣摩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特点?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然后再彼此议论 二、自学例115分钟左右) 1.出示合作要求: ①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和直尺、三角板,想一想计划用什么方法验证?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提示:用直尺量,看看出它的每条边长度怎样 ②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去验证; 通过对折,并重点理解对折的方法:引导学生说“把长方形的上下边对折,他们重合在一起,说明上下边相等;同样证明左右边相等。
③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形成小组的观法 2.集体交流 ①学生依照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的方法,自己去察觉正方形的特征 ②全班交流并总结出正方形的特征 ③对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致点和不同点 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划出四个角都是直角 归纳总结 三、练习15分钟左右) (一)适应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 同桌彼此合作,也可以小组间4人一起合作,拼成即可 (二)比较练习 1.想想做做第3、4题 如何在一个长方形里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强调: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三)综合练习 1.想想做做第5、6题 针对学生错例,指点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图形的留神点 (四)创编练习 长方形长是8厘米,宽是2厘米,几个这样的长方形才能拼成一个正方形? 借助画图解决,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 四、课作8分钟左右) 完成《补充习题》第36页 扶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所用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全对的做“提高题” 【提高题】 右图中一共有( )个正方形 五、家作 1.《课课练》第 页第 题 第三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课题:熟悉周长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查看和操作等活动,熟悉周长的含义,能测量、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2.体验查看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直观阅历的同时进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与同学合作抑制困难后获得的告成,树立驾驭数学学识的自信 教学重点:熟悉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和计算周长 教学难点:对周长含义的理解计算出周长 教学打定: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找一找,摸一摸数学书封面、课桌面、直尺边线 强调从哪里开头就要从哪里终止 2.查看:篮球场、游泳池、树叶的边线 这些图形都是封闭图形 3. 透露课题:周长 用自己话说说,什么是周长? 二、自学例215分钟左右) 1.同桌合作要求: ①开启书本39页,如何知道两个图形周长?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然后再彼此议论 ②先自己测量,计算,再交流 ③哪个图形周长长? 提示:应先量出每个图形的各条边的长度,然后将图形中各条边的长度相加算出周长 2.小组合作要求: ①拿出打定好的树叶,(每个小组只要测量一片大小适中的树叶) 你能指出树叶的周长在哪里吗?怎样才能知道树叶的周长? ②打定什么工具?如何测量? ③一人固定树叶,一人用线缠绕,一人打定直尺,一人记录。
细线在这里有什么用处?尽可能将细线与树叶外围的边重合在一起 3.集体交流: 每个小组测得树叶的概括长度; 在测量树叶周长时有什么留神点 如何测量不规矩图形的周长?感受“化曲为直” 三、练习15分钟左右) (一)适应练习 1.想想做做第2、3题 让学生说一说在描的过程中要留神什么,然后独立描出每个图形的边线 如何计算各个图形周长?说说自己列式时斟酌过程 (二)综合练习 1.想想做做第4题 激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三)创编练习 用10厘米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它们的周长( )A长方形长 B正方形长 C三角形长 D一样长 这句话中的重点字词是“分别” 不管怎么围,围成什么图形?什么不变?体会“变与不变” 四、课作8分钟左右) 完成《补充习题》第37页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全对的做“提高题” 【提高题】 小明用一根长400厘米的绳子在桌面周绕了一圈后,还剩下86厘米,桌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五、家作 1.《课课练》第 页第 题 第三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初步掌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会解决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有关的简朴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以及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阅历,进展数学斟酌 3.使学生在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仰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教学难点:择优选择方法 教学打定: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时间:3分钟) 1、出示一张篮球场的平面图,并标出它的长和宽,提问:根据这张图以及相关的条件,你能想到什么? 相机出示问题: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2、启发:要求篮球场的周长,就是求什么图形的周长?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就是求几条边的长度之和? 3、指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板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二、自主建构时间:15分钟) 1、自主学习导学单: (1)独立计算篮球场的周长 (2)把你的计算方法小组内说一说 小组交流: (1) 核对答案,订正错题 (2)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 2、全班交流 交流重点: (1)题目中给出的数据只有两个,但连加算式中却展现了4个数据,这是为什么? (2)28+15算出的是什么?把算出的结果再与2相乘算出的是什么? (3)上面的四周方法算的都是长方形几条边的长度之和?你认为哪些算法是对比简便的? 预设: (1)28+15+28+15=86(米) (2)28+28+15+15=86(米) (3)28*2=56(米) 15*2=30(米) 56+30=86(米) (4)28+15=43(米) 43*2=86(米) 3、说说热爱哪种方法。
4、完成“试一试” 全班交流 (1)25+25+25+25=100(米) (2)25*4=100(米)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