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一)——基本动作活动要点指导.docx
5页课程的价值:幼儿园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通过体操、器械运动、体育游戏、利用自然因素锻炼等加以实施,以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动作协调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为幼儿的终身健康奠定基础体育活动除了对幼儿有促进发展和健身作用外,还对幼儿身心各个方面的技能、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的提高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幼儿期是一个人运动能力发展的基础阶段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生理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通过制定不同年龄的阶段运动目标,创设成功的机会和条件,提供丰富、适宜的活动材料,拓展活动的组织形式,以激发幼儿对运动的兴趣;提供适合有效的指导,积极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与探索,使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习得本体运动感知觉,在自主活动基础上积累运动经验、体验运动乐趣,促进意志、交往技能、认知技能和社会性的发展主要目标:1.学习幼儿园基本动作的动作要领及各年龄段教学内容与要求2.学习幼儿园各年龄段体操的要求与特点3.掌握幼儿园器械运动的组织方法学习建议:1.老师可根据本地区、本园、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微调各年龄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2.在实际工作中,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讲课中讲到的注意要点,注意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运动(一)——基本动作活动要点指导一、走1.走的动作要领是:上体正直,自然挺胸,头正,眼向前看,肩和手臂放松,两臂自然前后摆动,步幅要大而均匀。
抬腿方向要向正前方,脚尖向前,落地要轻 2.各年龄段走的要求:☆小班要求上体正直,自然走☆中班要求上体正直,上下肢协调地走☆大班要求步伐均匀,有精神地走 3.各年龄段走的教学内容:☆小班: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一个跟着一个走☆中班:听信号有节奏地走;听信号变速走☆大班:听信号变换方向走;一对一对整齐地走;走跑交替4.教学要点:☆走步教学重点是腿的动作和躯干姿势 ☆要有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提高要求☆在早操和体育活动中,练习排队走步,对发展幼儿走步能力是很有作用的二、跑1.跑的动作要领是:上体稍前倾,眼向前看,两手轻握拳,两臂屈肘于腰侧前后自然摆动腿向后用力蹬地,向前摆腿方向正,幅度大,膝盖放松用前脚掌先着地,脚尖朝前,落地要轻,呼吸自然而有节奏2.各年龄段跑的要求:☆小班要求两臂屈肘在体侧自然跑☆中班要求上下肢协调轻松地跑☆大班要求上体稍前倾,用前脚掌着地跑3、各年龄段跑的教学内容:☆小班:变换方向跑;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走跑交替;要指定范围内四散跑☆中班:一路纵队跑;在跑动中听信号做规定的动作;快速跑10-20米;走跑交替;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追逐跑☆大班:听信号变成跑或改变方向跑或跑中做动作;快跑20-30米;四散追逐跑;跑走交替,距离为200-300米;接力跑。
4.教学要点:☆跑的教学应以形成正确姿势为主☆跑与跳都是以下肢活动为主的练习在教学中可以把两类教材搭配使用☆跑的教学要注意跑步的距离、时间及强度,以免使幼儿心脏受损害三、 跳跃1.跳跃的形式与动作要领☆双脚连续向前跳动作要领:(略)☆助跑跨跳动作要领:(略)☆跳绳动作要领:(略)2.各年龄段跳跃的要求:☆小班—自然跳起,轻轻落地 ☆中班—屈膝,前脚掌蹬地跳起,轻轻落地,保持平衡 ☆大班—屈膝,摆臂,四肢协调,用力蹬地跳起,轻轻落地,保持平衡3.各年龄段跳跃的教学内容有☆小班原地双脚向前跳,原地双脚向上跳☆中班助跑跨跳(距离40厘米);在直线两侧行进跳;高跳下;跳圆圈或夹包跳;双脚向前跳☆大班助跑跨跳(距离50厘米);助跑屈腿跳过障碍物;跳绳子或跳皮筋;高跳下;双脚向前跳4.教学要点:☆跳跃动作多种多样,动作组合变化无穷,对动作的准确要求较高☆要帮助年龄小、体力差的幼儿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示范动作的准确性,以正确的动作让幼儿模仿☆建议老师采用“三步辅助练习法”,帮助幼儿尽快学会跳绳四、 投掷1.投掷的形式与动作要领:☆拍球(原地拍球,行进间拍球)动作要领:(略)☆原地单手肩上投沙包(正面投掷,半侧面投掷)动作要领:(略)2.各年龄段投掷的教学要求:☆小班—初步掌握滚、接、抛、拍皮球。
☆中班—初步掌握肩上挥臂投物动作☆大班—掌握肩上快速挥臂动作和全身用力动作3.各年龄段投掷的教学内容☆小班 :互相滚接大皮球;双手抛大皮球;原地拍皮球;双手接老师传来的球;双手滚球过门☆中班:自抛自接球;两人对抛对接;肩上挥臂投物(投纸标、小沙包、飞盘);左右手拍球;运球跑☆大班 :两人相距2—4米抛接大球;肩上挥臂投准(距离3米左右);原地变换形式拍球或转圈拍球;边走边拍球或边跑边拍球;沙包投远4.教学要点:☆投掷练习前应多让幼儿活动肩、腰并注意安全☆中大班教授投掷要注重形成正确的动作姿势,不要追求远度☆小班应先教滚球、抛球、传递球☆用示范的方法,让孩子懂得如何拍球;设计形式多样的拍球活动;循序渐进地教孩子拍球五、 平衡1.平衡的形式与动作要领☆在两条平行线之间或平衡木上走或跑动作要领:(略)☆单脚站立动作要领:(略)☆在间隔物上行走动作要领:(略)☆直体滚动动作要领:(略)2.各年龄段平衡的要求:☆小班:身体不左右摇晃 ☆中班:上体正直,上下肢协调 ☆大班:上体正直,步子均匀,上下肢协调,动作自然3.各年龄段平衡的教学内容:☆小班:在宽25厘米以内的平行线中间走;在15—20厘米的斜坡上走上走下☆中班:在高20--30厘米,宽15--20厘米的平衡木上走;原地转圈(1-3圈);闭目向前走5—10步☆大班:在有间隔物体上走;在高30—40厘米,宽15—20厘米的平衡木上边走边做动作;两臂侧平举闭目起踵转圈(3—5圈);两臂侧平举单脚站立5—10秒;踩高跷4.教学要点:☆帮助幼儿克服惧怕和信心不足的心理影响,培养幼儿勇敢,沉着的意志品质。
☆平衡教学要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增加难度,逐步提高要求☆幼儿平衡练习时教师应注意保护,以保证练习的安全六、 钻、爬与攀登1.钻、爬与攀登的形式与动作要领☆正面钻:屈膝、弯腰、低头,一脚支撑,另一条腿和头先钻过,然后躯干和支撑腿过障碍物☆侧面钻:侧对障碍物,下蹲,一腿向障碍物下伸出,低头弯腰,然后前移重心、转体过障碍物☆手膝着地爬:手膝着地、头稍抬起,眼向前看,左手和右膝、右手和左膝协调配合用力向前爬行☆手脚着地爬:双手撑地、两腿稍屈膝、头稍抬起,眼向前看,左(右)手和右(左)脚协调配合用力向前爬行☆匍匐爬:预备时俯卧右手臂弯曲约90度放在胸前的垫子上,同时左腿外张并屈膝贴在垫上,右腿伸直,然后右手和左腿同时用力向前爬行,身体贴在垫上前进,接着左手屈肘,右腿屈膝,动作同上☆第一种攀登方式:用两手握上一格横木,然后两脚依次登上一格横木☆第二种攀登方式:两手两脚(同侧或异侧)交替向上攀登攀登时先移手,后移脚下时先移动脚,后移动手2.各年龄段钻、爬与攀登的要求:☆小班:低头钻过障碍物;手膝协调向前爬;能在攀登架上攀上爬下☆中班:低头缩身,手脚协调地钻过;手脚协调地爬;手脚协调地攀登☆大班:协调灵敏地钻过;协调灵敏地匍匐爬行;协调灵敏地攀登。
3.教学要点:☆幼儿进行钻爬和攀登练习时,教师要多鼓励,要注意安全,加强保护,有时予以必要的帮助,让幼儿体会动作要领☆进行攀登练习时,要特别注意安全,不要让比较调皮的幼儿中途跳下,练习前要进行安全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