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如何激发学习动机.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
  • 文档编号:41689839
  • 上传时间:2018-05-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一、什么是动机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某个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动力人的活动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个体内部感到有某种不足时,就会产生相应的需要萌芽状态的需要,会使人产生一种下意识的不安感随着需要的强度的增加,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就会使人产生试图通过某种手段和途径来满足需要的愿望;如果这时存在能够满足需要的条件(即诱因),愿望就转化为推动人去进行活动的动机学习活动和学习动机是紧密相连的没有学习动机就不会产生学习活动根据我们对中年级小学生的一次“为什么要学习数学”的问卷调查,学生的回答大致有这样几种:“爸爸妈妈说要学好数学老师说要学好数学学好数学很有用建设祖国需要数学将来是数字化的世界,不懂数学不行学了数学才聪明我喜欢学习数学数学老师的课上得好,我喜欢听数学很有趣我想当数学家……这些回答都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查中,也有个别数学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回答说“不知道”(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学习动机不明确),甚至说“我讨厌数学”(学习并非心甘情愿,而是出于无奈不得不学),学习动机不明确、或者是被迫学习很可能就是他们数学成绩差的主要原因二、动机的分类根据动机产生的基础不同,可分为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生物性动机是以个体的生理需要为基础的,先天具有的、比较低级的动机,也称为生理性动机或原发性动机由于生物性动机是与生俱来的,因而对于不同的人来说,生物性动机都比较相似和接近社会性动机是以人的社会需要为基础的,后天习得的、比较高级的动机,又称为心理性动机或继发性动机由于社会性动机是后天习得的,因而对于不同的人来说,社会性动机往往有很大的差异学习动机通常都是社会性动机社会性动机又分为交往动机和成就动机交往动机是个体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内在动力学习上的交往动机主要指学习者希望与他人进行认知和情感的交流,建立互相帮助、同甘共苦的友好关系,以此为动力来推动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交往动机一般来自课堂上相互讨论和共同探索,以及自发或半自发的课堂内外学习小团体的学习活动具体表现为:喜欢在课堂上发言,喜欢与别人讨论,喜欢当小先生,喜欢向别人谈出自己对某一个概念的理解或对某一个问题的想法,也喜欢倾听别人的想法,对别人的错误迫不及待地要去更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美国心理学家麦吉奇的研究表明,在学习成绩方面,交往动机高的学生优于交往动机低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以及课堂上的交往机会影响着学生交往动机的形成和发展;在热情友好、热爱学生的教师所负责的班级里,交往动机高的学生占多数。

      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级的社会性动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某种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美的地步的内在推动力量学习上的成就动机主要指学习者在学习中力求成功,追求成功所带来的自豪感,追求学习所带来的对于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满足感,以此为动力来推动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成就性动机的形成主要受这样一些因素的影响: ①家庭教育注重要求子女独立自主并能以身作则的父母,其子女的成就动机一般也比较强②自然和社会环境城市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普遍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对学生经常进行成就教育的教师,其学生的成就动机显著高于很少进行成就教育的教师的学生③个人的成败经验学习成绩好、学习信心足、在学习上经常成功的学生的成就动机显著高于学习成绩差、缺乏学习信心、在学习上经常失败的学生④集体或间接的经验别人的或集体的经验也会影响学生的成就动机受良好的、奋发向上的学习风气影响的学习,其成就动机一般也比较高⑤学习难度只有学习难度适中时,学生的成就动机最大;过难或过易都会降低学生的成就动机美国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 G.Polya 指出:在数学解题教学中先让学生作猜想,目的之一就是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利用学生的社会性动机;他要知道他的解答是否正确,他的工作是否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承认。

      如果教师能够引起充分重视并加以合理利用,完全可以因此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外因性动机与内因性动机外因性动机是指主要由外在条件诱发的动机例如,父母的期望,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同学们的赏识,学校的奖励,学业成绩和名次的刺激,集体的荣誉感,等等一般来说,外因性动机的推动力比较小,持续时间比较短诱发的外部条件一旦消失,相应的外因性动机也就很快消失 内因性动机是指主要由个体的内在心理因素转化而来的动机例如,好奇心,自尊心,好胜心,上进心,责任心,求知欲,兴趣,理想与抱负,等等一般来说,内因性动机的推动力量比较大,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内因性动机中的内滋奖励使个体体验到成功和快乐,比外因性动机中的外附奖励(名誉、金钱或物质利益)更具有积极的作用三、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学生胸怀大志,懂得为什么要学习学生认清了学习目的,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孟子说:志不疆者智不达意思是:没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人,学习积极性不高,其智力的发展水平也不会很高教师要让学生对他人、家庭、群体、国家和社会自觉地承担一定的责任,逐步认识到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应尽的社会义务,并把这种责任和义务看作自己的人生使命,人生的目的不仅仅是自我生存,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人生是为社会作出贡献,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尽自己的力量。

      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努力学习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国数学辉煌的过去,使学生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同时向学生指出,近代中国数学落后了,与中国的大国地位、与中国的悠久历史、与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很不相称,复兴中国数学的责任,就落在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肩上,使学生产生一种为了中国数学的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强烈的责任感当然,这是一个长期教育的过程,我们不可能指望一两节课、一两次讲座就产生这样的效果2·强调学习的内在价值掌握数学知识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需要,也是个人立足社会、参与竞争的需要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指出:“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从社会需求来看,数学是国家富强、民族兴盛、社会进步、科技发达的基础社会需要大量具有一定数学知识和能力的劳动者,数学知识和能力对于今后大多数职业必不可少,缺乏数学知识和能力的人将难以在社会上参与竞争数学教师应该使学生认识到不仅社会需要数学、个人立足社会也需要数学数学不仅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类文化的遗产;不仅社会需要数学、个人立足社会需要数学,而且人的精神世界也需要数学。

      人生不能全讲物质享受,也要讲精神享受,学习数学、使用数学、体会数学、创造数学也可以使人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如同欣赏诗歌、音乐、绘画一样,是对真、善、美的追求著名的英国数学家哈代认为“大多数人都能欣赏一点数学,正如大多数人都能欣赏一支令人愉快的曲调一样数学教师应该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注意通过学习的内在价值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小学数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就可以这样设计:首先通过实例提出一个间接计算三角形面积的问题(先去计算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再计算一个由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一半所产生的三角形的面积),让学生以一名设计师的身份主动参与问题的解决,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由相应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而得到;接着出示一道直接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尝试题,用几何直观图提示学生先计算相应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取其一半得到三角形的面积;在此基础之上,鼓励学生提出有关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猜想,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把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合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找到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同时也就验证了猜想这样设计的好处是:①由实例引出问题,使学生看到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到解决实际问题离不开数学工具;②让学生以一名设计师的身份主动参与问题的解决,可以亲身体会为了解决问题必须学习数学知识;③鼓励学生先猜想、再验证,让学生感到自己是数学知识的发现者,实现他们内心深处希望成为知识发现者的愿望,从而产生学习兴趣;④学习数学,既可以愉快地掌握数学工具,又可以自豪地成为数学知识的发现者,何乐而不为呢! 3·及时反馈与适当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可以强化学习动机。

      学生知道学习结果,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学习热情,增加努力程度;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激起上进心,克服缺点,争取更好的成绩美国心理学家罗斯和亨利的实验表明,学习的及时反馈对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业成绩具有巨大的效应,而且反馈得越及时越好他们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反馈时注意这样几点:①要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的结果,对低年级学生更应该如此;②反馈的内容应该包括课堂提问、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各种测验与考试;③应该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这比知道什么是错误的更重要;④尽可能让学生了解他们目前的学习状况距预定的学习目标还有多远;⑤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不能单纯看分数的高低,还应尽量发现其相对于他自己的微小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佩奇等人的研究还发现: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除了让学生知道什么对、什么错、并给以分数或等级评价以外,对其学习态度和主动性作出适当的评语也是十分重要的评语越具体,越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强化作用也就越大;就连“优异,望继续保持”、“良好,愿再接再励”,这样虽然不够具体、但带鼓励性的评语,也比只评等级而无评语要好得多我国蒋嘉辛和潘本元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作业批改方法,对学生的作业采用轮流面批的方法有助于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如果采用面批与鼓励相结合的方法,则效果更为显著。

      无独有偶,桂林市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林湘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近二十年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之一,也是对学生的作业采用面批与鼓励相结合的方法她宁可自己麻烦一点,也一直坚持这样做她认为,作业当面批改,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老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对学生的评价也就更为客观公正;在教师的关注和鼓励之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劲头更足,教学效果当然就更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