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黄冈市张体学中学2020年高三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30页湖北省黄冈市张体学中学2020年高三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图7是2012 年4 月18 日8 时~4 月19 日8 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 题图719.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A.锋面活动 B.高压脊控制C.反气旋过境 D.热带气旋影响20.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A.江汉平原 B.珠江三角洲C.四川盆地 D.长江三角洲参考答案:19.A 20.B2. 1997~2006年间,中国和欧洲双边贸易额达到12000多亿美元,占中欧建交32年以来贸易总量的85%目前,欧盟已经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和主要进口来源地据此完欧盟国家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中成品鞋比重较大,这体现了我国在该类产品的制造上 A.具有品牌优势 B.历史悠久,经验丰富C.具有技术优势 D.具有廉价劳动力优势参考答案:D3. 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下图是某大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有关该城市热岛强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晴天热岛强度一直高于阴天 B.阴天不存在热岛效应C.晴天正午时,热岛强度最大 D.晴天时,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25.对城市热岛强度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城市绿化越好,热岛强度越高 B.上午8时的峰值与人流、车流高峰期有关C.地势低洼的地区,热岛强度较小 D.热岛强度仅受天气状况影响参考答案:B B4. 安徽省2012年高考人数为50.6万人,比上年减少3.4万人,下降了6.1%。
据省教育厅透露,安徽省高考考生报名人数自2009年以来,已连续四年下降,2013年安徽省高考考生将跌破50万,据此回答17~18题17.2012年安徽省高考考生减少的原因可能为 ①计划生育使适龄人数减少 ②出国就读和弃考人数增加 ③辍学人数增加 ④报考职业学校的人数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8.预测未来安徽省高考考生人数变化的根本依据为 A.人口迁移 B.人口增长 C.人口素质 D.人口容量 参考答案:A B5. 读某地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状况图(A图)、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坐标图(B图),回答22~23题22.A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四阶段中,人口总数量多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3.B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所示人口增长特点与左图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基本对应的是 A. ①—甲 B.②—乙 C.③—丁 D.④—丙参考答案:22.D 23.A6. 兰州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白兰瓜的不利影响,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是白兰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下图)说明砂砾层对白兰瓜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参考答案:砂砾层减少了水分的蒸发;白天增温快,夜晚冷却快,增大土壤日温差,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可以有效减少(风沙等造成的)土壤养分流失。
解析材料告诉增铺砂砾层使白兰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说明改善了土壤环境,从土壤的结构和增大温差方面分析 7. 下表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状况当日天气晴朗,曰出时间为当地地方时5时读表回答下列各题1.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当地该日A.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减小 B. 12时、15时出现逆温C.受低气压控制 D. 8时前后大气最稳定2.这一天该地有可能出现的是A.日出方位为东南方向 B.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海口C.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D.日落时间为17时参考答案:1.A 2.C8. 读我国某城市四种下垫面不同日期地表气温均值对比图,回答10~12题10.推测①②③④最可能分别为( )A.裸地、植被覆盖地、城镇建筑用地、水体B.城镇建筑用地、水体、裸地、植被覆盖地C.水体、植被覆盖地、裸地、城镇建筑用地D.水体、裸地、植被覆盖地、城镇建筑用地11.2010年3月4日,四地气温均值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台风影响 B.阴雨天气 C.湿度较大 D.天气晴朗12.同一天不同下垫面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力性质 B.正午太阳高度 C.地形 D.天气参考答案:10.C 11.D 12.A第10题,图中①地表气温最低,最可能是水体,A、B错。
②表示植被覆盖地,气温较低③表示裸地的气温较高,④表示城镇建筑用地多是水泥地面,气温最高,C对,D错第11题,结合上题分析,四地的下垫面不同,2010年3月4日,四地气温均值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天气晴朗,水体升温慢,其它地面升温快,建筑用地升温最快,导致差异大,D对台风影响多暴雨天气,阴雨天气、湿度大,温差较小,A、B、C错第12题,同一天不同下垫面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不同下垫面的热力性质不同,A对同一城市正午太阳高度、地形、天气没有明显差异,不是主要因素,B、C、D错9. 地表的土壤结构和植被覆盖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地表水的下渗下面甲图为“地表单位面积上厚度相同的四类均质土壤(砂土、砂壤土、壤土、黏土)的累积入渗量曲线图”;乙图为“地表单位面积上的四类均质植被覆盖区(耕地、草地、古老的牧场、大量放牧的牧场)的累积下渗量曲线图”据图回答15~16题 15.黏土主要由非常小的(<2μm)硅酸铝盐颗粒组成,是含沙粒很少、具有可塑性和黏性的土壤壤土是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适中的土壤据此判断甲图中分别表示壤土和黏土的是A.壤土—①,黏土—② B.壤土—①,黏土—④C.壤土—②,黏土—③ D.壤土—③,黏土—④16.图乙的四条曲线中能反映耕地的是A.Ⅰ B.Ⅱ C.Ⅲ D.Ⅳ参考答案:15.D 16. D 10. 在准噶尔盆地西部,有一座方圆数十里的“古城”,人们又叫它“魔鬼城”(下图)。
这里地表突兀奇特,夜幕降临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怪异的声音好像魔鬼在叫魔鬼城”地下蕴藏着丰富而优质的石油和天然沥青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各题8. 造成“魔鬼城”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 流水侵蚀 B. 风力沉积C. 风力侵蚀 D. 岩浆活动9. 蕴藏石油的良好地质环境是A. 岩浆岩、断层构造 B. 沉积岩、背斜构造C. 变质岩、断层构造 D. 沉积岩、向斜构造10. 该区域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是A. 水土流失 B. 土地盐碱化 C. 台风危害 D. 酸雨危害参考答案:8. C 9. B 10. B8.该区域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魔鬼城”是风力侵蚀形成的风蚀地貌9.背斜构造为良好的储油构造石油为生物沉积,故为沉积岩的沉积环境10.气候干旱,蒸发强烈,盐碱易积聚在地表11. 下图为“某工业收益随空间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该工业布局的最佳区位是A.O点 B.M点 C.R点 D.P点参考答案:C12. 在北大西洋海域,温暖的表层海水向北传送,而深层海水向南返程流动,称为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它的存在有利于高低纬度间的热量传递,维持全球气候系统的平衡全球变暖将会威胁到该环流的正常运转,甚至可能导致其停滞。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5. 下列不属于AMOC成因的是( )A. 行星风带 B. 极冰的融化C. 高低纬度海水密度差异 D. 高低纬度海水的温度差异6. 全球变暖对AMOC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 使加勒比海、墨西哥湾水位降低 B. 送到高纬度地区的热量增多C. 欧洲西部沿海水温降低 D. 北大西洋深层水流流量增加参考答案:5. B 6. C【5题详解】选项中不属于AMOC,即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成因与极冰的融化无关,极冰融化使海面升高,不是底层海水南流的原因,B不属于行星风带使表层海水向北传送,导致底层海水向南流,A属于高低纬度海水的密度差异、温度差异,是海水流动的原因,C、D属于6题详解】全球变暖,高低纬度间气温差减小,气压差减小,西风带势力减弱,表层海水向北传送减弱,对AMOC可能产生的影响是欧洲西部沿海水温降低,C对全球变暖,海平面升高,加勒比海、墨西哥湾水位上升,A错西风势力减弱,送到高纬度地区的热量减少,B错向北传送的水量减少,北大西洋深层水流流量减少,D错13. 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
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 对河谷处地质构造类型及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 向斜 东侧大 B. 背斜 东侧小C. 向斜 西侧大 D. 背斜 西侧小12.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乙比甲更可能出现聚落 B. 丙比丁更可能出现溶洞C. 阶地T2的抬升晚于T1 D. 甲地点以侵蚀作用为主参考答案:11. C 12. A【11题详解】从题干上看,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仔细读图,图中河谷处的岩层呈现中间新、两边老的特点,说明该河谷的地质构造为向斜图中河谷西侧的阶地较东侧陡,说明西侧地壳抬升幅度大答案选C12题详解】河流沿岸的聚落要考虑洪水灾害,甲地海拔太低,在丰水期易被洪水淹没,乙地海拔更高,乙比甲更可能出现聚落,A对;溶洞岩石类型是沉积岩,而不是页岩,图中丙是页岩,丁是石灰岩,故B错从图中可以看出T1和T2都有砂卵石,但T1上覆盖的由黏土,说明了阶地T2抬升早于T1,C错;甲地点上有大量的黏土,说明了以流水的堆积作用为主,D错14. 秘鲁的调水工程大多建在3500-4200米山上,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建的海拔最高的调水工程,施工难度非常大读秘鲁水系分布图和首都利马(海拔11米)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利马气候较凉爽,影响因素主要是A. 纬度 B. 地形 C. 洋流 D. 植被26. 秘鲁跨流域调水的方向是A. 东水西调 B. 南水北调 C. 西水东调 D. 北水南调27. 图中铁路修建的限制因素主要是A. 地形 B. 气候 C. 河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