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帝的新装》三十二年教学综述.docx
4页《皇帝的新装》三十二年教学综述 ◎宋 爽《皇帝的新装》是十九世纪著名的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本文试从文本解读、教学方式两个方面对1980年至2012年《皇帝的新装》教学进行综述一、异彩纷呈的文本解读(一)以批判统治阶级、同情老百姓为主的解读1980年到1990年期间,人们对《皇帝的新装》的文本解读,以批判皇帝、老大臣代表的统治阶级,同情广大老百姓和天真的孩子为主出现这种理解的原因,要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那时人们对安徒生童话的理解受社会环境影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钱中丽在《20世纪中叶中国语境下的安徒生童话》一文中指出:这个时代,安徒生的童话作品被简单地分为两大主题:一类是对上层统治阶级丑恶本质的揭露和批判,一类是对下层劳动人民的高尚品质的赞扬和对他们悲惨生活境遇的同情和关心在叶君健的评论中,“皇帝的新装”中的皇帝被归为“统治阶级的头子”,他们挥霍、奢侈、愚蠢、虚荣和可笑受这种观点影响,在1980年到1990年这十年间,对《皇帝的新装》的文本理解也是以讽刺批判统治阶级、同情广大百姓为主如沈跃通和雨辰在《<皇帝的新装>一文教学中的几个问题》中论述到:作品一面揭露了反动统治阶级的丑恶,嘲弄了他们的愚蠢;另一面也清楚地告诉人们,只有老百姓才是朴实的、聪明的。
同时,这一时期的教学目的也都是使学生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爱慕虚荣、相互欺骗、愚蠢透顶的面目,激发学生憎恨旧社会的感情二)研究角度拓宽、关注人性的共同点1991年到2000年期间,人们对《皇帝的新装》理解有了更多的角度,关注点也面向人类的共同弱点在文体上,甚至产生了质疑《皇帝的新装》究竟是童话还是寓言的探究,比如万年春在《皇帝的“新装”与人性的弱点——<皇帝的新装>新解》一文中说到:《皇帝的新装》正是一篇这种能够“产生各种可能的“理解副本”的“底本”,是一篇能够进行多样性解释的“寓言式”小说因为《新装》表面上表现的是“皇帝的新装”,表达的是皇帝及其官僚阶层的愚蠢虚伪,这是其所指所在而更深的蕴意则是表明人类共有的虚荣乃至虚伪的普遍存在,即深刻地揭示出人性的弱点及其内在的文化悖论,这是其内在的能指由此可见,人们对《皇帝的新装》研究角度更加全面,研究视野更加开阔了《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但绝不是一篇简单的童话,它也像寓言一样,可以带给人们更多的启示与思考,可以让人读后陷入深深的沉思当所有的人都参与到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游戏中时,那么安徒生要讽刺的当然不只是统治阶级和附庸官僚,应该也涵盖了平民阶层他讽刺的是一般成年人身上都会存在的缺点,小孩子是纯真的,还没有进入到成年人复杂的世界中,所以小孩子是会说出真话的。
他的真话给了围观的成人一记响雷,在成人里面炸开了锅成人对小孩子说出的话是既相信又不敢相信,或者说是不知道该不该相信的这种矛盾纠结的心态是成人世界里常有的,是大部分成人共有的缺点在这个时期对文章的理解,已经不再抓住统治阶级的小辫子不放,也不再一味地同情老百姓,而是将视野放到了全人类皇帝也是人,老大臣、官员也是人,围观群众也是人,都是成年人,他们都被一个天真的小孩子的话惊醒了三)强调个人观点、寻求更深层次理解文本2001年到2012年期间,由于新课改的实施,在新理念下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在学生已经到达的理解层次上引领学生进行更有深度的思考如许昌良在《人人都穿皇帝的新衣——例谈<皇帝的新装>文本价值的多元探究》一文中指出:对《皇帝的新装》,倘若学生的认识仅停留在“揭露统治阶级的虚伪、愚蠢、昏庸的丑恶本质”这一层面,而不能迁移到对人生、生活的感悟这一层面,那是非常肤浅而又狭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有明显提高,通常他们在第一遍阅读《皇帝的新装》文本后,就能感受到皇帝和老大臣、老百姓的虚荣,感受到孩子的天真朴实,但是对于他们说假话的原因却不会多加思考。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他们说假话,小孩子说真话说假话的原因是他们都有人性上的弱点,在利益面前需要说假话当然,教师也应该鼓励每个人都要从童话中,读出自己的观点,读出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二、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一)1980年到1990年期间,教学方式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师通过启发谈话导入新课,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复述出故事梗概,将文章划分成三段进行分析,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二)1991年到2000年期间,基本与上一时期相同,但更注重师生讨论、交流学习教师提出主体问题,然后分小组讨论,对讨论的结果,师生再进一步研究,非常重视学生的观点三)2001年到2012年期间,新课改实行后,教学方式有了新突破,增添了辩论赛、课堂剧表演等形式,课后的拓展训练也更加注重联系生活如孟建霞在《兴趣是创新的铺路石——谈<皇帝的新装>教学心得》中描写教学步骤时提到:我采用以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来展示课文主要内容表演结束后,我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人物的性格评议各位小演员的表演情况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上请你根据文中的人物性格大胆想象,然后续写《皇帝的新装》又如冯转霞在《<皇帝的新装>课堂剧流程及思考》中也提到:首先,课前准备环节,将学生分成两大竞争组准备《皇帝的新装》课堂剧排演,为《皇帝的新装》添加一个合理的尾声。
学生自编自导,在排演中不断地更改剧本内容其次,课堂表演戏剧第三,师生评价第四,挖掘文本、拓展延伸、性情熏陶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我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总的来说,这三十余年《皇帝的新装》教学呈现出令人欣喜的状态人们对文本的理解不再带有过多的意识形态性,而是回归文本本身,去探究文本原来的意义同时,在教学方式上,更加灵活多变,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宋爽 江苏师范大学学科教学专业 221116)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