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自治区国家税务局热烈欢庆首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pdf
1页17西藏自治区国家税务局热烈欢庆首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今 年 是 西 藏 实 行 民 主 改 革 5 0周 年 , 半 个 世 纪 以 来 , 西 藏 的 社 会 制 度 实 现 了 跨 越式 发 展 , 现 代 化 建 设 日 新 月 异 、 突 飞 猛 进 , 社 会 面 貌 发 生 了 翻 天 覆 地 的 历 史 性 变 化 在 此 期 间 , 西 藏 税 收 事 业 实 现 了 由 弱 到 强 、 从 小 到 大 跨 越 式 发 展 民主改革五十年 西藏税收更辉煌?一 、 民 主 改 革 以 来 , 西藏 税 收 事 业 的 发 展 进 程1959 年,在西藏掀起的这场 轰轰 烈烈的 群众性民 主 改 革 运 动, 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 制度, 解放了西藏百万农奴和奴 隶, 开创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 新时代 这是西藏发展史上最广 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是西藏社会发展和人权进步的划 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 也是人类 文明发展史和世界人权史上具有 重大意义的巨大进步 50 年来, 作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藏的税收制度也历经了多次变 革 为了照顾西藏特殊的政治、 经济、 文化和自然环境, 中央一 直赋予西藏特殊的税收管辖权, 自 1959 年民主改革至 1993 年, 西藏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一直 由西藏自治区单独立法或作出规 定,1994 年西藏结束了税收单独 立法 34 年的历史,与全国税制基 本接轨。
一 ) 社 会 主 义 税 收 体 系 在西 藏 逐 步 建 立 时 期 1959 年, 西藏民主改革之 后, 根据中央指示精神, 西藏的 民主改革分两步走: 第一步进行 三反, 即反对叛乱、 反对乌拉差 役、 反对奴役, 进行双减, 即减 租、减息,第二步进行土地分配 反对旧的乌拉差役, 建立新的税 收制度成为时代的要求 根据中 央规定, 西藏自治区有开征或停 征税种的权力 1959 年西藏自治 区筹备委员会发布命令, 自当年 起在西藏开征爱国公粮, 首先建 立农业税制 1960 年 西 藏 自 治 区 筹 备 委 员会颁布 《 西藏自治区工商业税 暂行办法草案》及《实施细则》, 其中包括产品税、 营业税、 机动 车辆牌照税和屠宰税等 4 个税 种,共 5 章 28 条,对工商业税的 管理体系、纳税义务人、税目、税 率、 减免工商业税的项目都做了 明确规定 《 暂行办法》的颁布实 施, 标志着在全区范围内彻底废 除 了原西藏 地方政 府 的 税 收 制 度, 标志着国外势力、 三大领主 享有特权的终结, 标志着社会主 义新税制在西藏正式建立 在这之后一直到 1980 年,西藏在 税制建设上强调从轻从简、 合并 税种, 其中进行了两次较大的改 革。
第一次是改革国营企业税收 制度, 将国营企业多税种、 多层 次征收和按产品分别使用税率的 征收办法, 改为一个企业只征一种税, 使用一个综合税率的征收 办法 第二次是 1975 年西藏自治 区革委会颁布 《 西藏自治区工商 业税条例》,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合并税种, 把工商营业税、 车辆 使用牌照税、 盐税合并为工商业 税 这 次改革 由 于 税 种 过 于 简 单, 使税收职能作用的发挥受到 了很大影响, 对商业贩运和个体 经济的活动, 作了一些不适当的 限制规定, 因此不利于物资交流 和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二 ) 社 会 主 义 税 收 体 系 在 西藏 逐 步 完 善 时 期 社 会 主 义 税 收 体 系 在 西 藏 逐 步 完 善 时 期 , 可 以 分 为 两 个 阶 段 : 第一是调整税收政策推动 生产力发展阶段 ( 1980 年 -1985 年) 根据 1980 年中央第一次西 藏工作座谈会确定的八项方针, 为推动生产力发展, 使人民群众 尽快富裕起来,本着 “ 轻税让利、 休养生息、合理负担、促进发展” 的原则, 西藏在税收政策上进行 了较大规模的调整 一是休养生 息。
自 1980 年对农业牧业实行免 税政策, 一直至今 二是让利于 民 自 1980 年 8 月 1 日 起 至 1983 年 7 月 31 日, 对城乡集体 经营的民族手工业、 建筑业、运 输业、 服 务性 行 业 和 个 体 手 工 业、小商小贩,免征工商业税、盐 税 三是简化税制 1983 年西藏 重新制定 《 西藏自治区工商业税 试行办法》, 合并税目, 统一税 率, 简化征收办法, 放宽减免税 范围, 进一步减轻纳税负担,对 县新办小型工业、 交通运输业、 服务业和城镇新办集体企业,分 别给予免征工商税、 工商所得税 2 年和 1 年的照顾, 对农牧区集 体和个体从事民族手工业、 交通 运输业、 建筑业、 服务业等一律 不征工商税和所得税 四是推行 利改税,推动国企改革 1983 年 4 月在区、地市两级 15 个国营企 业进行利改税试点 1984 年在全 区试行 《 西藏自治区国营企业利 改税试行办法》 1985 年进行第 二 步 利 改 税 1987 年 4 月 , 为 深 化 企 业 改 革 ,增 强 企 业 活力 , 对 盈 利 的 国 营 企 业 全 部 实 行 利 改 税。
第二是建立复 合型税制体系确立 税收作用和地位阶 段 ( 1985 年-1993 年)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为 适应 “ 将单一所有制、统一经营、按 计划分配向多种经济成份、 多种经 营方式、 多种流通渠道、 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转变” 的经济形势需要, 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鼓励多种经济 成分参与经济建设、 促进国民经济 发展, 推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在西藏的实践, 确立税收在调节和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 作用, 西藏 根据国 家税制建 设步伐, 逐步开征了一些新的税种 自 1985 年起先后开征了国营企业奖 金税、 事业单位奖金税、 城市维护 建设税、建筑税、耕地占用税、印花 税、资源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国营 企业工资调节税、 外国企业和外商 投资企业所得税等税种到 1993 年 底 , 西 藏 工 商 税 制 共 包 括 14 个 税 种 , 从 此 建 立 了 以 流 转 税 、 所 得 税 为 主 体 , 其 他 各 税 补 充 的 复 合 税 制 三 ) 社 会 主 义 税 收 体 系 在 西藏 全 面 发 展 时 期 在 1994 年税制改革之 前,西 藏的税收体制、 税收制度与全国脱 节, 在这次改革前虽然也进行过多 次小的改革, 但由于没有形成系统 的税收制度, 特别是全国进行税制 改革后西藏的税制与全国的差距更 大, 如不进行改革, 将严重阻碍西 藏市场与全国大市场的接轨, 将严 重抑制西藏经济的发展, 西藏市场 将成为与全国乃至全球经济脱离开 来的一座 “ 孤岛”。
在这种背景下, 按照党中央、 国务院和西藏自治区 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从 1994 年 起西藏随同全国进行了税制改革 在改革的同时又注重结合西藏的实 际情况, 体现了中央对西藏一如既 往的特殊优惠政策 这一改革的主要目标是统一税法、 公平税负,其 核心是在西藏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要求,规 范分配方式, 理顺分配关系, 形成 合理的分配机制, 促进国民经济持 续、快速、健康发展,与全国保持框 架一致的税收制度从 1960 年西藏 税制单独立法到与全国基本接轨, 已整整用了 34 年时间 这一时期,西藏建立起了科学 化的征管组织体系 1997 年,根据 国家税务总局“ 一个中心, 两个转 移”方针,围绕组织收入中心,实施 税收工作重心向征管转移、 向基层 税务机关转移,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 府批 转税收征 管改革 方案, 按照 “ 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 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 集中征收, 重点稽查” 征管模式, 在西藏自治 区直属征收局、 拉萨市国税局、城 关区国税局进行计算机征管试点, 并随之在全区推广应用, 完成了第 一轮西藏税收征管改革, 确立了纳 税申报和计 算机征收 模式。
2000 年, 自治区国税局出台进一步深化 税收征管改革意见 此次改革,完 善了征管机构设置, 建设完备各级 办税服务厅, 强化监控管理; 理顺 了征收、 管理、 稽查三个系列职责 划分; 积极推行纳税人自行申报纳 税制度, 最大限度实行集中征收; 细化征 管指标 , 严格征管 质量考 核,强化税源监控管理 至此,全区 税收征管由原来的“ 一员下户,各 税统管” 的催税管户模式变为纳税 人自行申报,征收、管理、稽查既相 互分离又互 相制约的 新型征 管模 式 2004 年为贯彻 “ 以纳税申报和 优化服务为基础, 以计算机网络为 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 理” 的征管模式, 自治区国税局出 台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意见, 突出 完善征管体制、 夯实征管基础、优 化 纳 税 服 务 、 实 现 科 学 化 精 细 化 管 理 、 提 高 税 收 征 管 质 量 和 效 率 等目标要求, 建立实施税收管理员 制度, 强化税源管理, 进一步规范 机构设置,明晰征、管、查各环节职 责 这一时期,西藏不断推进信息 化建设, 提高了税收征管质量和效 率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西藏税 收机构不断健全, 队伍日益壮大。
目前, 全区共有税务干部 1327 人, 大专以上学历 1020 人, 占总数的 84% 同时,还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 革,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部署,积 极推行实施了国家公务员制度;引 进竞争机制,初步建立了 “ 能者上, 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实行 干部下基层和交流轮岗制度, 并逐 年加大了实施力度; 建立了拟提拔 干部谈话制度, 对新提拔的干部从 加强党性修养、 带头执行廉洁自律 规定等方面 进行教 育; 严格执 行 《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 条例》, 规范选拔任用工作程序 , 加 大 选 拔 任 用 工 作 的 透 明 度 ; 推 行党风廉 政建设责 任制, 层 层签 订责任状二 、 西 藏 税 收 事 业 发 展的 主 要 成 效( 一 ) 税 收 组 织 收 入 功 能 不 断增 强 ?1994 年税制改革初步建立了税 收 收 入 持 续 稳 定 增 长 的 内 在 机 制, 此后各项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使 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关 系更加密切,更趋合理;征管体制创 新和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稳步推进,有效堵塞了税收流失;依法治税 的大力实施, 加强了税收法治环境 建设,强化了税法的统一和严肃性, 成为西藏税收增收的重要因素。
1、税收收入规模不断扩大 西 藏生产总值由 1959 年的 1.74 亿元 增加到 2008 年的 395.19 亿元,增加 了 393.45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 1959 年为 142 元,2008 年达到 13861 元 税收收入在经济增长的强力支撑下 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由民主改革初 期 1959 年的 302 万元增加到 2008 年的 301348 万元, 增长了 997 倍, 50 年间西藏累计组织各项税收收入 1819928 万元 2、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有 所提高 1959 年到 2008 年,西藏宏 观 税 负 率 税 收 占 GDP 的 比 重 由 1959 年的 1.74%上升到 2008 年的 7.61% 在 1994 年税制改革以来,除 2001 年因上年企业所得税率下调以 及 2004 年非典疫情优惠 政策导致 税收弹性系数和边际税负出现较大 波动外, 西藏宏观税负率和税收占 GDP 的比重不断提高, 税收组织财 政收入的能力不断增强, 增强了西 藏财政的造血功能 二 ) 税 收 优 化 产 业 结 构 功 能 得到 了 有 效 发 挥 50 年来,由于实施了适应西藏 区情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结构性 政策调整, 在保证西藏税收规模适 度增长、贯彻落实 “ 税负从轻”的政 策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