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材用辽东山区常见的树种简析.docx
5页试材用辽东山区常见的树种简析 辽宁省东部山区的行政区域包括清原、抚顺、新宾、本溪、桓仁、宽甸、丹东、凤城、岫岩和沈阳等市县区域内地貌大部分属于中等山地,也有平原,但平原较少,长白山山脉的千山山脉横贯辽东山区,平均海拔400~1000米,地质母岩为花岗岩、片麻花岗岩等火成岩,山地的平均坡度在20°~40°的范围区域内土壤多为棕色森林土,也有部分冲积土和草甸土,也有少许沼泽土区域内的河流包括浑河、浑江、太子河、草河等区域内气候比较温暖湿润,年均温为6~9℃,年降水可达800~1200毫米,全年无霜期为140~180天,冬季最低温可达-40℃以下,夏季高温平均为25℃左右,空气比较湿润,适宜林木旺盛生长辽宁东部山区植被属东北针叶阔叶混交林区,在岫岩等辽南地区有夏绿林相以红松和沙松为主的针叶阔叶混交林区由于被破坏严重,目前仅存在交通没有那么便利的地区,或者海拔较高,人迹罕至的陡坡和石塘地区域内山脊、阳坡和陡坡山地多分布柞树和阔叶混交林;区域内山地阴坡和湿润肥沃山腹、山脚地常分布阔叶混交林或者阔叶纯林,例如杨树、柞树、桦树、柳树、椴树、槭树、榆树、花曲柳、黄波椤等;在山谷地带河岸周围常见阔叶混交林,水曲柳、槭树、柳树、胡桃楸、紫椴等,林下常伴生榛子、山里红、胡枝子、忍冬、杜鹃、锦带花、卫矛、珍珠梅、山梅花、鼠李等,林下草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羊胡子苔草、小叶芹、铃兰、淫羊藿、醡浆草、蒿类等。
3.1 红松红松是东北地区比较珍贵的地域性树种之一,因为红松木材质量很好,其种子的经济价值也比较高,所以自从1930年开始在辽宁东部山区进行了大面积营造,到目前为止已有90余年的人工栽培历史选择排水性能良好的山坡地作为红松的造林地,缓坡至斜坡比较适宜,且阴坡更好选择粗壮且根系发达、顶芽饱满的红松苗木造林,不仅成活率高,而且生长快采用1~6年生的移植苗造林基本都能获得成功,如果造林地气候条件恶劣,可适当选用大苗龄;如果移植地气候、土壤条件优越,选用小苗龄的移植苗可大幅降低造林成本在春季、夏季和秋季都可以实施红松造林,其中以春季造林的收效最好,早春是栽植红松最好的季节根据造林地的土壤状况和红松苗木的大小不同,可分别采用明穴造林法和窄缝造林法为了增加红松人工林的经济价值,研究人员聚焦在培育大径级材,主要提高红松的胸径通过间伐调整林分密度进而提高红松胸径是提高红松人工林经济价值的一种重要方法前人通过比较不同间伐强度(密度分别为每公顷150、210、310、470、1120株)条件下红松的生长情况可知,在中度间伐强度(每公顷310株)条件下,红松人工林大径木株数和大径材蓄积量较高,对于红松人工林大径材培育来说,中度间伐综合效益较高值得推广。
3.2 落叶松落叶松不仅生长速度快、抗性强,而且材质优良,因而已经逐渐成为东北地区最为重要的商业用材树种目前,落叶松林已逐渐发展成为东北地区人工林的主体辽东山区从20个世纪50年代开始栽种落叶松,时至今日存在的问题逐渐显露了出来,譬如单一的树种和简单的结构,枯落物的分解十分缓慢,导致地力逐渐衰退等许多研究围绕辽东山区落叶松用材林营林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更为先进的营林技术规程选择合适的立地类型是营林成功的基础,造林的立地条件往往对落叶松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较大半阴坡和阴坡,以及半阳坡坡向的下坡位,坡度在15°以下的条件下,土层厚度大于50厘米是日本落叶松用材林培育的較为优良的立地类型优良种源是落叶松营林的关键因素来源于桓仁县的日本落叶松在辽东山区落叶松营林中表现较佳,具有高产和优质的优势此外,通过杂交育种改良后的杂交落叶松的单株材积量比母本的单株材积量高10%左右,在生产实践中也被广泛采纳由于培育目的的不同,落叶松林初植密度的选定也不同如果是培育中小径材,则需进行密植方可获得较好的效益如果需要长周期培育大径级材,则更适宜采用低密度种植辽东地区落叶松林适合的初植密度为每公顷2500~4500株,可根据实际需要,结合立地条件、林木生长状况确定,并通过抚育间伐适时调整。
3.3 柞树 ?柞树也称栎树和橡树,为壳斗科栎属树种的统称作为重要的经济林木,柞树的叶是柞蚕的主要饲料柞蚕业一直是辽宁的优势产业,世界柞蚕产量的绝大部分都来自我国由于栎属外生菌根树种,只有形成菌根才能良好地生长,故采用菌根化育苗造林技术是营造柞树林的先进技术环境条件对柞树菌根真菌子实体发生量、发生时期关系密切,在辽东山区生境内,已勘查到36种菌根真菌子实体秋季是柞树发生虫害的高发期,害虫防治应尽量抓早、抓小,早期的害虫体型弱小、抗性差,采用较低的农药浓度就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蒙古栎是壳斗科栎属高大的落叶乔木,国家二级珍贵树种,在辽东山区分布较广蒙古栎的适应性较强,能耐旱、耐寒和耐瘠薄,在我国栎属中属最耐寒的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其根系发达,是营造水源涵养林和防风林的优良树种蒙古栎的材质坚韧、纹理优美,抗腐性强,是珍贵的用材树种其花可酿蜜,果实能饲用,其叶片较大,可应用在养蚕中,经济价值较高播种育苗和嫁接育苗是蒙古栎的主要繁殖方式适宜蒙古栎生长的立地条件为小于15°的平缓坡,阳坡的下坡位蒙古栎天然次生林胸径生长旺盛的时间为5~35年,在第10年出现生长量峰值,在第20~25年出现平均生长量峰值;蒙古栎树高生长旺盛期一般在5~40年,生长最高峰也是在第10年出现,平均生长量的峰值出现在第15年;蒙古栎材积生长在早期比较缓慢,到了10年以后开始旺盛生长。
故在第10?年对蒙古栎天然次生林进行密度控制,可缓解树木间的竞争,促进树体营养生长辽宁东部山区的天然次生林是辽宁地区的森林资源宝库和辽中城市群的天然屏障,在当地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但辽东山区天然林退化和人工林衰退现象明显,森林生产力总体水平偏低,急需提高森林生产经营技术水平,提升森林综合效益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