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实验诊断学教学大纲.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19327000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91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实验诊断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精神医学、中西医临床专业本科使用)济宁医学院临床学院二OO九年六月实验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主任: 谭洪勇 开课单位:济宁医学院诊断学教研室 课程编码:0210026课程中文名称:实验诊断学课程英文名称:laboratory diagnosis《实验诊断学》是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课程,以临床诊断为教学中心其任务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熟悉或了解检验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各项检验的适应症、参考值及临床意义,使学生掌握临床思维,运用实验结果,综合为临床所用通过检验结果所反映的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或病因等客观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分析,判断健康状况,指定临床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等,为学习其它临床课程和今后从事临床工作奠定基础先修课程要求: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课程本课程计划44学时,3学分选用教材: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学手段:课堂讲解+实验教学考核方法:闭卷理论+实验考试教学进程安排表章节教学内容学时理论实践合计一概论0.500.5二临床血液学检测7.5815.5三血栓与止血检测246四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448五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202六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202七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224八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123九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查101合计222244课内实验安排(实验课教学大纲另行制订,此处只简要标注下列内容)序号实验项目学时类型每组人数基本教学要求1血液一般检测4252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等4253止血与凝血功能检查4254尿液检查+粪便潜血4255血糖+癌胚抗原的测定4256实验课考试225第一章 概 论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实验诊断学的基本概念,熟悉实验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了解检验标本的采集和处理,了解实验诊断的临床应用和评价。

      绪论计划0.5学时二、课程内容(一)实验诊断学的基本概念:(二)实验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1. 血液学检验 2. 体液与排泄物检验 3. 生物化学的检验 4. 免疫学的检验 5. 病原体的检验 (三)标本的采集和处理:1. 血标本的采集和处理2. 骨髓标本的采集和处理3. 排泄物、体液的采集和处理(四)危急值报告制度: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重点是掌握实验诊断的定义和标本采集的方法二)难点是“两会”,即会开化验单,会分析化验单三)教学手段: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四、思考与练习通过学习实验诊断,如何做到会开化验单,会分析化验单?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测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测一、学习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值及结果变化的临床意义,熟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以及红细胞比积、红细胞各项平均指数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熟悉网织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理论课3.5学时二、课程内容(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理变化,参考值以及病理性增、减的临床意义 红细胞形态病理性改变(大小、形态、染色及结构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的参考值及生理变化 各类白细胞形态及增多、减少的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临床意义 白细胞常见的病理形态及临床意义 类白血病反应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三)其他:网织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原理,参考值及增快的临床意义 红细胞比积测定,红细胞平均指数计算的方法,参考值、临床意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重点1.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增加、减少的临床意义2. 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的临床意义3. 红细胞沉降率变化的临床意义二) 难点 1.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2.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三)教学手段: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四、思考与练习1. 中性粒细胞增加、减少的临床意义;2. 红细胞沉降率增加的临床意义第二节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一、学习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熟悉溶血性贫血常用检测试验的临床应用理论课1学时二、课程内容(一)溶血性贫血的筛查检测;(二)简介溶血性贫血实验室检查原则及常用的试验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重点:溶血性贫血的分类及实验室检查原则二)难点:溶血型贫血相关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三)教学手段: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四、思考与练习血管内溶血的临床病例分析第三节 血细胞形态学检测一、学习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熟悉血细胞的发育规律,了解几种常见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意义,掌握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再障的血液学特点,掌握急性白血病的FAB分型及其血液学特点理论课2学时二、课程内容(一)血细胞发育规律及正常形态     (二)几种常见的细胞化学染色及临床意义 (三)正常骨髓象,增生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骨髓象,血液象特点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重点:过氧化物酶染色及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二)难点:常见血液病血液学特点三)教学手段: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四、思考与练习(一)常见贫血性疾病的鉴别二)急性白血病FAB分型第三节 血细胞形态学检测一、学习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熟悉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的基本原则及方法,掌握血型鉴定的临床意义理论课1学时二、课程内容(一)血ABO血型系统、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及其临床意义     (二)Rh血型系统及临床意义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重点:ABO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

      二)难点:ABO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的主侧试验及副侧试验三)教学手段: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四、思考与练习(一)ABO血型及Rh血型在临床输血中的临床意义第三章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正常止血、凝血机制、抗凝血及纤溶机制,掌握止血与凝血障碍常用检查法的原理、参考值和临床意义,熟悉出血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选用原则理论课2学时 二、课程内容(一)正常止血、凝血机制、抗凝血及纤溶机制二)血管壁检测:     1.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     2.出血时间测定(三)血小板检测:     1.血小板计数      2.血块收缩试验      3.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测定      4.血小板聚集试验     (四)凝血因子检测:      1.凝血时间测定2.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4.血浆因子Ⅻ定性试验 (五)抗凝血功能检测:      1.血浆凝血酶时间2.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测定      (六) 纤维蛋白溶解检测:       1.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2. 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测定      3.血浆D-二聚体测定      (七)出血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选用原则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重点:一期、二期出血性疾病实验室选择。

      二)难点:1.  纤溶酶分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成不同的片断;2.  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三)教学手段: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四、思考与练习(一)何谓出血时间、凝血时间?(二)血栓前疾病应选择哪些实验进行诊断三)教学手段: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第四章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第一节 尿液检测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尿液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理论课2学时二、课程内容(一)尿液检验:标本的收集和保存二)尿液的一般性状:尿量,颜色,气味,酸碱反应和比重三)尿液的化学检查: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胆红素四)尿液的显微镜检查:细胞,管型,结晶体,病原体五)尿液的其他检查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重点:尿液常规的内容及各项内容的临床意义二)难点:尿蛋白的形成机制和特征三)教学手段: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四、思考与练习 (一)何谓肉眼血尿、镜下血尿、管型? (二)混浊尿液的鉴别; (三)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尿液特点第二、三、四、五、六节 粪便、脑脊液,浆膜腔积液和生殖系统体液检验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粪便检验中潜血试验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掌握脑脊液检验的临床意义,熟悉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特点,掌握浆膜腔积液检验的临床意义和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要点,了解精液与前列腺液检验的适应症、检验方法、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理论课2学时二、课程内容(一)粪便检测:1.粪便标本的采集2.粪便一般性状检查 3.粪便化学检测(二)脑脊液检查:1.脑脊液收集及检查适应症       2.脑脊液一般性状检查       3.脑脊液化学检查            4.脑脊液显微镜检查       5.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特点(三)浆膜腔检检查        1.浆膜腔积液的一般性状检查2.浆膜腔积液化学检查3.浆膜腔积液显微镜检查        4.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要点(四)生殖系统体液检查1.阴道分泌物检查内容:清洁度、寄生虫检验(滴虫、变形虫等),真菌检验        2.精液检验的目的及标本采集        3.精液检查内容: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显微镜检查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重点:1.粪便隐血试验的原理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特点3.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要点 (二)难点:漏出液和渗出液的产生机制三)教学手段: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 四、思考与练习1.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2.如何鉴别漏出液与渗出液3.精液常规检查哪些内容异常可以引起男性不育? 第五章 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肾小球滤过率测定的临床意义,了解肾小管功能试验的临床应用,熟悉血尿素氮及肌酐测定的临床意义。

      理论课2学时二、课程内容(一)常用的肾功能试验及其临床意义:1.内生肌酐清除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