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华润集团战略协同综述.ppt

48页
  • 卖家[上传人]:最****
  • 文档编号:118165542
  • 上传时间:2019-12-1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44.50KB
  • / 4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华润6S体系集团多元化扩张中 的集团管控 •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成为世界500强的一员,构 建像GE一样的企业帝国长久以来一直是每个胸怀 大志的企业家的梦想,甚至有的民营企业家直白 的说:“企业不能做大做强,我就睡不着觉 • 集团化是往往是一个企业走向产业扩张形成企业 帝国咽喉要道,集团化,必须面对的一个根本的 问题就是集团化的主要优势是什么?形成如果终 极答案是战略协同的话,那么为什么华润的战略 协同为什么如此困难 • 以贸易起家的华润,凭借资本实力和并购手段, 在大陆产业界驰骋纵横,转型为集团化、多产业 的大型控股集团经过大规模的并购扩张,目前 华润的业务范围涉及房地产、啤酒、能源电力、 纺织等诸多领域,在华润系内存在9大行业,25 个利润中心的繁杂业务 • 多元化扩张造成了华润集团旗下业务地域上分布 广、产业跨度大、业务关联度低、集团公司管理 复杂化的困难局面 • 在出现问题之后,华润1999年引入6S集团公司管 理体系,加强对子公司的财务管控在2003年开 始引入BSC加强了对利润中心的战略管理,弥补 原来6S的不足,增强集团的战略协同性同时确 定集团总部的职能与利润中心的职责定位之后, 形成了“集团多元化、利润中心专业化”投资控股 型的集团管控体系。

      这样华润集团就像一个车轮 ,所属的利润中心就像车轮的辐条,车轮的整体 性和辐条的刚性、柔性有机结合起来,驱动华润 这辆庞大的战车南征北战 多元化征程 • 华润公司成立于1948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他饱受 惊涛洗礼,因此“华润“两字亦涵盖了“中国大地, 雨露滋润”之意华润集团在建国后的前30多年历 史中,执行中央的对外贸易政策,在香港主要从 事内地商品在港本销业务和海外商品向内地转口 业务,是国有特大型对外贸易公司,贸易额一度 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1983年,华润公 司改组为华润集团,成为集团化的综合性大型企 业 • 华润作为总部设在香港的中资企业,在大陆引起 广泛关注,缘起于华润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地产 界收购深圳万科和北京华远;在啤酒行业把沈阳 雪花、四川蓝剑、浙江钱啤等37家啤酒企业的控 股权收入囊中 • 独特的发展历史,在华润身上烙下了很深的印记 ,这个深深的烙印,就是多元化反映在华润独 特的架构上,北京有中国粮油,华润就有一个五 丰行;北京有石化总公司,华润就有华润石化 经贸部有的,华润全有一一对应的华润,被称 为当时的“小经贸部”华润这些关联度低的部门 ,都成为一个个二级、三级公司。

      • 华润的多元化道路从香港开始,先后涉足零售、 地产、食品等诸多业务,之后感到香港市场过于 狭小,很快杀入内地市场,依靠资金与政府背景 在国内大肆收购不同行业的各种企业,从而形成 了业务庞杂的企业集团 • 多年的发展中,华润集团似乎一直没有做深某个 产业的情结,而是哪个产业有机会就经营哪个产 业比如进入啤酒业的初因,一直流传的说法是 华润集团总经理宁高宁当时看了青岛啤酒的招股 说明书,被该行业的增长前景打动所致 • 于是,华润提出了“产业整合”战略,选择那些市 场集中度较差、缺少行业领导者、没有市场标准 的产业进行大刀阔斧的并购华润希望借资本优 势,打破行业自然整合的节奏,试图快速成为行 业垄断者,谋取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率的回报率, 并左右行业发展方向 • 最能体现华润“产业整合”思路的是啤酒行业从 1994年并购雪花啤酒开始,十余年间,华润连续 并购了37家啤酒企业,实现了啤酒行业的全国布 局,与青岛啤酒一起并列中国啤酒行业的龙头 • 此外,纺织行业也体现出了华润的“产业整合”理 念2000年,华润斥资1.1亿元连续收购了6家纺 织厂2001年9月,华润又以中国华润总公司的 名义斥资1.5亿元收购四川锦华(000810)51%股份 ,成为其绝对控股股东。

      至此,华润已经拥有70 万锭纱锭生产能力,年产纱线48000吨截至目 前,华润已稳坐纺织行业老三的位置 • 在内地房地产市场处于低潮时期,华润也开始“产 业整合”1994年12月,华创入股北京第三大房 地产公司华远房地产股份公司(华润置地前身) ,并于1996年1月成功将其外方股东——北京华 润置地在香港上市,形成今日华润置地有限公司 的基础华润置地坚持全国发展的战略,先后成 立了华润置地(北京)、华润置地(上海)和华 润置地(成都),成为中国地产行业中规模最大 、盈利能力最强的公司之一 • 1995年底,华润集团投资和其它多元化收 益已占毛利总额的51%,标志着华润已完 成由贸易为主向多元化发展的转变,华润 已经事实上成为多元化的综合性集团公司 但是因为一系列的整合困境,很大程度 上抵消了华润在并购与产业整合中所获得 的众多潜在收益 大而不强的整合困境 • 在华润集团的九大业务类别中,能够较好体现华 润“产业整合”理念的行业很少除去啤酒和纺织 ,其余的如地产、食品、零售、石化、水泥、电 力、微电子等行业,华润根本无力对这些行业产 生真正的影响力,“产业整合”更是无从谈起。

      以整合最为成功的啤酒行业为例,华润虽坐上了 啤酒行业的龙头位置,但其盈利能力却远低于青 岛啤酒、燕京啤酒等竞争对手;而在零售行业情 况更糟糕,万佳超市自从被华润并购以后就一直 亏损,至今尚未恢复元气 • 华润虽在国内并购了大量的企业,但大而不强则 正是业界对华润的普遍看法 • 华润这种大而不强的一个根本原因来自于,被收 购公司往往与华润集团在行业发展战略与企业文 化上存在冲突这一类矛盾在华润有心重点发展 、并积极进行产业整合的行业内表现得尤其明显 • 华润收购万佳超市后,由于其“未来五年内,投资 50亿,实现营业额500亿,年度利润5个亿”的“四 个五工程”的战略目标与万佳原有“稳扎稳打”的战 略发生严重冲突,并且华润的企业文化也很难与 万佳原有的企业文化融合在一些,最终导致了以 徐钢为代表的万佳原有管理团队大批离去,而华 润万佳也从一家业绩优异的公司陷入了不断亏损 的境地 • 以上两个例子表现出了华润在产业整合中遇到的 困难,并且被收购企业越是强势,这样的整合困 境越为明显 集团化治理需要何种管理模式 • 华润逐渐演变为多元化发展的综合性企业集团的 过程中,企业数目迅速增多、业务庞杂、交叉经 营严重,整个组织被分为集团、二级公司、三级 公司等,机构层次重重叠叠。

      • 例如很多子公司都经营房地产和酒店业务;相同 加工企业不断在各个子公司重复出现;上游下游 的产品分属不同子公司经营等等而且国企没有 改革之前,每一级的公司都与相应的行政级别相 对应,也与待遇挂钩,非常僵化 • 企业集团多元化的矛盾迅速凸现,对下属子公司的 管理不力,集团对实业和贸易的未来发展无明确的 战略方向和计划而突出的问题体现在财务管理上 ,财务管理分散、子公司的财务信息有失真、投资 和担保易失控、同类业务分散经营、核心业务不稳 定等 • 90年代初,华润就开始建立和执行严格的财务管 理,但是核心是包干式资金管理,总部仅仅是制定 基本规定约束下属企业“不准代开信用证,不准放 账,不准对外担保”,但旗下的二级子公司都不能 严格遵守有些违规的经理人因此受到集团的严厉 处罚,可是客观上已经给华润集团造成巨大损失 • 而华润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是单一还是多元,是 有限多元还是盲目多元,华润内部开始面临激烈 争论一种声音认为:综合性企业成功的很少, 资本市场不认同,难以管理,不易使每个业务做 大、做精,华润应该走业务单一的企业之路,仅 做1-2个主营业务;另一种声音认为综合性企业可 以分散经营风险,便于业务协同,有利于做大规 模,华润应该走GE模式,定位于综合性企业。

      而 长期困扰华润集团多年的关键问题就是“多元化经 营,还是专业化经营” 集团管控 • 一个大型的企业集团多元化产业扩张中遇到困境 根源不是选择何种产业的问题,而是没有形成一 套扩张的制度,没有内在的集团化的集团管控式 ,以致于集团的业务组合不可能形成战略协同 • 因为集团化过程中跨行业、跨地域、跨管理模式 发展,导致一个集团的组织能力缺位与资源被摊 薄没有战略协同的多元化集团,经营风险会迅 速扩大,导致内部争论不休 • 集团公司管理模式的提出是为了更好的适应集团 型、多元化企业的管理需求集团公司管理模式 是大型集团总部或者高层,对下属企业或部门采 用的管理方式管理模式是一个层级概念,指的 是上一层对下一层的控制,在同一个企业中,可 以出现多层的混合管理模式 • 集团公司管理模式不是孤立的,是和企业的组织 架构、业务流程紧密相连的,管理模式决定组织 架构和业务流程的设立,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反 过来影响企业的管理模式实施效果集团公司管 理模式地提出是为了更好的配置企业资源,做到 优势互补,互相推动,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 大量的研究认为多元化策略是发展中国家的一种 成功选择,多元化集团具备诸多优势专一化企业 影响力较小。

      而在发展中地区,速度是占有更多 稀缺资源的关键,高速发展意味着机遇放大,高 速使头口水迅速变现,我们管控高速成长的手段 是什么?在多元化和高速成长的集团化发展道路上 ,需要的是什么样的集团公司管理体系呢? 建立6S管理体系梳理多元化问题 • 针对华润多元化的问题,1999年华润创造性的提 出了一套以强化管理为基本出发点6S集团公司管 理体系具体来说,当时的6S管理体系由6部分 组成: • 6S的具体内容,包括利润中心编码制度、报表管 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业务评价体系、审计体 系、经理人考核体系等六个部分 • 6S本质上是一套财务管理体系,使财务管理高度透 明,防止了绝大多数财务漏洞通过6S预算考核和 财务管理报告,集团决策层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 管理信息,加深了对每个一级利润中心实际经营状 况和管理水平的了解根据管理报告制度和预算控 制制度,各下级单位只有投资建议权,投资决策权 掌握在集团手中 • 在被收回了“财权”以后,华润的二级公司还需要接 受严格不定期内部审计,以及每个月都要进行预算 方面的监测实际上从华润集团层面上来考虑的话 ,利润中心的最重要目标,就是为华润集团贡献利 润,贡献现金流。

      简单的说,就是用了华润集团公 司的多少钱,就需要“使用者付费”,从利润中扣除 相应大小的资本成本,返还给集团母公司 • 2000年1月6S体系正式实施之后,有力地支持了集团 清理、合并过多子公司的工作,通过编码体系防止了 大型国有企业庞杂无序的扩张编码实施后,利润点 得以被清晰识别,集团层面可以清晰地看出一级利润 中心下面有多少业务单元有些业务单元具有上下游 产业链关系或业务相同的,后来就被逐步合并,例如 华润水泥;有些业务单元有市场前景、经营基础好, 就逐渐从三级、四级公司中提升到集团层面,进入一 级利润中心序列重点发展,例如华润电力、华润酒精 、华润超市华润的业务进一步清晰,管理层次得以 扁平化,迅速改变了原来的以贸易型公司为主的业务 架构和管理架构,逐渐演变为现在的由25个一级利润 中心、108个利润点组成的、主营业务相对突出的实 业型控股集团的管理架构 • 6S同时解决了多元化控股公司管理架构下业务如 何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问题通过6S管理体系,理 顺了华润的各项业务,在清晰业务的基础上促进 了各项业务的专业化发展 • 华润集团6S管理体系涵盖战略管理的基本思想, 既是一个行业分类组合体系,也是一个全面预算 管理体系,是一个综合信息管理体系,也是一个 业务监测体系,还是一个评价与考核体系。

      它建 立在战略管理理论的基础之上,以战略业务单元 为出发点,以全面预算为切入点,以管理信息为 关注点,以内部审计为支持点,以评价考核为落 脚点 6S体系孤掌难鸣 • GE前总裁杰克.尔奇曾有一个比喻:“企业的组织 就像是一幢房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