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磁项目供应链管理分析【范文】.docx
33页泓域咨询/门磁项目供应链管理分析门磁项目供应链管理分析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供应链管理 4一、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4二、 管理供应链的必要性 5三、 供应链绩效评价 6四、 供应商管理库存 9五、 多级库存的优化与控制 12第二章 项目背景分析 14一、 产业环境分析 14二、 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5三、 必要性分析 16第三章 项目基本情况 18一、 项目概况 18二、 结论分析 18第四章 建设进度分析 21一、 项目进度安排 21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22第五章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23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 23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23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27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30五、 偿债能力分析 30六、 经济评价结论 32第一章 供应链管理一、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随着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一环境下,要想在物资供应、产品生产、分销和零售全过程中都能获得丰厚的利润基本上不可能了企业的唯一出路在于充分发挥自己的强势,与上下游企业联合起来1、供应链的定义对于供应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甘尼香和哈里森认为:供应链是一种物流分布选择的网络工具,它发挥着获取原料,把原料转化成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以及把产品分销给消费者的功能。
马士华指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整合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美国生产与库存控制协会认为:供应链是一种全球性的网络,通过精心设计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从原料开始直到把产品和服务交到客户手中综合上述定义,可以认为:供应链就是通过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联系起来的从供货商到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的联合体2、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如上所述,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通过供应链建立了零售商、分销商、制造商、供应商之间低成本、高效率、多方共赢的业务联系而供应链管理就是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实行计划、组织与控制二、 管理供应链的必要性直到20世纪末,多数企业仍然把管理的重点集中在企业内部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供应链的管理促使企业重视供应链管理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外部环境剧变的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又出现了新的特征:提供同质产品的竞争者空前增加;外部环境表现出更多的不确定性,社会、经济、政治环境更加多变,顾客在产品品种、质量、交货期等方面的需求更具不确定性,物资供应也更具不确定性。
这一外部环境变化促使企业更多地借助其他企业的资源以达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目的2)不断提高运营水平的要求产品生命周期加速缩短,产品品种飞速膨胀,交货期和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等,要求企业不断采取新的运营方式,如精益生产、大规模定制与六西格玛管理,这些新型运营方式更多地涉及采购、物流配送和库存控制等,而这些都与上下游企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三、 供应链绩效评价(一)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作用供应链绩效评价就是对供应链的运行状况进行必要的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对供应链的运行绩效进行评价,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不断提高绩效水平供应链绩效评价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1)掌握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果市场竞争早已不仅仅是在企业之间展开,更多的是,在不同供应链之间开展所以,必须通过绩效评价来掌握整个供应链的运行状况,找出供应,链运行方面的不足,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2)奖优罚劣通过评价节点企业,培植、扶持优良企业,剔除不良企业3)促进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以顾客满意度为出发点,发布评价结果,公示产品和服务质量,以此来促进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二)供应链绩效评价应遵循的原则为客观地反映供应链的运营情况,在评价供应链的绩效时应坚持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1)评价指标的全局性原则所设计的评价指标应能反映供应链的整体运营状况、节点企业之间的运营关系以及业务流程的改进2)重点突出原则对关联绩效指标进行重点分析,把重点放在整个供应链的突出问题上3)动态性原则尽可能地做到对供应链进行实时分析与评价,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三)供应链运营参考模型与绩效评价指标供应链运营参考模型是由美国供应链协会在总结多数500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实践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唯一的供应链管理的国际标准SCOR将组织最高层的四个基本商业流程(计划、资源获取、制造、交付)逐层分解下去,采用流程参考模式,通过分析公司目标和流程现状,量化作业绩效,对照目标数据,寻求改进机会SCOR6.0版给出了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关键指标,共有13个这些指标反映了供应链交货的可靠性、供应链的响应性、供应链的柔性、供应链的成本和供应链的资产管理效率四)供应链激励模式激励是提高供应链绩效的有效途径常用的激励模式主要有以下六种1、价格激励价格激励就是通过价格调整来调动节点企业的积极性在供应链环境下,节点企业在战略上是相互合作的关系,但是不能忽视各个企业的自身利益供应链各个企业间的利益分配主要体现在价格上。
但是,价格激励本身也隐藏着一定的风险例如,如果制造商在谈判中,过分强调价格,往往会选中报价较低的供应商,而将一些整体素质较好的企业排除在外,导致影响产品质量、交货期等2、订单激励能够获得更多的订单是一种极大的激励制造商总拥有不止一个供应商,制造商能够给出更多的订单是对供应商的一种激励当然,订单激励也存在风险,供应商在接受订单之前一定要调查和评估制造商的持续经营能力如果下游企业缺乏持续经营能力,上游企业盲目接受一时到来的大订单带来的可能不是商机,而是风险3、商誉激励商誉是企业极其重要的无形资产来自供应链内合作伙伴的评价和在公众中的声誉反映了企业的社会与经济地位声誉越好,订单越多,收益越大4、信息激励在信息时代,企业获得更多的信息意味着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企业因此而获得激励信息激励虽然是间接的,但其作用不可低估如果能够获得合作企业的供需信息,就能主动采取措施提供优质服务,结果会大大提高合作方的满意度5、淘汰“激励”淘汰“激励”即淘汰机制,是一种负激励优胜劣汰是生存的自然法则为了使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必须在供应链中建立起对成员企业的淘汰机制淘汰机制是供应链系统形成的一种危机制度,以让所有合作者都有一种危机感,防止短期行为,减少供应链群体风险。
6、共同投资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共同投资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也是一种激励机制通过共同开发可以使合作企业全面掌握新产品的开发信息,有利于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供应链管理实施得好的企业都将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甚至用户整合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中来,按照团队的工作方式展开全面的合作四、 供应商管理库存长期以来,企业运作中的库存管理是各自为政的,每一个部门都是各自管理自己的库存零售商有自己的库存,分销商有自己的库存,供应商也有自己的库存,供应链各个环节都有自己的库存控制策略由于各自的库存控制策略不同且相互封闭,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需求扭曲现象,从而导致需求变异放大,无法使供应商准确了解下游用户的需求针对上述困局,在管理上出现了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策略这种库存管理策略打破了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库存管理模式,体现了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思想1、VMI的含义VMI就是一种以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并不断监控协议执行情况和修正协议内容,以持续改进库存管理的合作性策略精心设计与开发的VM系统,不仅可以降低供应链的整体库存水平,而且能使用户得到更好的服务,进而更好地满足下游和终端用户的需求。
2、实施VMI的基本原则为了有效实施VMI,需要坚持以下四个基本原则1)合作精神供需双方要相互信任,共享彼此的信息,以建立良好的合作精神2)最小化交易成本VMI的侧重点不是如何在供需双方间分配成本,而是致力于减少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成本,使双方都能获益3)目标一致性原则双方都明确各自的职责,不但在观念上有一致的目标,而且还明确库存的存放位置、支付时机以及保管费用的核定与分配4)持续改进原则供需双方共同努力,不断消除浪费,不断提高库存管理水平3、实施VMI的条件与方法(1)实施条件为了有效实施VMI,企业必须建立顾客情报信息系统,建立物流网络管理系统,达成供需双方的合作框架协议,进行相应的组织机构变革首先,为了有效实施VMI,供应商必须获得顾客的需求信息,并且通过建立顾客信息管理系统来分析、处理这些信息通过顾客信息系统把由销售商进行的需求预测与分析功能集成到供应商的管理系统中来其次,供应商必须建立完善的物流网络管理系统,保证物资信息流和物流的畅通MRPI或ERP系统集成了物流管理功能,为有效实施VMI奠定了基础再次,供需双方经过协商,就订单处理的业务流程、库存信息的传递方式以及库存控制的有关参数,如再订货点、最低库存水平等达成一致。
最后,有效实施VMI有赖于组织机构的变革和职能的重新划分在采购商方面,VMI弱化了采购商的物资采购职能,但需要加强公共关系管理部门的职能;在供货商方面,营销部门行使了部分库存管理职能2)托付订单处理模式托付订单处理模式是实施VMI的典型方法,即由供需双方一起商定订单业务处理流程所需要的信息和库存控制参数,据此建立一种订单处理标准格式(如EDI标准报文),把订货、交货和票据处理各个业务功能集成在供应商采用这种模式时,供应商必须尽可能多地分享采购商方面有关用户的预测信息、订单信息、销售信息等,以便随时跟踪和检查采购商的库存状态,快速、准确地补充库存,进而对生产进度做出相应的调整,最终达到敏捷地响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目的五、 多级库存的优化与控制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之一是使供应链的整体库存水平最低如果仅从单个企业的角度去考虑库存问题,显然无法实现这一目标为此,需要对多级库存进行优化与控制根据配置方式的不同,有串行系统、并行系统、纯组装系统、树形系统、无回路系统和一般系统等多级库存优化控制系统多级库存控制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基于分布策略的;另一种是基于集中策略的分布策略是各个库存点独立地制定实施各自的库存策略。
这种策略在管理上比较简单,其有效性取决于信息共享的程度如果供应链节点企业信息共享的程度较低,就不能保证供应链的整体优化,只能得到次优结果集中策略是在考虑各个库存点相互关系的前提下,同时确定所有库存点的控制参数,通过协调获得库存的优化但是,集中策略在管理上协调的难度大特别是当供应链的层次较多时,更增加了协调控制的难度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在技术上仍有一定的难度,加之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涉及多个企业,在利益及权益上的协调存在着诸多困难因此,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还是一个正在积极探索中的管理问题第二章 项目背景分析一、 产业环境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首府乌鲁木齐市,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面积16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常住人口2486.76万人(2018年末)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八国接壤,在历史上是古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