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中心的战略研究.docx
12页陕西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中心的战略研究 权永生摘 要:金融中心作为资源配置的枢纽,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下,对区域经济的支撑力和新动力更加明显本文在梳理国内外金融中心的发展模式和路径的基础上,分析了陕西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中心的优势与不促,研究提出了陕西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定位、目标任务及具体措施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中心自2013年9月习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战略构想以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开创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国家西部大开发进入更高发展阶段,也为陕西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契机陕西要牢牢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历史性机遇,以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为载体,构建欧亚经济金融交流平台和合作机制,依托陕西人文、区位以及能源、科技、文化等资源与产业发展优势,促进区域金融资源聚集,提高金融资源配置能力,提升金融运行效率,把陕西省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具有重要影响、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金融中心,为建设“三个陕西”和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提供重要支撑一、陕西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中心的发展优势及存在的不足(一)发展优势1、基础条件及资源禀赋陕西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是丝路经济带和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中心城市、商贸物资运输的门户,是全国交通枢纽,航空、铁路、公路交通发达,地铁、高铁建设趋于完善,实现了公众信息网络的国际互联。
陕西省能源资源、旅游资源、科教资源丰富,在西北地区具有显著优势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位居全国前列;拥有秦、汉、唐古都历史资源,陕北红色革命旅游资源,陕南山水生态旅游资源等2013年,接待境内外游客2.33亿人次,旅游收入达2135亿元,拥有西部电影集团、曲江影视集团及陕歌大剧院、大唐芙蓉园、华清池等大型文艺演出平台陕西高校及科研院所数量多,科教资源在全国具有相对优势在空间布局和产业优势上,以曲江文化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浐灞生态区、沣渭新区、国际港务区、航空基地和航天基地为内容形成了“五区一港两基地”生产力空间产业发展方面,能源化工工业、装备制造工业、食品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有色冶金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83.8%,成为陕西重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陕西信息、电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经济基础一个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以经济辐射力为依托形成区域性金融中心进入“十二五”以来,陕西经济加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2013年陕西省GDP达到16045.21亿元,较“十二五”初增长了58.5%,人均GDP达到4.27万元,比2010年增长57.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934.2亿元,比2010年增长86.1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748.33亿元,较2010年增长82.46%;消费、进出口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度达到66.59%。
与西北其他省份相比,陕西的经济聚集度具有绝对优势:2013年,陕西实现生产总值16045亿元,分别是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生产总值的2.5倍、7.6倍、6.2倍和1.9倍;实际利用外资36.78亿美元,在西部居于领先地位相对西北五省,陕西经济基础相对发达,为其经济中心的地位奠定基础;同时,对外开放的水平相对较高,也为设立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区和设立离岸中心提供一定的优势3、金融聚集度水平“十二五”以来,陕西省金融业规模逐步扩大,结构得到优化,市场体系不断健全,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形成了快速发展、多元发展的格局截至2013年,陕西有3家政策性银行、5家国有商业银行、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8家城市商业银行、5家农村合作银行、108家小型农村金融法人机构、1家邮政储蓄、4家外资银行,17家村镇银行,银行金融机构资产总额33395亿元证券公司3家,证券分公司10家;境内上市公司39家,股票市价总值2207亿元;保险公司机构48家、期货公司3家、基金分公司3家,小额贷款公司、中介、典当、股权投资等各类机构近千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地方金融体系,包括:长安银行、西安银行、西部证券、开源证券、永安财险、陕国投、长安信托、西部期货等12家传统金融机构。
另外,近年来,成立了省属金融控股集团,成立了首家国有独资P2P金融服务平台,设立了股权交易中心等17家交易所,成立了11家村镇银行、213家小贷公司、159家融资担保公司、109家创业投资基金、29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新兴金融业态迅速繁荣,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金融聚集方面,陕西相对西北其他省份具有显著优势金融资源总量来看,陕西存贷款余额居于西北五省首位,其中存款余额2.57万亿元,分别是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2.13倍、6.26倍、6.65倍和1.83倍;贷款余额1.65万亿元,分别为其他四省的1.87倍、5.24倍、4.23倍和1.68倍;从金融机构数量和规模来看,陕西的机构数量和资产规模都遥遥领先在资本市场方面,相对西北其他省份,陕西也具有明显优势根据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报告(第六期)显示,西安综合竞争力在31个国内金融中心城市中排名13位,金融产业绩效排第14位,金融机构实力第15位,金融生态环境第14位,基本均位居西北首位,综合竞争力和金融生态环境均分别较上年提高了2位和1位4、陕西与中亚五国经济水平的比较中亚五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核心区域,总面积约4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300万。
2013年GDP总量超过3016亿美元中亚五国盛产小麦、棉花、石油、天然气,其中,土库曼斯坦油气资源最为丰富,天然气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四分之一;哈萨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居于中亚五国首位,是世界十大产煤国之一,铜、锌、钼、钨的储量居世界第一,铬和磷居世界第二,享有“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之誉 陕西省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越中亚五国之首哈萨克斯坦陕西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丰富,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石油、天然气、钼和黄金储量均居全国前列近年来,中亚五国及陕西的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情况如下(见图1、2)通过比较可见,陕西经济快速增长,已经赶超中亚最大经济体哈萨克斯坦,并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从产业结构来看,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的三产占比均超过50%,而乌兹别克斯坦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农业超过20%,吉尔吉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二产低于40%;而陕西一产占比仅为10%左右,三产占比35%可以看出,中亚五国与陕西能源结构具有相似性,产业结构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因此,在能源和产业上,陕西与中亚五国可充分利用彼此资源和产业优势,开展贸易合作二)存在的问题1、陕西经济对外开放度不高、金融业聚集度不足陕西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结构呈现内向型特征,总部级金融机构较少、类金融和准金融机构数量偏少,金融信息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民营银行、寿险公司、保理公司等金融领域依然处于空白,与金融中心建设目标尚存在较大差距。
2、资本市场发展缓慢股权、产权、碳排放权、农村土地、公共资源等要素交易市场建设缓慢,社会融资结构失衡,直接融资比例小,利用资本市场融资能力不强3、地方金融发展滞后、总体规模偏小陕西地方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小、实力弱、缺少协同,整体抗风险能力不强,运作效率不高,在业界影响力不大4、专业人才匮乏,尤其缺少富有经验的高端金融人才虽然西安的教育资源丰富,但人才流失严重5、金融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市场信用环境急需提高和改善,区域性金融功能区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不强二、陕西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中心的总体规划(一)指导思想以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为契机,以对外开放和改革创新为动力,发挥陕西省区位、交通、人文、环境和资源优势,立足大西安,依托大西北,面向中亚五国,提升金融的聚集度和辐射力,争取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将西安打造成为最具发展活力、最具创新能力、最具辐射带动作用、特色鲜明的区域金融中心,辐射和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社会文明进步做出贡献二)发展原则1、基于资源优势,差异化发展基于陕西资源、区位、文化等优势,形成特色金融优势,实现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国家和地区资源优势的整合,构建完善的金融生态链。
2、基于实体经济,创新性发展在充分发挥传统金融对实体经济作用的同时,注重构架新型的金融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运用3、基于普惠金融,包容性发展注重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提供普惠金融服务便利三)定位1、整体定位:“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中心2、区域功能定位遵循“一个核心六条主线”的总体空间规划布局,形成以金融核心区为“一点”,以科技金融、能源金融、文化金融、离岸金融、商务金融、农村金融为六条主线,建设不同规模、多种层次的金融功能区,发展知识密集和资本密集的现代金融集群,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与金融一体化,形成区域性金融中心和战略开放新高地四)发展目标1、近期发展目标力争经过3年的努力和发展,把西安建设成为:——西北区域性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的总部聚集区;——中亚五国金融机构中国总部的首选地;——互联网金融、要素交易及金融产品创新研发基地;——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区;——金融中后台服务和金融外包服务基地2、远期发展目标未来5-10年,着力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区域性金融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投资融资中心打造金融机构密集、资金充裕、产品多样、业务创新、市场机制完善、风险监管有效、发展环境优越的资金汇集、调度、配置枢纽。
——丝绸之路经济带离岸金融中心与结算中心提升区域金融服务水平,形成功能完备的金融结算、外汇交易与离岸金融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保险服务中心以出口信用保险和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为重点,建设保险机构集中、承保能力领先、辐射能力突出、市场充满活力的保险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特色金融创新服务中心以民间金融为主体,以金融创新为核心,以各类股权、债权及产权交易所为依托,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特色金融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后台服务基地与金融中介服务中心聚集数据中心、清算中心、银行卡中心、呼叫中心、灾备中心、支付系统、后勤保障等各类后台服务机构,同时积极发展征信、评估、担保、经纪、会计、律师、财富管理、投资咨询等各类中介服务,形成金融后台服务基地与金融中介服务中心三、重点任务大力发展要素交易市场,抢占西部资本市场高地按照“资源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的思路,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推动本地企业上市工作,以实体经济的发展带动金融资源的聚集,提高资本证券化水平另外,按照“交易资源大整合、交易市场大拓展、交易板块大协同”的发展思路,积极设立公共资源交易、农村土地交易中心、西部能源交易中心等要素交易平台,争取打造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有影响力的区域性资产交易体系。
整合地方金融资源,发展壮大地方金融机构实力全面整合省属金融资源,打造金融龙头企业,提高地方金融实力和整体抗风险能力组建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公司,发展混合所有制,发挥杠杆作用,壮大地方金融的实力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能源安全生产契机,设立丝路银行(或投资银行)、丝路保险公司、西部能源开发银行、科技银行,争取实现跨区域经营 大力发展私募基金,打造西部股权投资基金中心加快设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投资基金(或陕西丝路新起点产业基金),构建现代全产业链投资基金,建立政府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共同发展的多层次股权投资基金体系,把陕西省打造为西部股权投资基金中心将陕西榆林民间金融改革试验区申报为国家级金融改革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