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 第2章 章末归纳整合课件 鲁科版必修2.ppt
45页章末归纳整合 请分别用一句话表达下列关键词:化学键 共价键 离子键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化学反应速率 可逆反应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移动原电池提示 化学键:相邻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所形成的化学键离子键: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化学反应速率:描述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反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移动:条件改变时,原来的化学平衡被破坏,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起新的化学平衡原电池: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1.比较共价键和离子键提示 键型键型共价键共价键离子键离子键定义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化学键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形成的化学键成键微成键微粒粒原子原子阴、阳离子阴、阳离子成键方成键方式式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达到稳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定结构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键型键型共价键共价键离子键离子键形成条形成条件件通常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通常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化合素化合通常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通常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化合金属元素化合存在存在绝大多数非金属单质、非金绝大多数非金属单质、非金属氧化物、氢化物、酸分子、属氧化物、氢化物、酸分子、某些离子化合物,如某些离子化合物,如Cl2、、H2O、、NH3、、HNO3、、(NH4)2SO4等等大多数盐,活泼金属的氧化大多数盐,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强碱、铵盐等,如物、强碱、铵盐等,如CaCl2、、Na2O2、、NaOH、、NH4Cl等等2.比较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提示 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结构微粒结构微粒阴、阳离子阴、阳离子原子原子化学键化学键类型类型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含有共价键只含有共价键只含有共价键实例实例NaCl、、NH4Cl等等HCl、、CO2等等3.比较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提示 类型比类型比较 较 放热反应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定义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形成原因形成原因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成物具有的总能量表示方法表示方法ΔH<<0ΔH>>0类型类型比较 比较 放热反应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吸热反应图示图示与化学键与化学键强弱的关强弱的关系系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能量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大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量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的总能量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影响速率的?提示 5.可逆反应的特点有哪些?提示 6.化学平衡的特征是什么?提示 化学平衡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为可逆反应。
2)动:正、逆反应仍在进行,是动态平衡3)等: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4)定:各组分的浓度一定5)变: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建立、保持,条件改变,平衡发生改变7.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分析问题时应注意:(1)不要把v正增大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等同起来,只有v正 >v逆时,才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不要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与原料转化率的提高等同起来,当反应物总量不变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提高8.总结氯气制取的基本知识 提示 (1)实验室制取氯气①试剂:浓盐酸和二氧化锰②仪器: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圆底烧瓶、分液漏斗、集气瓶、烧杯、导气管等③实验现象a.烧瓶中有黄绿色的气体产生b.集气瓶中逐渐充满黄绿色的气体1.判断化合物某元素原子最外层是否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技巧提示 判断某化合物中的某元素原子最外层是否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有一个经验公式:该元素的化合价的绝对值加上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如等于8,则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否则没有达到另外,分子中如果含有H原子,因为H原子最外层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所以只要含有H原子的分子或离子均不符合8电子稳定结构。
2.判断某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提示 反应 反应依据 依据 mA(气气)++nB(气气) pC(气气)++qD(气气)本本质质v(正正)==v(逆逆)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 A,同时生成了,同时生成了m mol A,即,即v(正正)==v(逆逆)平衡平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ol B,同时消耗了,同时消耗了p mol C,则,则v(正正)==v(逆逆)平衡平衡v(A)∶∶v(B)∶∶v(C)∶∶v(D)==m∶∶n∶∶p∶∶q,,v(正正)不一不一定等于定等于v(逆逆)不一不一定平定平衡衡在单位时间内生成了在单位时间内生成了n mol B,同时消耗了,同时消耗了q mol D,均指,均指v(逆逆)不一不一定平定平衡衡单位时间内同一物质断裂的化学键与生成的化单位时间内同一物质断裂的化学键与生成的化学键的物质的量相等学键的物质的量相等平衡平衡3.解答速率、平衡图像技巧归纳提示 解图像题三步曲:“一看”“二想”“三判断”(1)“一看”——看图像①看面:弄清纵、横坐标的含义②看线:弄清线的走向、变化趋势及线的陡与平。
③看点:弄清曲线上点的含义,特别是一些特殊点,如与坐标的交点、曲线的交点、折点、最高点与最低点等④看量的变化:弄清是浓度变化、温度变化还是转化率变化⑤看要不要作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等(2)“二想”——想规律看完线后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3)“三判断”通过对比分析,作出正确判断4.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提示 (1)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电极材料判断由两种金属(或一种金属与一种非金属)作电极时,一般情况下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学科思想培养二方向一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新课标对本部分的考查热点有两方面:(1)化学键的考查,重点是辨析物质的种类、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这往往与元素周期律(表)、元素化合价性质等结合在一起考查;(2)考查从化学键的视角认识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实质 依据新课程标准,本部分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要掌握以下几点:(1)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和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2)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原因,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及应用。
【例1】现有a~g七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的原子间最容易形成离子键的是下列中的________,元素的原子间最容易形成共价键的是下列中的________(填字母序号)A.c和f B.b和g C.d和g D.b和c(2)下列由a~g形成的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ea3 B.ag C.fg3 D.dg4解析 本题考查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条件、元素周期表结构等知识1)先确定a~g七种元素依次为H、Na、Mg、C、N、P、Cl,再根据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来判断形成化合物时化学键的类型七种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Na)和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Cl)之间最容易形成离子键,而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易形成共价键,故d(C)和g(Cl)最易形成共价键 (2)四个选项对应的分子分别为:NH3、HCl、PCl3、CCl4,其中NH3、HCl由于H原子形成的是2电子的稳定结构,不符合题意;PCl3中P原子最外层5个电子,与3个Cl原子形成共价键,构成PCl3的分子中P、Cl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同理,CCl4也符合题意。
方向二 关于化学平衡及平衡状态的判断 新课标对本部分内容考查的热点有:(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3)化学反应的可逆性;(4)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其与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要很好解答此类题目应掌握以下知识:(1)达到化学平衡的根本标志①“等”:v(正)=v(逆),即指体积不变时,某物质在同一瞬间生成该物质的量与消耗该物质的量相等②“定”:条件一定,反应混合物的含量保持不变,这里指“保持不变”而不是“相等”或“成比例”(2)达到化学平衡的等价标志所谓等价标志是在指定的环境中,能间接衡量某一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①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②体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或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③对同一物质而言,单位时间内该物质所代表的正反应的转化浓度(或物质的量)和所代表的逆反应的转化浓度(或物质的量)相等④对于有颜色变化的可逆反应,颜色不再改变⑤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单位时间内的化学键断裂的量与化学键形成的量相等⑥不同物质间消耗的物质的量与生成的物质的量之比符合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
A.①③ B.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解析 SO2和SO3浓度相等不是保持不变;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是同一方向速率,不能判断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是标志;因为体积不变,气体质量不变化,所以密度不变不是标志所以上述②③为平衡状态的标志答案 B方向三 常见气体的制备 中学阶段对常见气体制备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制备气体装置的选择与仪器的连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气体的净化与收集、实验现象的描述、尾气的处理;(2)给定实验情境、实验目的或原理,要求选择实验仪器装置、药品,确定实验方案及对实验进行评价;(3)教材重要演示实验的重组、优化、创新【例3】请回答下列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有关问题1)如图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装置B、C、D的作用分别是: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室欲制取适量的NO气体下图中最适宜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解析 (1)因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氯气时可用向上排空气法,装置B中导管是长进短出,装置C中导管是短进长出,则B、C装置能用于收集氯气的只能是装置B;C装置起安全作用,防止D中液体倒吸进入装置B;D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本小题中易把B和C的作用弄错,装置B的作用容易思维定式地认为是除去挥发出的HCl,因此处为简易装置,所以可不考虑除杂问题2)由于NO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故应用排水法收集,那么最适宜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Ⅰ答案 (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 安全作用,防止D中的液体倒吸进装置B中 吸收多余的氯气 (2)Ⅰ方向四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和工作原理 在考试中考查的主要知识包括:(1)电极反应式、电池总反应式的书写;(2)电子的流向、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3)根据反应原理设计原电池这些内容往往以新型电池为载体来进行考查,考查的力度较大【例4】 图是一种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系统中只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 转化B.装置Y中负极的电极反 应式为O2+2H2O+4e- ===4OH-C.装置X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再生D.装置X、Y形成的子系统能实现物质的零排放,并能实现化学能与电能间的完全转化 解析 A项,在该装置系统中,有4种能量转化的关系,即太阳能、电能、化学能和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B项,装置Y为氢氧燃料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C项,相当于用光能电解水,产生H2和O2,实现燃料(H2)和氧化剂(O2)的再生;D项,在反应过程中,有能量的损耗和热效应的产生,不可能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的完全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