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电大学开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doc
9页邮电大学开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 了新的手段和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和挑战近年来,重庆邮电大学依托自身的专业特色和信 息资源优势,建成了以“红岩网校”为核心的网络思想政 治教育主题教育网站,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不断探索网络思想政 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开创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开展思想教育创建网络学校重庆邮电大学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遵循网上传播规律,坚持“主动积极、正面引导、 加强管理、趋利避害 为我所用”的方针,宣传科学理论, 传播先进文化,把网络工作纳入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的总体规划,统一安排,创新思路,探索规律,开展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站建设,推进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邮电大学是全国首批连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100所高校之一,现在全校每天有上万台计算机同时运行,这为我校利用网络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一一“红岩网校”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和学 科技术支撑200 0年门月,学校新命名的“红岩网站^正式诞生并上网运行,开始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 探索和实践。
XX年10月,根据发展需要,我们又将“红岩 网站”更名为“红岩网校S并按照"一校三站(即在u 红岩网校”之下分别建立“重邮先锋网站J “红岩网站” 和“思政之窗”网站)的新模式运行与此同时,我们还在每个专业学院各建立了一个“红岩网校"之下的“红星 网络室”,每天由政治员和优秀党员学生值班,与学 生网上和网下沟通,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经过近7年建 设和发展,“红岩网校”已成功地进行了7次改版,由最初 的3个栏目5个板块发展到今天的3 4个栏目76个板块供 学生浏览和使用在“红岩网校”的运行中,我们始终注 意针对学生成长中的大量政治问题、思想问题、学习问题、 心理问题与学生学习成长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利用网络 交互式的特点,由思想政治教师和学生党员值班予以解答 和引导红岩网校”的日访问者从开始时的每天150 0多人次发展每天3000多人次点击,已经成为集政治性、思想 性、教育 娱乐性 交互性等特点为一体的综 合性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和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成为 学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建宣传的窗口、理论 学习的课堂、师生互动的纽带、学生喜爱的家园J 积极拓展思路坚持“六个结合“弘扬主旋律与实现多样性相结合。
一方面,我们在“红岩网校”设立了重邮先锋网站,开设了网上党校,以“思政之窗"、红岩阵地、红岩论坛、新闻中心、重邮快讯等品牌特色栏目,同时还融入了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门0 周年、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 00周年、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等重要内容每个栏目都包括“重要文献、相关报道、精华荟萃、心得 体会”等几大板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点、理想信念教育 为核心,深入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观教育;开展培育和弘扬“红岩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和 革命精神教育;开展道德观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 道德观以其丰富的教育内容、新颖的教育形式、多校的教育手段,从不同方面弘扬时代主旋律,引导青年大学生 培养了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自律抵诱能力,形成网上舆 情强势,牢牢把握了网上舆论话语权和主动权学习科学理论,树立正确的理想,形成了良好的网络道德,另一方面,“红岩网校”又注意抓好3占近学生、走进 生活、寓教于乐”的一些专题栏目建设,根据大学生成长 成才需求,开设了DV短片、FLA SH、电子海报、电子公示、 红岩影院、网上报告厅、校园透视、红岩博客、时尚文化、 技术前沿、网上征稿、创业经营、信息魅力、教研认证、 软件中心、心理咨询、英语广场、流行美食、校园生活、社会交往、就业与考研、休闲娱乐等一批灵活新颖,富于 变化,形式多样,内容不断更新的教育栏目和板学生,寓教于乐,全方位地为大学生成才创造条件,提供 帮助,在网上形成了教育学生 引导学生的立 交桥,满足了广大青年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增强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和吸引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红岩网校的“重邮先锋网站” 和“思政之窗”始终坚持以发布党建信息和思想政治教育 课的相关内容为主,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学习党的知识、了 解党的历史、掌握科学理论;并通过音频、视频、图像等 多媒体技术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等文献资料上网,使之变成学生 乐于接受的鲜活形式,使学生在欣赏浏览网络内容中愉快 地接受主流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充分发挥了 “红岩网校“ 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起到了网上思想政治课教育的主阵 地的作用弘扬红岩革命精神与运用网络技术知识相结合学校在创建“红岩网校”的过程中,明确提出要将学习信息科 学技术知识与弘扬红岩精神相结合坚持将“红岩精神“ 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融入校园网络因此,我们在网站 上专门开辟了 “红岩阵地”板块,把南方局的斗争史料、 红岩英烈的事迹介绍,以及渣滓洞 白公馆 歌乐山 中 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情况、红岩英魂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等 统统上网,用网络这种特有的方式真实地再现红岩精神的 内涵,宣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同时,我们还 请相关专业学院的同学特设了与广大学生专业学习有关的 栏目,如通信学院开设的“通信魅力J光电学院开设的“光电讲座J自动化学院开设的“智能机器人J计算机 学院开设的“网络无边“等等栏目,使广大学生在上网过 程中既了解、宣传、弘扬了红岩精神,又学到相关的信息 科学技术知识,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 阵地。
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相结合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它需要网上网下共同努力、良性互动、 优势互补网上与网下有机结合,即在利用网络手段开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发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的作用,才能更加有效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在创建“红岩网校“的过程中,寻找到了一个有效的 结合点,即在“红岩网校“之下,由各个专业学院开办了 自己的"红星网络室”这个“红星网络室“直接建在每个 学院学生所住的宿舍,每天下午5时到晚上11时由政治辅 导员或者个别优秀党员学生值班一是与学生进行沟 通,二是通过校园BBS或红岩博客等发现学生中的情况和 问题值班人员及时与学生回帖,畅谈自己的看法,对学 生进行引导另一方面,我们在红星网络室设置了接待室、 心理咨询室等,让学生有问题直接可以在网下来找值班老 师咨询和倾诉,以达到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目的据不完 全统计,在我校的“红星网络室J近几年,在网上接待的 人数达数万人次,在网下接待的人数也有近万人次,通过“红星网络室”这一纽带,网上与网下的结合收到了思想 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主力军”和“方面军“相结合在高校网络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中,建立有力的组织机构、建设一支专兼职结 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做好这一工作的重要组 织保证。
为此,学校建立了由校党委书记任校长,相关副 书记 校长\副校长任副校长,宣传部部长任秘书长,学 工部 团委 教委处 设备处 网管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 为成员的“红岩网校”校务委员会一方面我们组建了一 支由校领导、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政治员 思想政治课教师组成的素质较好、工作娴熟 技术精良的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力军”另一方面,我们还组建 了一支由专业任课教师 职能部门骨干和学生党员、预备 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网校工作站站务组成员 等骨干组成“方面军”在工作中,我们首先注重发挥学校 领导、学生工作队伍、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主力军”作 用,让学校领导参与定期与不定期网上接待,让员每 天网上值班,思想政治课教师定期对学生进行网上课程辅 导,形成网上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另一方面,在整个红岩 网校的建设中,坚持让其他老师参与指导,让学生自己参 与设计 建设和维护到目前为止,先后有100 0多名学生 亲自参与过网站的建设与设计同时,每天有20多名学生 全天侯地对网站进行维护这不仅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专业 老师和广大同学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参与性和主动 性,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建设与维护过程受到了教育。
推进开放与实施严格的管理相结合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在网络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信息的开放 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滚滚洪流因此,今天的高等学校如果 还把许多信息都封闭起来,不让学生去接触,已经显得十 分愚蠢和可笑了反之,坚持开放,让广大学生在开放中 培养自己的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才是我们应该走的道路在互联网上,学生接触的东西,可以说无所不有学生通 过网络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常常五花八门所有这些,我 们都绝不能简单地以禁止和封杀来处理相反,我们应用 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培养学生自我分析辨别的能力和多向 思维的宽广意识因此,作为以信息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 重庆邮电大学来说,我们不仅早在1995年就开始注意通过 互联网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且,我们主动给 每个寝室安装网络接口,让学生能在互联网这个广阔而虚 拟的大海中去搏击并锻炼自己在校园网络的管理方面, 我们在XX年就率先在全校的B BS上网实行了实名制,而且建立了20多个具体的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的管理在上网 规范、网络道德及其网络信息发布、网络内容监管、网络 有害信息的处理等方面,我们都有严格的制度并实施了有 效地管理,从而保证了 “红岩网校”的健康正常运行。
实践操作与工作规律的探索相结合开展网络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确有许多实践环节和大量的实际工作要做 如网站建设、网页设计、栏目设置、网上接待、 以及网络管理、网络维护等方面面临着大量的实际工作在这些实践环节中,我们认真探索工作规律,开展理论研 究,建立了专门的网络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现在,这个中 心今天已经成为重庆市的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我 们注意从网络发展的哲学观、文化观、街道观、网络思想 政治教育的特征与意义、途径与技法、制度建设、案例分 析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先后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部 市级重点课题的研究项目,出版了相关专著,并形成了大 量的理论成果,推进了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网络思想教育,工作成效显著近七年来,在我校开展的以“红岩网校”为主要阵地 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明 显的实效一是形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氛 围,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得到了培养和锻炼,三是 学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展了新的视野,四是学生 素质明显得到提高,五是做好了学生的转化工作,六是及 时解决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七是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 定由于我校在这方面工作取得的成绩,XX年被授予首届“重庆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XX年被教育部、团中央、 国家广电局等部门评为“全国十佳大学生校园网站S其成 果XX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我校的硕士生培养方向,有关课程 被评为重庆市的精品建设课程《邮电大学开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