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印刷工艺课程标准.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42723538
  • 上传时间:2023-03-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0.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印刷工艺》课程标准机械工程系工业设计教研室印刷工艺课程标准课程编码:B010411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适用专业:工业设计 授课单位:机械系 学时:30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董英娟 2010.4学分:2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 1课程性质与作用该课程是高职高专工业设计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课程的作用 本课程在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印前设计制作能力,对印刷设备的操作能力及印刷品的表面加工能力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对整个专业的学习及胜任平面的设计、操作及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三大构成》、《色彩》、《计算机辅助设计(一)》,后续课程为《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训练》、《CI设计》、《广告设计》、《顶岗实习》及《毕业实践》等1.2课程设计理念课程在设计过程中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指导, 主要采用学生为主导,教师相辅的互动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观等教育理念。

      1.3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中重点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握“行为引导法”发展学生的能力为原则的发展性教育,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的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基础、突出应用” 《印刷工艺》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印前设计制作、印刷工艺、印后工艺三大学习单元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的规律,采用讲授法,情境模拟,现场观摩、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综合意识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实践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本课程内容的设计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指导,重点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程按照印刷工艺的实际生产与管理过程安排教学内容与环节,最终确定印前设计制作、印刷工艺、印后工艺三大学习单元,将印刷工艺基础、印刷工艺方法、色彩模式与应用、图像来源与处理、印刷文字、印刷用纸张、制版工艺、印前打样、印刷方法、印后工艺等知识点贯穿在学习单元中整个课程内容的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学单元知识点的设计相互衔接,通过课题的设计,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完成各个单元课题的过程中逐渐展开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整个教学过程中把握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的规律,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课程的参考学时为30学时2、课程目标本课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印刷工艺流程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会选择相应的设计软件进行印前的设计制作,能够根据印刷需要设置合适的色彩模式,正确的选择印刷用纸张,能够完成制版工艺和印前打样,选择合适的印刷方法,能够进行印刷品的表面加工,并能够选择合适的装订方式,为将来从事平面设计和印刷工艺生产奠定基础2.1知识与技能 1.掌握课程中所介绍的有关印刷工艺中常用的基本术语、定义、概念和规律,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应能较熟练地应用这些概念和术语掌握印刷工艺的流程的原理和印刷工艺方法2.了解印前系统常用设计软件,掌握对印刷色彩模式及印刷图片格式进行设定基本熟悉印前设计的流程,能根据需要进行印前图像处理3.了解印刷用纸张的规格,基本了解制版工艺和印前打样,掌握印刷常用的方法及印刷品的表面进行加工,基本掌握的印后装订方式2.2 过程与方法1.认识印刷工艺学习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把握印刷工艺的整体知识结构,发展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3.养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掌握印刷工艺的流程和方法,领悟选用不同印刷工艺方法各自的差异所在,学会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2.感悟现代印刷工艺的发展及其成果,进一步认识印刷工艺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在实际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3.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目标和教学内不可分割、同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是一个有机整体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掌握知识不是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专业素养的基础和载体3、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教学单元主要内容重点难点教学基本要求技能要求学时第一单元 印前设计制作课题一:印刷工艺的基本知识印刷技术的发展活字印刷方法了解印刷的起源;基本了解印刷技术的发展能够对印刷及印刷技术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2课题二:印刷工艺分类平板印刷工艺各种印刷方法的工艺原理掌握印刷工艺分类;理解各种印刷方法的工艺原理会对不同的印刷工艺加以区分;能够解读各种印刷工艺原理图2课题三:软件介绍与色彩模式应用印前系统常用软件;印刷图形常用的色彩模式色光三原色与色料三原色基本了解印刷系统常用软件;掌握颜色的属性及色彩三原色;基本掌握印刷色彩模式会使用印前系统软件进行设计;能够在设计中恰当的使用色彩;能够将图片处理成印刷用的色彩模式。

      4课题四:图像与印刷文字处理图像的基本类型;印刷图像的处理格式;印刷文字的设计与编排印刷图像的处理格式;创意字体的设计;印刷文字的编排了解图像的基本类型;初步了解图像的分辨率及通道;掌握印刷图像的格式;初步掌握创意字体的设计;掌握印刷文字的编排、文字校样能在图像设计正确的设置图像格式;能够进行文字创意设计;能够对印刷文字进行设计编排,校样4第二单元印刷工艺课题一:印刷用纸张纸张的种类与规格;纸张的开本与裁切;纸张的重量、令数换算;出血位纸张的种类;纸张的开本了解纸张的种类;初步了解纸张的规格;掌握纸张的开本;了解纸张的重量、令数换算掌握出血位与菲林输出能根据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纸张印刷;能根据设计及印刷需要制定设计作品的大小2课题二:印刷工艺制版工艺;印前打样印前打样的理解基本掌握制版工艺;熟悉印刷看样注意事项能够够完成制版工艺并进行印前打样2课题三:印刷方法印刷常用的三种方法对印刷方法及工艺的理解掌握印刷方法;基本掌握胶印的工艺原理能够根据实际印刷需要选择合适的印刷方法2第三单元印后工艺课题一:印后工艺印刷品的表面加工;印刷品的装订对印刷品的表面加工的理解了解印刷品的表面加工的方法;掌握印刷品的装订种类及装订方法。

      能够根据客户需要选择合适的印刷品的表面加工方法;能够对印刷品进行装订2课程学时分配序号单 元课时分配理论课习题课实验课其它共计1印前设计制作124162印刷工艺6283印后工艺224机动22合计2026230实验课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课时备注1符合印刷要求的手提袋设计(双色调)2第五周2创意字体设计2第八周3符合印刷出版包装设计2第十二周合计6主要仪器设备附表序号名称备注1高配置计算机2丝网印刷简易工具:丝网网框、感光胶、光晕防止液、刮斗4.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 (1)、本课程的教学要不断摸索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方式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角色互换等,因材施教,注意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活动空间,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规定的学时内,保证该标准的贯彻实施2)、教学过程中,要从高职教育的目标出发,了解工业设计专业对印刷工艺知识的需求,注意与有关课程相配合,把握好“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3)、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习惯,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4)、教学中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学中多向学生多介绍印刷工艺前沿技术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5)、要注意课内外结合,可以联系周边印刷厂带学生到印刷厂参观学习,条件允许可以实习,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知识6)、课程每一单元根据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教学短片、现场DV等辅助教学手段,采用角色互换、启发式、案例讲解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7)、考核方式及课程的成绩评定成绩考核分两部分:平时成绩占40%(其中包括平时的出勤情况、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等),设计作品占60%,总成绩为满分100分5、课程实施条件5.1对任课教师的教师资格、专业背景、教学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任课教师必须是工业设计或印刷技术专业毕业或从事设计或印刷技术相关专业多年,具备双师素质任课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传授知识效果良好等基本教学能力任课教师能以“项目导向”方式带领学生完成各种相关实验5.2 对教学条件要求1、需要多媒体教室2、印刷系统常用的软件;打印、输出相关设备;丝网印刷相关工具:丝网网框、感光胶、光晕防止液、刮斗3、印刷品装订常用工具4、供学生参观学习的校外实训基地5.3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选用与编写1、推荐教材:金国勇  《印刷工艺与实训》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82、参考教材:《印刷原理及工艺》 冯瑞乾 印刷工业出版社 1999年《印刷工艺学》 刘晰编 印刷工业出版社 2005年《印刷色彩》 武兵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高职教材) 2003年《专用印刷技术》 智文广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高职教材) 2003年《平版胶印工艺技术》 刘昕 郭锦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年教学参考资料: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课程网站6、其他说明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