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清末芜湖育婴堂之“征信”.doc
13页浅析清末芜湖育婴堂之“征信”[摘要]芜湖育婴堂作为晚清慈善事业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了弃婴的死亡率,是晚清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在其运营过 程中,得到了当地政府官员的大力推崇和支持,以及芜湖仕绅、商人的鼎 力协助,他们出让地权、捐款捐物,那么该育婴堂为何能得到各方的资金 支持和物资援助呢?除了当地官员、仕绅将其当作一件善举,发扬乐善好 施精神以外,育婴堂本身是否也做了诸多工作来维持堂内外各项工作的正 常运转呢?本文即以安徽博物院院藏《芜湖育婴堂征信录》内所载之资料, 从订规章制度、造四柱清册和立誓言三个方面,分析芜湖育婴堂是如何“征 信”,从而获得更多支持与资助的[关键词]芜湖育婴堂;征信;征信录芜湖育婴堂始建于雍正五年(1727),后因年久无人管理,咸丰年间 又遇战乱而遭焚毁至光绪十七年(1891),在芜湖海关道台成章的倡导 和当地乡绅程?封等的资助下,于西湖池南首得以重建1)在其建立之 初,育婴堂即订立规章,每月造四柱清册,以取信于民,而此部刻于光绪 三十二年(1906)之《芜湖育婴堂征信录》即“作为事业报告书和会计报 告书”(2),向当地乡绅、商人展示说明其一年来的运营情况。
对于《征信录》,日本学者夫马进曾做过较为详细的阐述,他从“1、 《征信录》是怎么诞生的?是在什么时候诞生的;2、《征信录》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和机能?结社中的人际关系是如何形成的? 3、在《征信录》向 社会广泛普及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什么历史性的意义?特别是在中国近代 社会的形成问题上,它具有什么意义? ”(3)三个方面,对《征信录》进 行了深入地分析其中例举了《海宁州城重设留婴堂征信录》、《青浦县光 绪十二年地漕民欠征信册》、《太镇征信录》等原始资料进行论证,而并未 对《芜湖育婴堂征信录》中内容进行收录和分析,故笔者在此将其中资料 进行整理和阐释,以期能作为《征信录》具有取信于民作用和推动慈善事 业发展的又一佐证,并管窥芜湖育婴堂本身在维持堂内外正常运转、保护 婴儿生命安全上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一、“征信”之含义及作用夫马进认为“征信” 一词,源自《中庸》的“上焉者,虽善无征无 征不信 “征”就是明确的证据,如果没有确切的证据就不会有人相信4)由此可以看出,所谓“征信”即摆事实、列证据,从而让民众信服, 而将这些证据罗列在一起,刻录成册,便成为《征信录》广为流传这一做法在晚清社会十分普遍,大到建立会党、修筑桥梁,小到志书 刷印,都会刊刻《征信录》,以示公正。
如:《上海强学会章程》内开列一 条:“局内用款分出入存三柱,简明登记每月小结,刊刻报章,月朔由 各董事齐集查阅,务期核实无弊,阅竟各于名下署押为记每年一大结汇, 刻征信录分送提调董事,及捐款百两以上,以昭信实5)又如:印光 法师在《野县至邱隘镇修诸桥梁征信录序》中所题:“因募诸善信,各出 净资乃亲董其役……共用洋二千有奇今工已告竣,拟将桥工,并诸捐 款,备录一册,排印奉送,以昭诚信又欲阅者知其利益(6)再到光 绪二十年(1894)吴县太守监修《广平县志》,“卷末附刊《征信录》,列 银款收付数目,中有云:一、付印志书三百部纸张二、付印志书三百 部工价(7)以上所例举之《征信录》均是作为“事业报告书和会计报 告书将所办事业和所用经费、募捐者姓名等开列于上,使得账目一目 了然,达到令民众信服,让捐资者了解其提供资金之去向的目的以上为事成之后所刻之《征信录》,还有为防止货物以假乱真、以次 充好;杜绝亏空,以防官员中饱私囊;抑或阻绝官员为增收杂税,巧立名 目,从中牟利等刊刻的《征信录》,以达到监督作用如:整顿平水茶刍 议中提到,为了保证平水茶不再出现掺杂茶末、茶梗或是以粗茶充好茶的 现象,而决定“拟司帐董事一名经手银钱……经卖家按件抽提每箱数文, 并刻征信录,送各董公核”(8);对于官员巧立名目、中饱私囊,或是业 已缴纳税费,但未予登录之现象,郑观应、冯桂芬均提出可以利用《征信 录》来予以杜绝:“如征收某都图某户钱粮若干,必书细数,收银后本日 给串,本口列榜,月终用活字板印征信录四柱朋百本,备列全榜,分送上 司各图绅士惟遍。
如某户完粮而榜册不列者,许揭府,立与重赏有经手 解领开除之款与榜册数不符者,赴揭亦如之9)由此可以看出,《征信 录》被广泛应用于晚清或官方、或民间的各项事务中,只要与银钱有关, 则必罗列各项细目,用于查核,以昭信守二、芜湖育婴堂之“征信”芜湖育婴堂作为官方支持,由当地仕绅出资兴办的善堂,属于社会公 共福利事业,自身并不盈利,因此若要正常运转,就必须得到更多民间资 助这就使育婴堂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表明自己的立场,并定期向各捐资人 汇报运营情况,以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和物资援助,《征信录》即作为善堂 经营情况汇报书,在每年年末刊刻、分发至各商董手中,成为下一年其是 否继续出资的依据是书即从定规章、造四柱、立誓言三个方面对育婴堂 的行政管理、财务状况等进行了详细说明:1、定规章确保婴孩安全(1)堂内婴孩之抚育是书开篇即开列十条章程,明确了一名弃婴从被接入堂中至口常抚 养,再到若不幸夭亡应如何处理等各项内容包括:在育婴堂外设转桶和 木梆,婴儿被放入转桶后,可以击梆提醒堂内工作人员,及时将婴儿领进 堂中;入堂之后,检查婴儿衣物,查验生辰年月,观其四肢五官,看有无 残疾,并将婴儿身上各处胎记、疤痕记录在案,以备核查。
10)若有婴 儿夭折,先查明原因,若与内外育乳妇无关,则将其火化,并请僧人在中 元节时诵经一日11)对于两岁以上幼儿,若无人领养,则仍在堂内生 活,五六岁无人领养之男孩会被送到义学读书,十二岁以上不能读书者, 送去学艺,以求得谋生之本领;十三岁以上女孩,育婴堂帮其择配;若为 残障儿童,育婴堂将其养至十六岁,再另行安置o (12)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如何及时将婴儿接入堂中,避免发生其因长时间 被弃桶中,而导致死亡的事件发生,育婴堂规定:每年“三月朔起十月底 止,二更以后随时接进一婴,赏钱三十文,十一月朔起二月底止,二更以 后随时接进一婴,赏钱五十文身体和暖者,如数全给,否则减半13) 通过这种方式既提高了弃婴的存活率,也让捐助者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育 婴堂以婴儿为本的运营理念,提高他们对育婴事业的信心,从而给予更多(2)的捐助章程之后还附有育婴史方十二条,同样具有此效果外育婴孩之抚养堂内婴儿可以由堂外乳妇领养,每人限领养一名婴儿对于如何领养, 育婴堂有严格规定:①领养者之住所不得超过十里,并需要有人担保领 养时,司帐将领养者的姓名、地址、担保人姓名、婴儿生辰八字等填于一 木牌之上,每月初二、十六领养人抱婴儿回堂验看,以免调换。
14)② 领养人家庭背景必须清白,所领婴儿不能为奴为婢,更不得卖为妓妾,不 得虐待、顶替所领婴儿,一经发现,依法严办③领养家庭可以获得每月 大钱五百文的补贴,家庭不富裕的,每月贴给六百文15)如此一来, 育婴堂可以空出房间,收养更多婴儿,同时在保证婴儿安全的情况下,让 更多家庭收养这些弃婴,使其得到更好的照顾2、造四柱详列收支明细育婴堂每年的财政收支情况是捐助者关注的重点项R ,因为这体现了 育婴堂的运营情况,也直接关系到来年的捐款数额,所以《芜湖育婴堂征 信录》用了大量篇幅来对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育婴堂的收支情况做了 详细介绍1)清光绪三^一年(1905)之收入情况通过对该《征信录》的整理,可以发现芜湖育婴堂的收入主要来源于 以下几个方面:①芜湖海关商号的捐款:芜湖作为晚清的通商口岸,每年 有大量货物由此进出曰,其税收亦可谓颇丰,而芜湖育婴堂作为官方倡导 的慈善机构,也同样得到海关的支持,其中以木业、洋药、土药、米业、 洋油为主要捐款者,按月缴纳(16)②育婴堂名下之房产和田产:这些 固定资产主要可分为四类:一是当地富户或外来商人捐赠,二是官方经过 司法程序判给,三是无主之田,收归育婴堂管理,四是利用每年捐款之盈 余价买。
通过这四种方式,育婴堂每年可收得相应的房租和田租,以光绪 三十一年(1905)为例,育婴堂共收得房租银564. 709两,新收租稻折价 共银866. 751两,收售去年存仓稻得银1844. 879两(17),共计银3276. 339 两对于这些固定资产,《征信录》内均有详细记录,以市房为例,从房 屋坐落于何处、共几进几间到“四至”,再到市房内物件归属,均做详实 描述,并绘图留存如:西湖池市房图此屋育婴堂对面市房一所,坐落西门外北廓铺西湖池如来柱,坐南朝 北门面,门面楼房一进三间,二进平房瓦屋三间二厢,天井一方,水井一 口三进,平房三间二厢,又西首楼房瓦屋五间,总共大小十八间上连椽 瓦、下并基地、在屋所有装修门窗户扇、上楼下板、在地砖石、上下横直 隔墙、隔板、四围?墙、阶沿滴水、石磔、石板一并在内,四至列后,于 光绪二十六年 月分本堂价买,赵姓出业东首大巷一条南至汪姓基地西至官沟北至大路(18)对于所拥有之田产,也会将其所在位置、因何原因成为育婴堂资产、 何年获得、面积多大、佃户几人、各承租几亩一一记录在册,并绘制地图, 以便核查如:东乡咸保坪强湾村田图查此田坐落东乡咸保坪强湾,距城三十五里,计弓田四十亩,大小十?, 庄基、稻场、庄屋三间两厢,牛车全副。
于光绪二十五年,旌德县人朱良 汉与族叔朱元澄互争祖遗之田,因此结讼,至九月间完案,经道宪吴 札 发,充归育婴堂执业承种各佃姓名开列于后佃户:汤孟莲朱元澄(19)③个人及商号之捐助:当地商人中不乏乐善好施之人,亦有外地商人 来此做生意,为了尽快打开局面,与当地仕绅建立良好关系,树立自身形 象,向育婴堂捐资赞助,以示友好《征信录》详细罗列了各个商号的名 称及所捐钱数,如:“一收周元泰乐助捐本洋二元、一收南顺记洋油捐二 八银三百两、一收泰亨利布号捐小洋六十六角、一收德丰源杂货号捐小洋 一百零八角”(20)这是对这些商号的一种感谢,也令捐赠者更加清晰地 了解育婴堂的收入情况,以证实其并未挪用任何一笔捐助资金光绪三十 一年(1905)—年,共得银2877. 583两21)以上三项,加上三十年(1904) 存入银行之本金与利息1136. 624两,以及海关商号认捐之费,三十一年 (1905)共得银 7401.067 两2)清光绪三^一年(1905)之支出情况根据《征信录》之“育婴堂章程”所记,堂内有一名堂长、一名副长、 一名司帐、两名外育司察和两名内育女司,其中堂长与副长每月各支给钱 六千文,司帐每月四千文,外育司察每月三千文,内育司察每月两千文。
按照光绪年间的物价,其中米价为每公石(每百斤)5250文,馒头约四、 五文钱一个(22),即育婴堂内的最低工资可每月买到40斤左右的米或400 个馒头,这与康乾时期的劳工工资相比也是较高的,(23)而堂内乂提供 伙食、住宿,这就让更多家庭贫困的劳动力愿意到育婴堂来工作,从而使 弃婴得到更好的照顾《芜湖育婴堂征信录》将全年支出分成:开支钱粮杂用坏费项;岁支 拨款项;月给辛资火食项;堂内房屋修补和刷印账册、征信录项;堂内生 活用品、厨房用具项;乳房添置杂用项;添置婴衣包被尿片项等七项内容, 对堂内外各种开销登记入册,如:“一支乳房水吊桶铁箍钱七十文、一支 乂粗糠并挂灯绳子钱一百三十四文、一支婴木盒洋钉计钱三千一百三十二 文”(24),这些均为小物件,花费不甚多,但仍需记录;若遇有客来访, 需请客吃饭,则更要记账,如:“一支请六寿春酒翅席三棹计本洋十二元 六角,一支请客糕饼、茶叶、酒钱一千二百七十文二(25)所记全部支出 至岁末一并核算,需与所存银两相当方能予以结算造册,印刷出版,分送 各捐赠者处,以昭信守3、立誓言取信于民《征信录》上刻印各种誓言,在晚清各地善堂善会中并不鲜见,《海 宁州城重设留婴堂征信录(光绪十七年至十九年)》封面用红色印有“经 手侵蚀,火焚雷殛”的字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