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预算法修订情况介绍(powerpoint 44页).pptx

45页
  • 卖家[上传人]:ahu****ng3
  • 文档编号:272272142
  • 上传时间:2022-04-01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397.90KB
  • / 4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努力建设现代法治财政努力建设现代法治财政预算法修订情况介绍预算法修订情况介绍预算法修订情况介绍预算法修订情况介绍2014年年11月月n n一、预算法修订基本情况一、预算法修订基本情况n n(一)实施十年启动修订(一)实施十年启动修订n n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建立,原预算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逐步建立,原预算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主要是对的要求,主要是对预算内容的完整性预算内容的完整性、预算编制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的科学性、预算执行的规范性预算执行的规范性、预算监督的严肃预算监督的严肃性性和和预算活动的公开性预算活动的公开性等重大问题缺乏明确而严等重大问题缺乏明确而严格的规定格的规定n n近年来在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收支两近年来在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收支两条线、政府收支分类和预算公开等改革方面积累条线、政府收支分类和预算公开等改革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也需要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了一些成功经验,也需要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n n(二)前两次审议突破不大(二)前两次审议突破不大n n20112011年年1111月,国务院第月,国务院第18118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预算法修正案草案,并于预算法修正案草案,并于1212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进行了初审。

      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进行了初审 n n二审草案通过全国人大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二审草案通过全国人大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吸引了吸引了1.91.9万人参与,征集到万人参与,征集到3333万条意见,其中万条意见,其中3.43.4万条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足见社会各界对这万条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足见社会各界对这一法案的关注一法案的关注n n社会对预算法的修订寄予了很大的期待,预算法社会对预算法的修订寄予了很大的期待,预算法的修订必须有所突破二审稿中没有对立法宗旨的修订必须有所突破二审稿中没有对立法宗旨进行修改,导致整部法律各章的具体制度设计不进行修改,导致整部法律各章的具体制度设计不好做,好做,修改工作在之后的两年时间里停滞下来修改工作在之后的两年时间里停滞下来 n n(三)十八届三中全会成转折点(三)十八届三中全会成转折点(三)十八届三中全会成转折点(三)十八届三中全会成转折点n n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强调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目标,强调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提出要完善立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党的十八提出要完善立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在此之后,在此之后,“ “充实、完善公开内容充实、完善公开内容” ”,“ “明确公开时间明确公开时间” ”等,写进了预算法修正案草案等,写进了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三审稿n n预算是财政的核心,现代预算制度是现代财政制预算是财政的核心,现代预算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因此,度的基础,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因此,修改预算法,是规范预算行为,推进预算管理科修改预算法,是规范预算行为,推进预算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迫切需要,是深化预算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迫切需要,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必然要求,是依制度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必然要求,是依法治国、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法治国、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 n n(四)第四次审议终获通过(四)第四次审议终获通过(四)第四次审议终获通过(四)第四次审议终获通过n n20142014年年8 8月月31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第四次审议并以议第四次审议并以161161票赞成、票赞成、2 2票反对、票反对、7 7票弃权票弃权通过了预算法修正案通过了预算法修正案( (草案草案) )。

      n n预算法的根本转型,就是从管理法向控权法的转预算法的根本转型,就是从管理法向控权法的转型现代预算制度的核心就是全面规范和公开透型现代预算制度的核心就是全面规范和公开透明有媒体评论说,预算法的修订是从明有媒体评论说,预算法的修订是从“ “政府管政府管政府管政府管钱袋子钱袋子钱袋子钱袋子” ”到到“ “管政府钱袋子管政府钱袋子管政府钱袋子管政府钱袋子” ”对比新旧预算法对比新旧预算法第一条关于立法宗旨的规定即可看出这一重大变第一条关于立法宗旨的规定即可看出这一重大变化修改前的预算法修改前的预算法 修改后的预算法修改后的预算法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强化预为了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健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健全国家对预算的管理,加全国家对预算的管理,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障经强国家宏观调控,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为了规范政规范政规范政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束,加强束,加强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对预算的管理和和和和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保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n n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用了三个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用了三个“ “比较比较” ”来评价四审稿:来评价四审稿:“ “比较好地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比较好地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比较好地与中央刚刚批准的财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比较好地与中央刚刚批准的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进行了协调,比较好地回应了社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进行了协调,比较好地回应了社会关切会关切” ”n n楼继伟部长这样评价新预算法的突破:楼继伟部长这样评价新预算法的突破:“ “我国财政改我国财政改革秉承公共财政的理念在财政功能上,处理好政府革秉承公共财政的理念在财政功能上,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财政的作用不与市场的关系,财政的作用不 越位越位 、不、不 缺位缺位 在预算管理上,力争做到预算完整,公开透明,科学在预算管理上,力争做到预算完整,公开透明,科学有序,执行有效,纪律严明新预算法反映了上述现有序,执行有效,纪律严明新预算法反映了上述现代预算管理的基本要素,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代预算管理的基本要素,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n n二、预算法修订的主要内容二、预算法修订的主要内容n n原预算法原预算法7979条,修订后为条,修订后为101101条,修订后保留的条,修订后保留的2020条,在原法基础上修订的条,在原法基础上修订的5353条,新增加条,新增加2828条,党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财税体制改革的精神得到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财税体制改革的精神得到比较全面的体现。

      修订的内容主要是以下七个方比较全面的体现修订的内容主要是以下七个方面:面:n n(一)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健全透明预算(一)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健全透明预算制度制度n n1 1 1 1、增强预算的完整性、增强预算的完整性、增强预算的完整性、增强预算的完整性(4-2(4-2、5 5、6-16-1、9 9、1010、11)11)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对四本预算对四本预算的功能定位、编制原则及相互关系作出这样的规的功能定位、编制原则及相互关系作出这样的规范,有利于增强各级政府预算的完整性范,有利于增强各级政府预算的完整性n n2 2 2 2、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增强预算的透明度(1 1、1414、8989)公开透明公开透明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建设阳光政府、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建设阳光政府、责任政府的需要近年来在推进预决算公开方面责任政府的需要近年来在推进预决算公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巩固和扩大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巩固和扩大这一改革成果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新预算法这一改革成果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新预算法首次将预算公开规定入法,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首次将预算公开规定入法,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n n(二二)改进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改进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平衡机制 n n1 1 1 1、调整预算审查重点、调整预算审查重点、调整预算审查重点、调整预算审查重点(8484、5555)n n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要的要求,新预算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了求,新预算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预算草案及其报告、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预算草案及其报告、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重点审查的八个内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重点审查的八个内容n n第五十五条规定:第五十五条规定: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必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必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必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及时、足额征收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及时、足额征收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及时、足额征收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及时、足额征收应征的预算收入。

      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征的预算收入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征的预算收入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征的预算收入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多征、提前征收或者减征、免征、缓征应征的预多征、提前征收或者减征、免征、缓征应征的预多征、提前征收或者减征、免征、缓征应征的预多征、提前征收或者减征、免征、缓征应征的预算收入,不得截留、占用或者挪用预算收入各算收入,不得截留、占用或者挪用预算收入各算收入,不得截留、占用或者挪用预算收入各算收入,不得截留、占用或者挪用预算收入各级政府不得向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下达收入级政府不得向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下达收入级政府不得向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下达收入级政府不得向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下达收入指标 n n2 2 2 2、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1212、3232、3636、4141、6666)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在编制年度预算的同时)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在编制年度预算的同时编制编制3 3至至5 5年中期滚动预算,它可以使政府将几年年中期滚动预算,它可以使政府将几年的财力综合起来统筹规划,更好地配合国民经济的财力综合起来统筹规划,更好地配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执行,提高政府预算的前瞻性、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执行,提高政府预算的前瞻性、连续性、可控性,有效遏制各级政府的短期行为。

      连续性、可控性,有效遏制各级政府的短期行为为了适应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和财政宏观调控的需为了适应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和财政宏观调控的需要,新预算法强调,各级政府应当建立跨年度预要,新预算法强调,各级政府应当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算平衡机制n n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可以设置预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可以设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预算周转金,用于弥补以后年算稳定调节基金和预算周转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预算资金的不足和本年度内季节性收支差额。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