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嘉峪关市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10页嘉峪关市一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化学(全卷共12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 H:1 O:16 Na:23 Mg:24 Al:27 Fe: 56 Cu:65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金属的使用是人类拓展自身能力的标志之一人类利用几种常用金属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金、铜、铁、铝,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A.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 B.金属的熔沸点高低C.金属的活泼性强弱 D.金属的导电性强弱2.下列仪器中,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A.烧杯 B.烧瓶 C.锥形瓶 D.坩埚3.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A. 酒精和水 B.碘和四氯化碳 C.水和四氯化碳 D.氯化钠和水4.下列实验中均需要的仪器是 ①向容量瓶转移液体②pH试纸的使用③溶解④蒸发A.胶头滴管 B.容量瓶 C.玻璃棒 D.分液漏斗5.实验室保存下列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里 B.烧碱溶液盛装在用玻璃塞塞紧的试剂瓶 C.FeSO4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 D.水玻璃应密封保存以防久置在空气中而变质6.数学逻辑上的有些概念(如下图)对于帮助我们理解化学概念很有益处,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与分散系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C.溶液与胶体属于交叉关系 D.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并列关系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常用材料 B.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C.常温下硅性质活泼,可以与氯气、强酸、强碱溶液等起反应D.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8.下列物质的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完成的是A.CO2→NaHCO3 B.SiO2→Na2SiO3 C.Na2O2→NaOH D.SiO2→H2SiO39.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 B.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C.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D.该物质中一定含钠离子10.下列各组物质相互反应后,再向得到的溶液中滴入KSCN试剂,溶液变成红色的是A.氯水和氯化亚铁溶液 B.铁屑和氯化铜溶液C.铁屑和过量稀硫酸 D.过量铁屑和氯化铁溶液11.下列变化中,需加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NaClO → NaCl B.FeCl3 → FeCl2 C.CO → CO2 D.CaO→ Ca(OH)212.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稀盐酸 B.铜丝 C.氧化钠固体 D.蔗糖13.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14.将少量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A.水 B.稀盐酸 C.硫酸钾溶液 D.硫酸铜溶液15.下列物质 ① NaHCO3 ② Al ③ Al2O3 ④ Al(OH)3既能跟稀H2SO4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 D.③④16.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错误的是①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H2②铁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生锈;性质更活泼的铝不能稳定存在于空气中③化合物NaCl的焰色为黄色;Na2CO3的焰色也为黄色④密度为1.1 g/cm3与密度为1.2 g/cm3的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NaCl溶液的密度界于1.1 g/cm3与1.2 g/cm3之间;NaK合金的熔点应界于Na和K熔点之间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17.在某体系内有反应物和生成物5种物质:H2S、S、FeCl3、FeCl2、HCl.已知H2S为反应物,则另一反应物是A.FeCl3 B.FeCl2 C.S D.HCl[源18.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Cl-、K+、SiO32- B.Na+、CO、Ca2+、NOC.K+、SO、Cl-、Cu2+ D.Na+、NO、Al3+、Cl-1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Ba(OH) 2溶液与硫酸的反应: Ba2++SO42-=BaSO4↓B.将铝粉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铁粉与氯化铁溶液反应:D.氯化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3NH3•H2O+ Al3+ =Al(OH)3↓+3NH4+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11.2 L某气体的质量为22 g,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 g/molB.16 g O2和16 g O3含的氧原子个数一样多C.在标准状况下,水、氧气和氮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都相等D.1 mol氯化钙溶于水配成1 L溶液,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21.15g A物质和10.5g B物质完全反应,生成7.2g C物质,1.8g D物质和0.3mol E物质,则E的摩尔质量为A.16.5 g·mol-1 B.85 g·mol-1 C.55 D.55 g·mol-122.1 mol NO和1 mol NO2具有相同的:①分子数 ②原子数 ③氮原子数 ④氧原子数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来源:Zx23.有NaCl、FeCl2、FeCl3、MgCl2、AlCl3五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可把它们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A.盐酸 B.烧碱溶液 C.氨水 D.KSCN溶液24.某溶液由相同物质的量的CuCl2、FeCl3、AlCl3混合而成,向该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搅拌后振荡,铁粉仍有剩余,则溶液中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A.Fe3+、Cu2+ B.Fe2+、Al3+ C.Fe3+、Al3+ D.Fe2+、Fe3+25.在托盘天平两端的烧杯中加入同浓度同体积的足量盐酸,当向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0.1 mol两种金属充分反应后,而在某一端要再放一个0.2 g砝码,天平才能平衡,则这两种金属是A.Mg和Al B.Al和Fe C.Fe和Cu D.Na和Mg二、填空题(共26分,每空2分)26.(10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俗称为_________,其水溶液显_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性”)2)碳酸氢钠可治疗胃酸(0.2%~0.4%的盐酸)过多,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反应时生成的量,前者_________后者(填“>”、“<”或“=”)(3)久置的硅酸钠溶液会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7.(8分)根据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回答下列问题:①还原剂是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②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比是________.③当有2 mol HNO3参加反应时,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28.(8分)下表中括号内物质是杂质,试将除杂试剂及分离方法填入表内空白处:混合物SiO2(CaCO3)Na2CO3(NaHCO3)NaHCO3(Na2SiO3)Fe2O3(Al2O3)除杂试剂除杂方法过滤过滤 过滤科|网]三、推断题(共18分,每空2分)29.(10分)A是一种红棕色金属氧化物,B、D是金属单质,C也是一种金属氧化物,电解熔融态的C得到B单质,J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受热后容易发生分解.(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J:________。
.(2)按要求写方程式:A与B在高温条件下生成C和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转化为I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E的水溶液中通入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30.(8分)含A元素的一种单质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含A元素的一种化合物C可用于制造高性能的现代通讯材料——光导纤维,C与烧碱反应生成含A元素的化合物D.(1)B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A相同,但相对原子质量比A小的元素,A与B在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C与氢氟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3)将C与纯碱混合高温熔融时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D,同时还生成B的最高价氧化物E:将全部的E与全部的D在足量的水中混合后,又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含A的化合物F.①写出C与纯碱混合高温熔融时生成D和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要将纯碱高温熔化,下列坩埚中可选用的是________.A.普通玻璃坩埚 B.石英玻璃坩埚 C.铁坩埚 D.瓷坩埚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16分)31.为了制得较纯净的Fe(OH)2,甲乙两同学分别用下面两种方法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
同学甲:用新制的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① 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还需加入 ② 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 的方法A管B管止水夹a③ 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同学乙:在如下图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H2SO4等试剂制备A管中是Fe和H2SO4, B管中是NaOH溶液① 先打开a,使A管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夹紧止水夹a,这样做的目的是 ② 操作①后B管中发生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