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docx
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江苏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 附件 江苏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 (2022年版) 说 明 一、江苏省文明城市定义 江苏省文明城市,是指在“领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领先根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经济创办、政治创办、文化创办和社会创办全面进展,精神文明创办劳绩显著,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江苏省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和谐程度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二、申报条件 获得江苏省文明城市、江苏省创造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称号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城市不得申报: (1)申报前12个月内市委、县(市)委,市政府、县(市)政府主要领导严重违纪、违法犯罪; (2)申报前12个月内曾发生有全省影响的重大安好事故、重大食品药品安好事故、重大刑事案件、重大环境污染事情 三、测评体系的布局与内容 1、布局:测评体系包括“根本指标”和“特色指标”根本指标反映文明城市创造的根本处境,共设置了7个测评工程、29项测评指标。
特色指标反映城市精神文明创造工作特色、城市整体形象,共6条 2、根本指标的测评工程: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公允的法治环境、模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进展的生态环境、扎实有效的创造活动 3、数据采集方法:主要采用听取汇报、材料审核、问卷调查、网络调查、实地考察、整体查看六种方法文明城市的考核数据为市区数据(在注中有说明的测评内容除外),实地考察的范围主要是建成区(测 1 评内容:“以城带乡,联动进展”除外)文明城市的各类数据除更加说明外,取测评年度前两年的平均值;材料审核以测评年度前两年的材料为主 4、实地考察方法,概括有三种:一是实景(情)模拟验证,如:拨打法律服务热线,拨打维权举报等;二是实地调查,即进入现场查证被考察对象是否符合测评标准,如:到社区查看相关工作记录等;三是实地查看,即根据实地查看要求,在实地考察点、在确定时间内,对被考察对象举行实地查看 5、材料审核的数据来源:(1)江苏省或有关市、县(市)统计年鉴;(2)省级相关部门供给的资料 6、分值构成:总分为100+20分其中根本指标100分,特色指标20分。
7、评分方法:采用“状态描述法”,以A、B、C描述测评内容的状态A为该项测评内容的总分值;B为该项测评内容总分值66%;C为该项测评内容总分值33%(片面测评内容的最低得分为0,用C#标示)每一指标的状态确定后,经过计算机处理,得出测评总分 2 基 本 指 标 测评工程 指标名称 测评内容 测评标准 测评方法 权数 I-1 廉 II-1 洁 干部学习高 教导 效 的 政 务 环 境 II-2 政务行为模范 III-1 理论学习与宣传 1)党委中心组坚持理论学习,有学习制度和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 2)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作为思想理论创办第一位的任务,理论宣传普及活动有筹划、有措施; 3)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进展观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深刻熟悉科学进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 4)基层党校等面向基层的理论宣传队伍、阵地能承受理论宣传任务,正常开展活动 符合上述4项标准为A;符合3项标准为B;其余情形为C 1)干部梦想信念、从政道德教导形成制度; 2)定期对干部举行经济、法律、文化、科技和社会管理等方面学识与综合素质培训; 3)反腐倡廉教导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符合上述3项标准为A;符合2项标准为B;其余情形为C 1)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实行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集体决策制度; 2)实行决策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3)实行专家接洽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 符合上述3项标准为A;符合标准1)、2)或标准1)、3)为B;其余情形为C 材料审核 听取汇报 3.98 III-2 干部教导 材料审核 听取汇报 3.88 III-3 建立科学民主决策制度 材料审核 听取汇报 3.28 注:①III-1理论学习与宣传的标准1)中的党委中心组的理论学习,主要是要求党委中心组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进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办等重大战略思想作为主要学习内容 3 1)建立政务公开制度,编制政务公开的目次; 2)利用政府网站有效开展公共服务,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政府网站运行绩效评估良好; 3)有党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制度,有为市民服务的热线等联系方式; 4)政务信息公开,行政权力公开通明运行,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符合上述4项标准为A;符合3项标准为B;其余情形为C 1)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制定政府规章和行政模范性文件; 2)政府部门、执法单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公正、文明执行公务; 3)模范行政行为,模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
符合上述3项标准为A;符合2项标准为B;其余情形为C 1)纪检、监察部门实时处理有关违规行政的投诉; 2)市、县(市)政府自觉采纳人大的监视,采纳政协的民主监视; 3)市、县(市)政府采纳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视 符合上述3项标准为A;符合2项标准为B;其余情形为C 1)3)材料审核2)网络调查4)材料审核、实地考察 III-4 政务公开 I-1 II-2 廉 政务行为洁 模范 高 效 的 政 务 III-7 群众对党政机境 关作风创办的II-3 合意度 勤政廉政III-8 的合意度 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合意度 环 III-6 行政监视 2.88 III-5 依法行政 材料审核 2.98 1)2)材料审核、听取汇报 3)材料审核、问卷调查 2.69 >90% >80% ≤80% 问卷调查 3.80 >90% >80% ≤80% 问卷调查 3.75 注:①III-4政务公开的标准2)中的政府网站运行绩效的评估,省辖市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进展研究院每年一度的对我省各省辖市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数(信息公开指数、办事指数、公众参与指数)设立;县(市)将通过网络调查了解市政府网站运行处境,获得相关资料。
②III-5依法行政的标准1)主要考察政府规章和行政模范性文件的备案制度是否完善,以及在行政复议中要求审查的、或者法院通过司法建议要求修改的不合理、不合法的行政模范性文件的数量;标准3)中的模范行政行为,主要考察政府部门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处境 ③III-7群众对党政机关作风创办的合意度≤50%为C# ④III-8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合意度≤50%为C# 4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