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市场的广度.doc
17页87.市场的广度今天我们的话题,从一个我们当代人已经不太熟悉的事物开始,它就是灯塔我们今天大洋上航行的轮船已经完全用不着灯塔了,因为 GPS,卫星导航定位……这些高精尖的设施已经出现了可是要知道,在人类的早期大航海当中,灯塔可是一项非常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如果你是那个时候的船长,你想一想:你怎么来确保前面没有暗礁呢?你怎么能确保自己没有偏离航线呢?所以你只能看岸上的一些标志物比如说:教堂的尖顶,某种特征的建筑,甚至是岸上的一朵树丛你只能这么去判断对吧?我们能不能创造一些标志物,它挺立在岸边,甚至夜里也可以起到作用于是就发明了灯塔所以灯塔是大航海时代,人类重要的航海基础设施那为啥今天我们要说它?因为灯塔这个物件,引发了经济学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争论这个争论的始作俑者,刚开始挑起它的,是一个英国的经济学家名字叫“庇古”名字不能念错,不能念成“屁股”他是一个生在 1 9 世纪,主要学术成就是建立在 20 世纪的,这么一个英国的经济学家是剑桥学派扛大顶的人这个庇古一生,创造了所谓的“福利经济学”他的论证的起点,有的时候就从灯塔开始的他说人类的经济生活,好像就是一买一卖用整个市场不就可以解决了吗?可是你有没有发现,有些东西,靠市场的自由交易是没法解决的。
比如说这个“灯塔”因为灯塔的使用并不要双方密切的身体接触我作为一个船长,我在大海上远远地瞄一眼,这就算用了可是请问:我昨找你收费呢?你离我还有十几海里,我怎么去追上去找你收费?这是一条第二条,有的船长缺德,他明明看了灯塔等你找他收费的时候,他说:“我没看我生就没看,我闭着眼睛过去的.”你怎么办? 你又没有充足的证据让他把银子给掏出来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市场经济就需要一次调整那谁来调整呢?出来一个彪形大汉名字叫“政府”政府说:“放开那个姑娘我来不是你们没有办法收费,我有办法,我可以收税啊!把税收上来,然后我来建立灯塔,大家免费使用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后来从这个思路出发,庇古他老人家就推出了一整套所谓的“福利经济学”的思路甚至有一个著名的经济学的词汇,就叫“庇古税”就拿他来命名的啥叫“庇古税”呢?因为在市场经济的很多交易过程当中,会产生一个叫“溢出”的效应外部性,比如说:一个污染的工厂,他做生意好像只是一买一卖的关系但是你往空气当中排放的那些污染物,公众利益受损这就叫“交易的外部性”那怎么解决呢?彪形大汉又出来了政府说:“交税交税给银子我把你对社会公共福利的破坏,对公共效益的减损,我用税收的方法收回来,然后再还补到社会当中。
这种税在历史上就称之为叫“庇古税“好吧,这听起来好枯燥但是听着又是那么的有道理但是在 20 世纪,他的冤家对头出现了又来了一个经济学家这个经济学家跟庇古一样都是英国人但是他后来主要生活在美国,是一位老寿星 ——活了 1 03 岁的科斯科斯去年 9 月份才去世他就写了一篇文章叫《经济学中的灯塔问题》就专门跟这个庇古老先生抬杠这里面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庇古他原来学的不是经济学,他是学历史出身的后来受经济学家马歇尔的感召才改行学了经济学而这个科斯呢,偏偏是一个专门学经济学出身的学者可是科斯研究灯塔问题的思路,反而更像一个历史学家.所以科斯一生的学术主张是回到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就是很多东西,你们经济学家是在黑板上推导的,是想当然的我们能不能回到真实的历史当中,看原始史料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比如说今天我们这个话题 ——灯塔这科斯一个经济学家干历史学家的活,考证来考证去,大家就傻眼了原来在英国早期的历史上,灯塔居然大部分都是私人建造的你庇古老先生刚才不是说,私人没法建造,因为这个钱收不回来吗?那在历史的真实情况当中,它是怎样的呢?这就让我们把时间切换回去其实在 1 7 世纪之前,英国沿岸是几乎没有灯塔的。
大家摸着黑往前走,后来大家发现这玩意不行啊,我们的海运事业这么发达总得有灯塔这个时候就出来了一个政府,这个政府的名字叫“领港公会“最早其实领港公会也是海员的一个集体组织比如说有海员死了,他的老婆,他的遗孀,他的孩子,由谁来抚养呢?有海员受伤,怎么给建立一个医院给他做医疗呢?所以大家出点钱搞了这么一个工会但是后来政府一看,这活你们别干我来彪形大汉又出来所以这个领港公会就成了英国当时的政府办的海事机构,来主管海洋的一些事务其中就包括建灯塔建了多少呢?建了一个然后后来就不干了这个事,你说可以理解吧尤其是中国人,是吧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们都知道政府有时候干事情效率是比较低的这确实也是这样所以后来才用市场经济来补足嘛!到了 1 614 年左右,很多船员船主,包括码头上面的一些工作人员 ——300 多人,就向政府请愿说:你们多建灯塔吧要不然我们繁荣的海洋贸易就没法持续啊!领港公会就找了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说,什么经费不足,人手不够,船员的福利优先总而言之:就是不建那这帮请愿的人一看,你这个说得也是事实,那怎么办呢?我们出钱来建行不行?所以又不跟领港公会请愿了,跑去跟当时的英国国王请愿,说我们自己能不能出钱来把这个灯塔给建了?英国国王一看,反正你们自己出钱呗。
要不你们就自己干所以在 1 7 世纪的初年开始,很多英国的那些大船主就开始自己凑份子去建这个灯塔你看他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首先,那谁出钱呢?那肯定是大船主出钱你想啊,那个大船主装的货又多,吃水又比较深,对吧触礁的风险又比较大,一旦触礁之后损失又比较惨重所以当然他们出钱那很多小船主呢,就愿意搭顺风车那好,你不出钱就不出钱大船主把钱掏了那怎么收费呢?也很简单只要你入港,那我就算你是用过灯塔了,我就收你一次费那你说那还有搭便车的?那没关系嘛!你如果非要好意思腆着脸就是看着灯塔,我就不进港,我就在外洋漂着也行你真要这么想占便宜这便宜就让你占吧!所以就这样把钱给收了而且收了之后,也给领港公会 ——就是政府那个海事机构,也给它分一部分这就算我们特许经营权的一个租金,剩下的作为资本收益,大船主们把钱给分了这就是当时灯塔建设从投资到收益的一个整体的逻辑那么他们的建设灯塔的成绩怎么样呢?还不错从1 610 年到 1 675 年,这些私人的灯塔建了十个在英国的沿岸而政府的灯塔呢?一个都没有建时光荏苒几百年就这么过去了一直到了 1 9 世纪的 30 年代,就是英国人当强盗打到我们中国人门口之前那会儿英国的下议院的议员先生们突然明白过味儿来了。
说这个事怎么行啊,这明明是一个公共基础设施可是你们这帮奸商居然拿来盈利!而且挣那么多银子!不行,我们得收归国有所以 1 830 年代之后,英国的私人灯塔就基本绝迹了但是它留下了两个版本的解释:第一个版本,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老先生的解释他说,这盘生意不挣钱,所以政府挺身而出,作为一个彪形大汉英雄救美是政府把市场干不了的事给干了可是科斯先生提出来的另外一个版本不是这样,是这个东西它完全就是一盘生意,而且可以挣很多钱的是你政府不让他们挣这笔钱,这盘生意才结束的.那请问:哪个版本更能说服人呢?说到这儿,就引出了我们今天要谈的一个话题:在社会经济生活的林林总总的现象当中,我们往往在直觉上判断, 有些事务必须政府来干私人部门,也就是市场经济,它干不好也不会干所以政府这个时候必须挺身而出那请问真的结论就是这样吗?好,那让我们再回到灯塔这个案例那请问政府建灯塔有哪些坏处?我们可以给三个答案:第一,政府干事嘛相对来说效率比较低这个大家都好理解,尤其是我们中国人,从 30 多年改革开放过来的人,特别能够看清楚其中的利弊第二点就是,政府用抽税的方法来建公共基础设施,有的时候它带来一些不公平的含义比如说就拿建灯塔来说对吧,要知道政府抽税是在国境内普遍去收的,那如果我是一个住在内陆的公民,这是不是对我就不公平啊?税我交了,可是灯塔带来的好处我是毛也没沾着啊!那凭啥呢?就像中国的现在很多城市的政府抽税,然后建公路,可是很多没钱买车的人,他心里就会不爽啊;路都是替那些开车的人修的,我又没有车,我凭什么要交这部分税呢?所以他多少会带来一些这样的社会争议。
那么第三个回答就很有意思了就是大家琢磨琢磨,私营部门有没有可能去建立免费的灯塔呢?跟政府一样,看起来都是免费的有没有可能?答案是:可能关键是你给私营部门赋予的经营范围有多大?如果你不仅让他经营灯塔,而且可以经营整个码头的话,那私营部门企业用市场行为,真的就可以建免费的灯塔大家可想而知:如果你是一个商人,把整个码头都包给你,那你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哪儿啊?它就是船舶在码头停泊,什么修船上下货,提供船员的娱乐,卖点东西给他们,可能会成为你最主要的收入来源那这个时候,你在码头的周围去建了一些灯塔,让这个码头变得更便于停泊,吸引远方的船只来到这儿,这不是你的利益所在吗?所以你建几个免费的灯塔又有什么问题呢?这就是很多人对于商业的实质很少了解的结果你比如说,我给大家讲个趣闻我曾经就问过一个游轮公司:我说如果我是一个大土豪,这个游轮我全包了所有的船舱的票我全买,我就一个人坐着一艘游轮在公海上玩耍可以不可以?那个游轮公司的人说:可以是可以,但是价格得上浮我说:为啥?你不是一间舱一张床?说不行,为啥?因为游轮公司的收入一共分三块:第一块是船票, 第二块是游轮靠岸之后,岸上的一些旅游项目再卖票给你,这又是一笔收入。
另外在船上还有一些酒餐,还有一些手表一些免税的商品,这也是一笔收入这三笔收入基本上是三分之一三分之一三分之一你买的票当然可以可是你一个人上船,剩下两个收入游轮公司都没有所以他肯定不能按照那个价格卖给你船票 ——他的整体收入会受损从这个道理你再琢磨琢磨,当一盘生意的经营范围越来越大的时候,实际上企业已经有着内在的动因在调整他不同的这个收费区段之间的收费策略所以免费的公共基础设施,在私营企业的生意当中其实也是可以出现的而且说实话,随着人类经济变得越来越发达,整个企业经营的思路越来越宽广,人类各个经济领域之间的连接越来越丰富,这种可能性就越来越多举个例子,比如说广告广告可是现代商业社会的一个重大的发明,仅仅靠广告,可以把很多原来没法收费的事情把它变成一盘大生意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原来学的广播电视广播刚开始,1 920 年刚开始,很多政府官员· 包括私营企业主, 拿它是没有办法的说这玩意儿,你只要无线信号往外一放,他只要自己做一个小收音机,他就可以在家接收这玩意儿怎么收费啊?所以当时的政府就非常头疼那解决方案现成的:从税收当中补贴广播电台呗你看这又回到刚才讲的庇古老先生的那套方法 ——政府出来英雄救美。
但是事实怎么样呢?随着广播的渐渐的发展,出现了广告于是私营部门去办广播,就变成一盘很大很大的生意它不仅不是有经营的难题,而且成为人类重要的一个产业分支所以你看,广告就转移了这个价值链上的价值再给大家举个例子,你说经营厕所挣钱吗?经营厕所肯定是很难挣钱的因为厕所在一个城市的分布是那么的分散,而每一个上厕所,它的价格的刚性又很强,甚至有很强的外部性一个人都快拉裤裆里了,你好意思不让人上厕所吗?人家如果没带零钱你说你怎么办?所以给经营厕所的企业是带来很大的难题所以在一般人的观念当中,厕所一定是政府来干但是在德国就有这么一家奇葩的企业叫“瓦尔公司”这瓦尔公司就跟政府说:“ 你敢做,我就敢接你把厕所包给我,而且我承诺免费要知道当时德国政府的很多公务员是算过一笔账的:如果把厕所包给私营企业,就算是你每个上厕所的人收 0.5 欧元,一年光在柏林这一个城市,这家企业就要赔 100 万欧元但是这个瓦尔公司就敢吹这个牛啊:说我敢接,而且承诺免费好,那你去干,我看你怎么干怎么千?用广告的方法干呗!人家瓦尔公司把柏林的很多厕所的外墙变成了广告墙,什么香奈尔,什么苹果,什么诺基亚,这些高大上的公司都在这儿做广告,样子还很好看。
而且瓦尔公司算是把厕所是吃干榨尽因为德国人在厕所上厕所的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