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葛根的黄金价值.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49183553
  • 上传时间:2023-07-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5.50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民族植物 历史悠久  葛根,早在尧、舜、禹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葛藤制麻织布1972年,江苏吴县草鞋山发掘出三块制作于新石器时代、在今天看来依然技艺精湛的葛布残片,这三块葛布残片是我国从6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利用葛根的可靠见证  周朝时,朝廷在中央设立“掌葛”官职,负责征收和掌管葛麻类纺织原材料,并有了“山农”之葛(织葛布)和“泽农”之葛(供食用)的区分  在汉朝,解表名方“葛根汤”就被张仲景收录在《伤寒论》中;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葛根列为中品,并记载了葛根的性味和功效,葛根开始应用于治疗疾病与此同时,以葛麻为原料制成的“阑干细布”也销运到今天印度、中亚和西亚一带  明朝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对葛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葛根的茎、叶、花、果、根均可入药他在《本草纲目》中这样记载:“葛,性甘、辛、平、无毒,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弊,起阴气,解诸毒”葛根的国内外种植与利用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喜马拉雅地区是葛根的主要发源地根据现有资料整理,现代的葛属植物的种类在世界上主要野生或通过引种种植分布在北纬42度左右至南回归线(南纬25度以内)左右和东经70度以上至西经70度以上所包括的广大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14个葛属植物品种,种质资源最丰富,居世界首位  美国最早于1876年在费城百年纪念博览会上从日本引种葛根,1948年又有叶培忠教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水将野葛引种到向美国,在1935年至1950年间为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而大力发展种植  葛根也被引种到非洲在尼日利亚,葛根被用于玉米农耕田休耕期间的土壤肥力恢复和玉米农耕田休耕期间的粮食种植  葛根在日本也有悠久的种植、采收和利用历史在现代日本,葛根主要用于编织葛布、加工食品和保健药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以后,对葛根的种植和利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不论是在药用葛根的药理研究、成份提取、新药开发方面,还是在粉用葛根的品种选育、种植基地、食品加工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涌现出了许多专门从事葛跟种植和葛根类产品开发的公司,葛根产业也成了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葛根的生物学特性  葛 根 Radix Puerariae  (英) Pueraria Root  别名: 葛条、粉葛、甘葛、葛藤、葛麻  基原∶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 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 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 的干燥根。

        植物形态: 藤本,长约达10m,全株被黄褐色长硬毛三出复叶互生,托叶盾状着生,卵状椭圆形;中央小叶菱状卵形或宽卵形,侧生小叶斜椭圆形,两面被糙毛,背面较密;托叶盾形,小托叶针状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小苞片卵形或披针形;花萼钟状,萼齿5,上面2齿合生,下面l齿较长,内外面均被黄色柔毛;花冠蝶形,蓝紫色,长约1.5cm荚果线形,长5~10cm,扁平,密生黄褐色长硬毛花期5~9月,果期8~10月  生于山坡草丛、路旁、疏林中较阴湿处主产湖南、浙江、河南、广东  采制 :秋、冬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  性状: 呈纵切的长方形厚片或小方块,长5~35cm,厚0.5~lcm外皮淡棕色,有纵皱纹,粗糙切面黄白色质韧,纤维性强无臭,昧微甜  化学成分:含多种黄酮类成分,主要活性成分为大豆素(daidzein)、大豆甙(daidzin)、葛根素(puerarin)、葛根素-7-木糖甙(puerarin-7-xyloside)等  性味: 性凉,味甘、辛  功能主治: 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颈项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  《本草纲目》载:葛根,性凉、气平、味甘,具清热、降火、排毒诸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葛根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疗效  【异名】干葛(《阎氏小儿方》),甘葛(《滇南本草》),粉葛(《草木便方》),葛麻茹(《陆川本草》),葛于根(《山东中药》),黄葛根(《四川中药志》),葛条根(《陕西中药志》)  【植物形态】  葛(《诗经》),又名:鸡齐(《本经》),絺绤草(《说文》),鹿藿、黄斤(《别录》),黄葛藤(《天宝本草》),野扁葛  多年生藤本,长达10米,全株被黄褐色粗毛块根肥厚叶互生;具长柄;3出复叶,顶端小叶的柄较长,叶片菱状圆形,有时有3波状浅裂,长8~19厘米,宽6.5~18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两面均被白色伏生短柔毛,下面较密;侧生小叶较小,偏椭圆形或偏菱状椭圆形,有时有2~3波状浅裂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密被黄白色绒毛;花密生;苞片狭线形,早落,小苞片线状披针形;蝶形花蓝紫色或紫色,长15~19厘米;花萼5齿裂,萼齿披针形;旗瓣近圆形或卵圆形,先端微凹,基部有两短耳,翼瓣狭椭圆形,较旗瓣短,通常仅一边的基部有耳,龙骨瓣较翼瓣稍长;雄蕊10,两体(9+1);子房线形,花柱弯曲荚果线形,扁平,长6~9厘米,宽7~10毫米,密被黄褐色的长硬毛。

      种子卵圆形而扁,赤褐色,有光泽花期4~8月果期8~10月  生于山坡草丛中或路旁及较阴湿的地方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本植物的藤茎(葛蔓)、叶(葛叶)、花(葛花)、种子(葛谷)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  春、秋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切片,晒干或烘干广东、福建等垃切片后,用盐水、白矾水或淘米水浸泡,再用硫黄熏后晒干,色较白净葛根的药用价值  【药材】  干燥块根呈长圆柱形,药材多纵切或斜切成板状厚片,长短不等,约长20厘米左右,直径5~10厘米,厚0.7~1.3厘米白色或淡棕色,表面有时可见残存的棕色外皮,切面粗糙,纤维性强质硬而重,富粉性,并含大量纤维,横断面可见由纤维所形成的同心性环层,纵切片可见纤维性与粉质相间,形成纵纹无臭,味甘以块肥大、质坚实、色白、粉性足、纤维性少者为佳;质松、色黄、无粉性、纤维性多者质次  全国大部地区有产,主产河南、湖南、浙江、四川等地  除上述正品外,尚有同属植物食用葛藤、峨嵋葛藤、甘葛藤、三裂叶野葛藤等的块根,在少数地区亦作葛根使用  【化学成分】  葛根含异黄酮成分葛根素、葛根素木糖甙、大豆黄酮、大豆黄酮甙及β-谷甾醇、花生酸,又含多量淀粉(新鲜葛根中含量为19~20%)。

        甘葛藤的干根含淀粉37%  三裂叶野葛藤的根部含淀粉15~20%  从印度的同属植物的根中分离出葛根素、大豆黄酮、大豆黄酮甙、β-谷甾醇、4′,6″-二乙酰葛根素和豆甾醇  【药理作用】  ①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葛根中提出的黄酮能增加脑及冠状血管血流量麻醉狗颈内动脉注射葛根黄酮后,脑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相应降低,作用维持2~20分钟,如静脉注射,则脑血流量增加较轻,也不能解除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收缩脑血管的作用,但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则能改善脑循环,其作用温和葛根黄酮及葛根酒浸膏注射于狗的冠状动脉及静脉,均能使冠状血管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降低给大鼠腹腔及皮下注射葛根酒浸膏和腹腔注射其水煎剂及葛根中提出的结晶,对垂体后叶素所引起的心脏缺血反应均有保护作用,葛根水煎剂口服对高血压狗无明显的降压作用葛根(日本产)煎剂中据报道有兴奋和抑制心脏两种成分  ②解痉作用  中国葛根(品种未注明)与日本市售葛根中均含天豆黄酮,对小鼠、豚鼠离体肠管具有罂粟碱样解痉作用,但中国产葛根较日本产者解痉作用强,可能与所含大且黄酮较多有关,此解痉成分能对抗组织胺及乙酰胆碱的作用;从日本产葛根中分离出之其他异黄酮类衍化物则无明显的扩乙酰胆碱作用。

      此外尚分离出肘肠管有收缩作用的物质,日本产葛根中提出之MTF-101有毒蕈碱样作用  ③降血糖作用  葛根(品种未注明)煎剂给家兔口服,开始2小时血糖上升,随即下降,第3、4小时下降最低,对家兔肾上腺素性高血糖不仅无对抗作用,反而使之增高,但能促进血糖提早恢复正常葛根水提取物也能使家兔血糖初上升后下降,对饥锇家兔升血糖作用更显著,乙醚提取物对糖代谢则无明显影响  ④解热及雌激素样作用  日本产葛根浸剂对人工发热家兔有明显解热作用,维持4~5小时之久葛根能增加未成熟小鼠子宫的重量,有雌激素样作用此作用之有效成分为大豆黄酮  【炮制】葛根: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及时切片,晒干煨葛根:先以少量麸皮撒入热锅内,待冒烟后,将葛根片倒入,上面覆盖剩下的麸皮,煨至下层麸皮呈焦黄色时.随即以铁铲将葛根与麸皮不断翻动,至葛根片呈深黄色为匿,取出,筛去麸皮,凉透每葛根100斤,麸皮25斤)  《品汇精要》:"葛根,刮去皮或捣汁用"  【性味】甘辛,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别录》:"无毒生根汁,大寒"  ③《纲目》:"甘辛,平,无毒"  【归经】入脾、胃经  ①张元素:"通行足阳明经。

      "  ②《本草新编》:"入胃,又入肺"  ③《本草求真》:"入胃,兼入脾"  ④《要药分剂》:"入胃、膀胱二经,兼入脾经"  【功用主治】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温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  [01]《本经》:"主消渴,身太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02]《别录》:"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痛,胁风痛""生根汁,疗消渴,伤寒壮热"  [03]《本草经集注》:"杀野葛、巴豆、百药毒"  [04]陶弘景:"生者捣取汁饮之,解温病发热葛根为屑,疗金疮断血,亦疗疟及疮"  [05]《药性论》:"治天行上气,呕逆,开胃下食,主解酒毒,止烦渴熬屑治金疮,治时疾解热"  [06]《唐本草》:"末服之,主猘狗啮,并饮其汁良"  [07]《本草拾遗》:"生者破血,合疮,堕胎,解酒毒,身热赤,酒黄,小便赤涩"  [08]《日华子本草》:"治胸膈热,心烦闷热狂,止血痢,通小肠,排脓破血,敷蛇虫啮"  [09]《开宝本草》:"小儿热痞,以葛根浸捣汁饮之"  [10]《医学启原》:"除脾胃虚热而渴"  [11]元素:"发散表邪,发散小儿疮疹难出。

      "  [12]《纲目》:"散郁火"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捣汁外用:捣敷  【宜忌】①张元素:"不可多服,恐损胃气"  ②《本草正》:"其性凉,易于动呕,胃寒者所当慎用"  ③《本草从新》:"夏日表虚汗多尤忌"  【选方】  (01)治大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伤寒论》葛根汤)  (02)治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