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六年级必读书目.pdf

10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181110
  • 上传时间:2018-08-2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0.29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六年级必读书目1、《科学的发现》2、《高士其科普童话》3、《元素的故事》4、《中国民间故事》5、《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与儿童对话》6、《世界五千年》7、《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8、《丛林传奇》9、《爱丽丝漫游奇境记》10、《骑鹅旅行记》11、《汤姆 “索亚历险记》12、《捣蛋鬼的日记》13、《小王子》14、《哈里 “波特与魔法石》15《生命的密码》16、《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7、《父与子》18.《大作家史努比》19、《再见了,可鲁》列夫托尔斯泰即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 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 作家、文学家、思想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 ,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其作品深刻地展现了俄国剧烈的社会变动列夫·托尔斯泰是现实主义的顶峰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传统不仅通过高尔基等苏联作家所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在世界文学中也有其巨大影响在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中, 他提出了“托尔斯泰主义”,对很多政治运动有着深刻影响早年经历托尔斯泰 1 岁半丧母, 9 岁丧父,他由家里的亲戚抚养成人 1845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语言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期中考试不及格,第二年转到法律系。

      他不专心学业, 痴恋社交生活, 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对道德哲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1847 年 4 月秋天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 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 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1851年托尔斯泰和他的兄长前往高加索当兵1852 年他参加了一场战斗,表现勇敢,且发表了小说《童年》1853年托尔斯泰读到了屠格涅夫的 《猎人笔记》,非常钦佩 1854年托尔斯泰被调往多瑙河战线,并参与了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写成 《少年》 、 《青年》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 1855年 11 月托尔斯泰离开军队回到圣彼得堡,重新投入娱乐圈,酗酒好赌偏激的个性导致他与屠格涅夫长达 17年的决裂创作初期托尔斯泰在高加索时开始创作,在《现代人》杂志上陆续发表《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小说1855 年11月他来到彼得堡, 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欢迎,并结识冈察洛夫、费特、奥斯特洛夫斯基、德鲁日宁、安年科夫、鲍特金等作家和批评家托尔斯泰倾向于德鲁日宁等人的观点,但又认为任何艺术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至1859年,他同《现代人》杂志决裂1856 年底以中尉衔退役。

      次年年初到法国、瑞士、意大利和德国游历1856年他就起草方案,准备以代役租等方法解放农民,并在自己庄园试行1860年因长兄尼古拉逝世,更加深了悲观情绪 1859至 1862 年间几乎中辍创作,先后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和附近农村为农民子弟办了 20 多所学校,并曾研究俄国和西欧的教育制度,1860至 1861年还到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和比利时等国考察各国学校后又创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等教育杂志 1862年 7 月他外出时,家中遭到宪兵连续两天的搜查不久他关闭了学校婚姻生活1862年托尔斯泰与 17 岁的索菲亚·安德列耶芙娜·托尔斯塔娅( СофьяАндреевнаТолстая)结婚,索妮娅是沙皇御医的女儿,他们前后育有 13 个孩子他和妻子的关系至今仍有争论,可以确认的是大部分时光他们过得不错,他妻子帮助他管理庄园,这使得托尔斯泰可以将全部时间用于文学作品的精雕细刻,在这里,托尔斯泰给人类留下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传世之作他每一部作品都要修改很多次,他妻子也进行誊清和保存文稿的工作新婚之后,革命形势逐渐转入低潮,他也逐渐克服了思想上的危机他脱离社交,安居庄园,购置产业,过着俭朴、宁静、和睦而幸福的生活。

      从1863年起他以 6 年时间写成巨着《战争与和平》 1866年他出席军事法庭为士兵希布宁辩护希布宁因不堪军官的虐待打了军官的耳光,虽经托尔斯泰为之奔走,希布宁却终被枪决这一事件使他开始形成反对法庭和死刑的看法思想转变1869年 9 月因事途经阿尔扎马斯, 深夜在旅馆中突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忧愁和恐怖 这就是所谓“阿尔扎马斯的恐怖”1868年秋至 1869年夏,他对叔本华哲学发生兴趣,一度受到影响从 70 年代初起,他开始新的思想危机和新的探索时期他研读各种哲学和宗教书籍,不能找到答案这些思想情绪在当时创作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得到鲜明的反映 他访晤神父、 主教、修道士和隐修士,并结识农民、独立教徒康·修塔耶夫他终于完全否定了官办教会,接受了 宗法制农民的信仰, 最后在 70至 80 年代之交新的革命形势和全国性大饥荒的强烈影响下,弃绝本阶级,完成了 60 年代开始酝酿的世界观的转变,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在《忏悔录》 (1879~1880)等论文里,他广泛阐述自己思想转变的过程然而,他却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托尔斯泰富于独创性。

      从此托尔斯泰厌弃自己及周围的贵族生活,不时从事体力劳动,自己耕地、缝鞋,为农民盖房子,摒绝奢侈,持斋吃素他也改变了文艺观,指斥自己过去的艺术作品包括《战争与和平》等巨着为“老爷式的游戏”,并把创作重点转移到论文和政论上去,以直接宣传自己的社会、哲学、宗教观点,揭露地主资产阶级社会的各种罪恶当时写的剧本、中短篇小说以及民间故事,同样为了这一目的他还从事广泛的社会活动: 1881 年因子女求学全家迁居莫斯科, 他访问贫民窟, 参加 1882 年莫斯科人口调查,深入了解城市下层生活;1881 年他上书亚历山大三世,请求赦免行刺亚历山大二世的革命者 1891年给《俄国新闻》和《新时代》编辑部写信,声明放弃 1881年后自己写的作品的版权; 1891 至 1893 年和1898年,先后组织赈济梁赞省和图拉省受灾农民的活动;他还努力维护受官方教会迫害的莫洛康教徒和杜霍包尔教徒, 并在 1898年决定将《复活》的全部稿费资助杜霍包尔教徒移居加拿大从 18 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托尔斯泰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对自己宣传的博爱和不抗恶思想也常常感到怀疑这在《哈泽—穆拉特》等作品中有所反映沙皇政府早就因他的《论饥荒》一文而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慑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

      至此又因 《复活》 的发表,指责他反对上帝,不信来世,于 1901年以俄国东正教至圣宗教院的名义革除他的教籍这个决定引起举世的抗议,托尔斯泰却处之泰然同年他因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而写《致沙皇及其助手们一文》; 次年致函尼古拉二世要求给人民自由并废除土地私有制;1904年撰文反对日俄战争他同情革命者,也曾对革命的到来表示欢迎,但却不了解并回避 1905年革命而在革命失败后, 他又反对沙皇政府残酷杀害革命者,写出《我不能沉默》一文晚年时代托尔斯泰在世界观激变后,于1882 年和 1884 年曾一再想离家出走这种意图在他80 至 90 年代的创作中颇多反映在他生前的最后几年,他意识到农民的觉醒,因为自己和他们的思想情绪有距离而不免悲观失望;对自己的地主庄园生活方式不符合信念又很感不安他的信徒托尔斯泰主义者和他的夫人之间的纠纷更使他深以为苦在托尔斯泰离家之前,他与妻子的决裂程度人人皆知一天晚上,夫妻二人又闹不和之后,托尔斯泰的妻子曾跪下恳求托尔斯泰为她再读一遍早年时代丈夫为自己创作的诗歌和散文,以找回当初的甜蜜,但是托尔斯泰当时已死了心最后,他于1910年 10月 28 日从亚斯纳亚· 波利亚纳秘密出走。

      在途中患肺炎,11月 7 日(阳历 11月 20 日)在阿斯塔波沃车站逝世遵照他的遗言,遗体安葬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森林中坟上没有树立墓碑和十字架评价列夫·尼古拉耶维奇· 托尔斯泰是 19 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中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为世界进步人类的骄傲,他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罗曼·罗兰的《名人传》、茨威格的《三作家》中记述了他列宁: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 ; 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 的“天才艺术家 ” 高尔基:不认识托尔斯泰者, 不可能认识俄罗斯本文出自中国历史故事网: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