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doc
10页第四章 学前教育与环境一、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教学要求学生:1、了解教育生态环境对学前教育的影响;2、掌握幼儿园环境的特点以及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3、了解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对学前教育的影响;二、教学重点难点:1、环境、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2、学生能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利用各种材料优化创设环 境三、教学方法:讲授、辅以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四、教学时数:3 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节 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环境、环境与儿童发展 环境:泛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状况和条件的总和 环境( environment )是指周围所在的条件,对不同的对象和科学学科来说,环境的内 容也不同对生物学来说,环境是指生物生活周围的气候、生态系统、周围群体和其他种群 对文学、历史和社会科学来说,环境指具体的人生活周围的情况和条件 对建筑学来说,是指室内条件和建筑物周围的景观条件 对企业和管理学来说,环境指社会和心理的条件,如工作环境等 对热力学来说,是指向所研究的系统提供热或吸收热的周围所有物体 对化学或生物化学来说,是指发生化学反应的溶液 从环境保护的宏观角度来说,就是这个人类的家园地球中国古代文化历来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提倡“天人合一” 。
环境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前面已经多次论述) 人与环境是统一的,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环境对人发展影响的优良传统: “孟母三迁”的故事;俗语“近 墨者黑,近朱者赤”等环境——教育——人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环境决定了生命的发展方向, 因此有庞然大物如恐龙者这样的种群 可以在瞬间绝灭 生物对于环境来说是适者生存的, 可是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 我们并非面 对神秘的自然界束手无策的 从盘古开天地到后羿射日到今天我们社会大力提倡保护自然 环境,人类似乎一直为开创一个更适合生存的环境而不懈的斗争着在生命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怎样探讨生命与环境的关系,从而促进生命的更进一步发展 不仅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一个教育命题 蒙台梭利作为一个超于时代的前瞻者一直站在哲学 的高度探讨教育中的问题因此她将环境作为其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点来研究教育是环境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儿童发展的 “微环境” —— 指那些直接作用于儿童并对儿童发展的进程产生影响的各种 人物(figure)、场所(place)和事件(event)的总和(FPE)这些人物、场所和事件,不仅存在于家 庭环境中,而且存在于托幼、学校等教育机构以及社会环境中。
意大利瑞吉欧教育——环境是第三位老师二、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生态学认为:一个地域的地貌特征、当地政府的教育政策、本民族的文化特征、 地区的经济发展等环境因素之间会形成各种错综复杂的联系, 它们将以各种方式最终影响儿童的发展教育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 且对教育的产生、 存在、 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 层次、多方位、多特性的环境系统教育生态学是将教育及其生态环境相联系, 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机理为研究对象的一门 新兴学科学科名称首先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 Cremin Lawrenee于1 9 7 6年在公共教育( Public Edulcation )一书中提出的,至今只有十多年时间自然生态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是指高山、丘陵、平原、极地、 沙漠、江河、湖海等;生物环境是指森林、草原、苔原、微生物区原、动物种群、植物群落 等社会生态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环境、聚落环境、规范环境及社会心理环境第二节 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一、幼儿园环境的概念作为专门性的幼儿教育机构, 幼儿园通过各种途径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 特别是其 特定的环境设置,必然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良好个 性发展方面, 越来越引起广大儿童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教育部颁布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 》中明确指出: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 儿的发展 ”幼儿园环境是儿童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在早期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幼儿的 生存质量得到普遍关注,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改善幼儿生存环境、 提高幼儿生存质量、 创造理 想生活的一种有效手段 由于幼儿园环境与幼儿生活紧密相连, 改善环境、 创造环境将成为 幼儿同教育的基本内容所谓幼儿园环境, 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 总和它是由幼儿园的全体工作人员、幼儿、各种物质器材、人事环境以及各种信息要素, 通过一定的文化习俗、教育观念所组织、 综合的一种动态的、 教育的空间范围和场所 这种 空间范围,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具有保育性质,又具有教育性质;既是开放的,又 是相对封闭的 它不仅受到特定的地理环境、 空间方位的影响, 又受到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 氛围的影响幼儿在环境中实现同步但并不等速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发展。
不管置身何处, 幼儿都与 周围的环境息息相关, 环境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 幼儿园的环境不光指显性的 物质环境,更重要的是隐性的精神环境一)物质环境幼儿园物质环境主要包括生活设施、教玩具材料设备等有形的物质参见 P88(二)精神环境幼儿园精神环境主要包括集体氛围、 活动气氛、同风、师生关系、 教师的教风和人格特 征等, 是由幼儿同内部许多无形的社会、 心理因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环境系统, 它与幼儿园 的物质环境共同构成了幼儿园环境的整体尽管与物质环境相比, 精神环境是一个看不见、 摸不着的无形的环境, 但它对身处幼儿 同的老师和幼儿的心理活动与社会行为,乃至这个幼儿园的教育活动,都有着不可忽视的、 巨大的潜在的影响力参见 P88— 89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的,精神通常需要有物质来表达 二、幼儿园环境的特点(一)环境的安全性安全性是幼儿园环境的首要特性 幼儿年龄小, 生活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 他 们还不能识别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 自我保护能力差, 这些特点决定了安全是幼儿园环境的 重要因素 保护幼儿的安全健康,是幼儿园的基本责任幼儿园环境的安全性,包括安全 的物质环境和安全的心理环境。
1.安全的物质环境明快、宽敞、丰富的物质环境对幼儿的身体是有益的, 我们应避免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 教师应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2.安全的精神环境安全的精神环境来自于幼儿园环境中鲜艳、 明快的色彩, 可爱生动的形象所带给幼儿的愉快情感体验;也来自于和谐的师幼关系,这种关系给予幼儿亲切感、 依赖感,使幼儿感受到心理上的安全;也来自于幼儿同伴间的交往关系,同伴间的谦让、合作、友爱、助人、良好的交往行为和技能,使幼儿形成一种和睦的同伴关系, 感受到同伴间的安全因此, 教师应采用正面教育方法,积极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 和谐、平等、自由的环境氛围,使幼儿每天的生活有秩序有乐趣, 促使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师之间的疏密友好关系,也能为幼儿带来良好的心理暗示参见P89~90(二)环境的多样性幼儿园的环境是灵活的、多样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季节、节日、活动主题的变化而变化幼儿园的环境蕴含的信息量越多, 对幼儿的刺激性却强烈,越能调动幼儿主动去获得大量信息的积极性,所以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应尽可能的体现出多元文化信息当幼儿置身于这种可变化的场景中时, 他们自主的活动的潜能便鲜活起来, 孩子们能很 自如的运用可活动的材料, 自主地根据各自需要对活动室环境进行大胆的调整和布置, 并对周围环境不断充实、完善。
三)环境的童趣性幼儿园的环境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场所, 幼儿本身的特性已经决定了幼儿园的环境应具有童趣性的特点幼儿园环境的童趣性包括两层含义, 一方面是指幼儿园的环境应具有趣味性参见P90另一方面是指幼儿园的环境应是儿童自己的环境, 是儿童的趣味性而非成人趣味性 要使幼儿园环境体现趣味性,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幼儿园环境是幼儿的环境,只有幼儿自己参与创设环境,幼儿才会真正关心、真正融入 到环境中所以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积极引导鼓励幼儿参与,与教师共同布置环境爱护环境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1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环境的教育性,环境设计要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需 要,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学习与获得经验的 因此,幼儿园环境不仅是美化的作用, 更是教育者实现教育意图的重要中介, 教育者把教育思想,教育意图隐含到环境中去,让环境 去说话,让环境去触发幼儿应有的行为参见P91为了保证环境的教育性,在创设环境时,必须让环境的每一部分都有利于幼儿体、智、 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P91蒙氏的话 2、适宜性原则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适合幼儿兴趣、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别差异,从而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贯彻此原则要求教师要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了解透彻, 既要了解一般特征,更要了解个别差异,要具有灵活的调控环境的能力,才能让环境不断地满足每个幼儿的需要参见P91 ~92 小、中、大班的年龄特征幼儿的个别差异性要求环境的创设也要适宜 教师应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和发展的机会总之,教师在设计环境时,既要考虑幼儿一般年龄特征,又要考虑幼儿间的个体差异 这样才能为每个幼儿创设与其发展相适宜的环境3、参与性原则参与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过程是教师与幼儿合作、 幼儿能以主人身份亲自参与的过程幼儿园是教师和幼儿共同生活的地方, 幼儿有权参与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参见P92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用儿童的双手和思想布置的环境,会使他们更加深刻的理解环 境中的事物,也会使他们更加爱护环境” 幼儿参与环境布置具有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是可以提供让幼儿获取新知识、 新经验,锻 炼双手技能的好机会;二是可以激发幼儿对自己布置的环境特殊的钟爱与亲切感, 这样会促使幼儿更充分地与环境相互作用如何让墙饰更好的与幼儿“对话”幼儿园的“墙饰”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装饰, 而是幼儿展示自己学习经历及作品的地方, 要使之“更好的与幼儿’对话’”,那么就让墙面成为幼儿自己的作品展示的地方, 或即使是教师提供的资源也是幼儿熟悉的, 这样,幼儿自然地会去关注这面墙, 当然教师也可提示他们看看、说说。
4、 艺术性原则艺术性原则是指为幼儿创设的环境是清洁整齐的, 在色彩和形式上富有美感,能激发幼儿美的情趣,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幼儿园良好的环境应该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对幼儿来说最重要的是视觉上的形式美 什么是形式美?其次是色彩美什么是色彩美?再次是环境的造型特点,即幼儿园环境中的绘画造型要符合幼儿的审美特点 ,才能感染幼儿什么样的造型最吸引儿童?贯彻艺术性原则不仅要求教师掌握以上的事项,还要注意引导幼儿学会欣赏美5、 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应考虑不同地区、 不同条件,结合园所实际情况, 做到因地制宜、勤俭节约幼儿园环境创设要坚持低费用、 高效益的经济性原则,勤俭节约,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就地取材在保证清洁、卫生的前提下,废物利用,一物多用,不浪费宝贵资源,不盲目攀比,不追求设备设施的高档化和园舍装修宾馆化6、可变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