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学中学生的能动性探微.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89948081
  • 上传时间:2022-05-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9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学中学生的能动性探微                    谌志刚摘要:现代的教学要求教师真正地走下讲台,成为幕后的导演,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本文探讨了学生怎样才能在课堂这个有限的时间内真正活跃起来,实现高的学习效率关键词:课堂教学;能动性;小组交流一、合理分组是保证全员参与“互动”的前提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学生思维可分为“快而准”、“快但不准”、“慢但准”、“慢且不准”四种类型分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生生互动的效果如果采取同类型搭配的方法,便于教师进行个别,照顾差异,但很难起到生生互助、合作学习的作用;如果采取混合搭配的方法,由“快而准”的学生带动其他三类学生,可以促进不同类型的学生共同进步,但容易造成反映慢的学生在学习上依赖于“快而准”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自主性所以小组搭配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座位编排上充分考虑四类学生的合理搭配2)讨论结果由小组成员轮流及时汇报反馈,做到人人参与3)对不积极参与思考、讨论或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和组内其他成员要予以更多的关注、指导4)一段时间后,根据学生学习进步情况及时进行小组成员的重新组合5)在小组内引入竞争机制,组内成员相互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学有目标,赶有榜样。

      6)成员要有考核机制,考核内容既包括考试成绩,还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方面的7)小组一个命名,如“英才组”、“志远组”等,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新能力这种搭配的小组活动不仅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生生间的互教互学,可收到教师讲解难以达到的效果,从而促使学生认知、情感和语言表达技能的均衡发展二、小组内、组际间的交流为每一个学生搭建“互动”的平台根据学习目标,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分别提出自己的疑问,在组长带领下,经过畅所欲言,共同探究,相互启发,互相补充,得出较完整的答案,同时将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做成一份组内笔记,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向教或其他组同学质疑,逐一解决疑点在组内互动的基础上,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提出疑问,进行全班交流发言中如出现错误或遗漏,可由本组其他成员纠正或补充其他组如有疑问,则可提出并进一步展开讨论在交流时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是语言描述,也可以是登台板书,还可以是实验验证,或采取小组集体表演的方式汇报讨论的结果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出自己独立的见解,并展示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在组际交流之后,教师及时做出公正的评价,并引导学生将各组的观点、答案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和概括,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并此形成共识。

      在这个环节,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讨论并解答问题,通过动口说、用耳听、用手做、用脑思等多种感官参与,通过模仿、观察、实验、类比、联想、想象、求异、聚合等多种活动方式,通过同学之间的互探、互学、互帮、互促等多种形式,把学生由传统班级教学中单纯的旁观者,转变为了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主动思考者,也为学生提供了练习口头表达能力、用清晰的语言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同时培养了学生倾听别人的意见,对别人的意见作出评价,并通过集思广益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确保“互动”实效由于学生的自制力和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所以要避免互动的形式化,保证互动的过程和质量,真正发挥互动的作用,就必须加强教师的引导、组织和帮助的作用1.教师要把握好“互动”的时间,保证时间分配的合理性如果教师给学生交流的间仓促,交流就会不分,就不能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长此下去,多数学生得不到锻炼,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是逐步丧失互动的积极性如果给交流互动时间过长,容易造成“跑题”现象,完不成课堂教学任务2.教师要适时、适度调控,保证“互动”的有序性在学生互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并观察各小组的讨论交流,及时发现互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如果小组互动学习活动开展的非常顺利,教师要及时表扬;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查他们完成的质量;发现小组内角色分工不清,讨论混乱无序时,教师要耐心讲解,帮助学生明确角色,尽快进入有效的讨论;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将学生引回到学习目标中来;讨论受阻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法和途径;如果学生讨论时找到了本节课要求深入理解的问题,教师便可以拿出来供全班同学思考、讨论,引导各小组关注该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自己找到规律,解决问题……则互动学习就会处于无序状态,达不到预期的效果3.教师充分发挥“非语言互动”“润物细无声”的引导作用互动包括认知互动和情感互动认知互动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语言互动行为,即教师往往将教育内容外化为学生能直接感知的显性语言,通过一系列的语言,清晰而明确地引领学生,学生也往往通过语言来表达其接受教育的信息这种对话对实现课堂教学互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非语言互动行为是指教师通过眼神、面部表情、手势等和学生进行的情感互动,同样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教师的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满意的手势,都会引起学生的震撼,引发强烈的共鸣,激发起成功欲。

      因此,师生双方在语言互动的同时,还要借助其它非语言手段进行情感交流这种春雨“润物细无声”的交流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4.教师要引导“互动”中发生“化学变化”,保证互动在深层次上进行我们目前的课堂互动中浅层次互动较多,深层次互动较少甚至还存在“教师连珠炮似的提问,学生机械反应似的回答”,这一问一答看似很热闹,实际上,此为“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既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教师问题的深入思考我们还常看到,在学生的质疑和答疑中,跳不出课本的框框,多雷同与重复,缺乏激烈的辩论和新意,少见强烈的反驳,所有这些现象,反映出课堂的互动大多在浅层次上进行着,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矛盾的激化,也没有情绪的激动,整个课堂像一条孱孱溪流在前进,没有大海似的潮起潮落,波浪翻涌,也就是说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为保证“互动”在深层上进行,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1)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帮助学生逐步学会质疑当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之时,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加以点拨,变换质疑问难思维的角度,并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独自的见解,从中培养他们能在复杂的条件下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开放教学力度,通过教学问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开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促进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得到深化5.备课时多些“问题预设”,减少“互动”中的突发事件在“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的课堂上,由于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学生经常会提出一些教师事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有时会令教师感到尴尬,甚至把时间浪费到了处理突发事件上,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在备课时多一些“问题预设”,做到防患于未然,以免在课堂上束手无策既然是预设,就不可能知道学生会在课堂提出什么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细心研读教材,从学生的角度去设想问题要想把“问题预设”做好,必须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把教材吃透,尽量想到学生会在什么地方提出什么问题二是要研究学生心理,经常和学生沟通,做到知己知彼三是对预设中的问题,如果自己也不太清楚,要及时向其他教师请教或上网查询四是对于课堂上学生发现的新问题,要记录下来,课后写进课后反思,做好这方面的积累参考文献:[1]黄白.启发式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概要[J].教育科学研究,2001(6)作者单位:四川省名山县一中邮政编码:625000OnStudents’ProactivityinTeachingChenZhigangAbstract:Modernteachingrequiresteacherstostepdowntheplatformandbecomethedirectorofbehind-the-screenandstudentsbecometherealmasterofclassroom.Thispaperdiscusseshowstudentscouldactivateinthelimitedclassroomteachingsoastorealizehighlearningeffect.Keywords:classroomteaching;proactivity;groupcommunication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