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上古时期(奴隶社会).ppt
39页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四.中国历代政权的更替及中国疆域的源与流,上古时期中国朝代的演变及其疆域的雏形,中古时期中国朝代的更替及其疆域的演变,近代时期中国疆域遭受侵略及其变迁,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清(鸦片战争前),晚清,中华民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时期\南京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国内少数民族\与台港澳\与周遍国家),元,现当代新中国的边疆战略和边界问题,,明,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四大文明古国,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国家,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奴隶社会(前2070年-前476年),夏朝:奴隶制的形成(前2070年-前1600年) 商朝:奴隶制的发展(前1600年-前1046年) 西周:奴隶制的强盛(前1046年-前771年) 春秋:奴隶制的瓦解(前770年-前476年),中国疆域的雏形,上古,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约 年),原始社会的终结,,剩余 产品出现,,贫富 分化,,战俘 犯罪的平民,早期 奴隶 主,,,,,,,,,,,,,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生产 发展,私有 财产出现,氏族 贵族,早期 奴隶,公元前2070,,生产 工具进步,,旧石器 新石器,,,,,,,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原始人群的社会组织由氏族、部落发展到部落联盟,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政治形式——国家。
距今大约五千年前,随着农耕文明的进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开始迈入早期国家的历史阶段(早期国家出现的标志是: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以及礼制的初步形成)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国家是由氏族部落演化而来的由部落转化为国家的标志是:一、是地缘关系代替了血缘关系,地区组织代替了氏族组织二、王的权力突出了,他已不是单纯的氏族部落酋长;三、氏族贵族以外,有了一批为王服务的群僚和群僚组成的政治机构四、有了脱离氏族的独立的为王服务的兵和军队组织五、有了为王权服务的牢狱刑罚——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夏朝的国王,启:夏朝第二代国王,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夏朝疆域图,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夏 夏朝活动的主要区域是黄河中下游一带(相当于今山西、河南、河北地区),都城建于安邑,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汤:商朝第一代国王,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商朝疆域图,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东北到辽宁,东到大海,西到陕西西部,南到长江流域,商 商朝的统治区域,以现在的河南为中心武丁在位时国势鼎盛,势力达于长江流域曾多次迁都;盘庚时,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一带)。
在商的周围,还有许多臣服于商的属国,如西北的鬼方,西部的羌方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西周的建立,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是分封制,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西周分封制,目的:,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对象:,亲属、功臣,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并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周天子打仗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设置官员,建立武装,派征赋役,权利,权利,权利,义务,作用:,开发边远山区,巩固统治,维护了西周严格的等级制度,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西周疆域图,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周 灭商前,周族活动于黄河上游(今陕西、甘肃一带)周武王灭纣后,建立周朝,定都于镐(今陕西西安附近),后迁洛邑,其疆域不断扩大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夏、商、西周大事年表,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夏商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中央,地方,分封制,宗法制,,王位世袭制的形成,相、卿、师等的设立,,封侯、伯,特点,作用,内容,破坏,内容,特点,作用,,,,,,,,,封建诸侯,以蕃屏周,加强统治,巩固王权,西周后期,王权衰弱,被破坏,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嫡长子继承制,保证了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东周,春秋,战国,(前770--前476),(前475--前221),夏,商,西周,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奴隶社会(氏族部落早期国家),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周王室衰微的表现:,1、王畿的面积大为缩小,2、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力和直接拥有的军事力量也日益丧失,3、经济贫弱,东周,,春秋,战国,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春秋战国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
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政治: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分封制逐步瓦解,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提高;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确立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文化: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学技术,世界领先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春秋争霸(前770--前476),1.齐桓公首霸,2.晋楚争霸,3.吴越争霸,管仲改革,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卧薪尝胆,城濮之战,葵丘会盟,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春秋形势图,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春 秋 列 国 形 势 图,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春秋时,周王室衰微,诸侯专政主要诸侯有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越 等,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消极,积极,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战国七雄(前475--前221)1.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2.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围魏救赵 减灶计3.长平之战 纸上谈兵,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战国形势图,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战国时期,北起长城,南达长江流域的地区,先后出现了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大国,中国出现了区域性的小统一。
鸭绿江到朝鲜北部,内蒙古西部河套地区、山西、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甘肃洮河流域,浙江、江西北部、湖南全省及贵州、四川一部分,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东周,春秋,战国,(前770--前476),(前475--前221),夏,商,西周,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奴隶社会(氏族部落早期国家),,,先秦时期—— 中国疆域的雏形,,向领土国家转化,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中国先秦时期疆域变迁的总趋势,1.华夏地区由中原向南向北,逐渐扩展夏时主要统治区在黄河中游地区;商时南至淮河,北至河北中部;周时南面到了长江南岸,东北到了辽宁南部;春秋时南至洞庭湖,北至山西中部;战国时南至五岭,北至阴山2.从下游向上游发展夏商时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周时向西发展到渭河上游,春秋时发展到洮河长江流域从下游向上游发展与黄河流域有所不同,主要由于交通关系,黄河流域诸夏文化先到长江中下游,然后向上游发展从西周诸国林立,华夏与戎狄、蛮夷杂居的局面,至春秋五霸迭兴,华夏文化圈的扩大,再至战国七雄争雄的局面,最后出现秦帝国统一局面的形成,前后大致经历了8个世纪在这800年里,通过政治(包括战争)、经济、文化的交流,相互融合,相互认同,最后通过军事手段,达到了政治上的统一,中国大一统疆域开始初步形成了。
皱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设计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