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林寺、嵩阳书院二日游.doc
12页少林寺、嵩阳书院二日游日程安排D1:早7:00出发赴登封,10点半左右到登封,入住酒店,吃午饭,游览天下第一名刹,禅宗祖庭,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寺(100元/人):参观常住院(1个小时左右)、塔林(0.5小时左右)、武术馆、观看精彩的武术表演(0.5小时左右)(随缘);下午自由游览、初祖庵、二祖庵、三皇寨(不含索道),体味博大精深的禅宗文化6:00吃晚饭,饭后,晚8:00观看禅宗少林.音乐大典(A区248元/人,团队价208元/人,找同学帮忙,估计可以再优惠至200元/人,B区198元/人,团队价168元/人)晚10点结束观看,住登封市区 D2:早7:00吃早饭,退房,8:00出发赴嵩阳书院(30元/人)参观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中岳嵩山南麓,紧临登封市区,是我国宋代最高学府之一,北宋时期中国四大书院之首,两侧峰峦环拱,院内古柏参天,环境古幽,清雅静谧乾隆皇帝游嵩岳时,曾在此留有“嵩阳书院景最清,石幢犹纪故宫铭”的诗句注:入住酒店,如住照见山居的话,费用较高,185元/左右;如入住普通快捷酒店的话,人80元左右,干净卫生并含双早,只是早餐比较简单。
素斋可在永泰寺素斋馆或少林欢喜地素斋馆吃,人均消费50-80元左右,其他普通饭店用餐,每人30元左右友情提示 : 1.景区内每天早晚温差较大,尤其是晚上看音乐大典时,气温较低,请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2.建议穿舒适的旅游鞋或运动鞋3.为了您的出行方便请携带身份证4.少林寺内,请只在大殿外面拍照登封禅宗少林照见山居,就在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旁边,其命名源于佛教名典《般若波罗密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取般若空观的彻悟之意,着着力打造形神兼俱的禅文化休闲体验基地,向游客呈现一种玲珑澄澈、色相俱泯的禅林寺苑风致和妙胜景观山居大门山居内部山居茶廊一角山居标准间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简介《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为大型文化演出项目,由郑州市天人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一期投资:1.15亿元人民币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河南旅游推荐介绍河南登封大型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相关,包括禅宗少林音乐大典门票,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精彩看点,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创作背景,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强大的创作队伍介绍。
制作理念: 禅宗不著文字,直指心性,讲求顿悟音乐是表现禅境的最佳方式,这曲在嵩山峡谷中奏响的禅乐与大自然的各种声响——水声、风声、林涛、虫鸣合在一起,构成一种天籁般的禅韵 一样是演出:音乐、灯光、舞蹈、功夫……不一样的是在这里演出;此山此水,是禅宗和少林武术的发源地,所有艺术元素因为有了背景注释,变得不同凡响,这便是你必需来此观赏的理由 剧场坐落在山谷之间,尘嚣之外,我们怀抱溪流,坐于蒲团,迎风看水,听禅赏武,心情轻松而愉快这个晚上你可以放下,可以休息,可以感悟,一切都从容圆满,如同我们祈盼的人生境界嵩山禅乐剧场描述: 项目选址在距登封市南十公里的待仙沟,距少林寺七公里主要表演舞台为一片峡谷山呈竖状排列,近、中、远景层次分明,峡内有溪水、树林、石桥等,构成实景表演的要素整个演区面积近三公里,演出最高点1400米 我们把观众席称为“禅座”,它由一些曲折的木廊和庙宇形态的建筑构成,与自然景观和谐观众席内放置着蒲团观众将坐在蒲团上观看演出这是剧场的一大特色蒲团坐席设定二千五百个(分普通席与贵宾席)禅宗少林演出描绘: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演出规模宏大,音画一体,近600人的禅武演绎,少林僧侣的现场唱颂,春夏秋冬的景观变化,直指心性的佛乐禅音,合成了中岳嵩山辉煌的交响。
而每天晚上的定时演出,将成为中原文化旅游的一大亮点 演出按音乐结构排列,分为《水乐》《木乐》《风乐》《光乐》《石乐》五个乐章 第一乐章《水乐•禅境》 1、 溪山坐禅 2、 踏水行歌 演出由水而起,我们与僧人一道坐禅:菩提达摩的身影在禅境里出现,村姑浣女从唐诗里走来,菩提树的唱吟,空山雨后的喧闹,僧与俗的对话,一切都在溪流声中化成清凉禅意,流进我们心底…… 第二乐章《木乐•禅定》 1、 少林木鱼功 2、 风幡心动 木鱼是佛门法器,作曲家却把它变成了音乐多声部的木鱼演奏讲述着少林武僧成长的历程:顽皮的少年,刚强的壮年,修持的晚年……传说中的牧羊女赶着羊群走来了,歌声打破木鱼的禅定,给这片佛国净土带来人间的美丽禅,于是有了世俗的解释…… 第三乐章《风乐•禅武》 1、 寺院的风铃 2、 山岳风涛 风铃、风拳、风棍、风旗,少林武术掀起了山岳林涛刹那间我们感悟到天地之大美,这是武术的展示,也是山河的画卷 第四乐章《光乐•禅悟》 1、 塔林四季 2、 轮回的鼓声 春夏秋冬,季节在音乐里轮回,寒山、古寺、塔影,山月,一幅幅图画在眼前掠过……而梅花桩上的武僧似乎突破了生命的限制,向上伸展,化成天地精灵,飞翔于永恒…… 第五乐章《石乐•禅颂》 1、 嵩山石头歌 2、 圆满的禅颂 采集嵩山石头,制成奇妙的乐器,奏出天地祥和之音。
少林乐僧的唱颂在山林中响起,庄严而舒缓这是禅对自然的吟咏,对生命的眷爱,对天地万物的礼赞!素食的简介1、素食到素宴的规模变化随这人类社会演变进步,生产力的增强,因历史和地域的特点,“民以食为天”的思想主旨,人们从单一自然采摘到农作物的培育耕种,规模化生产,不断丰富了食物的种类,加之制作方法的逐步改进,尤其以中原文化为根脉的中华文明更具有鲜明的农耕烙印单一素食逐渐发展到素宴的规模是历史的必然2、素宴到素斋的历史演变佛家思想的引入,在中华大地的广为传播,离不开与地域文化嫁接融合,从传统中汲取营养的禅宗一派,更为明确的提出僧人生活要求吃斋才能念佛,素宴到素斋的变化得益于对禅学的精深的领悟,色空的禅理把素斋打造的俗雅共争辉3、素宴到宫廷御制素宴的提升中国历朝历代管理者对民众的思想管理都非常重视,信仰的树立,社会和谐氛围打营造,讲究国泰民安在政治家眼里更为重要人民是否安居乐业,表现在餐桌上食品的丰富和档次,当权者势必会给民间一个生活导向吃斋念佛就具备有教化民众的作用。
因此使民安服,聪明的管理者会灌输一种道德信仰,人民又不可能天天大鱼大肉,吃斋念佛可以让人安贫乐道这首先由管理者先做表率,把素宴引入皇宫,皇上先吃斋礼佛,带动文武大臣和黎民百姓都效仿占满汉全席三分之一还强的素宴很多都有佛学的思想理念4、宫廷素宴到佛学宴的纯粹变化汇聚民间顶级厨艺师是皇族驾驭国家的基本能力,对宫廷御膳的讲究是中国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描述把素宴发挥到极致是每位厨师的梦想宴请能够综合表现佛学思想更能投其主所好,宫廷素宴到佛学宴的发展更是把餐饮文化与宗教信仰文化完美结合的结晶5、佛学宴到女性礼佛宴佛心是广大的,可以包容一切,衍生世界;一花一世界,一餐一乾坤;永泰寺又是中华尼僧祖庭,佛学宴进一步提炼,专注为天下女性精做;永泰公主当时堪为天下第一美人的原因不难理解为有素斋的调理滋养因素素斋的特征中华传统饮食讲求色、香、味、型、意、养,而永泰素斋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境、序和质的追求境:即为就餐的氛围,包括地点、环境、气氛、家具、器皿、气味、佛乐伴音、烛台油灯的明暗度、温湿度和侍应人员着装和神态,甚至共餐对象也要讲究。
序:即为就餐过程的秩序讲究,从就餐人员的准备如沐浴或净洗、着服、引领、入座、祈福、礼毕后才能就餐;所上菜品也要讲究顺序,如:佛学宴遵循释迦摩尼从降生、修炼、磨难、困苦、被救、顿悟、成佛的一生经历,顺序不能有误质:即食材必须采撷于自然,把握适时质感,入口后的大小度、软硬度和糙细度、回味和胃感均是讲究的;所用水质的把握,采用天然的泉水和麦饭石水;禅斋素酒的提炼更趋于自然考究荟萃于天地精华,妙施之古法技艺,只为着淡雅人生,终汇一缘字了然素斋介绍一杯热茶泡椒凤爪泡椒凤爪,白嫩的凤爪配上翠绿的泡椒,酸辣可口十分开胃凤爪是用魔芋制作加工的,形神兼具,非常逼真口感也是非常的劲道爽滑,佐以酸辣甜咸的泡椒,甚是美味糖醋鲤鱼一道糖醋鲤鱼,外形稍微差了一些,倒像是一条卡通的玩具鱼口感跟真的鲤鱼肯定没法比,不过是条土豆泥做的鱼,经过煎炸,外面到是焦脆,里面很是绵软配上酸甜的番茄勾汁,酸甜可口糖醋脆鳝糖醋脆鳝不算什么新鲜菜了,香菇过面过油,无论外形还是口感,都有几分相似!宫保鸡丁宫保鸡丁,主要就是把鸡丁换做了豆泡丁。
也是经过炸制,外焦里嫩的口感京酱肉丝这道京酱肉丝,地道的北京菜,到是神型俱像只是将卷裹肉丝的豆皮换做了薄饼九方肉九方肉,最具人气的一道菜,也是素斋中最为有名的一道菜其名如菜,好似一大块五花肉被切成了9块无论从那个角度看,都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肉皮、肥肉、瘦肉,呵呵,像,真像呀!其实最早的九方肉相传是修行尚浅的和尚实在难耐无肉之日,但是又不想破戒,因此就把冬瓜、豆油以及一些其他调料放到一起炖煮到冬瓜酥软之时起锅再用余温畏一下使得味道充分进入到冬瓜中吃的时候润嫩多油,口感非常像炖肉,随着素斋的不断发展,从烹调手法和用料都做了改进,使得这个菜在外形、口感上更加上乘所以这道菜是一道推荐菜品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