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服装史课后思考题及名词解释分析.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天****步
  • 文档编号:299374451
  • 上传时间:2022-05-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81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服装史课后思考题及名词解释分析 西洋斟酌题 1、 人类何时开头使用纤维做衣料?简述纤维的使用过程 新石器时代的湖上住居已经有了麻织物和毛织物二、纺线技术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创造三、在欧洲,新石器时代初期才展现石制或陶制的纺轮通过加捻把大量短纤维接续起来 2 、简述古埃及的服装特性: 由于气候火热,古代埃及人衣服甚少,衣料轻薄,其纺织技术已经达成极其精良的程度 1古埃及的服装构成及其单纯,种类很少造型本质上分两种形式:无垂褶(丘尼克)和有垂褶(罗印?克罗斯) 2埃及的服装美是由相对固定不变的样式和多变的外观装饰交织而成 3古埃及的主要衣料是亚麻织物、羊毛、优质的皮革、棉布、丝绸;加工技术有浆硬、织花、压褶、起皱加工、漂白、染色、刺绣、滚边等 3、 古埃及的男装和女装各有哪些品种? 男装:a绳衣(里嘎丘阿)b腰衣(罗印克罗斯)c筒形连衣裙(丘尼克)d贯头衣(卡拉西里斯)e长袍(罗布)f披肩(肖尔) 女装和男装造型根本一致,只是女装在丘尼克和肖尔比男装更富于变化,在色调纹样和装饰方面也比男装丰富。

      4 、古代西亚地区的主要衣料是什么? 羊毛织物(文明史由良驹和羊毛带来的) 5 、简述多利亚式希顿和爱奥尼亚式希顿的着装方法 A:多利亚式希顿:先把长方形的一条长边向外折,折的量等于脖口到腰际线的长度(阿波太革玛)然后把两条短边合在一起对折,把身体包在这对折的布的中间,在左右肩的位置从后面提起布料,在前面用约莫10cm的别针固定,多余的布自然地垂挂在身上,形成美好的垂褶,为强调美好的衣褶和便于行动,系上腰带,系时,把布向上提一提,使布在腰上形成膨臌的余量,以致垂下来盖住腰带(科尔波斯) 还有一种穿法:一条带子系住阿波太革玛下面的高腰身处,另一条带子系在低腰身处,在上半身创造两层纵向的衣褶 B:爱奥尼亚式希顿:两短边对折,侧缝留出伸手的一段外,其余片面缝合,成筒状从双肩到到两臂用安好别针固定(约8-12个),为便于行动,系腰带,系法不同,服装效果也不同识别见(P93) 6、 以托加为例,说明古罗马服装的社会功能 1、托加的形制类别:托加外形为椭圆形,竖长为身长的三倍,横宽为身长的两倍,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是等级象征的服装它分化出不同类别,表示不同的地位和职业:市民为自然白色无装饰,上层议员用丝绸做料并有两条宽宽的深红装饰带,高级官吏、将军和皇帝为紫色面料并用金线刺绣 2、 各时期的变化 在王政时代男女都可穿,到共和时代成为男子的特意服装.到帝国时期上升为低度仪礼服,形制也变其大无比,穿着要别人辅佐才行,于是成为有权势者的专用服装。

      当帝国衰落时,托加也变小了,之后又变成带状,至公元7--8世纪消散 3、托加是罗马最具代表性的服装,表现出一种尊严,提防服装的象征意义,是罗马男性公民的身份证,它作为罗马的象征是罗马人向世界夸耀的东西之一然而随着罗马的衰落,这种大的服装反复裹缠后形成一种横向的扩张,给人一种累赘和繁琐的感觉,与当时形势不符,所以逐步变小,形成带子,它的变化可以看出罗马帝国的兴衰整个过程 7 、分析并理解西方古代服饰文化的特点 1.地理环境和民族性格是构成服装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2.受地理环境和民族性格的影响以及当时生产力的制约,古代服装的共同特点是:造型单 1 纯、简朴,一般不做剪裁和缝制与北欧日耳曼人的窄衣文化相对,地中海周边是南方型的宽衣文化 8、简述拜占庭时期的服饰特点? 拜占廷时代初期的服装根本上延用罗马帝国末期的样式,但随着基督教文化的开展和普及,其服装就逐步失去了古罗马服装的简朴和单纯,造型变得呆板、僵硬,其特如下: (1)色调绚丽、华美,流苏、滚边以及宝石装饰分外普遍,表现的重点转移到衣料的质地、色调和外观装饰上,弥漫东方文化的特征。

      (2)皇帝的衣装宗教气氛分外浓,大臣和侍从的衣服也根据其地位和职务有严格的规定,服饰成了“别严肃、显贵贱”的工具 9、 拜占庭时期的织物及色调图案特征是什么? 拜占庭染织业兴隆,拜占庭织物的特色是绚丽丰富的色调初期沿用罗马帝国末期样式,后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由自然、简朴、单纯,变得呆板、僵硬,色调绚丽、华美,流苏、滚边、宝石装饰分外普遍,表现重点转移到衣料的质地、色调、外观装饰上,弥漫东方文化的特征给人一种猛烈的否决人存在的十足的宗教性,人们穿衣是为了包藏和掩盖身体服饰成了“别等威显贵贱”的工具 10、 日耳曼人的服饰特点 1)为了御寒形成了封闭式、窄小紧身、四肢分别包装的体形型样式,是上衣和下衣的二部式布局,需要裁剪 (2)女子上身穿短小紧身的丘尼克,筒袖长及肘部,裙子为筒形,用带穗的带子系扎;男子上身穿无袖的皮制丘尼克,下穿长裤,膝下系着绑腿 (3)受罗马文化影响,男子在丘尼克和长裤外穿上了罗马式萨古姆(斗篷);女子沿用了罗马末期的达尔玛提卡,卡拉比变成沿领围一圈后中心一条的外形,为御寒,常两件达尔玛提卡重叠穿用,内层窄袖口的紧身长袖,外层为宽松的半袖或喇叭状的长袖,袖口装饰带状刺绣纹样,系腰带,头包长及下摆、披肩似包住双肩的贝尔,贵族妇女在贝尔外戴冠。

      11、 罗马式时代的服饰特色 除了男子穿裤子外,男女同形,几乎没有性差品种有:内衣-鲜兹;外衣-布里奥;斗篷-曼特 1.鲜兹和布里奥都是长长的筒形丘尼克式衣服鲜兹有窄长的紧身袖子,袖口装饰刺绣和带子,领口有滚边作缘饰,衣长及地 2.布里奥是从达尔玛提卡蜕变来的这个时代特有的外衣领口、袖口、下摆都有滚边或缘饰,衣长较鲜兹短,及膝或腿肚子,袖子有七分袖、八分袖,袖口呈喇叭状袖子变化好多,是这个时期服装上最具特色、最精彩的片面 3.布里奥着装特征是长长的腰带,12世纪后半叶,布里奥开头收腰身,只从两侧收,并非立体性构成,仍是平面的直线型裁剪,缺点是展现难看的横褶,于是在两侧开口用带子系起来,裙子片面接上三角形的布,使下摆量增大 4.十字军东征后,布里奥展现纵向的褶,女子外穿紧身背心一样的胴衣-科尔萨基,领口滚边,背后开口,穿时用绳或细带系合 5.男子下半身有裤子“不莱”和袜子“肖斯”,14世纪中叶,长统袜“肖斯”越来越长变成紧身长裤,不莱变成短裤女子只穿肖斯男子鞋展现了鞋尖很尖的样式 6.曼特是一种无袖的卷缠状或披肩状的长披风,是男女皆用的外出服。

      12、 哥特式建筑样式是如何表现在服装上的? 受建筑风格的影响,衣服的裁剪方式上展现了新的突破,在哥特式初期的服装,男女性别区分仍不明显,以宽大的筒形为主但到13世纪,罗马式时代产生的那种收腰身的合体意识得到进展和强调,展现了立体化的裁剪手段,使包裹人体的衣服由过去的二维空间构成向 2 三维空间构成方向进展14世纪中叶,更展现了男、女衣服造型上的分化,与男子服短上衣和紧身裤组合这种上重下轻、富有机能性的造型相对,女服上半身精心合体,下半身的裙子宽大、拖裾,上轻下重,更富装饰性 13、 为什么说哥特式时期在衣服构成上是古今、东西的交错点 ? 13世纪,受建筑风格的影响,衣服的裁剪方法上展现了新的突破:新的裁剪方法从前、后、侧三个方向去掉了胸腰之差的多余片面从袖根到下摆,在侧面加进数条毽子板一样的三角布,这些不规矩的三角布之间,在腰身处形成了大量菱形空间,这就是现在衣服上的“省”这样就构成一个过去的衣片上所不曾有过的侧面正是由于这个侧面的形成,才把衣服的裁剪方法上从古代平面二维空间构成的宽衣那里彻底分开出来,确立了近代三维空间构成的窄衣根基而且,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西方的衣服和东方的衣服在构成形式和构成观念上彻底分道扬镳。

      也就是说,无论从纵向(古代到近代),还是从横向(东方和西方),衣服构成上的分水岭都在这里 14、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各阶段的服饰特点 意大利式时期特点:内衣片面地从外衣缝隙处露出,与外观华美的织锦布料形成比较,进一步衬托出美观的布料 男装普尔波万:工艺和服装布局三大显著特点:一绗缝,用倒针法;二是前开;三是变更了中世纪袍服的裁剪方式 分体式女袍:外观似上下相连,腰部有接缝 德意志式时期特点:切口服装、用裘皮作为衣领或服装缘边的装饰方法 切口服装也叫雇兵步卒风格,原意是用刀、剑等乱砍、劈刺、割伤等,引伸为切口、裂缝、开衩,或开缝于衣服上的装饰 西班牙时期特点:追求极端的特殊造型和夸诞的表现,缝制技术高明 皱领的流行:闭口式轮状,敞口式立领,披肩式紧身胸衣:鲸须胸衣,布纳胸衣撑裙:吊钟式箍撑裙,环轮形箍撑裙 袖子根据填料不同造型可分为:泡泡袖,羊腿袖,悍妇袖 15、 法国式法勤盖尔以西班牙式法勤盖尔有哪些不同 裙撑(1)西班牙风格呈吊钟形,在亚麻布上缝上好几圈鲸鱼须做的轮骨,有时也有藤条、棕榈或金属线做成,轮骨从上到下逐步增大直径。

      穿在裙子里面,使裙子张开,呈现圆锥形的造型2)法国式是用马尾织物做成的像轮胎一样的东西,里面塞有填充物,用铁丝 定型穿时系在腰间,外面罩上裙子,形成自腰部平着向四周伸出来,再自然下垂的形状3)英国式又在法国式上罩一个圆形的盖,园盖内圈与裙撑连接,外圈边沿用金属丝或鲸须等撑圆,使裙子向四周扩得更大,下垂时裙撑边沿轮廓更加明显 16、 简述荷兰风时期的男装特征 其男装特点是填充物被取掉了,束缚身体片面缓解了,整个造型变宽松了普尔波万变长,盖住臀部,肩线倾斜度很大,仍是高领,但拉夫变为了大翻领或折翻下来的平领和披肩领称为拉巴,其造型是通过在领口收省来完成的,领缘和领面上罩有蕾丝,领子做好后上,或用两条(或四条)带穗的细带系在脖子上,让大领子披在肩上与大翻领相响应,乳白的蕾丝还装饰在收细的袖口那翻折上来的漏斗状袖克夫上,这种袖克夫越来越宽,最宽可达6英寸,普尔波万腰际线上升,呈高腰身腰际线下面连接着的那一段波浪状下摆被裁成数片克尤罗特是细腿的半截裤,裤长及膝,在膝上用吊袜带或缎带扎口,装饰有蝴蝶结与上边的普尔波万连接,连接方法是在普尔波万的腰际线接缝处安有细带,用缎带穿过这些小洞与里面的克尤罗特连接,外边系成蝴蝶结装饰在腰线上,或用佩普拉姆里面的细带吊着下面的克尤罗特。

      17、 简述洛可可时期女装的造型特点 3 洛可可时期服装样式集中表现在女装中,整体造型为用紧身胸衣勒细的纤腰和用裙撑增大体积的下半身黎明期展现了衣服领口开的很大,在背部(后领窝处)有量很大的箱形普利兹褶,呈又宽又长的拖裙形式,走起路来有一种飘飘欲仙的瓦托式罗布;鼎盛期帕尼埃越来越大形成前后扁平,左右横宽的椭圆形,罩在帕尼埃外面先是一条华美的衬裙,然后再罩上外面的罗布,罗布一般前开,上面露出倒三角形的胸衣,胸衣上自上而下按大小依次排列着一排缎带蝴蝶结,罗布下面A字形开启,露出里面的衬裙,衬裙和罗布上也都装饰着曲曲弯弯的皱褶飞边、蕾丝、缎带蝶结和鲜花,这时还时兴用意大利人造花装饰自己,女人被称为“行走的花园”,领口开的很大,呈四角形,袖子及肘、袖口有三层蕾丝飞边衰落期巨大形的法国式罗布被波兰式罗布和英国式罗布所取代,帕尼埃消散一种叫托尔纽尔的臀垫展现后臀又一次展现膨臌起来 18、 对比一下法国式罗布、波兰式罗布及英国式罗布的造型特征 波兰式罗布:特征是裙子片面在后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