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语补充阅读——推敲.doc
8页五语补充阅读——推敲 一字师 陶行知的一字师20世纪30年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写了一首赞扬某小学的诗: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生在有个才八九岁的女学生却提出:既然大孩能自动,难道小孩就不能自动吗大孩能教小孩,小孩就不能教大孩吗我看应该改为lsquo;小孩自动教小孩rsquo;陶行知惊喜不已,当即把诗中大字改为小字事后,陶行知逢人便夸:这个小孩可真是我的lsquo;一字之师rsquo;啊! 郭沫若的一字师20世纪40年代初,话剧《屈原》在重庆公演,郭沫若也在看戏台上,婵娟痛斥宋玉:宋玉,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诲,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台下听来,总觉得有些不够味隔天,郭沫若到台后与扮演婵娟的张瑞芳说到自己的感受,商量着做些修改有个演员在一旁插口说:lsquo;你是rsquo;不如改成lsquo;你这rsquo;,lsquo;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rsquo;,就够味了这一改,果然生色不少事后,郭沫若特地写了一篇短文附在剧本之后,称这位演员为一字之师 公刘的一字师20世纪50年代,诗人公刘写了一首题为《五月一日的夜晚》的诗,诗的最后写道:整个世界站在阳台上观看,中国在笑!中国在跳舞!中国在狂欢!公刘寄给《人民文学》杂志的原稿中用了跳舞两字,而发表时,负责编辑工作的诗人吕剑删去了其中的跳字。
这样,既使文字明快,又圆合,丰富了诗意公刘就把吕剑称为一字师 周立波的一字师作家周立波写成《山乡巨变》后,就请当时深入生活所在地乡党委书记陈清亮帮助修改陈清亮这下真的动了笔,他将文中今年的丰收,硬是坛子里做乌龟;一;;一;十拿九稳一句中的做字,改为捉字周立波看后,十分佩服地对陈清亮说:你就是我的lsquo;一字之师rsquo;嘛lsquo;做rsquo;乌龟,岂不笑话应该是lsquo;捉rsquo; 唐代有个名叫李相的官员,十分好学,一有空闲就捧起《春秋》来读他经常把叔孙婼的婼(chuograve;绰)字,误读为吹字音长期在他身边的一个侍从,老是听他把这个字读错,便很不满意,但对自己的主人又不好明说,只有憋在心里后来,侍从的不满情绪还是被李相觉察到了,李相就问这个侍从:我每次读到这里,你就流露一股不满的情绪,这是什么原因呢侍从怕直说了于己不利可不说又不行,正在这为难之际,他忽然灵机一动,便婉转地答道:过去我的老师教我读《春秋》时,他把lsquo;婼rsquo;字读成lsquo;绰rsquo;字音,现在听您读lsquo;婼rsquo;字为lsquo;吹rsquo;字音,方才醒悟到自己以前读得不对,所以对自己不满意。
李相一听,知道是自己读音有误,忙说:哦,那一定是我读错了!我是照着书上注文读的,而你是有老师教过的,你肯定是对的经过核查,发现书上的注文果真不对李相连忙站起来,把侍从接在自己的座位上,拜侍从为一字之师 杨万里,字亭秀,号诚斋,吉水(今江西)人,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人称南宋四大家其诗善为杨诚斋体,不堆砌典故,构思新巧,语言平易自然,自成风格,有《诚斋集》传世传说有一天,杨万里在馆中与人闲聊,谈到晋朝间,就说起有个文学家兼史学家叫于宝的怎么怎么,旁边有个小吏插话说:是干宝,不是于宝杨万里感到很奇怪,便问他:你怎么知道叫干宝小吏找到韵书,递给杨万里看果然韵书里干字下面清清楚楚地注明:晋有干宝杨万里一见大喜,非常感激地对这个小吏说:你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呀! ;一;;一;此二者为有一字误读而经他人匡正的例子;以下事例均为有一字运用欠妥而经他人改良者;一;;一; 唐代有个诗僧名叫齐己,写的诗清逸隽永,耐人寻味,在当时的诗坛上享有盛名有一回,他写了一首题为《早梅》的诗,其中有这样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恰巧诗友郑谷来访,看后认为梅花数枝开不能算早,就提笔改了一个字,将数枝改为一枝,突出其独在百花之先绽开。
齐己看了,佩服得五体投地,连称郑谷是一字之师 高适,字达夫,德州蓨(今河北景县)人,也是唐代的杰出诗人早年久留边疆,熟悉军事生活,所作多边塞诗其诗大多意境雄浑,情调苍凉,间有清丽俊秀的咏景佳作一天,高适赴外地视察,路经杭州清风岭,观月赏景,诗兴大发,就在僧房里写了一首诗: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角竹房写完他就继续赶路途经钱塘江时正值月落,高适细看江潮,发现月落时,江潮随风而退,只有半江之水他想到自己用一江之水来描写月夜之时的江潮,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便在视察归来时,专门去僧房改诗可是,一踏进房门,便看见这句诗已被人改过来了高适感到很纳闷,忙问是谁改的僧人告诉他,在他去后不久,有一官员从此路过,偶然看见了这首诗,连声赞叹,但惋惜诗中的一字用得不如半字准确,便不待作者回来相商,径直给它改了高适暗暗称奇,心想:这人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后来他多方打听,才得知那位改诗的官员是赫赫有名的大文学家骆宾王 元代蒙古族诗人萨都剌,字天锡,号直斋,雁门(今山西代县)人,诗作风格清婉,多写自然景物,间或写民间疾苦,著有《雁门集》有一次,萨都剌写了一联诗: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
吟哦再三,颇为自得有个老人看见这联诗后,连连摇头,不以为然萨都剌一见此情,知道老人定有高见,便虚心向他讨教老人说:这一联诗,写得的确不凡,摹景状物,别有意境只是上半联已有一个lsquo;闻rsquo;字,下半联又用一个lsquo;听rsquo;字,字虽有异,却皆隐lsquo;耳rsquo;意恰犯诗家大忌萨都剌豁然大悟,忙问:依您之见,改什么字为好老人不慌不忙地答道:唐人诗中不是有lsquo;林下老僧来看雨rsquo;的佳句吗不妨把其中的lsquo;看rsquo;字借来一用萨都剌试着把闻雨改为看雨,仔细玩味,觉得果然更好上半联的看字隐眼意,下半联的听字隐耳意,不仅更符合诗的工对,而且愈发显得情景交融,有声有色萨都剌急忙上前施礼,称老人为一字之师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谦虚好学的人,随处可得一字师这种事古代有,近现代也有 1957年1月,毛泽东让袁水拍约臧克家去他那里谈谈席间,谈及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臧克家问毛泽东,原驰腊象的腊字应该怎么讲,并说现在各人的理解不同毛泽东听了,谦虚而又有点疑问地征询他的意见:你看应该怎么样臧克家答道,腊字不好讲,改成蜡字就好了,蜡象与上面的银蛇正好相对。
毛泽东欣然接受:那你就给我改过来吧 吴玉章在1942年曾写了一首《和朱总司令游南泥湾》的诗诗中用纵横百余里,lsquo;回乱rsquo;成荒地两句描述了当时的南泥湾的状况和历史句中的回乱指清朝年间,南泥湾一带回民起义,遭到清朝政府的残酷镇压,从此南泥湾更加荒凉后来,《红旗飘飘》编辑要用这首诗,吴玉章应允了他正抄写这首诗,服务员小张在一边看一边搔着头皮,思索了好一会,说:lsquo;回乱成荒地rsquo;这句不妥贴,您虽然在lsquo;回乱rsquo;上加有引号,但从字面看,还是把南泥湾的荒废归咎于回民起义了吴玉章一听,忙停下笔谦逊地讨教:对,你提得好,这句是不妥,你看怎么改才好随即,吴玉章把身边的工作人员也找来参加他们对这句诗的研究,最后定稿时把回乱改为剿回二字这一改,揭示出南泥湾的荒废是封建统治者镇压人民起义造成的,使读者看到了历史的真面目事后,吴玉章同客人们谈到这位才十六、七岁的小服务员时,不无感慨地说:他是我的一字师啊 20世纪40年代初,重庆公演郭沫若编写的话剧《屈原》,正好郭沫若本人也在那里看戏台上扮演婵娟的演员张瑞芳念着痛斥宋玉的台词:宋玉,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诲,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沫若听到这里时,总觉得这句台词缺了点味道。
隔天,他就与张瑞芳交谈自己的感受,打算把那句台词改一改这时,旁边扮演钓翁的张逸生插了一句嘴:lsquo;你是rsquo;不如改成lsquo;你这rsquo;,lsquo;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rsquo;就够味些了郭沫若品念着这句话,发觉果然生色不少,高兴地采纳了张逸生的意见,并尊称他为一字之师为此,学识渊博的郭沫若还特意地写下一篇短文附在剧本后面 1935年,著名书画家王一亭先生受虞山某氏之托抄写百花诗在写到其中一首藤花诗时,误将茸字写成了葺字当时有一位客居常熟逍遥游公园的新华艺专毕业生,时才25岁的金尘僧见到了王先生的笔迹后,毅然提笔写下了一首名为《戏呈白龙山人王一亭文》的诗寄给了这位艺坛老前辈诗是这样写的:丹黄甲乙究瑕疵,自昔曾闻一字师;那许紫茸成紫葺,先生想未橪吟髭指出王老先生在抄诗时未经思索细辨就信手写了这个错字事隔不久,一首名为《七律?奉酬尘僧先生》的答谢诗送到了金尘僧的案头诗云:多君只字摘瘢疣,极目天涯未易求自省衰年多事偾,频经尘劫念生浮摇毫愧向碑三宿,得句疏悭酒一瓯半偈有缘共佳话,阑干倚遍海云瘘海云瘘,正是王一亭先生书屋之名,这首诗就是年逾古稀的王先生写来的,诗中表示了他对这位一字之师的真挚酬谢。
其勤奋好学,勇于改过的谦谦君子之心,跃然纸上 清朝金陵有一女诗人曾赋诗云:为爱南山青翠色,东篱别染一枝花有位名叫龚炜的道友认为后一句用字似有生硬之嫌,提议去掉别字的右半边,将这一句改为东篱另染一枝花众人皆称其改得绝妙,该女诗人遂认龚炜为半字师 1959年6月,毛主席回到了离别32年的故乡韶山,目睹故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激情满怀、感慨万千地写下了《七律?到韶山》首句原是别梦依稀哭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身边的工作人员梅白建议将哭字改为咒字,虽然只将一个字的下半部分变动了一下,却使诗意更积极而深刻,感情更鲜明而强烈毛主席连连称赞:改得好,改得好! 北宋文人蔡君谟曾批评范仲淹《采茶歌》中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瓮中翠波起两句诗失真,因为当时茶之绝品其色贵白,翠绿色者实为茶之下品故而他建议改为:黄金碾畔玉尘飞,碧玉瓮中素波起范仲淹听后大为赞赏改动二字,诗入情理,意境更高这是二字诗的佳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