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十四五”规划专题党课讲稿:迈向新奋斗目标(范文).docx

26页
  • 卖家[上传人]:快****
  • 文档编号:168866971
  • 上传时间:2021-02-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50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十四五”规划专题党课讲稿:迈向新奋斗目标(范文)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首先,我归纳了几个数字,便于大家从总体上把握和理解这几个数字是“1234569”,下面我具体分析一下1”,就是一个主题这次全会公报明确指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2”,就是两件大事一是发展,二是安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建议》)提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3”,就是新的逻辑主线第一个“新”是新发展阶段,第二个“新”是新发展理念,第三个“新”是新发展格局这三个“新”是把握规划《建议》的逻辑主线4”,就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升级规划《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就是说,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升级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也要坚持不懈地推进5”,就是“五个坚持”基本原则。

      规划《建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6”,就是“六个新”规划《建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9”,就是九个方面的远景目标规划《建议》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我认为,这几个方面就是我们学习规划《建议》需要把握的重要内容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学习体会:第一,新阶段与新目标;第二,新理念与新部署;第三,新变化与新格局对此,我认为应该回应好三个问题:一是怎么看,二是怎么样,三是怎么办一、“十四五”时期:新阶段与新目标(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们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别是决战脱贫攻坚放到这样的历史阶段来认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个意义是非同凡响的那么,新发展阶段是什么?新发展阶段,就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

      这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中华民族谋划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我们错失了工业革命的机遇,从此开始了一百多年的追赶历程孙中山提出的《建国大纲》虽然对现代化谋划了几个阶段,但这也只是一个设想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建设布局才真正落到了实处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就提到了现代化问题1964年,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把我国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西班牙副首相格拉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他说: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

      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那么,全面现代化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般将现代化分成三个层次:一是物质层面的现代化;二是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三是人的现代化当然,人类现代化有共同的目标和追求,但我们的现代化叫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我们要走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路一般来讲,中国式的现代化包含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如果我国实现现代化,那么我们就为现代化人口增添了14亿多,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当然也是难度系数比较大的事第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非常值得追求和向往的西方的现代化总是一部分人穷、一部分人富,是贫富分化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是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提出,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一部分地区富裕起来了,一部分人也富裕起来了,我们做到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我们也做到了,精准扶贫就是典型的先富带动后富的实践,同时率先发展起来的东部地区支援中西部地区,以及对口援疆、对口援藏,都是先富带动后富的实践;现在,我们要认真研究怎样才能实现共同富裕人类有过共同贫穷,但是共同富裕的实践则少之又少,因此怎样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也是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新的重大课题第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西方国家在推行现代化的过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出现了不协调我国建设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相协调,满足人民物质需要和满足人民文化需要要同步起来第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包括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我们要极力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五,是走和平道路的现代化西方走的是剥削工人、海外殖民的现代化道路,我们要走一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现代化新路二)新阶段的新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的六个方面的新目标党的十九届XXXX在党的十九大确立的六个方面新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细化,把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谋划成九个方面那么,“九个方面”比“六个方面”多了哪些内容?我认为,主要是增加了三条内容:第一条,对国家实力目标进行了总体说明;第六条,增加了对外开放目标;第八条,增加了国家安全目标。

      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九条远景目标,非常具体地描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什么样的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第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相比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到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增加了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第二,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党的十九届XXXX提出,到2035年我国要“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第三,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相比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到2035年“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规划《建议》将“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放到了前面,后面还是强调“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第四,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些任务都是非常重的第五,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第六,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近些年,我们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自贸区建设等,都是为了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第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地方和部门建议,明确提出“十四五”经济增长速度目标,明确提出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目标文件起草组经过认真研究和测算,认为从经济发展能力和条件看,我国经济有希望、有潜力保持长期平稳发展,到“十四五”末达到现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的意义是什么?其一,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表明社会进步,更多人过上好日子;其二,中等收入群体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因此中等收入群体扩大,维护社会稳定就有了基础;其三,中等收入群体也是拉动消费的重要力量,中等收入群体兼具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因此培育中等收入群体意义重大。

      实施精准扶贫,重点是托底,今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成为重要任务,并且它的难度可能比托底还要大,我们要在这方面下功夫第八,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第九,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十四五”期间怎么看?我认为,未来的五年,也就是“十四五”期间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有两个时期:第一个是巩固期,也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进一步巩固期;第二个是起步期,也就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规划《建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也就是“六个新”,即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三)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规划《建议》指出,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首先,有一点我们要理解好,就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时是有几个基本前提的:其一,从国内来看,我国改革开放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国家实力也增强了很多,这些都为未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其二,我国在20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