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论文指导:议论文写作.doc
8页议论文写作知识梳理议论文的基木知识(1)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是指作者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的主张和见解 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即作者所耍表明的主 要观点;比较复杂的议论文往往有分论点,分论点是 服务于中心论点的,它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是"目”与 “纲”的关系对论点的要求是止确、鲜明,有现实 意义论据是议论文中所釆用的材料,即论证论点的根 据,作者建立观点的理由论据与论点之间存在着内 在因果关系首先,论点源于客观现实;其次,论点 赖以存在并证明是正确的依据,是客观事实和被证明 是真理的言论,即事实论据、理论论据有了论点、论据,还要考虑如何运用论据来证明 论点,使论点和论据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论据能够充 分地、有力地阐明论点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讲究论 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①例证法,用令人信服的事 例说明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②引证法,用正确可 信的科学原理证明论点的正确③因果法,从事物的 因果关系上进行论证,一般是用原因来证明结果④ 对比法,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加以对比,达到 否定错误论点,树立正确论点的冃的⑤类比法,把 具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进行比较,这是一种形象化 的论证方法⑥喻证法,用形象的比喻加强对论点的 证明。
⑦反证法,在证明一个正确论点时,先反驳一 个相反的论点,使这个止确论点牢不可破地确立在读 者的思想里,也就是先树立正确的论点,然后从论点 的反面进行论证以上几种论证方法,虽各有特点, 但在具体应用时,可根据议论文的内容,恰当运用, 也可同时使用几种论证方法2) 议论文的类型根据议论文阐明事理的方式,议论文可分为立论 和驳论两大类所谓“立论”,是文章主要从正面论述 作者的观点;所谓“驳论”,是指文章在批判和否定错 误或反动观点的过程中,阐明正确的观点写驳论的 文章,可采用多种方法:①反驳论点可用事实论证 论点的错误和荒唐,从而驳倒论点②反驳论据论 点是建立在论据基础上的,因此驳斥论据的虚伪性和 谬误,其论点不攻自破③揭露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 误错误的论点,有时是依靠论证上的诡辩而建立的, 因此揭露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就能很好地驳倒论 点3)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开头 般是先提出问题,交代说明提出论点的原因、由来这一部分要说清这篇文章所说的“是 什么”要求短小精悍,点到为止中间一一主要是分 析问题要摆事实讲道理,综合运用论证方法论证论 点的正确性这一部分要说清楚本文"为什么”要这 样讲要求内容充实、丰富,理据俱全。
结尾一一解 决问题的部分或得岀结论,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或二者兼顾这部分主要是告诉人们“怎么办”,要求 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也就是说:议论文的结构大 致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引论、本论和结论引论就是 文章的开头,有领起全文的作用,或者提出论题,或 者点明论点,或者概述议论范围,或者交代写作冃的, 或者摆岀反驳的错误观点等等有的单用一种,有的 兼用几种,一般都是把文章所要论证的论点整个地或 部分地告诉读者引论一般都写得比较简要,有的只 用几句话就引入本论本论是文章的主要部分,对提 出的论点进行分析和论证,往往需要用较大的篇幅, 内容复杂的还要分成几节或者几个部分,分别论述几 个方面的问题木论的论述内容决定整篇文章质量的 好坏结论就是文章的结尾,或者归纳论点,或者总 结全文,或者明确任务,或者提出希望等等,根据表 达的需要,内容可详可略,但一般都与引论相呼应5)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写好一篇议论文,除了要有正确、鲜明的论点, 有典型的论据和恰当的论证方法,安排好文章的总体 结构,述必须合理安排它的论证结构同学们写议论文常犯的毛病是对观点和材料缺乏 必要的分析和研究,只停留在表面的一般认识上,于 是只能把一个一个的材料罗列在那里,忽略了它们之 间的内在联系。
这样就不可能安排好它的论证结构, 文章结构松散,势必缺乏说服力论证的结构没有一套固定不变的模式合理安排 论证结构,是为了更好地阐明中心思想,正确地论证 观点,用论证的逻辑力量来“征服”读者论证结构 主要有下列几种:%1 并列式总论点提出之后,用并列的几个分论 点或儿个层次,去论证总论点的正确并列式结构的 每个层次的开头,常用两种方式来表达:A.用句式相 同的句子;B.用序数加以排列当然,不用上述方式 亦可,只要每一层在内容上是平行的,都是从属于中 心论点的一个方面就行1 递进式先提总论点,然后层层深入地进行阐 述所谓“层层深入”就是说,儿个分论点之间有着 严密的逻辑关系或山小到大,程度上逐步有所加重; 或前一层是后一层的基础;或前一层先浅说,后一层 是前一层的深化等等1 对比式是在一篇文章的几个分论点之间,或 在同一部分的儿个层次之间,形成止反对照,把对与 错、好与坏、美与丑等事物对举岀来,通过比较,揭 露矛盾,从而阐明中心论点运用“对比式”结构应 注意:要有相同的对比点;要有対等的对比量;対比 要具体化1 总分式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先总后分;一种 是先分后总;一种是先总后分再总A.先总后分,先 提出中心论点(总论),然后根据中心论点中所提到的 几个方面的内容,提出分论点,通过逐项论述(分论), 对中心论点加以阐发。
B.先分后总,围绕所论述的中 心问题,先逐层展开论述(分论),然后再总结归纳出 中心论点(总论)C.先总后分再总,先提岀中心论 点,然后从几个方面加以阐述,最后再进行归纳总结议论文的开头和结尾,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议论 文提出论点的方法:①从事例中提出论点;②从问题 中提岀论点;③从比喻中提出论点;④从引用中提出 论点;⑤从对比中提出论点结尾方法有:总结全文;卒章显志;篇末点题; 呼应开头;推究缘由;再做深化;推而广之;希望劝 诫;留有余味;自然结尾议论文结构技法%1 并列辐射式并列辐射式是议论文最常见的结构模式,其基木 特征是围绕中心论点,平行地列出若干分论点(或论 据),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來阐明中心论点这种形 式常作为议论文本论部分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形式 一般是横向铺展,思路撒得开,辐射面广,容纳材料 空间大,结构对称工整;但因为思维容易受到文章结 构模式的限制,说理往往难以向纵向延伸,所以在写 作时,要特别注意在每一个横向层面对材料作开掘分 析,扣题议论,弥补深度的不足实例展示:谈意气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 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 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 看今戟”的壮怀……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
人不能没有意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 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 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 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岡豁达可见一斑‘安 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逋人诽谤的李 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 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 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 达的胸襟?人有意气,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 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 荡了风波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 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 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 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 文天祥的一颗丹心,苏武的一根竹杖,张骞的十几年 牢狱之苦,早已载入史册,成为民族的精神瑰宝若 无意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 志不衰还记得舞台上那尊慈祥博爱的千手观音吗? 邰丽华,虽是聋哑人,但她有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 脚底磨出血泡了,她始终坚持练习。
最终,她用手指 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释了内心的感觉,感动 中国,感动你我若无意气,她怎会从不幸的低谷达 到艺术的巅峰?意气,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然而,现实生活中 缺乏意气之人委实不少,他们在温柔富贵乡中疲软了 筋骨、麻木了神经,在歌舞升平中平息了壮志,在灯 红酒绿中丧失了人性……凡此种种,我们要坚决反对、 打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扫清道路人,要有意气,要意气风发这篇文章的主体是典范的并列式结构本文开头巧妙地用一组形象、一组排比阐释不易 定义的“意气”,框定概念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心 论点,主体部分的三个段落分别提出了三个分论点, 举例论述后,又用“意气,是成就人牛所必需的”承 上启下,罗列现实中缺乏意气的表现,强化中心论点, 突出文章的针对性结尾照应文首并点题,升华立意 全文观点鲜明,首尾贯通,结构完整1 正反对照式和并列辐射式一样,正反对照式也是议论文常见 的一种结构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国绕中心论点,从正 反两个角度用事例或事理作比较分析,证明论点的正 确、立论的可靠対照式的结构主要是用対比论证方 法,这种比较,既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 还可以在不同层而多次使用运用时要注意恰当选择 比较的对象,选择好比较的角度,既要旗帜鲜明,X 要判断恰当。
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实例展示:怀想天空还记得遥远的那个湛蓝的天空下,我曾在风中放 飞风筝,像在白云间翱翔的鸟儿,鸟翼下流动的是碧 玉似的河流却不知道,现在我们居住的这个城市里, 刮过的那一阵风,是不是还会经过那样一条河流,河 水从城北流过,也有像山峦一样的河堤和树木在逶迤 着而现在,我却只能是在这样一个慵懒的午后,伏 在被尘土遮掩得晦暗的玻璃窗前,想一想那个遥远的 湛蓝的天空下曾经安静的小城,也只能是对自己无奈 地笑笑,然后想曾经安静的祥和褪色成这个午后温温 的一闪,抬起不再清澈的倦眼望一望久不注意的天 空……还记得在那片晴朗的天空下,一个十六岁的女孩 子在做完课间操后,指着天空对我说:"老师,你看, 天多蓝多么青春、纯洁的一句话那时的天空是明 净的、蔚蓝的,没有瑕疵的,如同青春少女的心灵! 只是纯洁的天空总是被侵蚀,被高高的烟囱侵蚀,被 腥臭混浊的排污管侵蚀……于是,再久久地怀想着那片湛蓝的天空时,我多 想流泪,而流过的泪一经被风吹干,在风干的泪痕上 便粘着细细的尘埃,干干涩涩 的,紧皱了皮肤,也紧皱了舒爽的心不由得常常充 满疑惑地问自己:我们每每为了更美好的、更舒适的 生活而做的努力,到底换回的是什么?而我们又有谁 是那个真心关心城市的人? 一一为了自然,为了子孙, 更是为了我们自己!我怀想年少时明净的天空,就如怀想年少时的淳 朴和单纯,只是那样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每天匆匆地 走在尘土飞扬的混凝土马路上,急惶惶地经过腥臭异 常的河边,躲过堆积如山的垃圾,在树木被砍伐精光 的途中经受烈日的炙烤,仰望头上的布满尘灰的天, 我就想:是不是城市生活的匆忙已经掩埋了人们体会 湛蓝的感受……也许许多年以后,总会有一些新的情节会酝酿着 开始,也就总会有一些新的感觉慢慢地浸入我们的心 里就如同总会有一天日头沉下西山,也总会有半个 月亮爬上柳梢,总会有一些歌谣让我们不再熟悉,也 总会有一些旋律被我们重新记起……所以,我们总会 希望,无论乌云什么时候散去,我们都能一直等到天 空放晴的一刹那,使我们的心,能再染绿泥土的气息!文章一开头便扣住“怀想天空”,写出记忆中湛蓝 的天空那时的天空明净、纯洁,与地上碧玉般的河 流、山峦一样的河堤、逶迤的树林、安静的小城、放 飞的风筝织成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卷;而现在的天空 晦暗、混浊,与林立的烟囱、腥臭的垃圾、飞扬的尘 土混杂交织,一片迷蒙过去的天空与现在的天空构 成了本文的第一组对比,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