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ipodclassic.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自***
  • 文档编号:80154101
  • 上传时间:2019-02-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4.8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发现吧内很少提及IPC,也少有关于IPC的帖子,今天单纯写一些关于ipod classic的东西,也是希望给一些新人看看,大家相互指正,也算是说一些长期憋在我心里的一些话首先写一些废话,就是关于IPC的分类:IPC一代分为80G和160G两种,黑色、银色,其中160G的机子在各类IPC中是体积最大的一款;IPC二代120G,黑色、银色两款;IPC三代160G,黑色,银色,灰色三款其他大致还是从外观、调音、推力、解析这四个方面来说吧1. 外观及容量众所周知苹果的工业设计和做工真的不是盖的,流畅的线条,舒适的质感,都在同类产品中体现出了极大优势,另外拆过苹果机器的朋友都应该知道这一点,内部是暗扣丛生,严丝合缝,真的让人十分惊叹,虽然类似艾利和、爱欧迪、sony、三星都有不错的工业设计,但是从我个人的审美观来说,和IPC相比还是少有可以匹敌的机器,至于创新当初可以跟苹果叫板的那几款硬盘机我就不说什么了体型上稍微有点大,我自己的IPC装上iskin的硅胶套之后真的可以塞满整个口袋,相对于小机器还是有点不便IPC续航还是可以的,基本新机都可以保持在20小时以上的续航,最低80G的容量更是在目前MP3界处于无解的状态,对我来说能用个60G也都算不错的了。

      2.调音大家都常常说苹果的东西是一种“白开水”的感觉,这个也是IPC调音的一种特色,就是不附加过多不必要的音染,力求放出最纯的音乐这样的做法,从我的经验来看带来了的缺点很明显,就是过于清淡,音乐感染力弱,比如听流行和人声真的在听感上不如SONY机器,甚至不如自己同类产品IPV调音主要是对三频做出音质补偿、音量补偿等,以求达到适合某一类音乐或者某一些类型音乐的听感氛围这样来说,IPC的调音无疑就是一个四不像,无法说适应哪一种类型的音乐,但是,白开水也可以说成均衡,这样有一个很明显的优势就是偏向于百搭,至少是可以和大部分主流耳塞搭配IPC搭配TF10就可以听小编制古典和金属,搭配ER4P就可以听人声,搭配SE535就可以听流行,搭配KOSS PP(或者涡轮)就可以听摇滚,虽然我可以说除了偏冷的音色比较适合古典,其他的听起来都略显清淡,但是这种素质除了少量特定的耳机搭配,其他都不会出恶声也不会过于刺激,我举个例子,KOSS PP搭配鱼雷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是什么感觉?我试过一次,头都快被轰炸了当然不排除真的有重口味的人我所了解到的IPC跟日系耳机(例如ATH)搭配不是很出众,其他都还可以,至少也是差强人意的感觉。

      3.推力IPC属于硬盘机,推力确实比绝大部分闪存机器要大,但是在硬盘机中并不占太大优势,情况还是一样和砖头机相比,确实差不少,就拿我半年前去面交M1的那次经历来说吧,卖家带的音源是创新NJB3,推起M1压力很小,三频都不显得很粘滞,整体声场也可以出来,我个人觉得可以推出80%,回去我换了IPC来就差多了,中高频衔接不上,中低频黏在一起,声场也推不开,整体最多只有60%的功力但是硬盘机毕竟是硬盘机,相对于很多小机器还是有推力上的优势,虽然SONY的机器我接触的不算很多,但是当初尝试A845的时候还是觉得推不出IPC的效果,两款千元级的机器相比,推力上IPC还是差强人意的,即便是论及M10这样砖头机也不见得差太多,我个人觉得比较推力相似的应该是小男人601当然推力这个东西是相对很概念化的东西,而且我很少玩难推的塞子,这其中也就有不少特例,我在接受梁叔rocoo巡回的时候,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rocoo这样一个这么小的机器可以推出比IPC这种稍微比较大的机器还要好的效果4. 解析这个是IPC的一个优势点,在同类产品中至少是中上等的水准,对于三频都有很好的诠释,分离度不错,听乐器是个不错的选择,搭配小四,在听人声的时候歌手换气和口水声也清晰可听,也是由于本身音质的原因,在乐器人声散的比较开,都可以清晰识别,定位较为准确。

      我刚刚去听了一下管弦乐《协奏曲一号》,声底较薄,没有气势可言,对于追求气势的古典听众来说,可能会失望,不过会满足追求解析的听众,因为其解析力要好于索尼,定位更清晰,空间感更具体,声场稍大,乐器分离度很好好有个问题就是低噪较为明显,动铁塞听起来相当明显,过敏者要注意另外就是补充两点:PO和LO输出,还有就是IPC的购买PO(PHONEOUT)是经过放大电路后直接接驳终端的,其受音量调节的控制而LO(LINEOUT)是直接跳过放大电路将音源输出给放大设备,比如耳房等,因不受机器本身放大电路的染色及音量调节器的干扰,故其输出的音源相比PO要纯净得多并更接近音源本身,这个百度百科都能查得到对比sony机器总结就是LO输出IPC取胜,PO输出sony取胜,IPC用LO接口输出的音频信号比较好,很纯净,适合演绎古典、乐器sony用PO输出的信号好,因为被其内部的放大电路调节了信号,比如增强了低音啊,增强了高音啊适合演绎流行音乐所谓的IPC白开水就是播放出来的音乐纯净一点,也就是做菜少了作料很少sony的机器就比较激情澎湃但是如果LO输出的话,IPC解析高、瞬态好、结像能力强的特点会被加强体现出来,有一种接近纯正hifi的状态,这样状态下的IPC不是PO状态下可以匹敌的。

      这样我们也可以总结出这样一点,PO模式下我个人觉得SONY对于IPC还是有很大优势的,但是纯LO或者两者双修,IPC是比大部分sony机器要好的一个选择购买上,目前只有第三代IPC可以买到全新的了,我个人推荐官网或者专柜买,网购的话翻新货比较多,价格在1600左右二手IPC我只能报个价钱IPC一代80G价格在500--650不等,160G在700--800不等,第二代120G在700--850不等,第三代160G在950--1200不等(以上均视成色和配件箱说保修等综合因素而定)迷迷糊糊不知道啰嗦了多少句,也是想给那些不了解IPC的朋友一点推荐,给那些喜欢IPC的朋友一点安慰,以上纯手打,切均为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有一些理解不准的地方,欢迎讨论指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