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宝岛旅游景点一.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wm****3
  • 文档编号:41013246
  • 上传时间:2018-05-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20.06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宝岛宝岛-台湾最著名的十大景点(一)台湾最著名的十大景点(一)第一名:淡水● 淡水位于台北县西北隅的淡水镇,南隔淡水河与八里乡对峙,东以大屯山与台北市北投区相隔,北与三芝为邻,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福州市相望淡水市街沿河而建,很具水乡情调,有威尼斯水都的风韵淡水渔人码头淡水镇,因地势险要,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也因此使淡水镇屡受异族统治的命运曾经是桅樯辐轃,名噪一时的热闹商埠,如今却落得夕照晚吟的下场,昔日的光彩荣耀,只有留在老一辈人的追忆中黄昏的渔人码头旅游资料有庙宇教会:龙山寺、和衷宫、天主堂、淡江教堂、行忠堂;史迹文物:马阶墓园、八角塔、沪尾偕医馆、领事官邸;自然景观:淡水八景、红树林保护区、石沪角、中仑海堤;还有牛津学堂、淡江农场、邓丽君墓园、水管头等从渔人码头遥望观音山淡水镇位处台北盆地淡水河系出口,扼守北台湾大门,公元 1858 年开港通商,是台湾北部最早开发的港口,亦是个充满历史的小镇,淡水镇旧名“沪尾”,而“淡水”则是一个总称,泛指淡水河流域一带淡水之情人桥一般所说的淡水老街,泛指中正路一带,含其周围邻接之三民街、重建街等老街上零星可见一些局部保留旧建筑趣旳屋舍,加上古董艺品店林立,更显其古朴风味。

      沿街可欣赏精雕细琢的石艺、木雕作品,以及各色装饰艺品淡水的小吃人气很旺小吃在淡水早已成为一项特色文化,海鲜方面以位在中正路的海风餐厅及榕园活鱼历史最久;小吃方面则包罗万象,如渡船头的鱼丸汤、肉包店、铁蛋小店、炸虾卷等,令人垂涎三尺此外,充满传统风味的弹珠汽水、鸡蛋冰、枝仔冰、酸梅汤等,都小镇飨宴游客的招牌美食渡船码头、中正路等处,都可以品尝这些美味小吃第二名:爱河●爱河爱河源于高雄县仁武乡的八卦寮埤潭,是农田灌溉渠道;爱河流经左营、三民、鼓山、盐埕、前金、苓雅等区而注入高雄港第一港口,主流全长约 12 公里,流经高雄市区约 10.5 公里,为高雄市的生命之河;爱河的支流有三:“宝珠沟”─水来自下淡水溪,在凹仔底注入爱河、“三块厝溪”─由三民区之三块厝经民族路的南鼎桥注入爱河、“大港溪运河”─发源于五块厝,在七贤桥旁注入爱河,光复后曾截弯取直爱河最早称为“打狗川”,高雄因平埔族的马卡道族的刺竹文化而称打狗;在日据时期,日人嫌打狗名字不雅,于1920 年将打狗更名为高雄,1924 年升格为高雄市,故称爱河为“高雄川”;自 1908 年基隆到高雄的火车全线通车后,日本政府开始以三期的筑港计画,所以当地人又称“高雄运河”。

      台湾光复后政府将运河两岸辟为河畔公园,逐渐吸引观光客来到爱河旅游观光;1948 年,陈江潘先生在中正桥附近经营划船所,并请人命名为爱河游船所,某日的台风将招牌吹落,只剩爱河两字,当时又有情人于此殉情,新闻记者报导成“爱河殉情记”,于是成为了高雄人对爱河认知的图腾,渐渐地高雄运河的名称便走入历史;1968 年,杨金虎市长为蒋夫人祝寿再度改名为仁爱河;1992 市议员陈武勋在议会提议下将爱河的名字正式改回潺潺清流的爱河,早年扮演着运输、交通、游憩等多功能角色,多少骚人墨客为她歌颂,多少爱情故事在此酝酿,充满浪漫色彩,散发人文气息的爱河,高雄曾以她为傲 如今走过岁月、历尽沧桑的爱河,虽然饱尝污染,但疼惜她的高雄人,包括政府和民间企业、艺术家们,都挖空心思逐步恢复爱河风华爱河经过整治之后逐渐恢复生机,是高雄生态保育的重要据点,让民众在都市中就可以观察水中生态;爱河的驳船码头、绿篱植栽、艺术照明设施、自行车道、桥梁美化等,政府还规划河川亲水空间,结合流域内之艺文景点、公共建设、开放空间,营造出属于高雄爱河的景致;爱河耗资四十亿的整治去污工程,已让爱河一步步的重现生机,沿河两岸的河滨公园绿树成荫,也饶富趣味,由其入夜后的河岸街灯,雅致迷人,漫步其间,很富情趣。

      交通:由高雄火车站前搭 2、56、60、248 路市公车或中南客运 1 号均可抵达第三名:旗津海岸公园● 旗津海岸公园旗津位于高雄市西南端,为一呈现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小岛早期的旗津,称为“旗后”,指的是位居旗山之后的部落而言后来,在清雍正四年(公元 1726 年),一位荷兰传教士所编纂的台湾地图中,被称为“汉德那斯”(Hanternas)咸丰十年(公元 1860 年)英法联军之役,签下了北京条约,旗津因其良好的地理位置,成为通商口岸几年之后,同治二年(公元 1863 年),旗后地区正式开市,百业鼎盛,热闹非凡,是高雄开发最早的地区后来高雄市政府更斥资五百多亿元,兴建旗津海岸公园,每年游客如织,为一观光休憩的好去处旗津岛上最著名的文物特色莫过于旗津渡轮、三轮车、灯塔及海岸公园早期时候,旗津对外的交通全部都是以渡轮为主,现在有了过港隧道,交通上便利许多,渡轮反而成了吸引观光客的噱头另外,岛上保留了 50 年代所风行的三轮车,可游客体会前人乘坐三轮车的乐趣位于旗津山顶上的旗津灯塔,又称为高雄灯塔,建于清光绪 9 年,为台湾本岛上的第二座灯塔当时是由于高雄地区的船只进出频繁,政府有感于原有的港口护航设施不足,时常发生船难,所以才下令兴建旗津灯塔,以作为导航之用。

      后来又经过重修的灯塔,塔角为八角形,有阳台可供远眺高雄港全景旗津海岸公园占地面积 45 公顷,可分为海水浴场、观海景步道、越野区、自然生态区等四个区另外还有一处由 15 根柱子所支撑的观海平台,从岸边一直延伸到海里,站在平台上可以亲身体验到浪潮冲击所产生的巨大力量交通:乘 1、31、50 路公车到渡船头转搭渡轮至旗津,再自旗津渡船口往北依指针走约二十分钟后可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