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形的旋转(1).doc
3页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导学案课题:图形的旋转 (1)明确目标知识目标 : 1、了解旋转的定义以及相关概念 2、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 3、利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是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批注教师引领学生明确重难点: 运用操作实验几何得出图形的旋转的三条基本性质利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实施目标(一)欣赏画面,感受旋转荡秋千 转动的时针 转动的车轮(二).自学教材P56并填空:把一个平面图形___着平面内某一点O_____一个角度,就叫做图形的旋转,点O叫做_________,转动的角叫做________因此,旋转的决定因素是____,_____和______.自学检测:1.钟表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周需要60分.(1)指出它的旋转中心;(2)经过20分,分针旋转了_________度.2.如图,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做三角形OAB,它绕O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OEF,在这个旋转过程中:(1)旋转中心是______旋转角是__________(2)经过旋转,点A、B分别移动到______________EDCBAM3.如图:D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BC上一点,DABD经过旋转后到达DACE的位置。
1)旋转中心是_______(2)旋转了_______度.(3)如果M是AB的中点,那么经过上述旋转后,点M转了____°4口答课本57页第3题(三)学生动手探究 1让全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教科书第63页探究中操作 2回答探究中的问题 ①线段OA与OA´有什么关系② ∠AOA´与∠BOB´有什么关系③△ABC与△A´B´C´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3归纳旋转的性质①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② 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③ 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性质应用如图,把△ABC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350,得到△A'B'C,若∠BCA'=1000,CA =6 则∠B/CA=_度CA'= _ △A'B'C _ △ABC四)自学课本57页例题自学检测1、正方形ABCD中有一点P,把△ABP绕点点B旋转到△CQB,连结PQ,则△PBQ的形状是_______2、已知△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AB=5㎝,BC=3厘米,△ABC绕点C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DEC,则∠D=___, ∠B=___,DE=___㎝,EC=___㎝,AE=___㎝五)课堂小结 1旋转的概念和三要素是什么?2旋转的基本性质是什么?1学生独立自学并填空。
2对子交换并讨论3小组交流并订正4完成(二)部分的内容5教师在课下巡视并指出个别同学的问题,参与同学们的讨论6每个小组派代表回答一个问题,其他小组进行评判7教师点拨1:探究部分让学生课前准备学具,可以让一小组准备一个,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2小组回答探究中的问题3小组派代表归纳旋转的性质其他小组评判4,教师点拨完善5完成第(二)部分内容1例题部分让学生先独立学习,看不懂的拿红笔圈出来然后小组讨论完成2自学检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检测最后小组之间进行讨论订正落实目标(四)当堂检测:教科书第66页习题23.1第3.4.5.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对子互阅小组长订正评出优胜组五)课后拓展:1.下图中,不是旋转对称图形的是( ).2.如图,△AOB旋转到△A′OB′的位置.若∠AOA′=90°,则旋转中心是点______.旋转角是______.点A的对应点是______.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______.∠B的对应角是______.∠BOB′=______.板书设计 图形的旋转学生展示 学习目标 学生展示 了解旋转的定义 理解旋转的性质 利用性质解决问题归纳小结导学反思本节课围绕“三步一主线”教学模式,即明确目标、实施目标、落实目标展开教学。
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突出学生的自学意识导学案不论是定义的学习还是例题的学习都是先让学生独立自学然后质疑问难2突出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探究让学生由动手到动脑转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体现合作精神在问题探究中充分让学生小组之间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小组的任务总之,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起到组织、引导、点拨的作用。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