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人教版.doc
6页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课后练习人教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从文中可以看出,事情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被送的人要去的地方是________[2]写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说明诗人站在江边久久不愿离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是一首送别诗你还学过哪些送别诗?试着默写一首2. 对比阅读送元二使安西 别董大渭城朝雨渑轻尘, 千里黄云白日曛,客舍青青柳色新 北风吹雁雪纷纷劝君更尽一杯酒, 莫愁前路无知己,西出阳关无故人 天下谁人不识君?[1]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新: (________) ①柳叶格外清新 ②新种的柳树故人:(_______) ①故乡的人 ②老朋友[2]《送元二使安西》的后两句中“____”字表明了酒已经劝了多次,喝了多杯。
劝”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_______的思想感情[3]《送元二使安西》中的第二句点明了描写的季节是___,从“____”可以看出来《别董大》中第二句点明了描写的季节是___,从“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来[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难舍难分、牵挂担忧的感情B.《别董大》情感豪迈、乐观;《送元二使安西》则情感凄凉、哀婉C.两首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D.两首诗都是送别诗3. 读古诗,完成练习清 明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牧童遥指杏花村[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 代诗人 [2]《清明》一诗描写的是_____(节日)时的景象[3]这首诗中哪一句描写了清明时节的自然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首诗写出了清明时节人们( )的情景A.踏青时十分喜悦 B.扫墓时凄凉、忧伤 C.喝酒时逍遥4.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5. 阅读理解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A.日出江花红胜火 B.风景旧曾谙 C.江南好[2]下面的句子应该读出哪种语气 )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A.欣喜若狂 B.信赖和骄傲 C.非常坚定 D.绝望和悲痛[3]同样是送别,不同的送别方式,表达了不同的离别情李白送孟浩然是伫立江边,久久凝望:“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而汪伦送李白则边走边唱,李白见此而作:“李白乘舟将欲行,________王维则以酒相送,他在《送元二使安西》中有言:“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而高适在《别董大》中则说:“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我在毕业典礼上对同学说:“________,天涯若比邻6. 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的问题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
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2]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春暮西园(明)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1]首句“绿池芳草满晴波”中的“绿”和“芳”从______和_______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萋萋的春天美景[2]结合三、四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锄禾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这首诗当中的名句(____________)告诫人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的开头描写了烈日当头( )的辛苦,提醒人们( ),诗歌表达了对农民( ),著名诗人范仲淹《江上渔者》中也有两句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饥苦,这两句诗是( )[3]请说说你读完这首诗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诗中描绘的是_______季的景色[2]这首诗描绘的景致形象鲜明、色彩鲜艳,短短28个字描绘了六种景物,这六种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中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其中表示颜色的字是____________,表示声音的字是__________;表示动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表示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诗句内容,可以推知诗人的观察地点应是( )A.柳树下 B.窗前 C.西岭 D.门外河边10.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送范山人归泰山( ),别余往泰山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后人尊称他为“______”[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C.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D.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3]解释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别余往泰山2)杳在青崖间[4]请用以下5个字组成一句诗填入诗中括号内白 鲁 抱 客 鹤[5]诗中画横线的句子隐含着一个六字成语,请写在下面横线上1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出塞(其一)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唐]王昌龄 [唐]卢纶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注释:①但使:只要 ②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③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④白羽:指箭 ⑤没:陷入[1]请为加点的“将”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飞将(jiāng jiàng) 将军(jiāng jiàng)[2]诗中的“飞将”和“将军”指的是同一个人,他是( )A.霍去病 B.李广 C.薛仁贵 D.卫青[3]请分别写出每首诗最后两句的诗意《出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王昌龄感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与“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有什么联系?用自己的话写下来[5]写一句你积累的边塞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前两句诗是诗人所____,短短的十个字,现在看来,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后两句是诗人所(想),要想看到最远方,就得登上更高一层楼[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现在被人用来鼓励别人积极向上、不断努力请你写出其他的激励人们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阅读《春夜喜雨》,回答问题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这首诗从整体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绘春雨?说说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2]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请具体指出哪里是真实描写,哪里是想象描写[3]这首诗赋予了春雨怎样的品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诗词阅读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劝君更尽一杯酒”中“尽”的意思是( )A.饮完 B.全,都 C.尽头[2]“西出阳关无故人”中“故人”指( )A.死去的人 B.老朋友 C.故事中的人[3]诗的前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令是: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景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这样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4]诗中作者用一个“____”字委婉地表达依依离情[5]王维的这首诗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的普遍感受,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离筵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