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编》战略环境概述.ppt
37页军事理论课之一战略环境 第一节战略环境概述一 战略 一 战略的含义及其分类1 战略的含义战略 是指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根据对国际形势和敌对双方政治 军事 经济 科学技术 地理等诸因素的分析和判断 科学地预测战争的发生与发展 制定战略方针 战略原则和战略计划 筹划战争准备 指导战争实施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战略的决定因素一是战略思想二是战略环境三是军事力量 2 战略的分类首先 按全局性 高层次 国家战略 国防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其次 按作战类型和性质 进攻战略 防御战略再次 在军事战略下一层次 还有军种战略 战区战略 二 战略的构成要素1 战略目的2 战略方针3 战略力量4 战略措施 三 战略的基本特点1 全局性2 对抗性3 谋略性4 预见性 二 战略环境 一 战略环境的基本概念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主要包括国际和国内的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 科技 地理等方面综合形成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战略态势 特别是战争和平的总态势 战略环境的内容1 国际战略环境国际战略环境 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 集团 在矛盾 斗争或合作 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2 国内战略环境一是地理环境 二是政治环境 三是综合国力状况 第二节国际战略格局 一 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含义国际战略格局 是指国际社会中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的 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基本态势 二 国际战略格局的构成要素一个国家的力量或一个国家集团的力量 是由多种力量要素构成的 一是政治力量 二是经济力量 三是军事力量 四是科技力量 五是社会文化力量 三 国际战略格局的本质在当今国际舞台上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最本质的是它们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 因此 国际战略格局本质上就是一种国际战略力量的对比关系 四 国际战略格局的结构类型1 单极格局2 两极格局3 多极格局4 多元交叉格局 二 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动因与规律性特点 一 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动因与过程1 际战略格局的演变 从根本上说 是由于决定这种格局的国际战略力量及其相互关系的重大改变2 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 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 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过程 反映了国际战略力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的发展过程 二 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规律性特点1 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必然性 反映了格局发展的一般规律 偶然性因素在国际战略格局演变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2 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渐变和突变方式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存在着渐变和突变两种方式 三 二战结束后国际战略形势的特点 一 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正在发展 二 冷战时期的安全结构已经解体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在加紧协调 试图形成一个以它们为主的安全结构 三 经济因素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在上升 但军事手段作为解决国家争端的重要手段仍然为各国所重视 四 随着世界大战危险的进一步下降 地区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对国际安全与稳定的影响相应突出 五 发达国家向世界一些重要地区大量倾销先进的常规武器装备 有可能对这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产生不利的影响 美国大量销售先进常规武器给这些地区带来了多方面的不利影响 第一 有可能打破现有的地区力量平衡 从而破坏这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第二 有可能引发新的地区冲突 第三 刺激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 四 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 一 多极化 将是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必然趋势 二 未来国际战略格局中各方关系将日趋复杂化 关系复杂化 集团松散化 外交多边化 合作区域化 三 中国在 多极格局 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愈显突出 中国在 多极格局 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愈显突出1 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上起制约作用2 在经济发展上起示范作用3 在维护世界第三世界权益的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节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小平同志曾说过 要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的外交环境 首先是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 周边安全环境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国家周边地区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外部及内部条件的总和 周边安全环境是周边地区各种力量长期作用的产物 周边安全环境对国防建设具有直接的影响 一 中国地缘环境的基本情况 一 中国是边界线较长 相邻国家最多的国家之一 二 中国周边国家人口众多 是世界上大国最集中的地区 三 中国周边国政治制度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 民族 宗教矛盾交织 安全环境复杂 四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缘战略区的交接处 既受其他大国关系的影响 又影响其他大国关系 二 判断安全环境面临威胁的理论分析 一 威胁的要素 二 威胁的类型 三 威胁的转化 三 中国周边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祖国统一面临严峻形势如何看到台湾问题 定位 事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事关国家安全 是第一位的问题 不管中国如何变 子孙如何变 台湾是中国的决不能变 台湾情系 亿中国人民 事关执政党生死存亡 不利因素一是台湾政体向 方向转化 二是台湾岛内 活动日益嚣张 三是台湾当局加紧推行 务实外交 四是台湾当局加强了 以武拒统 的军事准备 五是国际敌对势力阻挠和破坏 二 海洋权益存在复杂纠纷1 中日在东海存在着钓鱼岛归属问题之争2 关于南海海域及南海诸岛的争议 南海诸岛是许多岛屿 沙洲 礁 暗沙和浅滩的总称 南北绵延1800公里 东西约900多公里 诸岛礁北起海岸附近的北卫滩 南至曾母暗沙 西起万安滩 东至黄岩岛 自北至南大致可以分为东沙 西沙 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国 南沙海域一共有230余个岛礁 菲律宾于1970年开始派兵占领南沙岛屿 截至目前已侵占了10个左右的岛礁 越南目前占据了约30个岛礁 从20世纪80年代起 岛屿抢占日趋激烈 马来西亚在这个时期占据5个岛礁 印尼和文莱虽然没有出兵占领 但它们宣布8万多平方公里的我传统海疆为其 主权 所有 目前 我人民解放军进驻了7个岛礁 台湾则控制着太平岛国 中印边界争端中印边界问题 指中国与印度的边界问题 主要包括东段 锡金段 中段和西段 整个中印边界全长1700余公里 因未实际勘测 此数据只是大东线边界概数据 也有资料说近2000公里 分西 中 东三段 在每一段边界上都有争议地区 在西段 双方争议面积为33500平方公里 主要是阿克赛钦地区 除巴里加斯一处外 其余都控制在中国手中 在中段 双方争议面积约2100平方公里 分为4处 现控制在印度手中 在东段 双方争议面积约90000平方公里 现全部控制在印度手里 在整个中印边境争端中 东西两段是争议重点 朝鲜半岛问题朝鲜半岛战争阴霾不散 对东北亚安宁乃至对世界的和平稳定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 朝鲜的目的就是要摆脱大国的束缚 因为朝鲜在长期的大国夹缝中生存非常感到不伦不类 毫无任何舒适度可言 而在这种挣脱与反挣脱中它选择了拥有核暴力保护自身的方法 而这也恰恰也成为国际社会对其实行制裁和管束的由头 对国际社会来说 实现半岛无核化就是目的 而对除朝鲜之外的其它相关国家来说 它们又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 也就是说它们在去核问题上有共同的一面 而在其它方面更多的则是分歧 四 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9年9月23日在联合国说 应坚持互信 互利 平等 协作的新安全观 既维护本国安全 又尊重别国安全关切 促进人类共同安全 1 中国新安全观强调的是以平等合作而不是实力对抗解决问题 其核心内容之一是 协作 说得确切些 就是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 并就共同关心的安全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 2 中国的新安全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观 中国的新安全观则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 3 在实现安全的途径上 中国强调国家平等原则 强调国际关系的多元化 多样化和民主化 4 中国的新安全观是中国现阶段的产物 因此 也反映出对国家特殊安全利益的考虑 如边界问题 台湾问题 反分裂主义等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新安全观与发达国家在优先考虑上有所不同 如广大发展中国家一样 发展仍然是中国的首要问题 和谐社会 思想的提出 说明中国的新安全观已经转向更多关注社会安全问题 关注那些联合国 人类发展报告 中提到的环境安全 社会安全 食品安全 健康安全等等 本章思考题提要1 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 按照 联合国海洋法 的规定 还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 海洋国土 2 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 3 战略环境与战略的关系 首先 战略环境与战略是客观实际与主观指导的关系 其次 正确认识和分析战略环境是正确制定战略的先决条件 最后 战略对战略环境的发展变化也具有重大的能动作用 4 当前影响世界安全形势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 5 李登辉公开提出 两国论 妄想吧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6 侵占我国南海岛礁最多的国家是越南 7 被美国列为 邪恶轴心 国家的是朝鲜 8 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的核心内容是 互信 互利 平等 协作 谢谢参与祝大家大学生活愉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