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地理气温专题辅导及训练.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423130587
  • 上传时间:2022-08-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07.0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4高考地理气温专题及训练一、气温高低1、影响某地气温高低的因素:①太阳辐射②下垫面状况,海陆分布:如热容量大小(水体热容量大,陆地小)、地形地势、洋流、植被、水面、冰雪等③大气环流④人类活动的影响(改变大气成分与地面状况,释放人为废热等)2、分析方法:(1)、纬度位置: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纬度位置的高低,太阳高度的大小全球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与纬线平行)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2)、大气:大气自身条件(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大气密度)—主要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强弱包括锋面活动和天气状况: ① 锋面活动:主要指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如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时大风降温;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暖锋相反② 天气状况:白天多云,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往往比晴天低;夜晚多云,由于大气的保温作用好,往往比晴朗的夜晚温暖;多云时,往往昼夜温差小,晴天时相反3)、下垫面状况(热力性质差异、洋流、地形、地面反射率等)—大气的直接热源,影响热量的吸收和再分配 ①海陆分布:(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气温变化缓和;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相反。

      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②地形:(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海拔--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0.6℃/100米),因此同一热量带内,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地形类型--高大地形往往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因此山间盆地、河谷气温往往偏高坡向----山地同一高度,阳坡比阴坡气温略高 ③洋流:暖流能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④植被:主要指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因其对太阳辐射的屏蔽作用和对蒸发量的影响,气温变化小于裸地此外冰雪的反射率高达95﹪.⑤水文:湖区、库区、沼泽、湿地等由于热容量大,对太阳的反射率低,故温差小4)、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影响大气和下垫面城市的热岛效应,大气的温室效应,人类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与围湖造田等活动对气温都有很大影响二、气温的时间变化:取决于地面储热量的多少,落后于太阳高度的日变化与年变化1、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即当地地方时14:00)左右2、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幅度一般规律:低纬度>高纬度;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凹地(山谷)>高地(山峰);晴天>阴天3、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地形 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下沉汇合之处,故气温日较差大而凸出地形因风速较大,湍流作用较强,热量交换迅速,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3)天气 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因为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增温强烈,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降温强烈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4)海陆分布 由于下垫面的热力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3、北半球年变化(南半球相反):(注意:赤道附近地区为双波型) 地面性质 太阳辐射最强月 气温最高月 太阳辐射最弱月 气温最低月 年较差大陆 6月(12月) 7月 12月 1月 大海洋 6月(12月) 8月 12月 2月 小4、气温年较差:高纬度>低纬度;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凹地(山谷)>高地(山峰)5、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1)纬度 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

      这是因为随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能的年变化增大2)海陆——大陆上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得多,距海远近(3)地形——凹地大于高地(4)大气环流——少雨区大于多雨区;冬季风影响大的地区大于冬季风影响小的地区三、气温的垂直分布1、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左右温度计算:①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为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②焚风效应气温垂直递增率,每下沉100m,气温增加1℃;③常温层以下地温垂直递增率,每往下100m,地温增加3℃2、 逆温:若对流层局部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降低很慢甚至增加的情况,即某一高度气温高于正常值,称为逆温一般逆温层上热下冷,阻碍空气的垂直运动,不利于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变差,加剧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逆温形成的主要原因:①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强烈,近地面大气迅速冷却,而上层大气降温较慢,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下而上消失夏季较弱,冬季较强②地形逆温:在盆地和谷地中,夜晚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③锋面逆温:冷暖气团相遇,暖气团沿锋面上升,暖气团在上,冷气团在下,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

      ④平流逆温:暖气流流经冷地面或洋面,暖气流下层受冷快,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四、气温的水平分布1. 受地球球体形状影响,太阳辐射高低纬分布不均,气温基本上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大致东西延伸,北半球南高北低,南半球北高南低2. 由于热容量差异,同一纬度气温夏季大陆>海洋,冬季大陆<海洋,导致等温线发生弯曲,大陆上等温线1月前后向南弯曲(凸出),7月前后向北弯曲(凸出),海洋上相反3.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故大陆上等温线向高温方向弯曲或出现低值中心,一般是受山地或高原的影响等温线向低温方向弯曲或出现高值中心,一般为高大山脉背风(指冬季风)处或盆地地形4. 海洋上暖流经过,气温高,等温线向低值方向弯曲寒流经过,气温低,等温线向高值方向弯曲5. 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7月份20°N——30°N的沙漠地区,炎热中心为撒哈拉沙漠;最冷的地方在7月的南极大陆;北半球的寒冷中心在1月的西伯利亚6. 中国的气温分布:A、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温度越低——北方纬度高,太阳高度比南方小,且白昼时间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加剧了寒冷;南方地区受到层层山岭的阻拦,冬季风影响小一些最冷的地方是漠河,最热的是南沙群岛。

      一月份00C等温线在秦岭---淮河线附近,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北方太阳高度虽比南方低一些,但白昼时间长,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与南方相差不大且南方阴雨天气比北方多,太阳辐射削弱较多最冷的是青藏高原,最热是吐鲁番盆地五、等温线的读图方法1、分析等温线延伸方向(1)等温线大致沿纬线延伸——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气温基本上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北半球南高北低,南半球北高南低;(2)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3)等温线沿等高线延伸——主要受地形影响2、分析等温线弯曲状况——作水平线法——比较弯曲处与交点的温度高低;凸值法——凸高(凸向高值区)为低(值低),凸低(凸向低值区)为高(值高)1)大陆上等温线向高温方向弯曲或出现低值中心,一般是受山地或高原的影响等温线向低温方向弯曲或出现高值中心,一般为谷地、盆地或高大山脉背风(指冬季风)处;(2)由于热容量差异,同一纬度气温夏季大陆>海洋,冬季大陆<海洋,致使等温线发生弯曲,大陆上等温线1月前后向南凸出,7月前后向北凸出,海洋上相反;(3)海洋上暖流经过,气温高,等温线向低值方向弯曲寒流经过,气温低,等温线向高值方向弯曲。

      3、分析等温线疏密状况——差值大小冬季南北温差大,等温线密集;夏季南北温差小,等温线稀疏海拔较高、坡度较大的山地与高原边缘等温线密集,平原、高原内部等温线稀疏;4、分析等值线数值特征(1)相邻两条等值线,线上数值相等或相差一个差值(2)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曲线,线内数值大于大值或小于小值六、 高考能力要求:(1)南南北北规律——南、北半球: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的是南半球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的是北半球2)高高低低规律——气温高处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气温低处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凸出等值线的凸高为低,凸低为高)(3)点北陆北,点南陆南规律——大陆等温线向北,太阳直射在北半球(7月);大陆等温线向南,太阳直射在南半球(1月);(4)判断寒、暖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一致的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凸暖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凸2014高考地理气温专题训练下图为某气象站绘制的“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的12月、6月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其中a、b分别代表方向不同的坡面据此完成1~2题。

      1.甲、乙两图中,a和b曲线温度的测量坡面分别位于武夷山脉山脊线的A.西北面和东南面 B.东南面和西北面C.东北面和西南面 D.西南面和东北面2.甲图中,在1600米以下,a曲线上各点的温度远低于同海拔b曲线上各点温度的主要原因是A.a处降水多 B.b处受暖流的影响C.a处受冬季风的影响 D.b处受台风的影响读如城秋季某夜前后垂直温度梯度(0C/100米)时空变化图,完成3~4题3.该日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和最大高度分别是 ( )A.当日17点前和第二天8点后、500B.17时~23时、300C.16时30分~7时、350D.23时~5时、4004.当该地大气发生逆温现象时 ( )A.空气对流更加显著 B.抑制污染物向上扩散C.有利于大气成云致雨 D.减少了大气中臭氧的含量右图是世界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其中①是25℃等温线,②是20℃等温线,回答5~6题5.①②两条等温线温度不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海陆分布  C.大气环流 D.地面状况6.④⑤⑥⑦等温线都呈闭合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   D.地形右图为澳大利亚某城市1月某日22时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7~9题7.O、P两点的温差可能为 (  )A.4℃ B.5℃ C.2℃ D.1℃8.观测发现,一条源自山区的宽阔河流穿城而过,河流两岸气温较低由图可知,该河在城区的走向大致为(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C.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9.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N点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北两侧,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出现了明显的温度差异,即阳坡温度高于阴坡读中纬度某内陆地区等值线图,回答10~11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