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下学期4月份语文考试(先秦诸子内容).pdf
3页高二语文试题(共3 页)高二语文试题(共 3 页)- 1 -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50 分钟,总分150 分2.答题前 ,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及座号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3 .请考生将所作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一、课内选择题(每个2 分,共 44 分)1、下面实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经过 B、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匡正、挽回C、今之从政者殆.而差不多 D 、趋.而辟之 , 不得与之言快步走2、下面实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诲女.知之乎通“汝” B、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通“智”C、如日月之食.焉通“蚀” D 、小人之过也必文.通“纹”3、下面实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自己 B、无欲速,无见小利.利益C、克.己复礼为仁能够 D、回虽不敏.资质愚钝4、下面实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请事.斯语矣从实、践行 B、在邦.无怨诸侯国C、出门如见.大宾接见 D、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话5、下面实词理解错误的一项()A、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帮助 B、尧舜其犹病.诸担忧,忧虑C、己欲达而达.人顺畅 D、可谓仁之方.也已方法6、下面实词理解错误的一项()A、有杀身以成.仁成就 B、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贫困C、知者利.仁利于 D、信.乎,夫子不言,不笑真的,真实的7、下面实词理解错误的一项()A、以告者过.也经过 B、人不厌.其言讨厌C、义.然后取符合道义 D、岂其然.乎这样8、下面实词理解错误的一项()A、饭.疏食饮水吃 B、饭疏食..饮水粗糙的饭C、曲肱.而枕之上臂 D、是人之所欲.也欲望9、下面实词理解错误的一项()A、不以其道.得之方法 B、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住处C、君子去.仁,恶乎成名离开 D、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离开10、下面实词理解错误的一项()A、造次..必于是慌忙、仓促 B、颠沛..必于是受磨难,挫折C、义之与比.比较 D、闻.斯行诸听到11、下面实词理解错误的一项()A、赤也惑.,敢问迷惑,疑惑 B、求也退.,故进之后退C、不愤.不启郁结 D、举一隅.而以三隅反墙角12、下面实词理解错误的一项()A、思而不学则殆.懈怠 B、其良人..出丈夫C、则必餍.酒肉而後反吃饱 D、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通“迤”,斜行13、下面实词理解错误的一项()A、又顾.而之他回头看,环视 B 、与其妾讪.其良人讥笑怨骂C、所以求富贵利达..者显达 D、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家庭14、下面实词理解错误的一项()A、苟为后.义而先利“以,, 为后” B 、有仁而遗.其亲者遗弃C、吾闻秦、楚构兵..,交战 D、二王我将有所遇.焉机遇15、下面实词理解错误的一项()A、愿闻其指.意旨、意向 B、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存有,, 之心C、怀仁义以相接.也连接 D、贼.仁者谓之贼害、伤害16、下面实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所欲与.之聚之给 B、其何能淑.善C、载胥及溺.被淹 D、王变乎色.颜色17、下面实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高二语文试题(共3 页)高二语文试题(共3 页)- 2 - A、直.好世俗之乐耳只,仅仅 B、今王鼓.乐于此活用作动词,演奏C、人不得,则非.其上矣责怪、非难 D 、吾欲观.于转附、朝儛观察18、下面实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乐.民之乐者以,, 为快乐 B、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修建C、春省.耕而补不足视察 D、秋省敛.而助不给收获的情况19、下面实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吾王不豫.,吾何以助游乐 B、为诸侯度.法度,标准C、师.行而粮食众人 D、大戒.于国,出舍于郊戒备20、下面实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睊睊胥谗,民乃作慝.邪恶的事 B、其待.我以横逆接见C、遵.海而南沿着 D、以其存心..也居心、用心21、下面实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畜君何尤.过错 B、则君子必自反.也反省C、此亦妄.人也已矣狂妄 D、于禽兽又何难.焉困难22、下面实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则与禽兽奚择.哉选择 B、爱人不亲.亲近(自己)C、治人不治.治理好 D、礼.人不答以礼对待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3~25 题。
(每题 3 分,共 9 分)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污地、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吾为此惧,闲①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詖②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
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选自《孟子·滕文公下》,有删改)注:①闲:捍卫②詖:偏颇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治理 B.孔子惧.,作《春秋》忧虑C、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怪罪 D.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改变2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够体现孟子“好辩”的原因的一组是(3 分)()①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②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③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⑤闲先圣之道,距杨、墨⑥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2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孟子认为自己好辩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他借论辩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宣扬儒家的“仁政”思想B.孟子将杨墨两家的学说概括为“无君”“无父”,认为是乱臣贼子的邪说,其危害大似禽兽C.孟子主张端正人心,消除邪说,反对偏激,批判怪论,这些做法符合人民意愿和社会发展规律D.孟子认为有大禹,天下才太平;有孔子,人们没变成野蛮的夷狄;有了周公,人们不思想混乱。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6- 28 题 (选择每个3 分,翻译每个5 分)沈束,字宗安,会稽人父侭,邠州知州束登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徽州推官,擢礼科给事中时大学士严嵩擅政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卒,请恤典,严嵩格不予束言:“尚文为将,忠义自许曹家庄之役,奇功也,宜赠封爵延子孙他如董旸、江瀚,力抗强敌,继之以死虽已庙祀,宜赐祭,以彰死事忠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疏奏,嵩大恚,激帝怒,下吏部都察院议闻渊、屠侨等言束无他肠,第疏狂当治帝愈怒,夺渊、侨俸,下束诏狱已,刑部坐束奏事不实,输赎还职特命杖于廷,仍锢诏狱时束入谏垣①未半岁也逾年,俺答②薄都城司业赵贞吉以请宽束得罪,自是无敢言者束系久,衣食屡绝,惟日读《周易》为疏解后同邑沈练劾嵩,嵩疑与束同族为报复,令狱吏械其手足徐阶劝,得免迨嵩去位,束在狱十六年矣,妻张氏上书言:“臣夫家有老亲,年八十有九,衰病侵寻,朝不计夕往臣因束无子,为置妾潘氏比至京师,束已系狱,潘矢志不他适高二语文试题(共 3 页)高二语文试题(共 3 页)- 3 - 乃相与寄居旅舍,纺织以供夫衣食岁月积深,凄楚万状欲归奉舅,则夫之饘粥无资欲留养夫,则舅又旦暮待尽。
辗转思维,进退无策臣愿代夫系狱,令夫得送父终年,仍还赴系,实陛下莫大之德也法司亦为请,帝终不许帝深疾言官,以廷杖遣戍未足遏其言,乃长系以困之而日令狱卒奏其语言食息,谓之监帖或无所得,虽谐语亦以闻一日,鹊噪于束前,束谩曰:“岂有喜及罪人耶?”卒以奏,帝心动会户部司务何以尚疏救主事海瑞,帝大怒,杖之,锢诏狱,而释束还其家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丧除,召为都给事中,旋擢南京右通政,复辞疾布衣蔬食,终老于家束系狱凡十八年,比出,竟无子《明史》列传第九十七)①谏垣:指谏官官署,即专职进谏官吏的办公场所②俺答:明朝时的蒙古土默特部落2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时大学士严嵩擅政..擅长政事 B. 司业赵贞吉以请宽束得罪..获罪C. 惟日读《周易》为疏解..疏导缓解 D. 衰病侵.寻.渐进,渐次发展27.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束还 / 父已前 / 卒束枕块饮水/ 佯狂自废 /甫两月 / 世宗崩 / 穆宗嗣位 / 起故官不赴B. 束还 / 父已前卒 / 束枕块饮水 / 佯狂自废 /甫两月 / 世宗崩 / 穆宗嗣位 / 起故官 / 不赴C. 束还 / 父已前卒 / 束枕块 / 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 / 世宗崩 / 穆宗嗣 / 位起故官 / 不赴D. 束还父 / 已前卒 / 束枕块 / 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 / 世宗崩 / 穆宗嗣 / 位起故官 / 不赴2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沈练弹劾严嵩 , 严嵩怀疑沈练是沈束的同族在报复他, 于是命令狱官将沈练的手脚铐起来。
B. 沈束要求表彰周尚文、董旸、江瀚等这些忠臣,赐予他们爵位,充分表现了他的直言敢谏C. 沈束的妻子上书请求,希望能够代夫坐牢,相关部门也替他请求,但皇帝依然没有同意赦免沈束D. 沈束被释放回家后,拒绝了朝廷的征召,过着清贫的生活,终老于家2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5 分)(2)比至京师,束已系狱,潘矢志不他适5 分)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30~31 题 11 分)题山石榴花①白居易一丛千朵压阑干,翦碎红绡却作团风袅舞腰香不尽,露销妆脸泪新干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注释】山石榴花即杜鹃花30.这首诗表现了山石榴花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5分)31.作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山石榴花的特点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五、 32、默写( 7 分,每个1 分)1、《孟子 . 离娄下》讲到君子与一般人的区别时,说是因为用心不同,它关于君子用心的表述是: ,2、《论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