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三明市2019-2020年度高二下学期政治期中考试卷D卷.doc
15页福建省三明市2019-2020年度高二下学期政治期中考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75分) (共25题;共75分)1. (3分) (2016高二上·陕西期中) 因为大事件层出不穷,2010年网络新词的产生更迅速,变化更快,传播更广像“犀利哥”、“2012”、“XX帝”、“蜗居”等“雷词”(很有震撼力的词语)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这表明( )A . 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B . 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 .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D . 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网络经营者 2. (3分) (2017高二上·佛山期中) 易中天在谈美国精神时说到:美国是这样的,你可以批评他,可以反对他,可以厌恶他,还可以仇恨他,却没法小看他全世界都无法只当他不存在,对他满不在乎原因何在呢?就在美国精神易中天的话表明( )①美国精神已经成为提升美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③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④美国精神促进了美国人民全面发展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3. (3分) 2015年4月23日,我们迎来了第20届“世界阅读日”,公众对读书话题的关注热情逐渐升温。
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倡导全民阅读的内容,“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正气”全民阅读”的文化依据是(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作用,与政治相互影响②全民阅读是一项百年树人的基础工程③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全民阅读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和社会的道德力量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①③ 4. (3分) (2019高二上·靖远月考) 70年峥嵘岁月,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守爱国心、心怀报国志,为了中国的强盛,他们情愿燃烧自己的一生42位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走进国家殿堂,接受党和人民的最高礼赞,这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以他们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奋斗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材料表明(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②一个国家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③文化能决定社会全面发展进步 ④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创造着人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5. (3分) (2017高三上·泰州开学考)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它的起源与古人祭月、拜月有着直接关系,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以及赏月拜月等习俗都为这个节日增添了不少韵味。
这表明( )①人们总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②透过中秋文化,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③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④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产生持久不变的影响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6. (3分) (2018高二上·汕头月考) 好家风是传家宝在家庭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受到长辈的思想品德熏陶,长辈一个无意识的举动、一句不经意的话,都有可能影响孩子这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往往是( ) A . 潜移默化的 B . 深远持久的 C . 被动接受的 D . 没有目的的 7. (3分) (2017高二上·山东开学考)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I卷作文题,给出“京剧”、“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等十二个“中国关键词”,要求考生通过关键词“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对应合理的是( )①广场舞——主流文化——人民大众喜闻乐见②京剧——传统文艺——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③中华美食——饮食文化——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④长城——文化遗产——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8. (3分) (2017高二下·信阳期中) 中秋节自古便有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由此可见( )①民族节日是一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③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④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展示表达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9. (3分) (2017高二下·江苏期中) 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共建贯穿欧亚腹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携手东盟共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被合称为“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对于加强亚欧大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材料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各国都坚持文化一律平等原则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④中华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发展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10. (3分) (2017高二上·潮州期末) 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不仅火遍了神州,其热度更是持续不退在节目播出期间,打开朋友圈,可以看到来自大河上下江南塞北的朋友,许多人都在“指点江山”,更有人恨不能冲入百入团比赛一把,收视率居高不下。
《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能赢得更高的收视率是因为( )①它唤起了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尊崇②互联网传媒作为文化传播的途径,发挥了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③它创新了文化传播的形式,为广大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④文化创新要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并继承传统、推陈出新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11. (3分) (2017高二上·浙江期中) 2017年,文化部出台《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掘优秀文化资源,提高数字文化产业品质内涵,加强内容原创和技术研发,提供有效优质供给这要求文化产业( )①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供有效供给②以商业化为导向,加强内容原创③以数字化为导向,加快创新发展④以优秀文化为导向,提供有效供给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2. (3分) (2016高三上·郑州模拟) 在当前流动社会的影响下,广大农村的留守儿童成为“精神孤独的长跑者”,他们有很多困惑,却没人可以交流;他们渴望亲情,却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忍受着与其年龄极不相符的孤单、无助。
要让更多阳光照进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应该( )①发展农村经济,满足留守儿童的物质需求 ②提高社会关注度,开展爱心陪伴关护活动③发展农村教育,提高留守儿童文化修养 ④加强亲子沟通,及时疏导留守儿童心理问题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3. (3分) (2017高二上·桃江开学考) 当下苏州,其发展态势是:存东方之古,取外国之洋,创中华之新向人们展现了三个不同的苏州由此可知,苏州的发展( )①坚持了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③犯了“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 ④做到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14. (3分) (2018高二上·兴宁月考) 2018中国(开封)端午文化节6月9日--18日在清明上河园盛大举行清明上河园将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别样精彩的端午节粽子几乎成了端午节的代名词我国各地饮食习惯是有差异的,南方人爱吃咸肉粽子,北方人粽子馅往往是甜的这表明(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行为方式与交往方式②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有相应的物质载体③不同区域的文化无不呈现出各自特色④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5. (3分) (2016高二上·铅山期中) 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
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这是因为( )①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与发展不竭的源泉③对中华文化认同感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A . ③④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①③ 16. (3分) (2017高二上·浙江期中) 《朗读者》掀起朗读热潮,而线下活动“朗读亭”掀起朗读风尚朗读亭有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和一个摄像头,每位“朗读者”进门后对着圆形麦克风就可以朗读自己心中的篇章,限时3分钟录制的素材会当天传回北京,下周六出现在新一期的《朗读者》节目中这种方式打通线上与线下的距离,让朗读走进每个人的生活这说明( )①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②倡导全民阅读是文化发展的方向③朗读文化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主流 ④文化活动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7. (3分) (2017高二下·合肥期中)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陪伴中国人走过30多年,全家围坐看春晚成为很多家庭除夕夜不可或缺的内容。
每年的春晚人们总有这样那样不同的评价,春晚难办,很重要的难在“众口难调”因为( ) A . 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B . 人们真正需要的是高雅文艺,而非通俗文化 C . 春晚应该充分反映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创新 D . 办好春晚应坚持以我为主,不能迎合观众需求 18. (3分) (2017高二上·四川期中)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六尺巷》的故事彰显了“清廉为官”之风范,也是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共鸣这是因为《六尺巷》( )①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生动载体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新内核③全面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时代内涵④其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相一致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9. (3分) (2017高二上·山东开学考) 2016年8月16日凌晨,被命名为“墨子号”的中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开启星际之旅我国以传统文化中的代表人物或标志性符号来命名航天器或空间探测器,是近年来的一个常见做法,因此我们在太空中真的看到了“嫦娥”、“悟空”、“墨子”。
这一做法( )①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完全肯定②践行和培育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充分体现出我们的文化自信④有利于唤起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0. (3分) 第二届“延安文学奖”于2015年3月。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