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董其昌人物简介.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418105387
  • 上传时间:2023-02-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2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董其昌人物简介董其昌编辑词条董其昌(1555—1636)明代书画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 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祖籍山东莱阳,祖父以军功封苏州卫万 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 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 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 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 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存世作品有 《岩居图》《秋兴八景图》《昼锦堂图》等着有《画禅室随笔》《容 台文集》等,刻有《戏鸿堂帖》目录人物简介才溢文敏书画道路宦海沉浮编辑本段人物简介董其昌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1555 年)年正月十九日(2 月 10日),董其昌石刻像卒于明毅宗崇祯九(1636 年)年九月二十八 日(10 月27 日)董其昌出身官宦之家,在仕途上春风得意,青云 直上公元 1589 年,(万历十七年)三十四岁的董其昌举进士,开 始了他此后几十年的仕途生涯与睢阳(今河南睢县)袁可立同科, 后来成为挚友,在蓬莱阁上留下了着名的《观海市诗》碑刻当过 编修、讲官,后来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职。

      他对政治异 常敏感,一有风波,他就坚决辞官归乡,继而买回官职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对后世书法影响很大其书画创 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不化,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 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他当时的 政治地位显赫,凭借其政治地位左右画坛、评价画家 编辑本段才溢文敏董其昌才溢文敏,思想陈腐、为人霸道、通禅理、精鉴藏、工 诗文、擅书法、擅绘画他是海内文霸,执艺坛牛耳数十年,是晚 明比较杰出、影响比较大的书法家董其昌的绘画长于山水,注重 师法传统技法,闭门造车,不求创新追求平淡天真的格调,讲究 笔致墨韵,墨色层次不分明,拙中带朽,拙隽刻板美术教育家徐 悲鸿评董其昌曰:“董其昌闭门造车,不求创新,凭借官职左右画 坛,毁掉中国书画 200年”编辑本段书画道路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书法自叙答》曰:“吾学书在十七岁时先是吾家仲子名传绪,与余同试于郡,郡守江西袁洪溪以余书 拙置第二,自是始发愤临池矣初师颜平原(多宝塔)碑,又改学虞 永兴,以为唐书不如晋、魏,遂专仿《黄庭经》及钟元常《宣示表、》 《力命表》、《还示帖》、《丙舍帖》凡三年,自谓逼古,不复以文征 仲、祝希哲置之眼角比,乃于书家之神理,实未有人处,徒守格辙 耳。

      以游嘉兴,得尽睹项子京家藏真迹,又见右军(官奴帖)于金陵, 方悟从前妄自标评,譬如香岩和尚,一经洞山问倒,愿一生做粥饭 僧,余亦愿焚笔研矣然自此渐有小得,今将二十七年,犹作随波 逐浪书家翰墨小道,其难如是,况学道乎?”董其昌书 前赤壁 赋“余性好书,而徽矜庄,鲜写至成篇者虽无日不执笔,皆纵 横断续、无伦次语耳偶以册置案头,遂时为作各体,且多录古人 雅致语觉向来肆意,殊非用敬之道,然余不好书名,故书中稍有 淡意,此亦自知之若前人作书不苟且,亦不免为名使耳吾书无所不临仿,最得意在小楷书,而徽于拈笔,但以行草 行世亦都非作意书,第率尔酬应耳若使当其合处,便无能追踪 晋、宋,断不在唐人后乘也按语:可见大家的成功也来之不易董其昌走上书法艺术的道路,出于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起因 是在考试时书法不好,遂发愤用功自成名家这在他的《画禅室随笔》 有所记述,其中还自述学书经过:他在十七岁时参加会考,松江知 府衷贞吉在批阅考卷时,本可因董其昌的文才而将他名列第一 ,但 嫌其考卷上字写得太差,遂将第一改为第二,同时将字写得较好些 的董其昌堂侄董源正拔为第一这件事极大地刺激了董其昌,自此 钻研书法董其昌回忆说:“郡守江西衷洪溪以余书拙置第二,自 是始发愤临池矣。

      初师颜平原 (真卿)《多宝塔》,又改学虞永兴(世 南),以为唐书不如魏晋,遂仿《黄庭经》及钟元常(繇《)宣示表》、 《力命表》、《还示帖》、《丙舍帖》 凡三年,自谓逼古,不复以文 征仲(征明)、祝希哲(允明)置之眼角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董其 昌几乎学习研究了以前绝大部分名家,从钟王到颜、柳,从怀素到 杨凝式、米芾,直至元代的赵孟頫董其昌精收藏,曾珍藏董源 4幅山水《潇湘图》、《溪山行旅图》 ——(作者:北宋范宽)、《龙宿郊民图》、《夏山图》,并以“四源堂” 名斋,后“四源堂”名画多为河南袁枢(袁可立子)递藏,使其成为 晚明收藏董、巨作品的集大成者还有精选李思训《蜀江图》、《秋 江待渡图》,董源《征商图》、《云山图》、《秋山行旅图》,巨然《山 水图》,范宽《雪山图》、《辋川山居图》,李成《着色山图》,郭忠恕 《辋川山居图》,江贯道《江居图》,赵大年《夏山图》,赵子昂《洞 庭二图》、《高山流水图》,王蒙《秋山图》,《宋人册页》等 18 幅 从中可以看出,董其昌的收藏足以令其傲视当代他的字、画以及书画鉴赏,在明末和清代名声极大善画山水, 远师董源、巨然和黄公望其画风笔意安闲温和、清新秀丽他提 倡用摹古代替创作。

      又以禅宗的南北派比附董其昌书法集(20 张)绘 画,称“南北宗”他是尚南贬北,抬高文人画的地位,打击压制 和他相抗稀奇的“浙派”其山水作品,用笔柔和,秀媚有余,魄 力不足,缺乏气势,且多辗转摹仿,如《峒关蒲雪图》、《溪山平远 图》等,皆为摹古之作编辑本段宦海沉浮万历十七年(1589 年),三十四岁的董其昌终于考中进士,供职 于翰林院,继续努力和探索自己的书画艺术,董其昌是一个十分恭 谦之人翰林院学士田一儁去世,因为一生清廉,身后萧条,他便 自告奋勇,告假护柩南下数千里,送老师回福建大田县他一度担任皇长子朱常洛的讲官但因为朝中复杂的人事关系, 不久,便告病回到松江而京官和书画家的双重身份,使他的社会地位迥异往昔其后,他相继担任过湖广提学副使、福建副使,一度还被任命 为河南参政从三品的官职但他并不以此为意,托辞不就,在家乡 优游,整天沉浸在翰墨当中许多附庸风雅的官僚豪绅和腰缠万贯 的商人纷至沓来,请他写字、作画、鉴赏文物,使董其昌成为名动 江南的艺术家甚至当时的坊间传闻其“拥有良田万顷、游船百艘、 华屋数百间,成为松江地区的首富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都 是以两个谣言写本的口吻强加给董其昌的,同时以“湖广提学副使” 低品级官员的身份中途辍宦,传闻其“拥有良田万顷、游船百艘、 华屋数百间,成为松江地区的首富。

      也显是言过其实的董其昌当时的政治地位并不能算太高,远不及徐阶等人但他 是全国第一流的书画家,在士林中有很高的声望,这一点又为徐阶 所不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