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课文《荷花淀》教案.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高****
  • 文档编号:276950870
  • 上传时间:2022-04-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39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文《荷花淀》教案课文《荷花淀》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鉴赏多种风格文学作品的能力  2.品味小说个性化的语言,体会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3.感受至高至纯的人性美,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美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2.品味小说诗化的语言,体会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教学难点  感受至高至纯的人性美,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美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预习  1. 查阅资料,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风格  2. 用简洁的语言给各部分加个恰当的小标题  3. 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4.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战争场面的图片,请学生用几个词概括  残酷、恐怖、血肉横飞、血流成河……  二、检查预习,梳理小说情节脉络  1.作家作品:  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20xx年《亚洲周刊》选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之中,孙犁的小说被选入两篇,一篇就是《荷花淀》,另外一篇是《铁木全传》  孙犁去世后,有人这样评价他:二十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浪漫主义作家离开了我们,一个性格清淡如水的人,一个文字清丽如水的人,走完了一生,完成了他诗化的一生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2.三部分的小标题:  (1)夫妻话别 (2)探夫遇敌 (3)助夫杀敌  3.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4.小说的主人公:  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农村青年妇女,描写的是“群像”  三、研读课文  (一)诵读、品味小说“清丽如水”的写景文字,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1.学生自由阅读 “月亮升起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这段文字并感知:这段文字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皎洁的月光、洁白的苇席、银白的湖水、薄雾、清风、荷香。

      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幅清新宁静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纯美境界  2.划出恰当的节奏,然后诵读,把诗的味道读出来  月亮 / 升起来 / 院子里 / 凉爽得很 / 干净得很 / 白天 / 破好的 / 苇眉子/ 湿润润的/ 正好编席 / 女人 / 坐在 / 小院当中 / 手指上 / 缠绞着 / 柔滑修长的 / 苇眉子 / 苇眉子 / 又薄又细 / 在她怀里 / 跳跃着  朗读指导:应注意语调柔美、舒缓,忌沉重、急躁  3.试比较《荷塘月色》的一段描写: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相同:都营造了一种朦胧、静谧、诗意的境界  不同:《荷花淀》语言素朴清新,《荷塘月色》语言较为典雅  4.思考:抗日战争这么严酷,有这么恬静优美的环境吗?这样诗情画意的描写是不是违反现实的呢?如果不是,他的用意何在?  引导联想: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假如我是一只鸟》)  用意:  银白的世界、透明的薄雾、徐徐的清风、清新的荷香,这里是我们美丽的家园,这里有我们美好的生活。

      这么美的家园,谁人不爱!江山如此多娇,岂容日寇肆意践踏?这正是所有抗日战士战斗的动力之所在  (二)诵读、品味“夫妻话别”中的对话,探究水生嫂的形象  1.阅读本段对话,说说水生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并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印证  勤劳善良:月下编席  温柔体贴:“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  坚强: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  深明大义:“你走,我不拦你”、“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2.朗读下列句子,体会水生嫂的性格特征及此时的心理状态  (1)“怎么了,你?”  变换句式朗读,体会其不同的表达效果:  怎么了,你?--急切、体贴  你怎么了?--语气平淡(冷淡)  怎么了?--语气陌生、生硬  (2)“你总是很积极的  变换重音朗读,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  你总是很积极的突出积极,表现水生嫂对丈夫的行为感到骄傲  你总是很积极的略带一点埋怨  (3)“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变换标点符号朗读,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理解支持丈夫的态度明确,突出不阻拦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强调了“家里怎么办”,表现了依赖性  (4)“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水生嫂支持丈夫参军杀敌,只要丈夫能理解自己的难处,再苦再累她也愿意体现了水生嫂为代表的中国劳动妇女勤劳、善良、坚忍的传统美德  (5)分角色朗读下面对话,体会水生嫂回答过程中情感的变化  “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嗯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  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面对与丈夫的生离,依恋、不舍  “嗯嗯,还有什么?”--坚强面对,不让丈夫担心  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为了个人的、民族的尊严,他们的选择只能是与敌人“拼命”此时夫妻的思想感情,一定经历了瞬间的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流着眼泪答应丈夫,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忠贞  3.改写水生夫妻对话并表演,让水生嫂用另一种口吻与丈夫对话,表现另一种个性  例如:  “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猛地抬起头  “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看着丈夫说:“你真是个爷们!”  “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

      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  “你走,我不拦你,我也跟你去!”  “我们是去打鬼子,你一个女人去干什么?不成!”  “咋不成?女人也能打鬼子!”  “队上不会同意的  “我找队长去  (三)朗读“商议探夫”一段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  1.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性格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找个借口,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机智伶俐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说得很含蓄,不说自己想念丈夫,而是找借口,说有要紧的话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水生嫂的话提醒她们途中不安全,为下文伏笔,显示了她谨慎、稳重的性格,考虑问题比较周密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可见她探夫心切,快人快语,有点冒冒失失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这位大嫂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 话假情真  2.小结:  短短几句对话,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几个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她们忸怩羞涩之态可掬,缠绵悱恻之情可见,充分表现了中国女性特有的那种含蓄内敛  3.思考:这段对话描写,从全文表达角度看,主要起了什么作用?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四)总结:  环境诗化--清丽如水的景物描写,营造恬静纯美的意境;  情节淡化--素朴洗练的对话描写,淡化战争气息;  人物虚化--无姓名、无肖像含蓄蕴藉的性格与情感  散文式的格调,诗歌般意境,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这就是“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  四、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文中其他几处景物描写,体会其作用  2.请添加第五个妇女,用一两段话展示她与原作人物不同的个性特点课文《荷花淀》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理解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3、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的作用  2、形成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设想:  1、本文是课内自读课,要求学生掌握学习小说的`一般方法,即根据小说的特点,从环境描写、故事情节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进而理解小说所揭示的主题  2、本文确定为文学鉴赏课,采用引疑议疑释疑的基本方式进行师生双向交流  3、因教学时间限制,仅就夫妻话别前的景物描写和夫妻话别时的对话描写进行鉴赏讨论。

      其他景物描写和对话描写,只能靠以练代讲,举一反三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  1、全文已空行标明是三部分,用简洁、含蓄、连贯的语言给各部分加个恰当的小标题  2、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百字左右)  3、小说的故事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篇小说的三个部分各属于哪个阶段?  二、上课开始时提示本课主要教学目标:  1、认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和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2、掌握学习小说的一般方法  3、理解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的作用  4、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检查预习  1、全文三部分的标题:  (1)夫妻话别(2)探夫遇敌(3)助夫杀敌  2、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3、夫妻话别(开端)  探夫遇敌(发展)  助夫杀敌(高潮、结局、尾声)  四、重点探讨  1、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  提示:景物描写是整个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小说三要素之一。

      怎样鉴赏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首先应领会写的是什么样的景,必须联系时代背景和上下文来理解它为人物创设的活动背景其次,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领会画中之意,理解景物中蕴含着有关人物的丰富感情,体味它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第三,理解景物描写,画面情景的转换,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在阅读和鉴赏时,还必须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只有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才能进入美好的艺术境界,才能深刻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的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意旨  (1)放朗读录音或范读课文部分内容:从月亮升起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2)问:这几段描写了哪些景物?由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讨论明确:月色皎洁,洁白的苇席遍地,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荷花飘香,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