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文化扩张下我国文化应对策略.docx
3页西方文化扩张下我国文化应对策略摘要大众文化的发展是西方文化霸权向外输出的过程,大众文化的泛滥对我国文化发展形成一定的冲击在大众文化影响下,我们将面临文化霸权与本土文化的矛盾,面临大众文化价值观对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挑战如何处理好文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规制大众文化在我国各个领域中的蔓延、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起来,这是当下文化研究和发展须直面关注的问题关键词大众文化文化霸权文化全球化中国文化发展策略一、当代西方文化扩张的实质20世纪以来,西风东渐,随着两次世界性危机的出现,全球性的民族解放运动为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和军事扩张造成了层层障碍,帝国主义国家不得不改头换面,实施新的扩张战略,这就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文化扩张,通过大众文化推动了一个全球性的视觉消费时代的来临,并推动美国生活方式的世界化自美国20世纪30年代首次发行和播出《米老鼠和唐老鸭》以来,美国人迅速从这部动画片中获得大量商业化的利润,初尝文化商业化的丰盛午餐,此后迅速地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并广泛地推向海外市场,使大众文化成为美国资本对外扩张的又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美国控制了全球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大部分软件,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和软件方面成为全球的霸主,美国开始推行文化全球化的策略,文化领域的产值在其GDP中占据三分之一份额。
在这种文化全球化的背后,美国政府通过国际贸易规则等的制定,打开了美国文化源源不断涌向其他国家的闸门,以一本万利的方式推动美国社会迅速富裕起来,成为全球文化霸主、军事霸主和技术霸主,实现了它的全球霸权战略大众文化的泛滥引发了人们对美国文化的崇拜费瑟斯通说:“由于人们对商品的消费不仅是其使用价值,而主要是消费它们的形象,即从形象中获取各种各样的(也是后现代主义的)情感体验,因此,影像就替代了使用价值,成为使用价值的代用品①由此,在文化全球化时代,大众文化替代了高雅文化,并对传统主流文化形成冲击,归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众文化的扩张导致了传统文化功能的巨变文化历来都具有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的功能,它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历史上的文化可以区分为先进和落后、现代和传统、主流和非主流、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意识形态的文化和处于边缘的文化等等,无论是哪种文化,都对处于这种文化中的人们具有教育作用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道德教育功能和价值认同功能然而,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教育功能逐渐向纯粹娱乐性功能转变特别是随着电视机和电子产品的普及,各种视频在电脑网络中的涌现,使娱乐活动代替了传统的物质生产。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尽管大众文化产品也或多或少会带有某些价值观的色彩,但是,从总体来说,大众文化和传统文化不同:大众文化并不明显具有教育的功能,特别是在道德观、价值观方面,大众文化一反传统文化之常态,推翻了传统文化或高雅文化中追求真、善、美的理念,而将娱乐的功能放在首位,消磨时间和麻痹人的心灵成为大众文化之基本定位其次,大众文化使利益驱动成为文化生产的第一目标,淡化了传统文化趋向完美和善的目标定位,破坏了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我们看到,随着大众文化的泛滥,人们的道德观正在发生变化,利益驱动替代了道德的追求,人们贪图享乐、满足视觉和听觉的欲望,由此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大众文化所宣扬的性和暴力,如同涓涓细流不断地渗入人的心灵,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的产生科技发明创造和生产企业的辛勤劳动之所得,成为大众文化创作者的笑料,而大众文化创作者和表演者们动辄就取得巨额报酬;一些青年人不是一心一意地致力于知识的创造、技术的改进和发明,而是一心一意向往着早日成为明星与此同时,大众文化也使文化创作主体发生了变化传统文化创作的主体是传统的知识分子,有着“士大夫”的身份,传统知识分子独有的精神气质,是为人们所赞颂的,是社会学习和效仿的典范、榜样,是一个社会基本价值观的弘扬者和捍卫者。
但是,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知识分子正在从一个“立法者”转向阐释者作为“立法者”,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是知识创作的主体,而作为阐释者则是以知识为中心的,他只不过是一个理解者和游戏的参与者、对话者所以,在传统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文化生产者要想成为知识分子,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方面,他们必须从属于一个知识自主的、独立于宗教、政治、经济或其他势力的场域,并遵守这个场域的特定法则;另一方面,在超出他们知识领域的政治活动中,他们必须展示在这个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权威他们必须做专职的文化生产者,而不是政客尽管自主和入世之间存在二律背反式的对立,但仍有可能同时得到发展”②然而,在文化全球化时代,知识分子大大地改变了自己的形象,一是知识分子群体已经不是原来的精英分子,而是一个数量庞大的集体换言之,知识分子的类型发生了变化,从原来比较单一的构成,产生了角色的分化知识分子的类型大致包括:官僚知识分子、公共知识分子、专业知识分子、媒介知识分子以及与大众文化发展相适应的普通知识分子二是培养知识分子的摇篮―――大学也开始走市场化的道路―――教育产业化这一切的变化,改变了传统知识分子的形象,同时也改变了文化创作者群体的构成。
再次,大众文化的泛滥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大众文化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休闲娱乐,更多的是通过休闲娱乐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一方面,大众文化的泛滥表明,凡是与人的生活方式相关的,终究会成为资本产业发展和服务的对象,由此使人们丧失了发展实业的兴趣,而热衷于大众文化产业同时,也使得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转向,从根本上导致实业生产发展的迟缓另一方面,随着大众文化的来袭,视觉文化代替了语言,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在当今世界,除了口传和文本之外,意义还借助于视觉来传播图像传达信息,提供快乐和悲伤,影响风格,决定消费,并且调节权力③视觉取代文字,图像成为阅读的主要对象,大众文化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电视剧代替了文本原著,广告使人们知道了该消费什么易言之,“‘大众文化’用图像代替非具象性的符号,由于它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消除了人们的知觉与符号之间的距离,因此,也消除了文字那种需要接受教育才能理解的间接性,消除了从符号的所指到能指之间的思维过程”①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在被大众文化所引导二、西方文化扩张背景下我国文化发展所面临的几个问题大众文化在全球的流行固然有其独特价值,但是大众文化对任何文化输入国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因为大众文化只遵循资本的市场逻辑。
因此,它与各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有着一定的对立之处在历史上,任何文化都受制于意识形态,也都是当时意识形态的反映形式所以,大众文化的发展以及文化扩张的过程,也必然会造成和本民族文化的冲突,遭受来自本土文化的抵制在我国,随着大众文化的渗透,在文艺创作、影视剧创作、歌曲的创作、动画片的制作和游戏产品的开发等领域,普遍地吸收了大众文化的元素诸如此类的大众文化产品的出现,削弱了传统文化对真、善、美的追求,促使文化发展的市场逻辑代替了文化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第一,以追逐利润为目标的大众文化的发展,存在偏离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根本要求的趋向大众文化之所以迅速在全球泛滥,主要是因为其以经济利益为最终的价值目标和追求,以文化的经济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