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民族团结先进集体事迹材料.doc
4页民族之花 在校园绽放 ——-泾源县第三小学民族团结事迹材料 泾源三小是一所新建学校,位于泾源县西峡路,和著名景点荷花苑一衣带水,与县城景观水道相毗相邻是一所城乡结合学校,前身为泾源县香水镇永丰学校该校于2009年动工修建,2011年秋季开学正式招生学校占地面积20790平方米,建筑面积6041.7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9人,回族27人,占93.3%,其中专任教师29人,专任教师合格率为100%,学校现有1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21人,学生来自泾源县香水镇永丰村、思源村、大庄村及金水苑小区,属回汉结合学校设施、设备先进;校园环境幽雅,团结、和谐氛围浓厚,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最好的基地多年来,我校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将民族团结工作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我校以抓学习,求团结,树典型,结对子,思稳定,谋发展为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使回汉师生亲如一家,民族团结之花更加绚丽多彩,各项工作不但稳步推进,且更具特色。
我校在继承和发扬历年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坚持“一手抓民族团结,一手抓改革发展”,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认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现小结如下:一、学校资源是沃土1、学校在校舍建设中充分体现校园文化的精神内含,在校园规划、校舍建设、景点设计和花草树木种植等方面,都考虑到涵盖师生精神面貌、心理环境、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校园文化墙上的“回族踏脚舞”就是回族文化宣传最好的见证2、领导重视是保障泾源三小在上级党政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了《宁夏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标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纳入了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扎实推进为了确保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目标的实现,我们实行责任到人,任务到人,构建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群体工作体系建立了由党支部书记孙宇,校长吴国胜,家长代表杨继辉为核心的领导小组新形势下,我们要求校领导、教师转变观念,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再是喊口号,而是校领导亲自走进班级中,了解少数民族师生情况学校还为附近的少数民族提供了活动场所:如开放学校微机室,篮球场、乒乓球桌等,使他们感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二、常规管理是关键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最突出的工作就是在常规管理中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教育。
用纪律规范人、用劳动锻炼人、用活动陶冶人、用习惯塑造人这是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常规管理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学校拥有良好的校风和学风的关键⑴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我校针对如何抓好尊重少数民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进行探索,集思广益,依据多年学生管理总结的经验,制订了《泾源三小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管理条例》、《泾源三小学生礼仪手册》每学期第一周都要进行常规教育,并开设《做一名尊重民族习惯的模范》的系列讲座另一方面,严格执行学校的校规校纪,对不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言行举止、仪容仪表进行监督检查、规范管理文明礼貌、与人团结协作,学生已在长期的教育管理中形成了自觉意识,且每位教师都能从日常行为习惯入手,开展近距离、小目标、经常化的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教育,督促学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低起点,严要求,争做民族团结优秀学生⑵、让“主阵地”掷地有声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是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要阵地具体做法如下:国旗下讲话根据具体情况由学校领导、班主任或优秀学生来做,学校每周有主题,除了讲解一些学习习惯外,大多数都围绕民族团结、文明礼貌等展开试做了两年,收到了意外的效果少先大队主办的“泾灵之声”广播站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每天除了播《校内新闻》、《学生习作》等来稿外,还增设了《民族之声》等栏目每天利用课外活动半个小时的时间进行广播,对校园里的好人好事、拾金不昧、优秀学生进行及时报道,既锻炼了学生能力,又为校园文明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3)、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我校将民族团结教育与思品课结合起来,要求任课教师必须上好上实此课力求做到课前有教案,课堂有师生活动、课后有作业,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使民族团结知识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通过学习,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的选择三、各种活动是载体 我校每年结合学新生入学教育、庆祝教师节、迎国庆等活动,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重点,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如要求各班进行一次国旗下讲话,唱一首少数民族的歌,讲一个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做一件弘扬传统美德的事等结合课程教学,通过研究性学习,积极寻找少数民族和民族及地区传统美德的文化价值和现代科技精神之间的联结点与转换点,发掘其具有当代价值的东西,赋予新的时代内容把爱国和对少数民族传统美德的认识和了解,与具体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之一点一滴地内化为学生内在的品质。
还利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开斋节、古尔邦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七七事变”、“一二九运动”等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开展主题活动以主题教育月、教育周的形式将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文明礼貌教育、法制安全教育、生命健康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熔融到各种活动当中去促进各民族交流、理解和团结民族政策讲清、讲透,学校利用张贴标语、横幅、板报、小报、校园广播、演讲等形式宣传民族团结“三个离不开”“五个结合”思想,把学生引导到“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主流思想上来学校每学期都开展大型的校园文化活动,坚持全员参与,从班级文化展示、大课间展示到校运动会、征文比赛等,丰富了校园文化,锻炼了学生能力,陶冶了学生情操,同时注重以大型活动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激发学生的竞争、团结意识让少数民族的学生参与其中,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少数民族学生的能力,更大大丰富了多数学生的人文素养,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与人分享,而且促进了学生心智的发展,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感受到亲情的温馨、友情的宝贵定期召开主题团队会,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同时,团队开展活动、进行学习,在一些特殊的日子组织学生团员开展献爱心活动 (四)、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结合是保障学校、家庭、社会犹如一鼎三足,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紧密结合,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才能收到实效,获得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整体效益本学期,我校决定设立“家长开放日”开放日将让所有学生家长自由进出学校的任何班级,听任何教师的课程,自由的出入,让家长真正的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及学校的师资情况,这样有利于家、校、社会有机结合,健康发展 事实证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印证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没有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经济的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就没有了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泾源县第三小学将一如既往,继续将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学校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及各方面工作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泾源县第三小学2013年11月25日。












